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能治国

一言而适,可以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

——刘向

纸不捅不破,话不说不明。尤其是当关乎国家兴亡,不得不陈述利害时,说话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历史上有许多忠臣执法严明,铁骨铮铮,看见国君的过失之处,挺身而出,忍辱负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直言进谏。然而遇见冥顽不灵的君主,不懂得说话的技巧,空有一身忠肝义胆,只会招致祸害,而于事无补。但有一些人却谙熟官场之道,懂得婉言巧谏,这样既能达到陈奏时务的目的,又能保全自身。

一次,两个道士互争尊长,各立门户,私结党羽。其中一个门派勾结宫中宦官和通事杨惟中,捕捉并虐杀另一门派的道徒。耶律楚材执法严明,不避亲贵,竟把杨惟中也收捕讯问。宦官畏忌在心,反而控告耶律楚材擅捕大臣,又扯出另外一些违制之罪。窝阔台大怒,竟把耶律楚材囚系治罪。不久,窝阔台自悔失策,下令释放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拒不让松绑,并进言道:“臣备位公辅,执掌国政,大汗初令囚系老臣,想来有可治之罪,应当明示百官,论述不赦之理。如今释臣,是我无罪,也应明示无罪之由,岂能轻易反复,如戏小儿。这样下去,国有大理,何以执行!”这真是临之以威,竟使朝中众臣相顾惊愕。窝阔台竟也开明,只得认错,说道:“朕虽为帝,难道就无过失之举吗?”然后,再三用温言抚慰。耶律楚材趁此机会,陈奏时务十策:一、信赏罚;二、正名分;三、给俸禄;四、官(任用)功臣;五、考殿最(考查官吏优劣);六、均科差(调整赋役);七、选工匹;八、务农桑;九、定土贡;十、制漕(水)运。这十件政事因皆切合时务,准令悉数施行。

蒙古族饮酒之风甚盛,窝阔台更是嗜酒如命。登位之后,竟然天天与大臣酣饮,不醉不休。耶律楚材屡谏,窝阔台不听。后来,耶律楚材拿着被酒浸泡腐蚀的酒器铁口,启奏说:“酒能腐蚀铁器,何况五脏!”话说得动情且深刻,使窝阔台幡然醒悟。他对着近臣夸赞说:“你们爱君忧国之心,有像‘长髯人’的吗?”于是一方面赏赐耶律楚材金帛,一方面下令近臣:每日只能进酒三盅。

魏徵先后向唐太宗陈谏200余事,数劝太宗以隋为鉴,全面影响了太宗的政治思想,为贞观之治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李世民执掌朝政后,立即传召魏徵。作为李建成的亲信下属,众人都替魏徵的性命前途捏着一把汗。但魏徵却并不惊慌,坦然前往。李世民一见魏徵,劈头责问:“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徵面不改色,从容答道:“如果先太子早听从我的建议,就不会有如今的下场。臣下各为其主尽忠,我为先太子出谋献策,这有什么过错呢?春秋时管仲辅佐齐桓公创立霸业,但他在做齐桓公哥哥公子纠的师傅时,还曾用箭射中公子小白(即齐桓公)的带钩。”李世民听后,无言反驳。他也早就听说过魏徵多才善辩,现在又听他引用管仲相桓公的典故,言语坦率,态度不卑不亢,不禁对他的耿直非常赏识,满腹的嫌怨也消去了大半。随后,李世民任命魏徵为詹事主簿(掌管文书之职)。登基称帝后,李世民又提升魏徵任谏议大夫,专门负责向皇帝提意见。

面对太宗的劈头问话,魏徵借古喻今,不卑不亢,说明事理,加上太宗是位明君,从而得到赏识和重用。

太宗即位之初,国家经过隋末动乱和平定割据的战争,元气大损,民生凋敝。唐太宗日夜忧心,经常召集大臣一起讨论前代的治乱兴衰历史,他感叹道:“如今正当大乱之后,天下恐怕一时难以治理好啊!”

