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相思醉(2)

这首诗共分三个章节,每一章都以蒹葭其兴。诗中的“葭”指的是初生的芦苇,“蒹葭”则泛指芦苇。作者借芦苇、水、霜、露等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朦胧、清新而又神秘的意境。作者在诗中描写了一个深秋的清晨,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经凝成了冰霜。一位男子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畏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追寻,沿着溪流追寻心中的“伊人”。由于水属阴性,所以诗中所描述的水就成为了一位羞涩少女的象征,也就是男子苦苦追求的“伊人”。作者借水比喻婀娜、轻柔的女子的美,而那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在脸上的轻纱。

诗歌的第一章写的是男子隔水远望,“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若即若离。第二章和第三章则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表现了男子追寻女子道路的漫长,和在路上遇到的艰险,从中表现出主人公不能走近“伊人”,却又永远不放弃希望的执著精神。在艺术手法上,《蒹葭》使用了“兴”的手法,让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深秋的景色自然会使人平添一份无法割舍的幽暗与悲凉。在这样的季节里,独自走在河边,身旁已经没有伊人的陪伴了。但不管怎样,多情总比无情好,只要心中有情,不放弃追求就是一种无尽的幸福。就像诗中隐含着的这位少女,一会儿出现在水边,一会儿又出现在水之洲。岸边的石子、高高的芦苇又阻挡了男子寻觅的脚步,使他因为寻找不到那位少女而感到心如刀割。但是“所谓伊人”不管在水何方,无论“溯洄从之”还是“溯游从之”,男子都会心甘情愿地去寻找。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潺潺的河水曲曲折折地穿过芦苇丛,一直消失在尽头。一阵微风掠过,高高的芦苇一层层地低下头,就像海上泛起的波浪。《诗经》开卷第一首诗《关雎》也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面对美好的伴侣,青年们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这也正是《关雎》以及《蒹葭》所崇尚的一种对爱情的执著追求。

这首诗歌所描绘的是一幅优美又带有一丝感伤的图画。可以说整首诗都充满了浓浓的画意,正可谓是“诗中有画”,相得益彰。

诗中重点突出的就是男子对少女的追随与寻找。可以说,拥有就是一种幸福,而追寻就是一种诗意。在我们的人生中,很多东西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不必执著于佳人在怀的唯一期待,因为我们大概会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忧伤里,在不经意间悟出爱情的真谛。

而对于一位真正的求索者来说,目标是一种方向。当然达到目标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追逐的过程。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过程之中。同样,追求的价值和意义也存在于过程之中。如果我们忽视过程,只看重结果的话,那么我们就已经忽视了追求的本身。

无论从理论道德上来说,还是从实际情况上而言,那种尽善尽美的境界都是不可能达到的。换句话说,尽善尽美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所追求的理想。但是它可以指引我们在平庸琐碎的生命历程中向前迈进,就像黑夜中永不熄灭的照亮前方道路的火把,使我们在迷途中能够拥有这个指南针,指引我们不断地追求、前进。

追寻之美

《诗经》中描写青年男女爱恋、感情的诗篇有很多,因此它们也成为了《诗经》的一个亮点。在这些诗歌中,有的传达了一种温润委婉的爱恋,有的抒发出热烈执著的追求,有的表现了质朴大胆的爱慕,但是这首《蒹葭》却是《诗经》爱情诗中的一朵奇葩,因为它将以上种种的情爱都集中在了一种秋水白露般旷达静谧的相思之中,所以全诗所折射出的是一种极其特殊的美感!

