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海怪物”的诞生背景

苏联人对比亚乔PC.7这只颇有些年岁的亚德里亚海怪物突然产生浓厚兴趣并不是毫无缘由的,它有着深刻的冷战背景,并与当时的苏联海军战略息息相关。不过,苏联的军事学术理论认为,军兵种必须在国家的整体军事战略下制定自己的“战略运用”原则。也就是说,苏联军事学术理论只承认国防力量的整体军事战略,不承认军种战略,认为各军种只能在军事战略指导下制定本军种的战略运用原则。因此,在分析苏联海军战略运用原则时,我们必须要将其纳入苏联的整体国防战略才有可能得出较为切合实际的结论。

比亚乔PC.7水上竞速机三面图。为改善滑行时的纵向稳定性和减少阻力,比亚乔PC.7机体采用了全密封的滑行艇艇体设计,艇底自1/3处开始向尾部收缩。由于在高速航行时,需要水翼与艇尾滑行面共同提供升力来支撑艇重,因此其机体水线以下部分既不是纯水翼艇艇体设计,也非纯滑行艇设计,实际上是水翼与滑行艇艇体结合而成,如果采用科学命名,则应为“翼滑艇”。

如果要找出航空史上比较接近于比亚乔PC.7的飞行器,大概也就只有康维尔XF2Y“海标枪”喷气式水上战斗机了,不过这种同样构思巧妙的高速水上飞机却是以机腹两侧一对可收放的水上滑撬来实现水面高速滑行的,与比亚乔PC.7的水翼原理不尽相同,XF2Y-1在机腹两侧装有一对可收放的水橇,它们在“海标枪”起降时起到类似陆基飞机起落架的作用。飞机停在水面时,水橇完全收入机腹凹槽;起飞时,当飞机时速达到15~18km,水橇前端出水,同时液压动作筒开始工作,使水橇伸出至中间位置;飞机时速达到71~72km,水橇完全伸开,直至飞机达到约233km/h的起飞速度。

核武器的出现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富革命性的事件之一——在经过了数千年漫长的求索之后,人类终于找到了一种“终极性质”的军事手段。从纯军事角度来看,对于苏联的战争机器而言,核武器的出现意味着苏军在卫国战争中建立起来的针对北约的地面力量优势在瞬间消弭于无形。更严峻的是,所谓“天时不如地利”,苏联和美国在地缘环境间的差异几乎称得上是天壤之别。与东西濒海、南北方向也只有加拿大和墨西哥两个根本无法形成军事威胁的邻国的美国相比,苏联周边环境的恶劣几乎无法言表。归结到具体的军事层面,即使苏军武装到牙齿的机械化集群扫荡了整个西欧,其最终的形势也只能是浩瀚的大西洋构成了“资本主义最后堡垒”几乎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而核武器、战略轰炸机和远程弹道导弹的出现同时又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洲际还击从设想变为了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国防力量的整体军事战略必须发生相应的变革,才能应付核条件下的冷战形势。

一个国家军事战略的形成必须考虑其具体的政治经济、地缘形势乃至技术条件。其中,军事领域的技术发展往往是一柄双刃剑,冷战后新兴的军事技术在赋予美国超强远距离攻击能力的同时,也使苏联第一次获得了一种可以有效攻击美国本土的战略手段——1957年8月21日,苏联试射成功了射程达8000km的SS-6型洲际导弹,并据此具备了运载核武器有效攻击美国的能力。1960年1月赫鲁晓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所做的报告中提出了新的军事理论,其要点认为核战争将是未来大战的唯一方式,核武器是战争的主要打击手段,“苏联的武装部队必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转变到核火箭武器方面”。因此,海陆空“三位一体”核力量很快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苏联国防力量整体军事战略的主轴线。不过在苏联“三位一体”核力量中,最特殊的要属海基核力量。从苏军核战略角度看,战略核打击力量的主力——重型陆基弹道导弹虽然具有射程远、精度高、投掷重量大等优点,但在敌方发动的核突袭中生存下来的概率却明显偏低(不超过1%),因此只适用于先敌发射,用于打击敌国导弹发射井、指挥中心、通信枢纽等点状硬目标;生存能力更低的空基战略核力量也是如此,属于“先发攻击”核力量。而与陆基和空基核力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军的潜基弹道导弹生存能力则要强得多,在敌第一次核打击下不易受损,只是受发射平台和导弹技术水平的限制,精度一般较低,更适于打击大中城市、工业中心、交通枢纽等面目标,用作第二次核打击的主力,扮演核报复力量的角色。也就是说,从性质上看,陆基、空基战略核力量完全是一种进攻性战略武器,潜基战略核力量则属防御性战略武器;从任务角度看,陆、空基战略核力量是主要突击兵力,是核子剑,而潜基战略核力量则是战略预备队,是核盾牌,实际上也是整个苏联武装力量的核基石。

