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解码戏说背后(4)

端州(今广东肇庆)盛产砚台,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历任端州知县不仅向百姓收取端砚贡品,还要肆意加上几十倍的数目,盘剥百姓,搜刮民财。包拯出任端州知县后,明令官吏只许按规定数量收取贡品,绝不能欺压百姓。而包拯自己始终没有收受一方端砚。离任时,当地百姓特意制作了一方端砚送给他,也被他婉言谢绝了。这就是“不持一砚而归”的典故。

包拯担任三司户部副使时,江南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旱灾,民不聊生。包拯意欲开仓放粮,救民于水火。然而,依照当时的惯例,开仓放粮必须奏请皇帝,待批准后才能实行。包拯心想,等待皇帝批准前后要几个月的时间,不知要饿死多少百姓。于是,他果断地宣布放粮,同时派人急奏朝廷,使很多百姓免于饥荒。

让皇帝“头痛”的谏臣

“陈州放粮”是人们熟悉的一段以包公为主角的戏曲。戏曲的创作依据便是包拯任监察御史期间的一件“怪事”。

转运使王逵是朝中有名的贪官,很多人都畏惧他的权势,敢怒而不敢言。一次,王逵向皇帝告状,说陈州(今属河南省)官员任中师盘剥百姓,任意搜刮钱粮。此事一出,立刻引起一片哗然——王逵贪婪卑鄙人尽皆知,而任中师是百姓心中的清廉好官,这是否是栽赃陷害?皇帝派官员前去陈州调查,但没有人敢去,唯有包拯主动请命。他在陈州充分调查后,掌握了证据,原来压迫百姓的不是别人,正是王逵自己。包拯列举王逵罪状,要求将他剥削的赃款归还百姓,将他撤职查办。为惩治王逵,包拯先后七次上疏,终于为民除了一害。

包拯为官时是宋仁宗年间,当时冗官、冗兵和冗费成为“三害”,贪官污吏横行,百姓负担沉重。包拯多次弹劾贪官,并向皇帝大胆进谏,改革各种弊政,纠正朝野弊端。满朝文武,只有包拯敢直言不讳,他也因此成为了让宋仁宗“头痛”的官员。

史书记载,包拯曾将魏徴给唐太宗的三道奏章抄写出来,送给宋仁宗作为座右铭,警示仁宗要以国家大事为重,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包拯曾严厉批判宋朝的任官制度,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倡行廉政之风。他主张君王要重用忠诚正直的君子,不能任用奸佞小人,建议提拔“奋不顾身,孜孜于国”的有志之士。

然而,包拯的直言敢谏常常面临很大的风险,一旦龙颜大怒,就会危及自己的前途命运。一次,为了立太子的事,包拯冒死直谏,并坦言:“我已经老了,说这些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如果说的不对,甘愿接受责罚。”幸好宋仁宗没有追究。后来,包拯又直言宫中的亲信宦官权力过大,应当精简人员,缩减开支。这一次他虽然也没有受到仁宗的责罚,却得罪了仁宗的左右亲信。

宋仁宗皇四年(1052),包拯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认为“凡庸之人”应该离职。这件事终于触怒了仁宗。包拯被降职,离开京城,出任河北督转运使。同时,他被加封了龙图阁直学士的虚衔,这也是后人称他为“包龙图”的缘由。

事实上,包拯仗义执言,并非是对仁宗的不敬,而是出于对江山社稷、百姓福祉的公心。在任开封知府时,包拯为了尊重皇帝向南而坐的威严,每次升堂必向北而坐,这就是“包龙图倒坐开封府”的来历。包拯对仁宗的敬重由此可见一斑。

一世清名垂千古

宋嘉五年(1060),包拯出任三司使和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的职位,成为朝中重臣。这是包拯一生做过的最高官职。然而,这时的包拯已年过六旬,身体渐渐不支。64岁时,包拯死在任上。据说,仁宗皇帝专程到包拯家中与他做最后一别,追认他为礼部尚书,并赐谥号“孝肃”。

包拯过世后,开封的大街小巷都听得到百姓对他的哀悼之音。其后数年,包拯的清名远播四方。后人在包拯的家乡合肥建造了包公祠,里面有一副对联:“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善无量,依然菩萨心肠。”以颂扬包拯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的品格。

如今,包公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清官”典型,包公祠也成为后人凭吊包公、瞻仰其德行的旅游胜地。

被误读的忠臣良将——潘美

看过小说和戏剧《杨家将》的人,一定对大奸臣潘仁美恨得咬牙切齿,潘仁美的历史原型潘美也因此落得千古骂名。事实上,潘美并非奸佞小人,而是北宋初年战功赫赫的忠臣良将。在名将杨业惨死一事上,潘美不幸地被误读为罪魁祸首,蒙上了千年冤屈。

