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2013年4月,我刚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第二个星期,就收到了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我们尊敬的老领导张伟江的亲笔信,约我为上海高等教育文库写一本书。感谢学会对我的关爱,让我有机会系统地回顾、梳理一下这20年走过的路。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终于能将眼前这部30多万字的作品奉献给读者。

1994年,为了支持教育的发展,加大对教育的宣传,为广大市民学知识、学文化、学技术创造更多的条件,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上海教育电视台。作为当年度市政府为百姓所做的十件实事之一,上海教育电视台于2月27日正式开播。因工作需要,我从复旦大学调到了上海教育电视台担任台长。

事先,我们准备了3个月的节目量,但是一开播,节目很快就播完了。我们真切感受到这项任务就像“一辆没有刹车的车,驶上了高速公路”。电视媒体工作的强度和力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在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应对各方挑战的过程中,第一位是如何坚守教育电视台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顾名思义,教育台姓“教”,“立足教育、服务社会”是我们的办台宗旨,“传播科学知识、交流教育信息、弘扬优秀文化、提高市民素质”是我们的任务。

我们积极宣传教育战线的改革和发展,传递政府声音和百姓心声,每天一档的《教育新闻》播报了大量的教育信息。我们关注教育的热点问题,推出了《ETV家庭教师》《招生快讯》等深受观众喜爱的节目。我们努力报道“教育中的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教育问题”,《放眼看教育》《教育山海经》等教育评论节目办得风生水起。我们台虽小,但重大事件面前从不缺席,全国“两会”、199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抗洪抢险、汶川地震等重大事件、突发事件,都有我们记者的身影,都有教育台绿叶台标的闪耀。我们展示师生风貌,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院士礼赞》《一代名师》《名医大家》长播不衰,“上海教育年度人物评选”常办常新。我们举办大型活动,彰显教育特色,成功地树立了一个个富有特色的品牌,《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连办十四届,每年的教师节主题活动,打造了一张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我们重视精品佳作,传承优秀文化,《身边的奥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之最》《说戏》被列为国家级文化精品工程。我们顺应时代需要,促进终身学习,《市民大学堂》内容丰富,《魅力社区行》形式活泼。在荧屏刮起一股低俗、媚俗的泛娱乐风时,我们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品格,即使在播出影视剧时,我们也是选取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以及《成长的烦恼》《青春的火焰》这样的励志题材,传递正能量。遵照“让教育插上电视的翅膀,让电视播撒教育的阳光”的办台理念,我们已初步形成了“舆论导向正确、教育特色鲜明、科学知识丰富、文化品位高雅、荧屏形象清新”的风格。

想不到,我在教育台台长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可能是全国电视台干得最长的台长之一。

2000年,上海市委、市府决定在上海电视大学、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市电化教育馆和上海市电视中专的基础上组建上海远程教育集团。组织上让我同时兼任集团的党政一把手和上海电视大学的党政一把手。

这个集团,资源丰富、涉及教育面广、信息化程度高。当时,全国有1792所大学,但没有一所大学后面有一家电视台支撑,全国有1973家电视台,但没有一家电视台后面有所大学支撑。我们把两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发挥了重大作用。我们集团有高等教育——电大,中等教育——电中,基础教育——电教馆,社会教育——教育台。总体来说,集团成为上海构建终身教育平台、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载体。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上海终身教育学习网、上海党员干部教育网、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上海市教育资源库都架构在我们集团。我们利用天网、地网、人网,搭建了信息化的大平台,更好地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服务。