具体来说,就是苏联首先要在常规力量上形成对北约欧洲成员国和美国欧洲驻军的压倒性优势,由此将中、西欧的北约国家绑定为苏军陆军压力下的“人质”以抑制常规战争的爆发;而一旦冷战真正转入热战,且苏军又最终在常规战事中失利(这一点是很可能发生的,受天然地理环境的限制,苏军的机械化兵团在进抵英吉利海峡后就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进攻顶点”,而北约在冷战中后期精心策划的对苏战略大包围又使得苏联很可能在战争爆发后同时陷入欧、亚两线作战的泥沼而不能自拔),那么战略核力量就将成为胁迫敌方坐下谈判的砝码。但是,如果核战最终爆发,那么海基核力量就将成为苏联与北约或者说美国进行摊牌时的最后一张底牌——虽然在这被视为最后屏障的核力量中,潜基战略核力量只占35%,但由于在可生存性上大大高于陆基与空基核力量,因此既是战前制止敌人对苏联实施核突袭的主要手段,也是战争发起后使战局向有利于己方转变的最后手段。于是,建设、保护和使用这支大战略预备队就成为苏联海军的首要任务,这也是海军战略运用原则服从于军事战略需要的主要体现。

尽管1960年11月下水的第1艘“658工程”战略导弹核潜艇只携带有3枚射程不到600km的液体核导弹,但自从这种设计远未完善的核潜艇服役伊始,苏联海军就已经开始极富针对性地将兵力结构划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即承担战略任务的远洋战略核力量和为前者及其基地提供保护的一般任务部队。

1968年正式服役的“667A工程”战略导弹核潜艇使苏联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潜基战略核力量。

正是由于潜基核力量担任最高统帅部战略预备队的重要地位,因此苏联海军极富针对性地将其兵力结构划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即承担战略任务的远洋战略核力量和为前者及其基地提供保护的一般任务部队。其中,远洋战略核力量包括苏联海军的全部战略核潜艇,而一般任务部队则包括水面舰艇部队、攻击型核潜艇和常规潜艇、海军航空兵等等其他兵力。具体到作战任务层面上,远洋战略核力量的任务就是最为简单同时也最为复杂的两个字——威慑;一般任务部队则增加到四个字“护潜-反潜”,即保护己方海上核力量战略任务的完成并打击破坏敌方的海基核力量。事实上,苏联海军“一般任务部队”的使命还可以浓缩为一句话:“在敌人将自己潜艇打沉前,先击沉它们!”而为了进一步强化对战略核潜艇的保护,苏联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作战思想和装备体制。1960年,58型(“肯达”级)导弹巡洋舰首舰“格罗兹尼”号在列宁格勒的日丹诺夫造船厂正式开工;1968年,1134型(“克列斯塔”I级)“大型反潜舰”加入海军服役。至此,在未来数十年间将扮演苏联海军水面舰队核心力量的两大舰种正式浮出水面,苏联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分类也一改此前按西方的传统那样将水面舰艇按排水量大致划分为巡洋舰、大型舰、驱逐舰、护卫舰、小型舰和艇的常规分法,开始极富特色地按照任务进行分类,出现了导弹舰、反潜舰等海军史上的崭新称谓。这种按照具体任务划分舰艇类别的风格所体现出的作战思想是极清晰的,例如反潜舰的任务从其名称便可一目了然——重点打击对方水下兵力,在破坏敌方战略力量的同时以攻代守,通过打击对方攻击核潜艇和常规潜艇的手段进一步为己方的战略核潜艇提供保护。但导弹舰的名目则非常耐人寻味了。