《蒹葭》所表现出来的相思之情与其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相比,的确有其与众不同之处。例如与《关雎》相比,就可以发现《蒹葭》的独特之处。《关雎》中,男子对女子的思念的确十分真诚、炽烈,但是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份情感略微显得有些纷乱、焦灼。而在《蒹葭》中,诗人对少女的思念之情顺着小河的涓涓细流逐渐加深,显得平静却又含蓄,好像他的思念是秋水的一个部分,透着一种淡淡的哀伤和无奈。诗人将这种看似风清云淡的情感演绎得无比真挚,虽然它没有“琴瑟友之”的热情呼唤,却有仿佛看见伊人浮现水中央的内心悸动;诗中没有“钟鼓乐之”的喧嚣,却有追求到底的决心,这种相思在静谧中显得十分深沉,并且略带哀伤,从而使这份情感又增添了一份凝重的韵味。

诗人在这首《蒹葭》中,不仅传达出了一种如秋水、秋霜般美丽的思念,还通过这种看似简单的感情将诗歌的意境构思成一幅唯美的画面,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诗歌中反复写到了小河的曲折弯转,并多次交代“伊人”仿佛出现的地点。这种朦胧、虚幻的画面不禁使我们产生出许多疑问:诗中的河真的是诗人面前的小河呢,还是“伊人”所在的地方?或者是诗人的心河?“伊人”究竟在哪儿?真的在河对面吗,还是在诗人无法找到的地方?诗人在诗中三次看见这位“伊人”“宛在水中央”,这也使读者产生了错觉,仿佛透过薄薄的秋雾看到了河中间的小洲上站着一位若隐若现、飘逸绝美的妙龄女子。这种想象将画面变得近乎完美,诗人的情感也就更加丰富、真实了。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之所以说它是体现朦胧美的名篇,是因为诗人以独特的手法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情思的缠绵水乡。让我们在似真又假的境界中流连忘返。那么,诗歌的朦胧美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在所有的艺术审美形式中,朦胧美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审美形式。它存在于绘画、书法、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之中。画家认为:“妙——存在于似与不似之间。”书法家则认为:“书贵气韵神采。”音乐家提出:“音乐贵在飘逸空灵。”这些观点都是在不同领域里对朦胧美的诠释。而在诗歌领域中,诗歌的朦胧美就在于委婉曲折之中,就是淡化对象,尽情地通过自己的想象去丰富审美对象的内涵,通过对审美对象的美化,从而加深对它的情感。不论是晚唐的李商隐,还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异军突起的朦胧诗派,他们都用自己的诗歌诠释了朦胧美的含义。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水边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衬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写主人公的形象,则着力写他的远望。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非常高兴;可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没有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她,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十分明显,主人公与那位姑娘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远地望见她,也就心满意足了。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和距离感。很多时候,富有朦胧美的诗歌是断裂的、跳跃的。由于诗人运用了变形的创作手法。所以往往很含蓄,回味绵长,充满了梦幻似的“朦胧美”。这不仅仅在《蒹葭》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在此以后,朦胧诗也成为了诗坛中独特的一员,发挥出独特的魅力。

汉广

——无法如愿的单相思

【原文】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1]。汉有游女[2],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3],不可方思[4]。

翘翘错薪[5],言刈其楚[6]。之子于归,

言秣其马[7]。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8]。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1]休:休息,在树下休息。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2]汉:指汉水。游女:在汉水岸上出游的女子。

[3]江:指长江。永:水流很长。

[4]方:渡河的木排。这里指乘筏渡河。

[5]翘翘:树枝挺出的样子。错薪:杂乱的柴草。

[6]楚:灌木的名称,即荆条。

[7]秣(mò):喂马。

[8]蒌(lóu):草名,即蒌蒿。

【译文】

南山乔木高又大,切勿树下歇阴凉。汉江之上有游女,想去追求不可得。

汉江绵延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滔滔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生满地,用刀割取荆棘条。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她的马。

汉江绵延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滔滔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生满地,用刀割取那蒌蒿。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小马驹。

汉江绵延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滔滔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赏析】

这是一首缠绵悱恻的恋情诗歌。年轻的樵夫钟爱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却最终无法与她相依,眼睁睁地看着钟爱的姑娘嫁作他人妇。情思缠绕,无以为解,面对滔滔江水,他唱出了这一动人的歌谣,倾诉满怀的愁绪。

