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用中药养生治病一本通(彩图精装)
- 宋敬东
- 995字
- 2024-12-22 08:55:16
第一节 中草药的分类
中药材不仅品种繁多,而且来源广泛,性状功效各异。从《神农本草经》的365种,至现代《中华本草》的9551种(包括备考药),中药的种类增加了20多倍。汉代郑玄注“五药,草、木、虫、石、谷也”,可以认为是最早的药物分类法。随着本草学的产生和发展,中药的分类亦不断充实、改进,日臻完善,逐渐形成了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三品分类法
这是本草学中最早的中药分类法,《神农本草经》载,“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此分类法主要依据药物的作用和毒性进行分类。
有补益作用、无毒性、具有补虚养命功效,可以久服的120种药物被列为上品。如人参、甘草、地黄、山茱萸、芒硝、牛黄、黄芪、肉苁蓉、阿胶、石斛等。
能治病补虚,有毒或无毒,具有补虚治病功效,当斟酌使用的120种药物被列为中品。如苦参、槟榔、干姜、雄黄、麻黄、当归、芍药、吴茱萸、厚朴、鳖甲等。
祛病治病,多有毒性,不可久服的125种药物被列为下品。如苦杏仁、连翘、附子、半夏、大黄、钩藤、甘遂、狼毒、巴豆、蜈蚣等。
这种分类法有助于区别药物功效、毒性的一般特性,但过于粗略,既不便于查阅,也不符合临床实际需要,故后世不用此法。
自然属性分类法
《本草纲目》在三品分类法的基础上又将中草药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62类,16部为纲,62类为目,其分部类的原则为“从微至巨,从贱至贵”。
属水部的有:泉水、露水、夏冰等。
属火部的有:炭火、艾火、针火等。
属土部的有:白垩、黄土、胡燕巢土、土蜂窝等。
属金石部的有:银、自然铜、铜青、铅、粉锡等。
属草部的有:甘草、黄芪、人参、桔梗、肉苁蓉等。
属谷类的有:胡麻、大麻、小麦、大麦、荞麦、粱等。
属菜类的有:韭、葱、薤、蒜、葫、莱菔等。
属果类的有:李、杏、梅、桃、吴芋、梨、木瓜等。
属木类的有:柏、丁香、松、杉、桂、木兰、辛夷、樟等。
属服器类的有:帛、布、绵等。
属虫类的有:蜜蜂、艺翁、虫白蜡、蚕、斑蝥、地胆等。
属鳞类的有:龙、吊、鳄鱼、鲮鲤、石龙子、守宫、蛤蚧等。
属介类的有:水龟、玳瑁、鳖、蟹、牡蛎、蚌、真珠等。
属禽类的有:鹤、鹅、凫、鸡、鸽、雉、雀、伏翼等。
属兽类的有:豕、狗、牛、阿胶、驼、牛黄、答、鹿、麋等。
属人类的有:人中黄、人尿、乱发、溺白沂、秋石、人胞。
此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是对药物来源、属性、药用部位等一目了然,调理清晰,便于查阅。但没有反映出药物之间功能主治的相关性,不便于临床应用者学习掌握。
功效分类法
功效分类法即依据药物的功效、应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神农本草经》最早采用了功效分类法。目前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将所列药物分为解表药、清热药、补虚药、化瘀药、泻下药、祛风湿药等20类。
功效分类法一目了然,根据药物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的特点,能直接指导临床用药。如麻黄、桂枝、紫苏、柴胡、防风、薄荷、柴胡等均属于解表药一类,具有疏散风邪的功效,主治外感风邪表证。这类药物又依辛温、辛凉之性分为两类,麻黄、桂枝、细辛、紫苏等属于辛温解表而治风寒表证,薄荷、牛蒡子、蝉蜕、柴胡、桑叶等属辛凉解表而治风热表证。
功效分类法也揭示了同类药物功效的共性及本质联系,有利于指导相须配伍和相互代用。如石膏、知母皆能清热泻火,用于治疗气分实热证,人们常将二药相须为用;人参、党参皆能补中益气,治疗一般气虚证可以用党参代人参。
这种分类方法还便于同类药物功用的学习理解和比较记忆。如川芎、红花均具活血化瘀、止痛的共性,以此为纲,对二者功效的不同点分别阐述更易于区别和掌握。然而,功效是客观的,归类是人为的,功效分类法也有不足。如多功效的药物只能归入某一类,这就容易导致对其他功效的忽视或遗忘;有一些药物究竟应归于哪一类目前尚有不同意见,等等。另外,此种方法亦不能反映出药物来源、药用部位等的相互联系,也不便于查检。
脏腑经络分类法
