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全书(彩图精装)
- 樊孟
- 134字
- 2020-06-24 14:22:33
第二章 补足真阳百病消——阳气是人体最好的治病良药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养生保健,以保住阳气。
第一节 万物生长靠太阳,长命百岁靠养阳
阳气像太阳,维持生命要用它
世间万物都离不开阳光的照耀,我们人体也是一样。《黄帝内经》中说道:“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注曰:“生杀之道,阴阳而已。阳来则物生,阳去则物死。”也就是说,人的生命系于“阳气”,只有固护阳气,才能百病不生,人们才能拥有鲜活的生命力。而我们养生的重点就在于养护身体内的阳气。
人体内的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或“卫气”,这里的“卫”就是保卫的意思,具有温养内外,护卫肌表,抗御外邪,滋养腠理,开阖汗孔等作用。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六淫邪气”即大自然中的风、寒、暑、湿、燥、火,时时都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人体内阳气不足,病邪很容易侵入人体,而体内阳气充足的人能够抵挡外邪的入侵。所以,那些身患各种疑难杂病、重病或慢性病的人,基本上都是卫阳不固、腠理不密的,以致外来的各种邪气陆续占领人体并日积月累而成。
阳气的功能
温养
温养肌肤、腠理、脏腑
调节
开阖汗孔,控制汗液排泄,调节体温
防御
抗御外邪入侵人体
导致疾病的原因除去自然界的“六淫邪气”,还有人体内部的七情。也就是说情绪波动过大就会伤害五脏,导致病变。而人的情绪就是在阳气不足的情况下起伏最大,阳气充足的人通常比较乐观,阳气不足的人则容易悲观绝望。所以,养好阳气,人的情绪也会慢慢好起来,由于七情过度而导致的病也就离我们远去了。
总之,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给大自然以光明和温暖,失去阳气,万物便不能生存,而如果人体没有阳气,体内就失去了新陈代谢的活力,不能供给能量和热量,生命就要停止。
阳气何来:秉先天之精,合后天之力
中医学中有这样的说法:“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这里的“气”就是指人体的阳气,也称为“正气”、“元气”,即“真元之气”。我们知道,人体阳充足免疫力就强,就能战胜疾病。那么,我们身体的阳气究竟从何而来呢?《黄帝内经》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也就是说,阳气是由父母之精所化生,由后天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结合而成。
父母之精气是先天之本,阳气的强弱首先由先天之本所决定。也就是说父母身体都很好的孩子,将来身体也会比较好,免疫力也比较强,不容易得病。
阳气虽来自父母之精气,但这些先天带来的元气只够维持7天的生命。要想活下去,就要吃东西、呼吸自然之气。因此,人体阳气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受到后天之本,即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的影响。有的人父母身体不是很好,先天阳气没有那么充足,这样的人虽然自小免疫力低、体弱多病,但如果他知道自己先天条件不好,很注意养生,懂得养护自己的阳气,也能长寿。
由此可见,阳气是我们生存的根本,它的强弱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即先天之本与后天之力。因此,养生就要珍惜父母赐给我们的生命力,遵循健康的生活习惯,好好养护后天之正气,这才是健康长寿的根本所在。
肾为身之阳,养阳先养肾
中医所说的阳气是由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组成的。先天之精气其实代表的是先天之本的肾。肾为一身之阳,就像人体内的一团火,温煦、照耀着全身,涵养着人体的阳气。养好肾,才能保障人体气血畅通,阳气充足。因此,养阳一定要先养好肾。具体说来,养肾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 节制性生活
在中医的抗衰老理论中,常保肾精为一项基本措施。对此,前人早有定论:“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当闭固而勿泄。”总的意思是对房事要有节制,既要节而少,又要宜而和。只要做到节欲保精,就会阴精盈满,肾气不伤,精力充沛,从而有利健康。
2 调畅情志
“恐则伤肾”。只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则肾气不伤。肾气健旺,五脏六腑得以温煦,功能活动正常,身体才能健康。
3 爱护脾胃
养肾一定要重视对脾胃的调养,平时应当对食物合理调配,烹调有方,饮食有节,食宜清淡,荤素搭配,忌食秽物,食后调养。
4 起居有常
古人曾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护肾法则。所以在春夏,应该是“夜卧早起,广庭于步”,以畅养阳气;在秋冬,应该是“早卧晚起,以待正光”,以收敛阴气。若能做到起居有常,自然肾气旺,达到抗衰老、保健康的目的。
走出误区:补肾并不等于壮阳
我们在上一节提到“肾为身之阳”,于是有的人可能就会认为:肾虚就会性功能不好,吃了补肾药就能补肾壮阳。在现实生活中,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然后直接自己选药,这样就导致了一系列用药错误的情况出现。事实上,壮阳并没有这么简单,肾虚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的,只有了解辨别肾阳虚和肾阴虚才会避免此种情况出现。下面我们就为大家解释一下。
在中医理论中,肾不仅仅是一个有形的脏器,而是肾脏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功能活动的总称,如人的精神、骨骼、头发、牙齿等的病理变化都可能与肾有密切关系,其范围较西医要广。
