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图全解传习录(彩图精装)
- (明) 王阳明 思履
- 1279字
- 2020-06-24 16:06:21
第一章 乘云降生——明朝出了个王阳明
有子生于彩云中
“山黯惨兮江夜波,风飕飕兮木落森柯。泛中流兮焉泊?湛椒醑兮吊湘累。云冥冥兮月星蔽晦,冰崚嶒兮霰又下。累之宫兮安在?……乘回波兮泊兰渚,睠故都兮独延伫。君不还兮郢为墟,心壹郁兮欲谁语!……”
五百年前的洞庭湖上,一叶扁舟逆水而行,一位青年站在船头低声吟诵。诗不仅是触景生情用来凭吊楚国大夫屈原,还是在凭吊自己。微风撩起了落在额前的散发,露出了一双明亮的眼睛,眼眸中透露出一路奔波的劳累,间或闪烁着些许忧郁,然而这忧郁又不同于哀伤、绝望,反而带着几分刚毅。
这位青年正是继二程、朱、陆后的又一位大儒——王阳明。
王阳明泛舟洞庭湖上,触景生情,吟诗凭吊楚大夫屈原。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9),浙江余姚人,因早年曾隐居在会稽阳明洞中,并创办过阳明书院,所以又被世人称为阳明先生。
王阳明的一生是智慧的一生,传奇的一生,他不但在明朝名动天下,对后世更是影响深远。他的大名甚至还远渡重洋,传到日本,为时人所敬仰。
王阳明出身官宦地主家庭,祖上可以上溯到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两晋时期,战乱频繁,时局动荡,很多中原士大夫举家迁往江南。当时,位居东晋王、谢、桓、庚四大姓家族之首的山东大族琅玡王氏也在其中。
王云模样乖巧,却不会说话。父亲王伦遍访名医,也未能弄清其中缘由。
王氏一族为晋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身份地位超绝一时,南迁之后,王家烟火续传,后人一直过着半耕半读的逍遥生活,虽再未出过显赫人物,但也被视为书香门第,受到人们的尊重。
到了明朝的成化年间(1465~1487),王氏家族的王伦,品行高雅,喜爱读书,尤痴迷于竹,自认月下抚琴,竹林吟诗乃人生乐事。家人受其熏陶,也是爱读诗书,胸怀宽广,对于富贵名利,都看作过眼烟雨,不甚在乎。
据传,王阳明的出生颇富神话色彩。
成化八年(1472),王伦之子王华外出教书,儿媳郑氏身怀六甲,一家人欢天喜地地准备迎接孙儿的到来。可是,直到立秋之后,儿媳过了产期数月,仍然没有生产。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眼看着儿媳怀孕已经十四个月了还没有生产的迹象,王家上下焦急不已。虽然有哪吒的母亲怀胎三年,秦始皇在母腹中待十四个月的传说,但这毕竟不能当真。
和尚说王云本是神童,但名字道破了天机,于是父亲为其改名为王守仁。
一天,王伦的妻子岑氏夜晚入睡做梦,梦境中自己到了云雾缭绕的天庭,天门向她敞开,四处缭绕着仙乐,令她感到美不胜收。这时,从云朵深处飘来一位绯衣女子,怀抱着一个模样乖巧的男婴,仙女笑盈盈地将手中的婴儿交给自己。岑氏高兴地从梦中醒来,却真正听得一阵阵婴儿嘹亮的啼哭声,赶紧下床来寻找,竟然是从儿媳妇的房中传出,她赶紧推醒睡梦中的丈夫王伦。
王伦醒来,听到这般嘹亮哭声,猜想一定是个男孩。这时,家里的仆人前来报喜。
岑氏迫不及待地进入儿媳屋内,抱起孙子,认真细看,竟发现孙子同梦中的孩子一模一样。岑氏赶紧将孙子抱给门外的王伦看,并告诉他自己的梦境之事。王伦欢喜得不得了,直呼孙儿是上天赐的,来自天上的彩云中。
次日,王伦为孙子取名为王云。
王伦的孙子来自彩云间的消息不胫而走,周围的人们也都纷纷前来道贺,大家端详着王云出生的那座小楼,越看越觉得是祥瑞之兆,于是将其称为“瑞云楼”。
王云一天天长大,一家人都视其为心肝宝贝,小心呵护,生怕有一点闪失。尽管如此,王云还是与正常的孩童不一样。孩子虽然长得白白胖胖、模样乖巧,可是直到五岁的时候,居然还是不会说话。王氏一家使出了浑身解数,仍然无法使王云开口说话。这可愁坏了王伦,他遍访名医,却无法弄清其中的缘由。
一日,王云正在与一群孩童嬉戏,从远处走来一位衣衫褴褛的和尚,模样甚为丑陋。和尚看到一群孩子在玩耍,也被吸引住了,驻足观看。他的眼光久久地停留在王云身上,并走过去与他交谈,王云自然无法答话。于是,和尚怜惜地抚摸着王云,感慨地说这个孩子应该是个神童,只可惜“道破天机”。说完这“道破天机”四个字,和尚也未解释原因,就转身离去了。孩童们不知什么意思,一窝蜂涌到王云家,将此事告知王伦。王伦听了孩童们的话,却也不解和尚之意。