即依据药物作用于某脏腑或经络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分类法的本草著作较少,《本草害利》采用脏腑经络分类法,分别列述了药物的利害与修治。现在有些中药书籍除了按功用分类外,还附有脏腑用药一章。此类分类法虽然不常见,但对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脏腑经络分类法突出反映了药物的作用部位和范围,可作为功效分类的补充,但不全面。
药理作用分类法
即依据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来分类的一种方法。此类分法是将中药分为解热、镇痛、抗风湿、麻醉、镇静催眠、抗惊厥、补益、利尿药,主要用于心血管、消化、呼吸、内分泌、血液及造血系统、子宫用药等共18种。
此种方法与西药分类方法相类似,便于西医学者掌握与应用。但是,目前中药现代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有限,结论尚不完全成熟,而且大多数常用中药的现代化药理作用均复杂而广泛,此种归类有待进一步提高。
化学成分分类法
即依据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或药效成分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按此种方法分类的中药多见于现代中药化学成分分析、鉴定、制剂有关的书籍。此方法将中药按照含糖类、苷、木脂素、甾体、挥发油、脂类、生物碱、鞣质及多元酚、氨基酸(等)、有机酸、无机化合物、其他成分等共分成12类。
此种分类方法有利于进行中药化学成分分析、鉴定、提取、分离、纯化、制剂等现代化研究与新药开发,但需参考有关临床中药、中药药理等方面的内容才更加全面。
笔画分类法
即依据药名的笔画顺序进行排列分类的一种方法。一些工具书或带有工具书性质的中药学著作多采用此种分类方法,如《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等,皆以笔画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法与药物自身的属性、功效、作用、成分均无关,不便于临床用药的参考,只是以笔画多少为序,便于查阅。
第二节 中草药的产地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动植物的生长也是需要特定的自然条件,所以天然药材的分布与生长环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又复杂多样,各地区的水土、气候、日照等生态环境差异很大,北方寒冷而无霜期短,南方炎热而夏季漫长,西部高原干燥少雨,东部沿海潮湿多雨,这些都决定着各地区植物的分布特征。植物类和动物类中药材的产地分布与其产量、质量有密切关系,即使是生长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因此,自古以来医家非常重视中药的“道地药材”。
所谓道地药材,是指某一特定产区出产的质量优秀、疗效显著、历史悠久的药材。中药的处方名称中有许多前面加有产地的名称,如潞党参、怀地黄、川黄连、川贝母、广陈皮、辽细辛等,即是强调产地对药材质量的重要性。现将各地所产道地药材举例如下:
四川:川连、川芎、川乌、附子、川续断、川朴、川牛膝、川楝子、川贝母、杜仲等。
浙江:杭白芍、杭菊龙、象贝母、杭白芷、台乌药、于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等。
河南: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禹白附、天南星等。
广东:砂仁、广陈皮、广藿香、高良姜、草豆蔻等。
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等。
其他如云南的三七、茯苓;山东的阿胶、北沙参;宁夏的枸杞;甘肃的当归;山西的党参等,历来就是道地药材。
第三节 中草药的四性五味
中草药的四性
四性,又称“四气”,是指药物效果所反映出来的寒、热、温、凉四种作用特性。
食物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但也有寒热之性。同样,药物也有各自的性味,从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治疗作用。所以,在使用药物之前,应先了解各种药材的性味,然后针对自己的体质来选择药材,这样才能使药材真正发挥作用,达到预期效果。
