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揭他人短,给人留台阶
言语给人的伤害往往胜于刀伤。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总有自己的弱点、缺点或污点,在谈话时一定要避开对方所忌讳的短处,因为忌讳心理人皆有之。如果在交际场合揭人家短处,轻则遭人冷眼,重则可能引发事端,祸及自身。
老任身材高大、外形俊朗,美中不足的是中年微秃。虽然这纯属白玉微瑕,老任却深以为憾。如果有人戏说他“怒发难冲冠”,他准会茶饭无味,三天三夜难以入睡;即使在他面前无意中说“这盏灯怎么突然不亮了”或“今天真是阳光灿烂”等话,这位平素温文尔雅的知识分子也会愤然变色,有时竟至于怒目圆睁,拂袖而去,弄得说话者莫名其妙,十分尴尬。
这使人联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阿Q惯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因而少有耿耿于怀之事。别人欺他、骂他、打他,他都善于控制自己,心理很快会平衡,唯独忌讳别人说他“癞”,因为他头皮上确有一块不大不小的癞疮疤。只要有人当着他的面说一个“癞”字,或发出近于“癞”的音,或提到“光”、“亮”、“灯”、“烛”等字,他都会“全疤通红地发起怒来,口讷的便骂,力小的便打”。
其实,不仅老任和阿Q是如此,忌讳心理人皆有之。当过长工、后来揭竿而起并终于称王的陈胜就忌讳别人说他是庄稼汉出身。有几位患难弟兄在陈胜面前不知趣地提起“有损领袖形象”的往事,结果招来杀身之祸。你看,陈胜的忌讳心理是多么强烈,这几位患难弟兄因不谙忌讳之术而丢了脑袋又是多么可悲!
摩洛哥有句俗语叫:“言语给人的伤害往往胜于刀伤。”这是实情。同事之间为搞好关系,不要揭人短处。
揭短的言语不论是对人或对事,都会让人受不了的,会使人际关系出现阻碍。同事们宁可离你远远的,免得一不小心被你的直言直语灼伤;即使不能离你远远的,也要想办法把你赶得远远的,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静。
一天,在公司的集会中,张先生看到一位女同事穿了一件紧身的新装,与她的胖身材很不相称,便直言直语道:“说实话,你的这件衣服虽然很漂亮,但穿在你身上就像给水桶包上了艳丽的布,因为你实在是太胖了!”
女同事瞪了张先生一眼,生气地走开了,从此再也没有理过他。
揭短犹如一把利剑,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会刺伤自己。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人既是最坚强的,也是最脆弱的。尤其是当一个人觉得他的自尊受到伤害,他将要颜面扫地时,他的潜能就会爆发出来,他会死要面子,死“扛”到底。因此,在说话交谈时,必须注意不能一味地揭他人伤疤。
传说清朝乾隆年间,杭州南屏山净慈寺有一名叫诋毁的和尚。人如其名,这和尚聪明机灵,又心直口快,常常议论天下大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少不了对一些朝政指指点点,而且有什么说什么,想讲就讲,想骂就骂。
后来,乾隆下江南时来到杭州,听说了此人。乾隆心中不悦,暗想:天下竟有如此狂妄之人,我去会会他,只要让我抓住把柄,我就狠狠地治治他。
于是,乾隆便乔装打扮一番,扮作秀才模样来到了净慈寺。
乾隆找到诋毁和尚,相互寒暄一番。忽然,乾隆看见地上有一些劈开的毛竹片,便随手捡起一片问道:
“老师父,这个叫什么呀?”
按照当时的说法,这种竹片叫“篾青”,就是“灭清”的谐音。诋毁刚想回答,觉得有点不对劲,再看看眼前这位秀才,气宇轩昂,不像是个普通的秀才,于是眼珠一转,答道:
“这个我们都叫它竹片。”
乾隆一听,心中赞叹:好个竹片,和尚你有两下子。但乾隆不甘心,随即将竹片翻过来,指着白的一面问:
“老师父,这个又是什么呢?”