此后,和尚的话一直围绕在王伦的耳边。终于有一天他悟出了其中缘由:莫非云儿不说话,是在于名字?于是,王伦就为孙子取了另外一个名字“守仁”。之后奇迹出现了,王云不但能够口齿伶俐地说话了,而且还一字不差地背出了一篇王伦时常吟诵的文章。一家人都非常惊讶,而他只是说,平日里祖父吟诵,就记下来了。大家听后,惊喜万分,都夸他是个神童,日后定当有所作为。
书香门第,承继香火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王伦的次子,于成化十七年(1481),进京参加殿试位居榜首,天下皆知。
王伦获知消息后非常高兴,这是王氏家族迁往浙东后中的第一个状元。受父亲王伦的影响,王华不仅饱读诗书,才华横溢,而且为人正直,极富同情心。这种品性在他很小的时候便显现了出来。
有一天,他与伙伴们在河边玩耍,一个喝得醉醺醺的人,脚步蹒跚地走到河边,随后又东倒西歪地走了。没过多久,伙伴们都相继返家,只剩下王华,正当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却在醉汉待过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包袱。他感到好奇,于是打开包袱来看,里面竟然有不少的银子。他猜想,包袱很有可能是刚刚那个醉汉遗失的,他心里想:不管是不是,把银子丢失的人肯定会回来找的。为了不让别人把包袱拿走,王华自己坐在河边,等着失主。
王阳明之父王华曾在余姚龙泉山寺院读书,寺中和尚装神弄鬼,但他却神态自若,不为所动。
到了夜幕将要降临的时候,王华终于听到急匆匆的脚步声。一看,果然是那个醉汉。王华迎上前询问他是否丢了东西。醉汉激动地将他如何醉酒走到河边,如何丢失包袱一事讲给王华听。王华听后把包袱还给这个醉汉。那人打开包袱发现自己的银子分文不少,连声道谢,并拿出银子表示谢意。王华推辞了,并说,自己若是在乎银子,就应该早拿着包袱走人了,而不是在这等着他回来取。那人听后更为感激,执意跟随王华到家中,特向王华的家人道谢。王伦得知此事后,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
王华十四岁的时候,在余姚的龙泉山寺院读书,同窗的伙伴大多是富家子弟,平时常常仗着自家财大气粗,捉弄和欺负寺中的和尚。和尚们为了报复,便有意散布谣言,说寺中经常有鬼魂出入,并经常假扮鬼的模样来吓唬他们。果然,这招非常奏效,同伴们都被吓得仓皇离去,不再到寺院读书了。然而,王华却若无其事地继续在寺内读书,和尚们实感惊奇。为了赶走王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和尚们故技重施。他们来到王华的屋外装神弄鬼,却发现王华丝毫不为所动,神气自若地在读书。
第二天,无计可施的和尚们跑来问王华,昨夜寺院被鬼闹出这样大的动静,他为什么不害怕。王华说:“我没有看到鬼,只是看到几个和尚在装鬼。”大家一听小小年纪的王华说出这样的话,非常惊讶,暗暗佩服王华的睿智和勇气。
王华的品学德行颇被当时浙江学政张时敏看重,恰逢浙江布政使宁良要为其子弟挑选老师,张时敏力荐王华前去宁家任教。王华到了宁家,被宁家的数千卷藏书所吸引。他白天认真教课,晚上则挑灯夜读。宁家的子弟中有几个颇为顽劣的,想要拉拢王华和他们一起玩乐。他们经常备上好酒,安排美色来引诱王华。王华倒是也颇爱饮酒,但是对于美色却全然不为所动。一日,饮酒归来的王华微微带着几分醉意回到江边房中,竟在自己的床上发现两名娇艳欲滴的女子,他想要退出房时,又发现房门竟被锁上了。慌乱中,王华卸下一扇门板,破窗而出。他就这样,拥着门板,随着江流而去。王华的这种坚持令宁氏子弟颇为敬佩。
在宁家的三年时间,王华差不多看完了宁家所有的藏书,学问大长。因此,王华日后高中状元,在很多人看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王阳明年少的时候就经常听到大人们将父亲王华的逸事传为美谈,也颇受影响。
少年得志
王华的光芒,对王阳明的成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自宣宗宣德元年(1426)开始,内府便设立了内书堂,专门用来培训小宦官的参政能力。而在内书堂任教的翰林官日后则多会得到宦官们的关照,虽然并无直接资料证明王华曾在内书堂任职,但他的几位同僚却教过正德朝的大宦官刘瑾,还常向刘瑾推荐王华的人品和学问。
再加上王华高中状元,随着内阁地位的不断上升,新进士一入翰林,便被时人视为“储相”。基于此,王华在当时是被人刮目相看的。
但面对十里八乡亲友的道喜和祝贺,王伦却是淡然处之,依然表现得和平日无任何异样,儿子的风光似乎与他无关。这份不动声色的态度,对当时仅有十岁的王阳明来说,无疑是个触动。
虽说文人常言要淡泊名利,但生活在一个充满名利诱惑的社会环境中,又有谁能真的看空这一切呢?