中医认为,四性的寒凉与温热,从阴阳来分,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寒凉为阴,温热属阳,二者作用相反。而温与热,寒与凉之间具有共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在本草著作中,对于某些药物,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是为了区别药物在共性之中的程度差异。除了寒、热、温、凉外,还有一种“平性”药物。平性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作用和缓,寒热之性不甚明显,或微有偏温、偏凉,平性也与大热、大寒等相同,都是属于“四性”中程度上的差异,故医家仍称“四性”而不称“五性”。
“四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如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解作用的连翘、黄芩、板蓝根就属于寒凉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如对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散作用的附子和干姜等,就属于温热性。具体分析如表格所示:
四性的临床意义
中医理论体系将疾病分为寒、热两大类别,药物亦相应分为寒、热二性,这样的分类有利于临床的使用。知晓中药寒、热、温、凉的特性,才能够具体应用到疾病所影响的人体阴阳盛衰或寒热变化。具体说来,温性和热性的药物一般具有发散风寒、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而寒性和凉性的药物则有疏散风热、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
中药的四气,除了治疗作用之外,用之不当亦会产生不良反应,寒凉性易伤阳助寒.温热性易伤阴助火。在使用前应先对身体准确辨证,做到恰当使用。
四性的使用原则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序例》说:“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也是中药四气的使用原则,即根据病症的寒热性质,选用性质相反的药物。因此,运用中药前必须掌握寒、热、温、凉四性,才能针对病情的寒热阴阳准确地选用寒凉药或温热药进行治疗。反之,如果以热性药治热性病,寒性药治寒性病,势必会加重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临床上有些疾病表现为“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证,当仔细辩证,避开“假寒”“假热”之象,而针对其“真热”“真寒”相应地采用寒药或热药治疗。即所谓“寒因寒用”“热因热用”的反治法,这实际上也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治疗原则的体现。
中草药的五味
常说的中草药的五味主要是指辛、甘、酸、苦、咸,是与五行、五脏相配属的主要药味。除此之外,还有淡味和涩味。本草著作中所记载的药味,其含义有二:一是反映了部分药物的真实滋味,是通过口尝而得来的感性认识,与实际滋味相符。如甘草的甘味、桃仁的苦味、五味子的酸味、鱼腥草的辛味、硝的咸味。二是代表着药物的某种作用,是在大量临床经验中发现某些药的功效不能用口尝之味来解释,为了便于学习与掌握,即以其实际功效反推其“味”。如葛根、石膏均能透热解肌,即云其辛,实际口尝并无辛味;罂粟壳、禹余粮均能涩肠止泻,即云其涩,口尝并无涩味。
由于药味有上述两种含义,所以药味与实际所尝味道往往并不完全相符。
五味的作用
《黄帝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同时还论述了过食、偏嗜五味对五脏系统的损害,故又提出了“五禁”等告诫。到清代汪昂《本草备要·药性总义》中概括为:“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这些论述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综合前人的论述和用药经验,后世对五味的作用作了进一步补充发挥,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辛散,是指辛味有发散表邪的作用。表邪即指侵犯人体肌表的六淫之邪。《灵枢·五味论》把辛味药物解表的机制解释为“辛入而与汗皆出”,意为辛味发散表邪之性,主要由发汗的方式来完成。如枳实、木香、佛手、陈皮、香附等具有行气消滞,活血化瘀的作用。姜黄、桃仁、当归、丹参、红花等能消除脏腑经络气机壅滞、缓解气滞疼痛、涨满等病证。因辛味药多辛散燥烈、易耗气伤阴(津),故气虚、阴(津)亏,表虚多汗等不宜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具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
