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阳虚体质:调养重在扶阳固本,防寒保暖

阳虚体质与阳气不足的差别

在前面,我们用整整一章来介绍阳气,可见它对人体的重要性。在这一章,我们还要继续阳气不足的话题,来探讨一下阳虚体质。我们在前面说过,80%的现代人都有阳气不足问题。那么,是不是意味着80%的现代人都是阳虚体质呢?当然不是,阳气不足并不等于阳虚体质,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与日光明”。所谓阳气不足,只是一种现象,它本身是由于短期内阳气过度的损耗所造成的,如果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养,很快就可以调整过来。而阳虚体质就不同了,它已经让这种现象形成了身体内部的一种常态,一旦遇到情志失调或外邪入侵,很容易产生疾病。而且,一旦形成了阳虚体质,短时间内是很难调整过来的。

阳虚体质与阳气不足的差别

阳气不足

体内的阳气短暂不足

调养后短期内可恢复

阳虚体质

体内的阳气长期缺乏

短期内很难调整好

◎阳虚体质者的典型症状就是怕冷,因此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

◎阳虚体质还可用艾灸神阙、气海、关元、中极等穴来调理。

从中医角度来说,阳虚体质的典型症状就是怕冷,且常尿频、腹泻,严重者吃进去的食物不经消化就拉出来,有的还伴有头发稀疏、黑眼圈、口唇发暗、性欲减退、白带偏多等症状。这类人,有的是先天禀赋;有的是长期熬夜,慢慢消耗阳气所致;有的是长期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清热解毒中药所致;有的是喝凉茶所致;有的是性生活过度或经常在冷气下性交所致。

因为阳虚体质的人适应寒暑变化之能力差,稍微转凉,即觉冷不可受。所以,在严寒的冬季,要“避寒就温”,在春夏之季,要注意培补阳气。“无厌于日 ”,有人指出,如果能在夏季进行二十至三十次日光浴,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钟,可以大大提高适应冬季严寒气候的能力。因为夏季人体阳气趋向体表,毛孔、腠理开疏,阳虚体质之人切不可在室外露宿,睡眠时不要让电扇直吹;有空调设备的房间,要注意室内外的温差不要过大,同时避免在树荫下、水亭中及过堂风很大的过道久停,如果不注意夏季防寒,只图一时之快,更易造成或手足麻木不遂或面瘫等中医所谓的“风痹”病的发生。

在日常起居方面,阳虚体质的人要注意关节、腰腹、颈背部、脚部保暖。燥热的夏季不能贪凉,空调温度不要太低,注意保暖;不要做夜猫子,保证睡眠充足,晚上不要超过11点都不睡觉,冬天最好10点以后要入眠。

同时,这种体质的人平时可选择些补阳祛寒、温养肝肾的中药来保健,如鹿茸、桑寄生、杜仲、人参、冬虫夏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肉苁蓉、补骨脂等。如果是阳虚腰痛和夜尿多,可以用桑寄生、杜仲加瘦猪肉和核桃煮汤吃。

此外,任脉肚脐以下的神阙、气海、关元、中极这四个穴位有很好的温阳作用,可以在三伏天或三九天,就是最热和最冷的时候,选择1~2个穴位艾灸,每次灸到皮肤发红热烫,但是又能忍受为度。

阴虚性缺血症补血的食物

鹿茸

桑寄生

杜仲

冬虫夏草

巴戟天

淫羊藿

仙茅

肉苁蓉

补骨脂

人参

阳虚体质,多吃点养阳、补阳食物

既然阳虚,就要补阳,那么如何来补阳呢?阳虚体质的人要遵循温补脾肾以祛寒的养生原则。五脏之中,肾为一身的阳气之根本,脾为阳气生化之源,故当着重补之。中医认为,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悲哀,故必须加强精神调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此种体质多形寒肢冷、喜暖怕凉、不耐秋冬,故阳虚体质者尤应重环境调摄,提高人体抵抗力。

既然如此,那么阳虚者在饮食上就应该多吃一些养阳的食物。《本草纲目》中说羊肉、狗肉、鹿肉等具有养阳之功效。

羊肉性温,味甘,是温补佳品,有温中暖下、益气补虚的作用。阳虚之人宜在秋冬以后常食之,可以收到助元阳、补精血、益虚劳的温补强壮效果。阳虚的人可以在夏日三伏,每伏食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