肾的精气从作用来说可分为肾阴、肾阳两方面,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当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偏衰或偏盛的病理变化。
在临床上,肾阴虚比阳虚更为常见,因此,补肾就是壮阳的观念存在一定的误区。肾阳虚的表现是面色苍白或黧黑,腰膝酸冷,四肢发凉,精神疲倦,浑身乏力,阳痿早泄,便不成形或尿频、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五更泻等;而肾阴虚的表现是面色发红,腰膝酸软而痛,眩晕耳鸣,齿松发脱,遗精、早泄,失眠健忘,口咽干燥,烦躁,动则汗出,午后颧红,形体消瘦,小便黄少,舌红少苔或无苔。在治疗和自我调养保健时必须对症进行,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引起肾虚的原因很多,但常见原因还是房事过频、遗泄无度所致。房事的频度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以房事后第二天身体不发累、心情舒畅为合适。
肾阳虚和肾阴虚的症状区别
津为阳,液为阴,阻止外邪来入侵
中医认为,津属阳,主表;液属阴,亦称阴液。津液与血、汗、小便、泪、涕、唾等都有密切关系。津液在经脉(经络、脉管)内,即为血液,故有“津血同源”之说。津液可转变为汗,可转变为小便,也可转变为唾液或泪液,如悲伤时号啕大哭之后,便会感觉口干舌燥,此时就是津液已经大伤。
当人体津液不足时,就会出现口干口渴、咽喉干燥等症状,这些现象都是由于伤了津液所出现的现象。即使不在炎热的夏季,出汗过多,也很容易出现上述症状。这时,可以用玄麦桔甘汤(玄参、麦冬、桔梗、炙甘草各等量)沏水代茶饮用,可清热生津。
如果体内的津液亏耗过多,就会致使气血两损;气血亏损,同样也可致使津液不足。津液的增多与减少,能直接影响体内的阴阳平衡,疾病也会由此而生。如发高烧的病人会出汗过多及胃肠疾患者大吐大泻太过,都会因损伤津液而导致气血亏损。所以中医自古就有“保津即保血,养血即可生津”的养生说。
津液源于饮食水谷,并通过脾、胃、小肠、大肠等消化吸收饮食水谷中的水分和营养而生成,张仲景就在《伤寒论》提出“保胃气,存津液”的养生原则,传统养生中还有“漱津咽唾”的方法。在一部养生名著中就提到“津液频生在舌端,寻常漱咽下丹田。于中畅美无凝滞,百日功灵可驻颜”就是说每天坚持吞唾液,百日后就可使人容颜润泽。
下面我们具体说一下四季的津液养生之道:
春季属阳,天气干燥,应常吞口中津液,并保证水分的足量摄入。
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很容易造成津液损耗过多,应适当多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若在菜肴中加点醋,醋酸还可杀菌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发生。
秋季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秋分之后,雨水渐少,秋燥便成为主要气候。此季容易耗损津液,发生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因此,秋日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泥鳅、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鲜山药、梨、红枣、莲子等清补柔润之品。另外,秋季多喝粥也有助补益脾胃,生津液。秋燥时,不妨对症食用有助润燥生津的药膳粥方,如银耳枸杞粥、莲子糯米粥等。
冬季天气寒冷,属阴,应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这样反而会损耗津液伤身。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津液
人体的一切正常的水液,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都属于津液,它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中医认为,津属阳,主表;液属阴,亦称阴液。
1 津属阳主表,液属阴主内
液为津的蓄积状态,蓄积的液在内藏而不出,为守家,所以液在内是津之守也,是谓养阴。
2 四季的津液养生之道
◎春季:春季属阳,天气干燥,应常吞口中津液,并保证水分的足量摄入。
◎夏季:夏季炎热出汗多,应适当多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葡萄等,以生津解渴、敛汗止泻祛湿,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
◎秋季:秋季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气候干燥,易耗损津液,此时宜吃核桃、莲子、牛奶、蜂蜜等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
◎冬季:冬季天气寒冷,属阴,应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但不可暴暖,以免损耗津液伤身。
脾胃运转情况,决定阳气是否充足
脾胃与人的阳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内的阳气因脾胃而滋生,脾胃的功能正常运转,人体内的阳气才能生长并充实。因此,人是否懂得养生,还要重视养脾胃。下面四大保养脾胃的要诀要记牢:“动为纲,素为常,酒少量,莫愁肠。”
1 动为纲
指适当的运动可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使气血生化之源充足。因此,每个人都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2 素为常
素食主要包括植物蛋白、植物油及维生素的食物,如面粉、豆类及其制品、蔬菜、瓜果等。日常饮食应以淡食为主,少食质硬、质黏、煎炸、油腻、辛辣性食品,便清理肠胃。
3 酒少量
不要嗜酒无度,以免损伤脾胃。少量饮酒能刺激胃肠蠕动,以利消化。但过量饮酒,脾胃必受其害,轻则腹胀不消,不思饮食,重则呕吐不止。
4 莫愁肠
指人的精神状况、情绪变化对脾胃亦有一定影响。中医认为:思可伤脾。意指思虑过度,易伤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