甘补,指甘味药具有补益作用,补益人体的气血阴阳,或扶助人体正气,振奋脏腑功能。治虚证多为选用甘味药物:如人参、黄芪、白术等甘温补气,当归、熟地、阿胶等甘温补血;鹿茸、杜仲、肉苁蓉、淫羊藿等甘温壮阳;枸杞、沙参、麦冬等甘寒养阴生津。
甘和,和,即“和中、调和诸药”。是指甘味药具有调和中焦,保护和增强脾胃消化功能的作用,以及调和药味,使药物之间功能协调,改善味道等作用。如甘草、大枣等。
甘缓,甘味具有缓解毒性、烈性,缓解痉挛、疼痛等作用。还有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解毒之功,如甘草、大枣、蜂蜜等。甘味也可以在复方中起缓和药性的作用。
甘润,即滋阴润燥的功效,多见于润肺化痰药、润肠通便药。如半夏、瓜蒌、川贝可润肺化痰;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等可润肠通便。
因甘味性多腻滞,易助湿碍脾,古人有“中满忌甘”之说,即脾虚湿滞者不宜用甘味滋补之品。
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酸味药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具体体现为止泻、敛汗、涩精、缩尿、止带、止血、收敛等制止人体阴液滑脱的效果,以及敛肺气而止咳嗽、收敛心神而安神的作用。具有收敛止汗作用的如酸枣仁、五味子。具有收敛止血作用的如地榆。具有涩肠止泻作用的如诃子、乌梅、山茱萸、石榴皮。治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可用金樱子、覆盆子等。敛心安神的有酸枣仁等。敛肺止咳的有如诃子、五味子。另外,酸味药乌梅、五味子具有生津作用,由于酸味能敛邪,固有实邪者勿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有泄下、燥湿、坚阴的作用。
苦泄的含义有三,即通泄、降泄和清泄。善于治疗热结便秘之证,具有通泄功效,如番泻叶、芦荟、郁李仁、大黄等。能降泄肺气,止咳平喘,善治气逆喘咳之证为降泄,如杏仁、厚朴。具有清火除烦之功,善治热盛心烦之证为清泄,如栀子、金银花、石膏等。
苦燥。即燥除湿邪,治疗水湿之证。由于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故苦味药亦相应地分为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两类。前者如栀子、黄连用于湿热证,后者如苍术用于寒湿证。
苦坚。“苦坚”之说,出自《素问·藏气法时论》:“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苦坚”之药实际用于肾阴亏虚导致的相火亢盛之证。是通过苦味的清泻火热作用而达到保存阴液的目的。代表药如黄柏、知母、大黄、虎杖等。
需要注意的是,苦寒之药易伤及脾胃阳气,用量过大或服用过久,易致胆胃阳虚、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故脾虚者应慎用。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
咸下,即具有泻下作用,用于治疗大肠热结、大便秘结不通,代表药物有芒硝。
咸软,即具有软坚散结,用于治疗瘿瘤、瘰疬、痰核、疮痈、肿块等。代表药物有牡蛎、玄参、昆布、海藻等。
此外,咸味能够补肾、壮阳、益精,代表药物有蛤蚧、海马、海狗肾、蛤蟆油、肉苁蓉等。咸味还有清热凉血之功效,如水牛角、玄参等。
五味的现代研究
经过对182种辛味药的统计分析,得出其药理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种:能够刺激汗腺分泌、扩张皮肤毛细血管、抗菌、抗病毒、抗炎症,代表药物有麻黄、桂枝、银花、连翘、柴胡等;调节胃肠平滑肌运动,缓解肠胃胀气(行气),代表药物有陈皮、木香、枳实、厚朴。另外,辛味药中的生物碱具有较强的镇痛、镇静作用,扩张脑、冠状、股动脉或外周血管,抗硬化、抗血栓形成,代表药物有郁金、川芎、当归、丹皮、赤芍、红花等。