如何才能击沉一艘排水量8万吨左右的超级航母,并打垮以其为核心的特混编队呢?如果与美国海军开战,那么这是苏联海军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美国海军的航母特混编队显然是苏联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最大威胁。除了护航的10余艘水面水下舰只外,美国海军的超级航母本身体积庞大,一般都能达到二战时期战列舰的两倍甚至三倍。其舰体和甲板采用高弹性钢,可以抵御穿甲弹的攻击。在舰的两舷设有隔舱系统,弹药库、机舱等重要部位的顶部和两侧还装有63.5mm厚的加强装甲。要摧毁以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为核心的战舰群当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战胜传统的海上霸主,采用传统的海战模式是相当困难的,采用新型的海战模式反而可能更加容易实现(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海上争霸也证明了这一点)。针对美军航母编队舰艇数量众多、大中型舰只生存能力强的特点,苏联海军专门为其量身定做了同时采用多发超音速反舰导弹齐射攻击的“饱和攻击”战法,力图以多枚导弹齐射的战法“呛死”美军舰队防空系统。具体的战术手段为:先以第一波导弹重点打击航母编队中执行区域防空的导弹巡洋舰、驱逐领舰等,使敌丧失使用舰空导弹遂行区域防空的能力;第二波导弹集中打击航母,力争使其丧失作战能力或将其击沉。

满载排水量8万吨以上的“企业级”核动力超级航空母舰。

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特混编队的堂堂之阵。由于受技术水平限制,在舰载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体积和重量均偏大的情况下,苏联海军被迫选择了一条剑走偏锋的海军战略:强调突破关键技术、大量建造价格低廉的特殊舰艇,组成一支分工合作的“多功能舰队”,以“系统对抗”的方式来取得胜利,并归纳出了“首轮齐射”的反航母作战原则:舰队在遇到不可避免的冲突时,要不顾一切地抢占有利战位,利用己方导弹在射程和破坏力方面的“不对称优势”,先发制人地将远程导弹全部打出去,使敌舰队在来不及做出反应前就被消灭掉。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任何能够作为不对称作战理论体系中有效火力节点的发射平台,都会受到苏联海军的重视——哪怕有些设计已经到了离经叛道的程度。

那么这种看似单调的“野蛮”打法是否合理呢?事实上,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看似强大的美国三航母编队居然最多只有36个舰空导弹火力通道和36个远程目标通道。也就是说,在理论上美三航母编队的舰空导弹只能对付36个来袭的反舰导弹(在实际操作中这个数字还要低)。美国圣迭戈海军研究中心当时发表的一篇文章即认为:如果双方开战,苏联发动海空联合攻击的轰炸机(携带1~2枚远程反舰导弹)和为之护航的战斗机可以在作战空域上空达到400个目标,同时,苏联海军舰艇和潜艇编队也将发起规模宏大的协同导弹攻击。面对这种一波高过一波连续不断的饱和攻击,美国航母编队的防御系统将毫无喘息时间,来不及补充弹药也无法完成战术调整,直到防空系统被层层压垮,彻底崩溃。可能这篇文章有些夸大,而且没考虑美军舰载机的作战效能,但是苏联的海空饱和攻击能力仍然不是美国海军所能承受的。当时的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朱姆·沃尔特曾尖锐地指出:如果美国不得不同苏联开战,我们将输掉这场战争,因为在饱合攻击的战术下,美国海军取胜的概率已经降到了35%以下。无论是苏联人自己的推算,还是敌人的沉默都证明了“饱合攻击”战术的潜在效能——美国人认为苏联人会使用图-22M、潜艇和水面舰只发射大量AS-4、AS-6(弹头重1吨,可重创航母)、SS-N-19反舰导弹(弹头也重1吨)和威力强大的53型反潜反舰鱼雷、65型反舰鱼雷来给予航母致命的一击。于是,1960年代中期苏联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开始向“全导弹发射舰群”的建设目标急速跃进——除一切造价不菲的传统水面舰艇相继沦为“各种级别的导弹发射舰”外,对特殊类型导弹发射平台的需求也在激增(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苏联海军在面对技术水平限制、舰载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体积和重量均偏大因而无法实现水面舰艇通用化这一具体压力下的务实选择)。比亚乔PC.7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了苏联海军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