虽然王阳明也为父亲高兴和自豪,但是他更多的还是攻读自己的书本,以学业为重。或许是受了祖父处世观的影响,王阳明不以一般的读书、作诗为满足。他有自己的志向,即通过读书成为圣贤。
一次,私塾先生对在座同学发问:“世上什么是第一等重要的事?”大家纷纷说登科及第最为首要。唯王阳明不以为然,他自认为仕途并非读书的最终途径,成为圣贤才是归途。
虽是想成为圣贤之人,但王阳明却并未像古往今来那些圣贤之人一样,循规蹈矩地恪守古训,安分守己地去攻读圣贤之书。他认为要成为圣贤,读死书是没有用的,需要从多方面来锻炼自己,增长才能,扩展知识。
这样才能成为圣贤,对于王阳明的这种心态,郭沫若如是说:“一种不可遏抑的自我扩充的努力明明是在他青春的血液中燃烧着的。他努力想成为伟人,他便向一切技能上去追求。人所一能的他想百能,人所十能的他想千能,人所百能的他想万能了。”(《郭沫若全集·王阳明礼赞》)
王阳明小时候对兵法颇有兴趣,爱玩军事游戏,常用果核与客人摆兵阵,乐此不疲。
王阳明并不因为自己跋涉在追求圣贤的道路上,就恪守规矩。他天资聪颖,脑子灵活,所学知识一看就会,所以不愿意长期待在私塾,经常偷跑出去玩游戏。他最爱玩的是军事游戏。因为他对《孙子兵法》尤为感兴趣,每逢家里请来宾客时,王阳明便用果核与客人们摆兵阵。常常是客人们的兵阵刚摆出来,王阳明就立刻想出了克敌的阵势。虽然,为此事没少挨父亲的骂,但他依然乐此不疲。
少年天性,总是无法遏制。因为逃学偷玩之类的事情,王阳明没少受到父亲和祖父的责罚,但他依然不克制自己崇尚自由的天性。在他少年时候,还有一件传闻更加出格。
他十三岁时生母去世,王华的妾便仗势常常欺侮、虐待他。他不堪忍受,便想出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应对之法。
王阳明偷偷在街上买到一只叫长尾林鸮的怪鸟,放到父妾的被褥里。然后和一位神婆串通好,等那位妾被怪鸟惊吓,派人请来这位神婆作法时,神婆便依照王阳明之前教她的话说,说这只鸟是王阳明的生母化成的,是来惩戒她平日对王阳明的不好。
至此之后,那个小妾再也不敢对王阳明无礼了。而王阳明玩世不恭、豪迈不羁的名声也传了出去,但王阳明并不在乎外人对他的评论,他依然恪守当初自己立下的目标,要争当一位圣贤人。
但这样一个性格乖戾,不循规蹈矩的孩子,将会走上一条怎样的“成圣”之路呢?