经过对206种苦味药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苦味药以挥发油为主要成分,其药理作用为广谱抗菌、抗病毒、抗炎症(清泄火热),代表药物有黄连、黄苓、黄柏、连翘、白芍、丹皮。另外,苦味药能够抑制呼吸中枢,缓解咳嗽哮喘(降泄肺气),代表药物有杏仁、桃仁、桔梗、柴胡、川贝母。大黄、虎杖、芦荟、番泻叶、生首乌等苦味中药则具有通便作用。甘味的化学成分含有较多的糖类(尤其是多糖)、蛋白质、氨基酸以及性激素等。经实验表明,甘味药能促进或调节免疫力,参与物质合成代谢(补气、补血、补阴),代表药物有熟地黄、阿胶、白术、黄芪、当归、党参、人参、灵芝等。甘味药还有促进性功能(补阳)作用,代表药物有鹿茸、肉苁蓉、杜仲等。另外,甘味药还能解毒(缓和药性)、解痉镇痛(缓急止痛)、增强胃肠功能(和中),代表药为甘草。
酸味药物中含有较多的鞣质和有机酸,故有收敛固涩之功,如五倍子、五味子、乌梅等。诃子、五味子、乌梅、罂粟壳等具有镇咳(敛肺气止咳)作用。酸枣仁、五味子具有镇静安神(敛心安神)的作用。乌梅则有抑制蛔虫和肠壁局部麻醉作用(安蛔止痛)。
咸味药一部分为海产贝藻类,含有碘及无机盐类,能软化瘿瘤、瘰疬、痰核等,另一部分则含硫酸钠盐,具有治疗燥结便秘的作用,故谓之“润”。咸味药还能抗凝血、抗癌、抗结缔组织增生(软坚散结),代表药物有鳖甲、白花蛇、夏枯草、水蛭、蜣螂、穿山甲等。此外,不少咸味药能镇静、抗惊厥(熄风止痉),如水牛角、琥珀、僵蚕、牛黄、全蝎、地龙、蜈蚣等。
第四节 中草药的归经
何谓归经
“归”是指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属,“经”是指人体的脏腑经络。所以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联系起来。归经是药物作用部位的偏性,它表明任何药物的用途都是有限的,可能只对某一经或几经发生作用,而对其他经络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
在临床用药时,必须掌握药物的特定作用和适用范围,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如同属寒性药物,虽然都具有清热作用,但有的偏于清肺热,有的偏于清肝热,各有所专。又如同为补药,也有补肺、补脾、补肾等不同。正如清代名医徐大椿所说:“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掌握了药物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从而提高疗效。
归经的方法
1.按照药物特性归经
药物的特性分为形、色、气、味等,是药物归经的依据之一,其中尤以五味与归经关系密切,有“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之论。不过,这种五味各入一脏的说法片面性较大,还有不少药物的归经难以用此理论解释。如甘草味甘,但并不入脾经而入肝、肺、肾经。五味的各自功能也不仅限于一味一经,如入脾的甘味或入肺的辛味亦可入肝,当归味甘,既入脾经又入肝经。如《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记载:“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2.按照药物疗效归经
药物归经的根本依据即是药物的疗效,如苏子、芥子能治疗咳喘,而咳喘为肺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归肺经;酸枣仁、柏子仁能治疗心悸失眠,而心悸、失眠为心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归心经;天蝎、天麻能制止抽搐,归肝经;鸡内金、隔山消能够消食健脾,归脾经;巴戟天、肉苁蓉能补肾壮阳,归肾经;大黄,苦寒善泻热通畅,归大肠经,等等。
3.按照药物病机归经
指以药物与所致病证之病因相关的脏腑经络为其归经的标记。如“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将能治疗痈肿疮疡的药物归入心经。又如,中医认为“虫因湿生”,而“脾虚能生湿”,故以驱虫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大多归脾经。
归经的意义
药物归经的目的是协助机体正气祛除病邪,但由于脏腑经络的病变是相互兼见或复杂多变的,所以在治病用药时,往往不是单纯使用一经的药物。如用寒性药物清热,也要先区分热证部位,如治肺热咳喘,即选归肺经而善清肺热的黄芩、桑白皮等;治肝热或肝火证,即选归肝经而善清肝火的龙胆草、夏枯草等。同为补药,也要分补肺、补肾、补脾。因此,对于人体各个不同部位发生的病变或所出现的症状,应该选择不同的药物来治疗。
第五节 中草药的升降沉浮
