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恰当的方式说恰当的话

一个不会说话的人,无疑是一个失败的人。

——林肯

在交际中,如果不注意说话方式,所用的说话方式不恰当,对方就会据此理解你的语意。当出现理解上的歧义时,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从而影响正常交际,违背表达者的初衷。

讽刺、挖苦是一种有强烈刺激作用的表达方式。它往往是以嘲笑的口吻说出对方的缺点、不足之处,使人当众丢丑,难以忍受,轻则导致对方反唇相讥,重则大打出手,造成很恶劣的后果。

某主任如此议论他的下属:“黄×那个人这辈子算是白来了,堂堂大学毕业生,找不上一个老婆,姑娘们见面就摇头。他写的那个文章,就像小学生作文,前言不搭后语,字还没有蜘蛛爬得好。我要是他,早找根草绳上吊了……”

黄×后来听到这些议论,索性在工作时一字不写,利用业余时间写小说、写报告文学。

作为工作中的上级和情感上的朋友,看到下级及朋友身上存在缺点和不足,应该正面指出来,指导他、帮助他,促使他前进,而不应该取笑他。那些总是取笑别人的人往往缺乏自信心,对前途有一种恐惧感,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因而借取笑别人来释放心中的压抑,试图改善自身的形象。岂不知,这样做恰恰破坏了自我形象,引起他人的反感与对立。

因此,讽刺、挖苦的表达方式绝不可轻易使用。那种粗俗谩骂的说话方式也应该予以摒弃。

说话要讲究文明礼貌,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口语交际中,说话粗俗不雅、满口脏话,甚至谩骂、恶语伤人等不文明谈吐,是对他人的侮辱,是令人难以忍受的。这种说话方式往往造成不愉快的结果,影响交际,破坏风尚。

比如,在交际中发生了矛盾。有人在气急的情况下,常常骂人,口吐脏话,如说:“你这是胡说八道”、“你放屁”、“你是什么东西”。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这样的谩骂都是无礼的行为,都易激怒人。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人说话爱带“话把儿”,比如“他妈的”等,而且形成了不良习惯,成了口头禅。在他们看来是无意的,可是别人听来就很刺耳,就难以容忍,极易作出强烈的反应。

从表达的语气语调来看,说话方式还有刚柔软硬之分。一般情况下,柔言谈吐,语气温和、用词恰当,如和风细雨,听来亲切,易于被人接受,产生好感。即便是在内容上有违对方的意思,也不至于当场把对方得罪。相反,刚烈之言,语气生硬、高声大嗓,如同斥责训教,听来刺耳,使人感到难受、反感,有时甚至说话的内容并无问题,但就因使用了这种刺激人的说话方式,仍然会使人生气、发火,得罪人。

对于一个不同意自己观点的辩论对手,如果说:“你这个人不可理喻!”对方必然要作出强烈的反应。

当自己的意见不被对方理解时,就生气地说:“和你说话,简直是对牛弹琴!”对方会感到是一种侮辱,与你对抗。

某人要外出,找人代买张车票,他硬邦邦地说:“你给我带回一张车票,送到我家去,我要出差,听见了吗?”对方听了这口气,心里会痛快吗?他可能一句话就顶回来:“对不起,我今天没有空儿。”

对一个在工作上信心不足的人,同事恨铁不成钢地说:“你也太不像话了,人家能做到你为什么就做不到?你也太不争气了!”他马上会不满地接话说:“你算老几呀?用你来教训我!”说完拂袖而去。

类似的生硬说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得罪人。

生硬话、愤怒话,大多是顺口而出的,没有经过推敲,因而有失分寸是很自然的事。这种语言又多是“言出怒出”,它如同烈火一般,常常起到破坏作用。

每个人都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在说服对方的过程中,为了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就应尊重对方的“自我意识”。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设计相同、质地相同的高级女服,价格越贵越容易销售。一家服饰店的老板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店中刚雇用不久的店员对一位正在挑选西装的顾客劝说道:“这边是比较便宜的!”结果这位顾客突然大怒,当老板慌忙跑来之后,她又气势汹汹地说道:“什么比较便宜?我又不是没钱,你太没礼貌了!”后来老板赶紧连声道歉才算了事。

这种情况不仅限于商业中,在我们与对方交流的过程中,常常因为没有考虑到对方的自尊心、虚荣心,使用了不慎重的态度或语言而导致失败。尤其是说服自尊心、虚荣心强的人时,这种情况便会成为必然。因此,说话就必须注意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虚荣心,而应照顾到对方的强烈的“自我意识”,使他接受你的观点。

我们在交谈时常常会犯这样一个错误,就是当发现对方有明显的错误时,会不客气地批评对方说:“那是错的,任何人都会认为那是错的!”这样一来,对方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而突然陷入沉默。

批评是我们常要做的事,尤其当你是一位长辈或领导时。但我们有些人批评起来简直让他人无地自容,下不了台阶。其实,这种批评方式不但无法达到让他人改正错误的目的,而且有碍于你的人际关系。既然如此,为何还要使用这种“残酷”的手段呢?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可能没有批评,但要学会巧妙地批评,让他人既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尽快改正,同时也理解你善意批评的意图,使他对你心存感激。或者批评之前先总结一下他人的优点,然后慢慢引入缺点。在他人尝到苦味之前,先让他吃点甜味,再尝这种苦味时就会好受些。


约翰找了一个就是奉承也无法说漂亮的女士为妻,可是几个月之后,他妻子却变得像“窈窕淑女”一般的美丽,简直是判若两人。

这位女士在结婚之前,不知为什么对自己的容貌有强烈的自卑感,因此很少打扮。当时因为是大战刚结束,物质极端贫乏,人们的穿着都很普通。当然,她也太不讲究了。不,不是不讲究,而是认识出现了偏差,认定自己不适合打扮。她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姐姐,这也使她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每当有人建议她“你的发型应该……”时,她都怒气冲冲地说:“不用你管,反正我怎么打扮也不如姐姐漂亮。”她把自己的容貌未得到赞美的不满情绪转嫁到不打扮这一理由上,并且加以合理化。

到底约翰是怎样说服他的太太,使她发生变化的呢?根据他自己说,当他的太太穿不适合她的衣服时,他什么也不说,但是,当她穿上适合她的衣服时,他便夸奖说“真漂亮”;发型、饰物也是如此。慢慢的,她对打扮有了信心,对于容貌所产生的自卑感自然也消除得无影无踪了。


间接指出别人的不足,要比直接说出口来得温和,且不会引起别人反感。不管说话目的是什么,我们都应该采取委婉的方式,这样效果会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