血战陈家谷

宋太宗雍熙三年(986),辽国出兵十万大举进攻北宋,宋太宗派东、中、西三路大军出兵征伐。其中,西路军主将为忠武军节度使潘美,副将为应路行营都部署杨业。将军潘美的千古名声就与这场大战以及他的副将杨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宋军出发后,一路征战,进展顺利。西路军攻出雁门关,接连夺取了辽国的寰、朔、云、应等四个州。然而不久,东路军在岐沟关大败,潘美、杨业奉命掩护班师,并将攻克的四州百姓迁往内地。

这时,辽兵突然反击,夺回了寰州。是否要与辽兵正面交锋?围绕这一问题,潘美军中出现了针锋相对的意见。副将杨业认为“目前辽兵军力占据优势,我军的首要任务又是迁移民众,因而不宜与辽兵大规模作战”,因此主张按照原定计划战略撤退。护军王冼却嘲讽杨业临阵怯敌,力主与辽兵大战。潘美犹豫再三,最终下令杨业率军迎战辽兵主力,王冼等率兵在陈家谷接应。

杨业所率的北宋步兵与辽国的骑兵在野外作战,因寡不敌众,连连败退,只好率军转战到陈家谷。王冼等人的伏兵行至半路,听到了杨业败退的消息,吓得仓皇撤退,一走了之。

杨业来到陈家谷,没有看到接应的一兵一卒,只好率孤军奋战。他与辽兵血战良久,身负几十处伤,部下也几乎全部阵亡。最终,精疲力竭的杨业被辽兵俘虏,绝食三日而亡。

陈家谷一战异常惨烈,杨业的长子杨延玉也战死沙场。西路军回朝后,杨业的妻子折氏(即戏曲小说中“佘太君”原型)为杨业父子喊冤,控诉潘美置杨业于险境而不顾。潘美因此被削秩三等,降为检校太保;护军王冼、刘文裕被撤职,发配充军。

就这样,陈家谷血战成就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忠臣义士——杨业,也留下了一个残害忠良的奸佞形象——潘美。

战功赫赫的大将

害死杨业的罪魁祸首是潘美吗?依据《宋史》来看,答案是否定的。作战前,力主出战的人是王冼;作战时,临阵溃逃的也是王冼。据记载,潘美起初基本站在杨业一边,也主张避敌,只是后来王冼、刘文裕坚决主战,潘美就没有坚持立场。当王冼带兵撤退时,潘美还予以制止。

后人多认为王冼是个小人物,便将主要罪责推到了潘美身上。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王冼名为随军护军,实为皇帝安插在军中的亲信。他有直接向皇帝汇报的特权,可以随时为朝廷提供军情。因此,潘美虽身为统帅,也不得不忌惮王冼的势力。

从战后的处罚情况来看,潘美只是降职,王冼、刘文裕却是撤职发配,可见主要责任不在潘美。可以说,潘美虽有过失,但绝不是如后人流传的嫉贤妒能、借刀杀人一般罪大恶极。

历史上的潘美是一位对北宋朝廷战功卓著的大将。在《宋史》列传中,他排名第17位,远远高于排名第31位的杨业。潘美早年曾参与“陈桥兵变”,拥戴赵匡胤称帝建立北宋,因此很受宋太祖赵匡胤的重用。在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只有潘美的兵权未被收回,可见宋太祖对他的信任之深。

后来,潘美率军攻打南汉,立下汗马功劳。他在贺州(今广西贺县)假装撤退20里,并以奇兵设伏,大败南汉军队;在韶州(今广东韶关)用强弩攻破南汉的“象阵”,击溃南汉主力军十几万;在广州,又派兵夜晚纵火,烧毁敌营,趁乱急攻,终获大胜。几年后,潘美率军攻打南唐,与敌军交战近一年,最终消灭南唐。由此可见,潘美在北宋统一的过程中可谓战功赫赫。

然而,由于“戏说”的广泛影响,许多人却曲解了这位忠臣良将。据说,开封市至今还有一清一浊两个湖,清湖被人们称作“杨家湖”,浊湖则被称作“潘家湖”……

从射雕大侠到平民义士——亦虚亦实说郭靖

武侠小说,金庸为首。金庸小说的一大特色就是虚拟的情节与历史真相相结合。他的名作《射雕英雄传》成就了一位妇孺皆知的英雄人物——郭靖。有趣的是,历史上确有郭靖其人。

两个“郭靖”