魏徵上言分析道:“百姓历经战乱,愁苦不堪,这样就容易教化。这就如同给饥饿的人要准备食物、给口渴的人要寻找水源一样,效果来得更快。”

太宗听后仍然摇头说:“古人早就说过,善人治理国家,也需要百年工夫,才能克服残暴,免除杀戮。”

魏徵接着说:“那并不是指圣明之人而言。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就像发出声音一样,很快就会有回声,一年之内必能见到效果。如果三年才见成绩,那已经是太晚了。”

宰相封德彝听了魏徵的话,很不以为然,对太宗说:“魏徵所言,不过书痴说梦,只会扰乱国家,陛下切莫轻信。自夏、商、周三代以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刻薄奸诈之徒越来越多。秦时用严刑峻法,汉代又行王霸之道,都想治理好天下,却都没有成功。”

魏徵反驳封德彝说:“五帝和三王不必交换百姓来施行教化,照五帝的方法就能实现五帝的政治,照三王的方法就能实现三王的政治,要害在于怎么办。黄帝讨伐蚩尤,经过70次战争,平定了乱事。九黎作乱,颛顼就讨伐他们,得胜之后天下也就平定了。夏桀胡作非为,商汤将他赶走。商纣残暴无道,周武王起兵讨伐他,商汤和武王都亲眼看到了太平。如果说自三代之后,人心一天比一天奸诈,再不会回复到敦厚朴实,那么到今天岂不都变成鬼了,还如何谈得上治理国家呢?”

魏徵转向太宗继续说道:“臣以为,隋朝之所以短命而亡,是由于扰民太甚。我朝新立,虽不如隋时富裕,但天下安定,人心思治,这是陛下很少扰民的结果。总结隋亡的教训,就是静之则安,动之则乱。如果百姓想休养生息,而朝廷却要征发徭役,百姓生活困顿而要他们负担很重的赋税,国家的衰亡就会因此而起。当今之政,应当偃武修文,减轻百姓的赋役负担,减省刑罚,让他们致力于农耕生产。这是达到国家治理的根本所在,请陛下慎重考虑!”

唐太宗听完魏徵一席话,连连点头,坚定了信心。他毫不迟疑地决定采纳魏徵的建议,偃武修文,以诚信治理天下。

唐太宗曾经说过:“君主理政,事务繁多,如果一人独断,是不可能处理好的。”再明事理的君主,也有过失之处,如果没有人巧言说服,辨明道理,长此以往,他只会受到蒙蔽,对国家只会有害而无利。

魏徵日渐受到太宗的信任和器重,招致一些朝臣的嫉妒,太宗左右的亲信大臣中有人诬告魏徵包庇自己的亲戚。太宗派温彦博去查办,结果不是那么回事。温彦博向太宗汇报说:“魏徵作为臣子,不能检点自己的行为,远避嫌疑,所以才受到这种没有根据的毁谤,这是应该受到责备的。”太宗便让温彦博去警告魏徵要引以为戒。

次日,魏徵上朝对太宗奏言道:“臣听说君臣一心,叫做一体。君臣上下以诚相待,才能使国家达到治理。哪里有丢开大公无私的精神,只在检点行为上费心思下工夫的!如果朝廷上下都走这样的路,国家的兴亡就不能预料了。”

太宗听了一惊,说道:“朕明白了。”

魏徵叩头又说:“臣希望陛下让臣做良臣,而不要让臣做忠臣。”

太宗有些不解,问道:“忠臣和良臣有不同之处吗?”

魏徵回答:“古代尧和舜的臣子稷、契、皋陶就是良臣;夏桀的臣子关龙逢、殷纣的臣子比干就是忠臣。良臣本身享有美名,君主获得光辉的声誉,子孙相传,国运无穷。忠臣本身遭难被杀,君主落得个昏庸残暴的恶名,国亡家灭,只不过取得个空名罢了。这就是良臣和忠臣的区别。”

太宗听了连声称:“对!对!朕再问你,君主走什么途径才能明智,犯什么过失就会昏庸?”