狗肉性温,味咸,能温补阳气,无论脾阳虚或是肾阳虚,都可食用。民间早有“阳虚怕冷,常吃狗肉”的习俗。对平时四肢欠温、腰膝冷痛者,每年入冬以后,经常食狗肉,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此外,阳虚体质的人宜食味辛、性温热平之食物,如薏米、大蒜、葱、莲藕、甘薯、红豆、豌豆、黑豆、山药、南瓜、韭菜等。而空心菜、大白菜、菠菜、茼蒿、茭白、白萝卜、百合、冬瓜、苦瓜、茄子、绿豆、柚子等凉性食物,则不宜多吃。

阳虚体质者宜吃的食物

薏米

大蒜

莲藕

甘薯

豌豆

阳虚体质者忌吃的食物

冬瓜

白菜

茼蒿

茭白

苦瓜

茄子

十个胖子九个虚,胖子也要补身体

也许大家看到这个标题会觉得可笑,生活中多少体重超标的人想尽办法减肥。减少食量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连正常三餐都不愿意多吃了,哪里还能补呢?其实这些观点有偏颇之处,大多数肥胖者最需要的其实是补,尤其是那些真正的肥胖症患者,他们大多数都是阳虚体质。

有句话叫“血虚怕冷,气虚怕饿”。血少的人容易发冷,而气虚的人容易饿,总想着吃。针对这种食欲旺盛的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补阳。熟知《本草纲目》的人都知道,其中最推崇的补气本草之一就是黄芪,黄芪性温,最能益气壮骨,被称为“补药之长”。常用十几片黄芪泡水喝,每晚少吃饭,用10颗桂圆,10枚红枣。这个红枣是炒黑的枣,煮水泡上喝,不至于因为晚上吃得少了而会感到饿,同时红枣和桂圆又补了气血。另外,平时要多吃海虾,这也是补气、补肾最好的方法。当把气补足后,就会发现饭量能很好地控制了,不会老是觉得饿了。坚持一段时间,体重就会逐渐下降。

◎黄芪性温,最能益气壮骨,气虚肥胖者可多喝黄芪茶。

另外,阳虚体质者也可用按摩的方法以减肥,每天早上醒来后将手臂内侧的肺经来回慢慢搓100下,再搓大腿上的胃经和脾经各50下,能有效地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并能促进排便,及时排出身体内的毒素与废物。中午的时候搓手臂内侧的心经,慢慢来回上下地搓100次,然后再在腰部肾腧穴搓100下,因为中午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是补肾、强肾的最好时机。晚上临睡前在手臂外侧中间的三焦经上来回搓100下,能有效地缓解全身各个脏器的疲劳,使睡眠质量提高,好的睡眠也是人体补血的关键。

◎虚胖的人可试着多按摩一下肺经、胃经和脾经,以促进食物消化,达到减肥的效果。

现代人的阳虚体质,多是冰箱“冻”出来的

事实上,除了部分人属于先天阳气不足,我们大部分的阳虚体质都是后天造成的。而且,在现代社会,大多数的阳虚体质都是冰箱造成的。自从有了冰箱之后,我们的生活就改变了,各种冰镇食品纷纷往肚子里装,直接降低了我们胃部的温度,这不是身体内的自然调节,而是从外面强行侵犯。在中医理论中,寒属阴,阴盛伤阳,直接攻击了位于中焦的脾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阳虚体质。

以冰西瓜为例。在夏天吃西瓜前,很多人喜欢把它放在冰箱里,冻得凉凉的再拿出来食用。这样虽然嘴上舒服了,却会对脾胃和咽喉造成很大的伤害。西瓜本来就是生冷性寒的食物,一次吃得过多容易伤脾胃,如果贪凉吃冷藏时间过长的冰西瓜,对脾胃的伤害就更大。此外,西瓜中有大量水分,可冲淡胃液,从而引起消化不良,使胃肠道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导致腹胀、腹泻。特别是在劳动、剧烈运动之后,如果大量吃冰西瓜,很引发胃痛或加重胃病。胃肠虚弱的婴幼儿和平时就有脾胃虚寒、消化不良等肠胃道疾病的人,最好少吃。

◎西瓜本性寒凉,冰过后食用更容易损伤脾胃。

◎常食用冰箱内的食物容易使人形成阳虚体质,要尽量避免使用冰箱。

最近,有一个奇特的名词叫做“冰箱综合征”,恰好说明了冰箱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那么,究竟什么是“冰箱综合征”呢?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在盛夏的时候,吃上凉凉的冷饮和可口的冷食,会感到一时的舒服,可紧接着就是难忍的头痛、胃肠道不适,这就说明你已经患上了“冰箱综合征”。

所谓“冰箱综合征”,就是由于食用冰箱内的食物而导致的各种疾病,如头痛、肺炎、胃炎、肠炎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冰箱综合征”还没有到影响体质的程度,但如果长此以往,形成阳虚体质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以免使用冰箱,即使食用冰箱里的食物,最好也要加热后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