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形成于金元时期。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也是对药物作用的另一种归纳。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因而沉实际上包含着向内和向下两种作用趋向。升降沉浮是针对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的趋势而言,如机体向上症状多表现如呕吐、喘咳等,向下表现如泻利、崩漏、脱肛等。向外表现如自汗、盗汗,向内表现如表邪不解等病势趋向。
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与应用
一般而言,药性是升浮的(都能上行向外),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药性是沉降的(都能下行向内),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如机体外感受风寒之表证,当用麻黄、紫苏等升浮药,以散风寒,而不能用麻黄根,浮小麦等收敛止汗药。若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而致的头痛头胀、头晕目眩,当用石决明、牡蛎、龙胆草、蒲公英等沉降药,以清热降火、平肝潜阳。病邪在下的宜沉降不宜升浮,如肠燥便闭的里实证,当用大黄、火麻仁、枳实等沉降药,以攻里通便,而不宜用肉豆蔻、诃子之类涩肠止泻药。若病势下陷者,而致脱肛、子宫下垂及内脏下垂等,当用党参、黄芪、炙甘草、柴胡等升浮药以补中益气,升举阳气。如果倒行逆施,往往导致不良后果。如肝阳上亢致头痛,若用升浮药治疗是肝阳升而无制,易引起痉厥之症。在实际应用中,有的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不明显,有的药物则存在双向性。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川芎既能上行巅顶,又能下行血海。无论是临床还是家庭养生用药,都要依病选药,选择与疾病的上、下、内、外趋势相反的药;如果依据病位选药,应选择与疾病的高、低、深、浅位置相同的药。在使用时正确掌握升降沉浮的药性,针对病位与病势,使药物作用直达病所,扭转病势或因势利导,将会取得较好疗效。
升降浮沉的确定依据
确定中药升降浮沉之性的主要依据,是药物的临床疗效。针对不同病情,改善或消除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等病势趋向的药物,就分别确定为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升降浮沉的作用通常与药物本身的天然因素有关,并可以通过人为的手段使其转化。
《升降沉浮歌》可以概括本节的升降沉浮的确定依据。
质地轻虚浮而升,沉而降者体必重,寒凉无浮热无沉,酸苦咸降辛甘升,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升浮属阳发肌表,沉降为阴泻里功,此为升降浮沉义,更参炮制配伍中。
1.药物的性味
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升降浮沉》中说:“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因此,药物的性味及其阴阳属性决定了药物的作用趋向。凡药性温热、药味辛甘的药物,其属性为阳,其作用趋向多升浮;凡药性寒凉、药味酸苦咸的药物,其属性为阴,其作用趋向多沉降。在《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也记录有:“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2.药物气味的厚薄
所谓气味的厚薄,是指药物气质的醇厚浓烈、轻清淡薄而言。凡气味薄者多主升浮,如薄荷、桑叶、苏叶、银花;气味厚者多主沉降,如大黄、熟地。
3.药物质地的轻重
一般来说,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能升浮,如菊花、辛夷、荷叶、升麻等;相反,种子、果实等质重的药品多主沉降,如苏子、枳实、牡蛎、磁石等。上述情况也不是绝对的,如旋覆花不升浮而降气、降逆,槐花也为治疗肠风下血之品,不具升散之性。
4.药物的效用
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病势趋向:向上、向下、向外、向内。病位表现:在上、在下、在外、在里。能够针对病情及病证选择也具有向上、向下、向里、向外的不同作用趋向的药物。如白前能祛痰降气,善治肺实咳喘、痰多气逆,故性属沉降;桔梗能开提肺气、宜肺利咽,善治咳嗽痰多、咽痛音哑,故性属升浮。