小说《射雕英雄传》为读者塑造了一位憨厚、木讷、真诚、善良,武功超群、重情重义的大英雄郭靖,而后的小说《神雕侠侣》则从侧面刻画了中年郭靖正气凛然的抗元英雄形象。

金庸笔下的郭靖自幼资质愚钝,但心地善良,多次机缘巧合地为铁木真称霸蒙古立下了功劳。后来,他幸遇武林高人,练就了一身盖世武功。而他与丐帮帮主黄蓉的爱情故事,更是少男少女们心中神仙眷属的典范。当然,最让人感怀的还是他作为襄阳城守将时多次击退蒙元大军,誓死报国,最终在城破之时与其妻黄蓉、其子郭破虏俱死国难的事迹。英雄扼腕的结局,在所有读者心中塑造了一位鲜活而不朽的“射雕大侠”形象。

这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也为读者描述了宋末元初军民抗元的一幕惨烈画面。面对书中这样一位慷慨凛然、大仁大义的抗元名将,襄阳城的守城军官,有些读者不禁产生究根溯源的猜想:“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么一个郭大侠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宋史·忠义传四·郭靖》中,真的就有这么一位郭靖,但他既不是大侠,也不是抗元英雄,而是一位普通的抗金百姓。

《宋史》中记载,真实的郭靖,是南宋时四川嘉陵江地区的一位土豪巡检,也就是地方武装的护卫队首领。南宋开禧二年(1206),四川的宣抚副使吴曦叛变降金,当地的百姓不愿一同归服的,便扶老携幼顺着嘉陵江而下投奔南宋朝廷。但吴曦却派出军队驱赶四散的百姓,让他们回去。郭靖也在被驱赶的人群中。当人群走到白关时,郭靖告诉自己的弟弟:“我们世代是宋朝的子民。自从金兵入侵,我们兄弟不能以死报国,反而入关避难。今日我们被吴曦驱逐降金,我不忍舍弃汉人的衣冠。我愿死在此地,做赵氏王朝的鬼。”于是,郭靖与其妻子儿女一同投江而死。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真实的郭靖比起小说中同名的英雄,可谓平凡之极。他没有盖世的武功,也没有显赫的头衔,只是一个无名的百姓。他死的时候蒙古还没有开始侵宋,至于与他浪漫一生的黄蓉,更是子虚乌有的人物。不同的时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背景,不同的遭遇,乍看起来,两个郭靖几乎毫无联系。

其实,如果说真实的郭靖给予了小说人物性格的素材,那么在郭靖守襄阳的故事中,金庸先生更是有无数的题材可以借鉴和临摹。宋元交替的那一场历史变革中,宋朝军民英勇抗击元军的感人故事数不胜数。在真实的襄阳保卫战中,南宋民兵部将张顺、张贵,智勇双全,临危不惧,战前对部下豪言:“此行有死而已,你们有所顾虑的赶快退出,不要坏我大事!”他们临阵勇抗敌锋,最后为国捐躯。如此事迹,在那一时刻又何止这两人呢?可以说,襄阳保卫战中的无数英雄故事,也同样是金庸笔下郭靖的原型。

真实的郭靖在人生的最后一刻可能没有那么叱咤风云,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但他在面对金国入侵时所表现出的凛然正气和铮铮铁骨,又是何等壮哉!从这点上来说,平凡的郭靖与射雕大侠郭靖一样忠贞,一样伟大。

在《神雕侠侣》中,金庸借小说中的大侠杨过之口道出了“侠”的含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向来尊重历史真相的金庸先生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位古今无双的射雕大侠——郭靖,为他披上了具有传奇色彩的外衣,但不改的是他的刚烈性格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从这一点上来说,真实的郭靖、张顺、张贵,还有许许多多曾经平凡的人物,不论他们是不是金庸笔下的人物原型,他们都是真正的大侠。

风流倜傥的背后——悲情才子唐伯虎

作为民间传说的宠儿,唐伯虎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才子。他的风流倜傥、妻妾成群、纵情书画、玩世不恭,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真实的唐伯虎却是个极其悲情的才子。他仕途受挫,半生穷困,唯一的妻子早早将他抛弃,红颜知己又先于他病死,最终孤苦终老……

江南第一才子

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即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诞生了一个男婴,取名为唐寅,又因属虎,字伯虎。他就是后来号称“江南第一才子”的唐伯虎。唐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明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自幼聪颖伶俐,却不务正业,后来在家人朋友的劝诫下才发愤图强,闭门苦读,终于在弘治十一年(1498)中解元(乡试第一名)。唐伯虎工于书画,善写诗词,其中又以画最为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