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颜色为何经常变
我们谁都愿意过得轻松自如,而不愿意战战兢兢地过那种看别人脸色行事的生活。然而,如果我们想过得更好和更安稳,却不能不看看宇宙的“脸色”。宇宙也是会使脸色的。
2002年1月中旬,美国两位天文学家告诉人们,宇宙也有“脸色”,它总体上是呈“淡绿色”,而且不断改变。
在某次学术会议上,天文学家伊万·巴德利说:“宇宙的‘脸色’应该是淡绿色——介于青绿色和碧绿之间的那种颜色。”
为了确定恒星形成的时间和宇宙的年龄,研究宇宙诞生的速率,巴德利和其同事对宇宙中20万个星系所发出的光线图谱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但是他们发现,把所有宇宙光线混合起来,就会呈现淡绿色。普通人看不到宇宙的颜色,必须站在宇宙以外的人,才会发现这种混合色。巴德利说,宇宙的颜色还在不断的变化中,即从蓝到绿,再从绿到红。
新形成的恒星统治着初期的宇宙,使它的外表呈现蓝色;随着恒星不断成熟,宇宙就成为现在的样子,呈淡绿色;科学家们认为,将来新恒星的数量少到一定程度时,宇宙就会变得“通红”。也就是说,新恒星数量的多少,决定了宇宙颜色的变化。
宇宙颜色的有关结论公布后,媒体的广泛兴趣远远超出了两位天文学家的预想。美国纽约曼塞尔颜色科学实验室的几位科学家告诉人们,两位美国天文学家最近有了新的发现,他们说早些时候有关宇宙是青绿色的论断有误,宇宙正确的颜色应该是类似奶油色的米色。
原来,两位天文学家错误地在用来分析宇宙颜色的计算机程序中设定了不正确的参考白点。参考白点是指在特定照明环境下人眼所看到的最白光线,施加的环境光照会影响到它的设定。比如说在钨灯照明下,人眼通常所看到的白色实际上偏黄色。也就是说,钨灯会造成参考白点偏黄。
巴德利等所用的程序中的参考白点被误设为偏红,这就如同是在一个红光照明的房间里去观察宇宙,结果看到的宇宙是青绿色的。而要想真正看清楚宇宙的颜色,应该是假想把宇宙放置于一个黑暗的背景中,在这样的背景中,我们看到的宇宙就是米色。
希望我们可以借到一双慧眼,把宇宙的颜色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样,就算我们不能像一个“望”人气色之后的老中医那样,给我们的宇宙开出一个药方,至少我们也可以清楚自己的家园是什么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