魏徵畅言作答:“君主所以明智,在于能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君主所以昏庸,是由于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古代尧、舜当政,开放四方言路,使自己能看到各方面的事情,听到各方面的言论,当时虽然有共工和鲧这样的奸人,也没有受他们的蒙蔽;虽然有些人言行不符,也没有被他们迷惑。秦二世深居宫中,专信赵高,结果秦的统治迅速崩溃,天下人纷纷起来造反,他还不知道。南朝梁武帝相信朱异,侯景领兵打到京城,他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相信虞世基,天下到处起事,他一点也不清楚。所以说,君主能够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奸邪就无法蒙蔽,下情才能上达。”

太宗听后为之折服,心里顿时豁然明朗。


战国时期,赵国的赵胜是当权的君主赵惠王的弟弟,被封为平原君。他不仅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而且还有三千多门客,是当时赵国既有权势又有名声的人物,也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公子。

别看他很富有,但他的家里却不肯按规定缴纳应缴的赋税,因而常与收税的官员发生冲突。

当时一位收税的官员叫赵奢,极负责任,一直对平原君家的税收坚决催缴。平原君家里的管事仗着权势一直拒交。为此,冲突不断。赵奢秉公执法,先后严惩了平原君家的几个管事。这种做法很快就激怒了平原君,他觉得自己太失面子,决定兴师问罪,严惩赵奢。

赵奢想到,为了消除冲突,自己应当主动出击,去说服平原君,让他顾全大局,深明大义。

于是赵奢便主动登门,对平原君说:“您在赵国是一位尊贵的公子,有权有势,又有好的名声,您应当珍惜。您家里不交税是不对的,如果我偏袒您家,不严格执法,那么必然会削弱国法。国法削弱,国家的实力也会削弱,这样就会遭到别国的侵略,甚至有灭亡的危险。您想过没有,万一国家灭亡了,哪还会有您的地位呢?哪还有您的家呢?哪还有您的财富呢?”

说到这里,赵奢停了一会儿,看了看平原君,见平原君没有反驳他,便又接着放慢语速说道:“凭着您过去的功劳和尊贵的地位,带头按时交纳赋税,那该多好啊!那样上下就平等了,百姓更佩服了。这样国家就会更强大,赵国就会更有实力。您作为国家的贵戚,难道好处还会很少吗?有了强大的赵国,才会有您的地位,才会有您富有的家呀!”

赵奢一口气把一连串的话说完,使平原君很受感动。他连连点头,没再多说了。


赵奢不畏权贵,坚持说理,取得了成功。他不是责难对方,而是采用层层推理的办法。先从不依法办事会削弱国家,结果就没有你平原君的地位;再反过来说明依法办事,国家强盛,又少不了你平原君的利益。从反面到正面晓之以利害,使得平原君通晓了大理,从此主动纳税。

对于国君或是上级婉言相劝能使之茅塞顿开,深明大义,对于朋友也是同样的道理,会说话既能明辨是非、摆明立场,又不会伤及友谊。可见语言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王安石执政变法改革之时,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甚至连他的好友司马光也站出来指责他,但他并不因此放弃改革,而是继续坚持将改革进行下去。

在一片反对、指责声中,王安石认为“众人纷纷何足竞”,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给予必要的回击。

公元1070年春,司马光一连给王安石写了3封信,以关心、规劝为名,指责、攻击王安石,反复劝王安石停止变法改革。无奈,王安石简明扼要地回了司马光一封信,对司马光给新法罗列的罪状逐一加以反驳,这就是著名的《答司马谏议书》。