“这个嘛……”诋毁心想,若回答“篾黄”又是“灭皇”的谐音,肯定不妥,便改口道:“噢,我们管它叫竹肉。”
乾隆又失败了。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诋毁和尚的机智。其实每个人都一样,如果多注意回避他人忌讳的东西,就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凡是弱点、缺点、污点,一切不如别人之处都可能成为忌讳之处。总结起来,有3个方面一定要多加注意:
1.丑陋之处
人人都有爱美之心,不幸的丑陋者和残疾者大多有自卑感,不愿听到跟自己的短处有关的话题。谢顶者忌说“亮”、胖子忌说“肥”、矮子忌说“武大郎”、其貌不扬者忌说“丑八怪”、跛子忌说“举足轻重”、驼背忌说“忍辱负重”,等等。这种完全正常的心理应该得到充分理解。
有生理缺陷的人本来就很痛苦,如果再被别人拿来取乐,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伤害,这样很容易激怒他们。比如有的人很胖、有的人很瘦、有的很高、有的又很矮、有的人长得很丑,等等。这些本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别人不提也罢,但是如果以讥讽的口气当众指出时,就会使人感到难堪,产生不满。
报上曾有过一则新闻:一位女中学生,只因为有人说了她一声“胖女人”,羞愧之极,竟绝食身亡。
有时候,说话者由于不小心而在言辞中触及他人的生理缺陷,人家虽然当面没对你发火,但心里却在记恨你。
有些人因不明情况而在谈话内容中无意触到对方短处,还情有可原,因为不知者不为罪,可有人偏偏口下无德,爱揭人短处。
这种人,时时处处注意他人的生理短处,拿来取笑,可也要小心自己有把柄被别人抓住,后患无穷。即使伤了别人,对自己也不见得有多少好处,还是少说这类话为佳。
2.失意之处
人生在世,总希望自己能一帆风顺、有所作为,实现人生的价值。但是,月有阴晴圆缺,人难免有失意之处,或高考落榜、或恋爱受挫、或久婚不育、或夫妻反目、或就业不顺利、或职称评不上,诸如此类的失意之处暂时忘却倒也轻松,有人有意无意提起就使人心灰意懒,沮丧不已。万事如意、踌躇满志之人则多以昔日的失意为忌讳,生怕传播开去,有失脸面。
小赵是个热心肠的人,不管是朋友、同事或邻居,谁要是有个三灾四难的,他总是跑在头里,帮人家出主意、想办法,排忧解难,从不计较得失,深受大家好评。但小赵有个缺点,就是爱打老婆。
有一天,邻居有夫妇俩因家庭琐事引发了一场战争,丈夫把妻子打得大哭大叫的,惊动了小赵。小赵虽然自己也打老婆,但他却看不惯别人打老婆。他进屋劝解,让他们夫妻有事好好商量,别采取这种过激的方式。谁知他刚说了两句,那个男邻居就让他走开别管,并说:“你自己都管不了自己,还管我们的闲事呀!”这句话一下子触到了小赵的短处,他的脸当场变得通红,要不是在人家屋里,他非揍那个男人不可,他忍了忍回自家屋了。事后,男邻居认识到了那天说的话不妥,上门向小赵道歉,小赵表面上虽然原谅了他,但对那句话一直耿耿于怀。从此,那个邻居家无论有什么事小赵也不搭腔了。
3.痛悔之事
人的一生中免不了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一旦认识错误便会痛悔之至,以后一想起自己曾犯过的错误就自觉脸上无光。犯过品质错误(如曾有偷窃行为或生活作风问题)者更是讳莫如深,如果听到有人说起类似的错误,就会有芒刺在背、无地自容之感。
在人生道路上人人都难免失足、犯错误,只要改了就好。有些问题一旦改正了,成了历史,当事人就不愿意提及这不光彩的一页,更不希望有人拿它当话把儿,到处去说。如果有人拿这些问题做文章,就等于在人家伤口上撒盐,就有损于人家的名誉,这也是不能容忍的。
有一位青年工人,小时候不懂事,曾犯过错误被劳教一年。从此他接受教训,参加工作后,他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工作,多次受到表扬,后来当上了车间的一个组长。可是有人不服气、不服管。有一次,小许在工作中私自外出被他发现,便提出批评。小许不服气,揭人家的短说:“你是多大个官呀?还想管我?一个劳教释放犯,哼!”要是说别的他也许并不急,可是揭过去的疮疤他就急了,火气十足地说:“你再说一遍!”“我就说,劳教释放……”没等他说完,组长的拳头就打了上去。
翻人家的污点,触及人家的短处,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对己对人都是不利的,我们在交际时应该小心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