一药之中,有气有味,气味又有厚薄的不同,质地也有轻重的差异,极为错综复杂, 10因此药物的升降浮沉便不能只取一途而论了。故在实际应用中要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升降浮沉的转化条件
每一味药品物的升降浮沉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比如生时为升,熟时为降。其转化的条件总结主要有两点,即炮制和配伍。
某些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可因炮制而改变,而在复方配伍中,少量性属升浮的药,在同较多的沉降药品配伍时,其升浮性可受到一定制约。
药性的升降浮沉,可以随炮制而改变。有的药物“生升熟降”,如生麻黄主发汗解表,而炙麻黄则主平喘。生首乌截疟解毒,润肠通便,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也有些药物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如大黄、黄连生为降,但酒制后上行头面,清上部之热的力量增强则变为升。杜仲、巴戟天、补骨脂等经盐水制后则改变为下行肝肾,小茴香、橘核、荔枝核等经盐制后可增强疗疝止痛功效。药性的升降浮沉,还可以随配伍而转化。茯苓性味甘平,利水渗湿,本性沉降,如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则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黄芪性味甘温,益气升阳,本性升浮,如与白术、防己配伍应用则具有沉降利水、渗湿的作用。在复方中,个别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其升浮之性受到制约;个别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其沉降之性也会受到制约。故单一中药会受配伍药物的影响而改变或降低原有药性。
第六节 中药五味的宜忌
家庭养生中常根据《本草纲目》中的五味宜忌作为指导。根据书中的记载实际应用如下:
五欲: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辛,肾欲咸,此五味合五脏之气也。
五宜:青色宜酸,青色对应五脏的肝,故调理肝病时宜食芝麻、狗肉、李子、韭菜。赤色即红色对应五脏的心,故患有心脏疾病宜食用小麦、羊肉、杏、莲蓬。黄色对应五脏的脾脏,故患有脾脏疾病宜食用粳米、牛肉、枣、葵花子。白色对应五脏中的肺,故有肺部疾病时可选用黄黍、鸡肉、桃子、大葱。黑色对应五脏中的肾,故在肾病期间宜选用大豆、黄豆、猪肉、栗子、藿香。
五禁:禁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禁止食用的中药成分,如肝病期间禁止食用辛味,宜食甘味食品。心病期间禁止食用咸味,宜食酸味食品。脾病时禁止食用酸味,宜食咸味食品。在肺病期禁食甘味,宜食用苦味。患肾病期间禁食甘味,宜食辛味。
五走:中医认为酸走筋,故筋病毋多食酸,多食令人癃。《本草纲目》记载:酸气涩收,胞得酸而缩卷,故水道不通也。苦走骨,故骨病毋多食苦,多食令人变呕。书中记录:苦入下脘,二焦皆闭,故变呕也。甘走肉,故肉病毋多食甘。因甘气柔润、黏腻,胃遇“柔”则使蠕动缓慢,多有腹部饱胀感。辛走气,故气病毋多食辛。因辛味走上焦,与气同行,具有发散作用,故有“久留心下”的描述,容易造成心气不足。咸走血,故血病时毋多食咸,多食令人渴。中医认为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汁注之。古时医者多认为血液凝聚、黏稠会使胃液分泌过多,故使人感觉口干咽燥。
五伤:酸伤筋,辛胜酸。苦伤气,咸胜苦。甘伤肉,酸胜甘。辛伤皮毛,苦胜辛。咸伤血,甘胜咸。
五过:《本草纲目》对五过的记载如下:“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皮槁而毛拔。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平,骨痛而发落。味过于辛,筋脉沮绝,精神乃失,筋急而爪枯。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脉凝涩而变色。”综上所述,所谓“阳极则阴,阴极则阳”,任何食物无论甘、咸、苦,还是药性寒、凉、平,都不宜过多食用,尤其在家庭养生食用时,选用药材更要做到适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