从诗句的结构来看,《汉广》分为三章,第一章独立结构,第二章和第三章复沓叠咏,较之《诗经》其他复沓的诗歌,好像并没有不免过于迂腐。

太大的差异。然而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全诗章章相联,有其诗意的内在联系。

第一,全诗三章起兴的“南有乔木,不可休思”等句,揭示了青年樵夫正处于伐木割薪的劳动当中。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分析道:“首章先言乔木起兴,为采樵地;次即言刈楚,为题正面;三兼言刈蒌,乃采薪余事。”其将《汉广》诗的主旨概括为“江干樵唱”,否定《汉广》是一首恋情诗歌,这第二,从诗文结构上看,第一章独立于后面两章;但从诗句中所表露的情感看,前后两部分紧密相关,生动地传达出樵夫从心存希望到失望无奈这一真实曲折的情感变化。因为事实并不如人所愿,所以樵夫心中的渴望与追求,在遭受打击和破灭之时才显得真挚感人。虽然诗句中并未言明,但这位青年男子的一往深情,读者则得之言外。

《汉广》从樵夫的失落和无望写起,第一章中的八句,有此处言之“不可”,把爱情追求的幻灭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一般在分析《诗经》中的诗文时,都习惯将首句作为起兴的句子。倘若换一种解法,将“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放在首句,如此一来,“南有乔木,不可休思”便可看做是一种比拟,合着“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就组成了一段气势如虹的博喻。视觉上无法触及的无限怅惘,被完全显露出来。曾经的苦苦追恋,今时不堪回首。但心不死、情难断,将强烈的情感寄托于幻境之中。后面二章便着重描绘这一痴情的境界:“倘若有朝一日,‘游女’来嫁我,定要先将马儿喂得饱饱的;倘若‘游女’有朝一日来嫁我,定要让马儿将车儿拉。”然而幻觉毕竟是虚妄,一旦脱出虚幻的迷雾,便将跌入希望破灭的深渊。樵夫依就痴情不改,后面两章对“汉广”、“江永”的反复吟咏,已是幻影破灭后的无限失落之感。

第三,从诗所表现的意象来看,一位砍柴的青年樵夫,其痴恋的女子即将出嫁。一切已然无法挽回,他明知不可为之的单相思,便借助歌谣的方式唱出心中的失落与伤痛。这其中的情感波折耐人寻味。爱情总显示其自私的一面,并且常常是带功利目的的。男子见到美貌女子常常会心动,而女子见到潇洒男子也会动情。由此便会想到占有,这便是情感自私的一面。如果再继续延伸,当得知自己所倾慕的对象将被别人据为己有时,便会心生妒忌,甚至做出蠢事来。

单恋的悲情固然令人怜惜,然而倘若换个角度看,将自己所心仪的异性当做审美对象,摒弃自私的心态与功利的目的,从欣赏的角度来对待事实,这也不失为明智之举。单恋的失落感和受折磨感,事实上是私心欲求遭致否定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对方无法为自己所有,自己的欲求得不到满足,心理上遭受挫折感,因而便以其他的方式来转移心中淤积的负面情绪。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血有肉,在两性关系方面,很难摆脱失败恋情的纠葛,这样也就难以用一种单纯的毫无私欲的审美态度对待对方了。两性之间,要么做情人、恋人、夫妻,要么就成为陌生人或仇敌。是私欲使坠入爱河之中的人变得自私与盲目。有谁愿意去培植开花结果无望的植物?人们耕耘就是为了收获。有人为耕耘之后毫无结果而哀伤,这完全值得同情。何况这一曲哀歌已经成为了人们传颂至今的千古绝唱。这种光明并不只是出现在一则故事的结尾,而是闪耀在整个生命历程之中。它由男女之爱播种而生,却又超越男女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