这里特别需要提到的是上海电视大学。它是一所成人高校,实行的是“免试入学、宽进严出”的开放教育。它没有生均经费,国家只拨给少量的专项补贴。但是55年来,它为上海培养了43万的大专、本科毕业生,如果按常住人口2450万来计算,就是每57名上海市民中就有1名电大毕业生。它为上海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遵照“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的办学宗旨,它的服务对象包含社会的方方面面,覆盖了工人、农民、残疾人、老年人、妇女,甚至监狱的服刑人员等人群。这几年,城市外来务工者在校生的比例已超过40%以上,为解决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上海电视大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学习,做了普通高校没有做的工作。连续10年,它在校生的规模达到了10万以上,占上海市高等教育大专、本科在校生总数的10%以上,是上海规模最大的一所高校。如果说,普通高校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那么上海电大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当班人”,因为它85%以上的学生都是在职职工。其中还不乏已经本科、硕士毕业者,甚至个别博士毕业后来读二学历的,为终身学习充电。上海电大由40多所分校组成,它培养的是一线应用型人才。在发展规模的同时,它坚持质量,在教育部评估优秀的基础上,它不满足已有的成绩,自我加压,主动申请接受国际机构对远程教育质量的评审,并获得合格证书,成为中国第一个吃洋螃蟹的单位。它以自己的出色成绩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奖和中国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除了学历教育之外,它还注重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每年培训人次达到50万以上,连续20年开展的市民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与考核项目,一共有600多万市民参加,80%以上的人通过了各级各类考试,拿到了合格证书。这么大规模的培训,无疑为上海市民信息素养提升,为智慧城市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它与市总工会合作的工商管理初级培训,10年培训了10万班组长,其中60%的人接读了大专学历。它举办的远程老年教育,在全市4900多个村居委会设立了学习点,注册在学的老年人达到42.7万人。它同时指导与服务全市17个区县社区学院、210个社区学校、5000个社区学习点的居民的终身学习。可以说,没有一所学校像上海电视大学涉及的教育对象那么广泛,没有一所学校像上海电视大学那样与这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那么休戚相关、密不可分。在庆祝五十周年校庆的典礼上,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动情地说:“因为电大人的努力,使成千上万的青年,获得了知识的力量;因为电大人的努力,使广大市民提升了生活的品质;因为电大人的努力,使整个城市增添了蓬勃的生机。”这是对上海电视大学的极高评价,也是对上海电视大学全体员工极大的鼓舞!

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更好地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经过10多年锲而不舍的努力,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电大校庆五十周年之际,上海开放大学正式挂牌,这是国内首家开放大学。两年后,教育部正式同意上海电视大学更名为上海开放大学,并授予开放本科的办学权和学士学位的授予权。在人民大会堂,国务委员刘延东亲自为开放大学授牌。上海电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征程。

我有幸参与了上海教育电视台和上海远程教育集团的创建,参与了上海电视大学的发展及上海开放大学的组建。这些与普通高校不完全一样的教育实践,让我亲身感受到了终身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它独有的魅力。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知识支撑,教育是民生的保障,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希望。在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21世纪,开放远程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态兴起后,更以其灵活性、便捷性、多元性、交互性、集约性等特点而备受瞩目,并在关注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开放远程教育发展最为迅猛的20余年,我不仅仅是一名见证者,更是一名参与者、推进者。作为该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教无类,从学习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教育电视台、电视大学、开放大学、社区学院等平台,综合“天网—地网—人网”的远程教育技术优势和系统优势,满足一切学习者需求,在学习者心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并努力提供海量的资源、课程,在肥沃的教育土壤中,让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让一株株希望之苗伴随着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创建而最终长成参天大树。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传承文明。学习,让人生更精彩;学习,让城市更美好。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感无论是哪一类的教育,都是大有可为、大有用武之地的。开放远程教育、终身教育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发展,实现人才强国、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力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谈到教育的中国梦时,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以此验证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该有多大意义啊!

本书回顾了这20年我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第一部分写了教育台的工作,第二部分写了远程教育集团、上海电视大学(上海开放大学)的发展历程,这两个部分我各选取了30个片段。第三部分附录,则是一些同志对我学术上的评论和工作上的访问,其中有几篇反映的是我在复旦大学学习、工作的情况。

在这里,我要衷心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给我创造了那么好的机会与平台,让我能为上海学习型城市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我要特别感谢集团、电大(开大)、教育台的班子和全体同仁,如果说这20年,我们有所进步、有所成绩的话,这都是大家共同创造的成果!这么多年来,我们精诚团结,风雨同舟,励精图治,众志成城,共同描绘着开放远程教育的春天,为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奉献我们的一切。

我要感谢徐皓研究员和潘旭澜教授。徐皓同志是全国颇有影响的开放远程教育专家,他花了很多精力对我在上海电视大学的工作作了专门的研究和评价。潘旭澜教授则是我国著名的当代文学评论家,对我在报告文学领域所做的努力作了热情的评价。他们的鼓励都是对我的鞭策。

最后还要感谢高等教育学会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没有你们的支持和帮助,也不可能有拙著的问世。

对于本书的内容,欢迎广大读者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