- 科技创新中心:内涵、路径与政策
- 骆大进主编
- 572字
- 2021-04-02 16:45:23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战略选择
形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大国崛起的核心标志。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战略,也是决定上海未来长远发展的关键战略举措。这需要从历史和未来的综合视角,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
纵观近现代西方发展史,先后出现了五个公认的具有世界经济中心特质的大国: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研究表明,经济中心的形成,需要经历三个阶段(见图1)。
图1 成为经济中心的三个阶段
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嬗变,是形成科学技术中心的基本前提;而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则是大国走向世界经济“舞台中央”的“先声”。在经济中心大国中,都拥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如伦敦、巴黎、纽约、硅谷等,并成为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
当前,全球正在进入新一轮科技大发展、产业大变革的历史周期,知识主导、创意领先、研发和服务创新设施密集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重要时代特征。
因之,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就是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关键枢纽,拥有引领创意设计和提升用户体验的强大能力,拥有世界级的研发创新和服务创新机构及设施,对全球知识流动、资本运营和资源开发具有关键的调控能力(见图2)。
图2 价值链及全球价值网络的演变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将沿着“能够快速高效吸收转化全球科技成果的科技创新中心”→“基于全球性原创议题的自给型科技创新中心”→“广纳全球顶尖人才的引领型科技创新中心”的路径发展(见图3)。
图3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三个阶段
注:其中有关知识的分类,参见OECD, Knowledge-based Economy[R],1996.
二、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框架设计思考
上海启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既要务实开拓、先行先试,转思路、破瓶颈、建形态、找抓手;更要战略前瞻地实施顶层设计,谋长远、搭框架、提功能、明战略。
(一)愿景与目标
到2020年,初具形态。成为我国吸收全球科技成果并进行转移转化最具效率的城市之一,建成一批世界级的研发和服务创新设施,知识主导财富集聚和增殖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到2030年,基本建成。建立起支撑产业经济创新发展的自主技术体系,世界级的研发创新和服务创新设施密集且功能持续提升,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之一。
到2050年,全面建成。成为全球最具创新活力和创意能力的人士最向往的城市之一,城市形态和功能充分体现着人类智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融合,成为全球城市新典范。
(二)思路与建议
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关键在于以思想大解放促进文化和科技大繁荣,以超前大视野部署支撑未来“领并跑”的重大科技创新战略任务,以改革大思路建构知识和创新主导财富分配的新规则,以开放大格局形成世界级的特色区域创新生态,以治理现代化奠定优良制度创新基础。
一是文化自觉的思想解放。以更开放和前瞻的思维,以自贸区升级为重大契机,敢于拆除各种藩篱,敢于颠覆惯性思维,建构起全新的思考模式。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加强分散化决策,促使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发挥政府更好的作用,秉承需求侧政策理念,激发用户端牵引创新的活力。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以文化自觉激励创新自信,营造鼓励大胆试错、包容突破现有框架、积极进取的创新文化氛围。
二是自主创新的战略部署。面向参与全球创新竞争、改变世界未来图景、提升中国科技贡献水平、打造上海高端创新产业,部署一批能够“领跑后天、并跑明天”的重大战略任务。①着眼于快速高效吸收转化全球科技成果,加强技术商业化关键平台建设,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连接全球创新网络的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机构,着力突破成果转移转化瓶颈。②着眼于代表国家参与科学竞赛、技术竞争、产业竞合,加强信息、生命、海洋、能源、制造等领域重大科学装备建设和重大科研项目部署,着力摆脱重大科技和产业设备/装备受制于人以及产业自主持续创新能力偏弱的窘境。③着眼于技术与商业模式融合创新,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平台建设以及服务科学研究项目部署,着力破解服务制造融合不够、知识密集型产业创意不够和体验不优、产业经济附加价值不高的问题。④着眼于应对未来二三十年内颠覆性科技创新趋势,面向智能泛在互联、资源生态复用和生命高质延续,前瞻布局超高宽带、超强智慧、超长寿命、超绿能源、超级材料、超快交通等,着力增强把握和引领未来全球科技创新整体方向的能力。