在这封信里王安石措辞委婉,既驳斥了司马光对新法的指责、攻击,明确表示了“不管你怎么说,我也要坚持变法革新的态度”,又不伤朋友的情义。

18世纪70年代,北美13个殖民地的人民起来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进行了独立战争。为了制定独立战争的政治纲领,13个殖民地的代表齐聚一堂,进行了商讨,并推举富兰克林、亚当斯和杰斐逊来共同起草。

3人都很有才华,尤其是杰斐逊更是才华横溢,于是就由他来执笔。杰斐逊在大家商讨的基础上,很快就把这篇宣告脱离英国统治的重要文件写好了。根据程序,文件还需要由一个委员会讨论审定。这样,他们3人把草稿交出后,就在会场外等候结果。

杰斐逊这个人一是有才华,二是很自信。他血气方刚,年轻气盛,很不喜欢别人对他写的东西评头论足。他总是认为,既然要自己写,那么自己就可以负责,自己也总是写得最好的。他们等啊等啊,讨论还没有结果。杰斐逊已经沉不住气了,他开始有了怨言,心想既然要我写,就应当信任我,为什么没完没了地审定?他越来越急躁的情绪使一起等候的富兰克林也越来越不安,他怕杰斐逊把事情搞糟,于是就旁敲侧击地给杰斐逊和亚当斯讲了下面的故事。

从前某地新开张了一个帽子店,店主人是一位很能干的年轻人。他自己为店里设计了一个很醒目的牌匾,上面写着一行彩色的字:“约翰·汤普森帽店,制作并现金出售各式礼帽。”牌匾的下面还画了一顶帽子。他在挂出牌子前,还请了一些朋友来观看,向他们征求意见。

朋友们看了后,都称赞设想得不错,但也指出了文字上太啰唆,大可精简一些。一位朋友说:“既然是‘帽店’,当然要‘出售各式礼帽’,所以前后有些重复,不如去掉‘帽店’两字。”这样就变成了“约翰·汤普森,制作并现金出售各式礼帽”。

又有一位朋友认为“制作”二字没有必要,因为顾客不关心你制作不制作,只要是式样美、质量好就行。

还有朋友指出“现金”二字也有些多余。因为顾客来购买帽子都会当场付款,所以“现金”二字可以删掉。

年轻的店主人听取了各位的意见后进行了删改,最后这个牌子上剩下的就是“约翰·汤普森,出售各式礼帽”一行文字和那个帽子的图案。

朋友们还反复端详着、思索着,有一位又主张再删掉“出售”两个字,另一位建议把“各式礼帽”也去掉。因为既然是帽店,绝不会将帽子白送人,自然是出售。“帽子”已有图案,表明了商店的性质了,无须再用文字来表明“各式礼帽”。店主人十分谦虚,于是又改了一番,最后是文字精简到最简要的程度了。

帽子店热热闹闹地开张了,那块文字简洁、图案鲜明的牌子非常吸引路人,人们从商店经过之时都不由自主地注目于这块牌子。只见上面醒目地写着“约翰·汤普森”5个字,下面画着一顶漂亮的帽子。人们看了之后,无不称赞,说这块招牌简明扼要,十分醒目。

富兰克林讲完故事以后,有意看了看杰斐逊。杰斐逊这时不好意思地笑了,他从故事里听出了弦外之音。这时他平静了下来,笑着对富兰克林和亚当斯说:“咱们再耐心地等待吧!”

不久,讨论通过了这一文件,而且经过众人精心修改,成了很重要的著名文件。1776年7月4日,经过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13个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而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这一文件就成了千万人传颂的历史文献,这就是美国著名的《独立宣言》。7月4日就成为了美国的全国性节日——独立纪念日,也就是美国的国庆节。

看到年轻气盛的杰斐逊焦躁不安时,富兰克林不是直接去劝告,更不是滔滔不绝去讲道理,而是不动声色地讲了个故事,让对方在故事中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