三是知识主导的利益格局。建立创新型人才以其创造性知识投入获取主要创新红利的制度框架,落实职务成果权利主要归付出创造性劳动的科研人员和团队的政策;率先建立大知识产权的统筹管理体系,探索民事、刑事和行政“三合一”知识产权审判受理实践,建立并践行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证券化、资本化进一步发掘知识产权的内在价值,促进知识产权在交易、流转中持续增值和有效转化。发挥金融创新对知识主导财富增殖的指示器和放大器作用,建构起资金充盈、服务完善、运转高效的金融支持体系,以税基式优惠支持社会资本开展天使投资,多渠道、多方式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的障碍,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创业的逐级放大推动作用。
四是社群众创的创新生态。鼓励研发众包、科技众筹,养育形成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重要“生态位”的创新群落,建成世界级“创新热带雨林”。
图4 创新范式的演化
①注重非技术研发和非研发创新的重要作用,引导企业组织从“大而散”的产业链内置模式,转向“大而强”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式,引导产业向生态化服务型制造升级;支持企业实施“研发和创新ODI",形成与全球创新网络的有机链接。②实施组织创新,打造功能性平台,畅通科技知识和商业知识对接融合的渠道和机制,形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促进新应用、新业态、新产业的创新经济格局。③打破边界束缚,促进人才在产学研各种组织的流动中实现身份的自由转换,建立起对接国际规则和对标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形成、增值的体制机制;运用资本和市场的力量,吸引全球人才便捷地来沪实施创新创业。
五是多元互动的创新治理。以普惠型税制为企业提供公平开放竞争的市场秩序,以生态化服务为各类主体的创新型经济营造自组织、自纠偏、自孵化的良好环境。①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发展,鼓励形成创新型跨国公司,以创新导向来深化国资改革,引导企业不断提升科研成果的识别能力、技术转移的承接能力、市场机会的发现能力和创新决策的部署能力。②促进现代大学制度发展,造就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以学生为中心,优化大学治理体系,瞄准创业型、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分类目标,深化学科建设和人才教育培养机制改革;瞄准世界科学最前沿,改革评价体系,为科研人员营造潜心科研、“十年磨剑”的机制氛围;完善技术转移法规和政策,支持教师和学生有效有序实施技术转移和科技创业。③促进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发展,明晰科研院所法人治理体系,确立公立科研院所财政支持机制;深化转企院所改革,以“社会企业”理念,推动转企院所实施共性技术研发和提供公益性研发服务;大力发展研发创业纵向一体、学科交叉产业融合的新型研发组织。④促进现代社会组织制度发展,进一步发挥科技类社会组织在集聚人才、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建立科技类基金,建立财政和社会资金协同支持科技类民非机构发展的机制,鼓励和支持各类科技类民非组织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跨国科研合作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⑤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行政,推进政策协同和创新政策审计、建设“整体政府”;推进数据和信息开放,建设“透明政府”;推进愿景导向的重大战略部署和体现中期/影子预算理念的财政科技投入统筹机制,建设“创业政府”,强化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
参考文献
[1] 李万.全球科创中心:历史和未来的启示[N].文汇报,2015-05-22.
[2] 李万.科创中心建议:来一场文化自觉的思想解放[N].东方早报,2015-05-26.
[3] 冯烨,梁立明,刘则渊.近现代西方文化中心分布的时空特征及门类层次析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4] 冯烨,梁立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与文化中心分布的相关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2).
[5] 刘鹤玲.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前提[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2).
[6] 潘义榕.科学中心是世界经济中心的先决条件[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1989(2).
[7] Barrientos, Stephanie, Gary Gereffi, and Arianna Rossi. What ar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Upgrading? Manchester, UK: Concept Note Prepared for the Workshop Capturing the Gains: Economic and Social Upgrading in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2008(12):8-12.
[8] Sturgeon, Timothy J. From Commodity Chains to Value Chains: Interdisciplinary Theory Building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In Frontiers of 223 Commodity Chain Research[M]. edited by J. Bai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9] Henderson, Jeffrey, Peter Dicken, Martin Hess, Neil M.Coe, and Henry Wai chung Yeung.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2002,9(3):43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