锋芒乍现
王华在京任职,王阳明便一直跟随在祖父身边。虽不能时常见到父亲,但从乡亲和街坊的口中,王阳明还是能够听到有关父亲的一些消息。王华的成就让王阳明对自己的父亲深深敬重。
成化十八年(1482),王华任职翰林的第二年,王阳明得到了一个和父亲团聚的机会。王华在京城略有小成,他便差人前去家乡接父亲和儿子到京城生活。在尚未出过远门的王阳明看来,这简直是个天大的喜讯。得到消息后,他就日日盼着能够早日启程,这次上京,少年王阳明既领略了沿途风光,又见到了自己敬重的父亲。
王伦妥善安排完家里的事后,就带上孙儿,乘船前往京城。那时的河运已是非常发达了,北上的船只沿途所经之处,如杭州、苏州、无锡、扬州、淮安、德州、天津等地,均是繁华的都城,这让王伦祖孙二人大开眼界。
王阳明小时候随祖父王伦游金山寺,大家请王伦作诗助兴。王伦冥思苦想无从下手,王阳明却连吟两首佳作,众人称赞不已。
王伦虽然饱读诗书,对各地的名胜古迹了如指掌,但是,经济上并不宽裕的他,却一直没有机会外出游览。趁这次去京城的难得机会,王伦亲临了这些地方。而对于年幼的王阳明,这样一个机会就更是难得了,每到一处他都是兴奋不已。
一日,王伦一行到达镇江西郊的金山寺,这是传说中青、白二蛇和法海苦斗的地方。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是镇江的名胜古迹。到达时虽然天色已晚,但是寺中仍然人来人往,香火极旺。站在金山寺向远处望去,暮霭之中的群山、楼阁、树木都若隐若现,再加上天空中点点繁星与江上的灯火互相辉映,一阵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大家游兴正浓,兴致颇高时,有游客邀请王伦作诗来助兴。正当王伦冥思苦想,不知如何下手时,只听: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这让大家颇感意外,循声望去,吟诗者竟是王阳明。众人齐声赞叹:好诗,好诗!见他如此才思敏捷,一位游客有意想要考考他,希望他以天上的明月和远处若隐若现的群山为题,再作诗一首。王伦听后生怕为难了王阳明,连忙以孩子年纪尚小,不会作诗为由推辞着。但是,王阳明却镇定自若,稍作思索,便吟诵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好一个“人眼大如天”,小小年纪便能作出这般气势雄浑且耐人寻味的诗句来,是相当地不凡。顿时,喝彩声四起,大家纷纷向王伦祝贺有如此聪明伶俐的孙子,说王阳明日后定会成大器。
少年时期的聪悟,为王阳明以后的深入求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王阳明却没有因此而洋洋得意,他依然坚持博览群书,勤于思考,不断深入地研究世人的思想。
何为人生第一等事
王伦祖孙二人一路游山玩水,好不自在。当船到达通县后,就转为乘车前往京城。对于京城这个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历史的文化名城,王阳明甚是好奇。一踏上京城的土壤,他就迫不及待地四处张望,宽阔的街道、宏伟的城楼、各式各样的服饰以及往来的牲畜都让他惊喜不已,他恨不得立刻去游览京城大街小巷。
父亲安排王阳明去私塾读书,但王阳明一有时间就和同学到街上游玩。父亲知道后非常生气,严厉地训斥了他。
久候多时的王华和父亲王伦寒暄几句后便着手安排儿子的生活。其实,从准备接儿子来京城起,王华就已经为儿子的一切作好了安排,起居饮食,包括学业。亲自调教儿子,是王华这次出行最为主要的目的。由于王华常年在外的缘故,儿子王阳明受祖父的影响极深,虽然王伦教育子女十分严格,但是对着这个孙子又多少有些溺爱,所以接到京城亲自管教对儿子的将来应该是最好的。
王阳明慢慢熟悉并且适应了京城的生活后,王华便安排他去家附近的私塾读书。这让尚沉浸在兴奋中的王阳明感到些许不满。但是,王阳明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只得每日勉强前往私塾读书。时间久了,王阳明便在枯燥的生活中找到了新的乐趣,那就是四处游玩。他一有时间就和同学到街上游玩,尽情地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看小商小贩们叫卖,看各行各业的人做自己的事情。
玩闹归玩闹,王阳明的思想却也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日趋成熟稳健,他并没有忘记当日立下的成圣贤人的目标。
私塾先生说人生第一等事是读书登第,王阳明却认为“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一日,私塾先生与学生在讨论何为人生在世的第一等大事的时候,王阳明要成为一个圣贤人的心愿愈加强烈了。大家都说像他父亲那样,金榜题名,考取功名是大事。
但王阳明却无法认同他们,虽然大家言辞一致,不过,王阳明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小小年纪的王阳明竟口出狂言把“做圣贤”视为人生第一等事,在别人看来有些好笑,又有些张狂。
这件事情传到了王阳明家中,王华对儿子这种桀骜不驯的性格很是担忧。祖父王伦倒是非常兴奋,他没想到孙子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追求,他相信,假以时日,小孙子肯定会有大出息。
当时年仅十二岁的王阳明是否真的明白圣贤为何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生的理想确实已经悄悄地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讲到做圣贤的理想,王阳明曾在晚年时回忆说,应该是受到一个街头相士的点拨。
有一天放学,王阳明像往常一样和伙伴们在大街上闲逛,偶遇一个相士,他看见王阳明,留下一句“须拂颈,其时入圣境;须至上丹台,其时结圣胎;须至下丹田,其时圣果圆”便离去了。这句话被王阳明深深地记在心中,他常常深思这句话的含义。
何为人生第一等事?少年时期的王阳明能思考这样的问题,足以说明,他已经对人生开始进行思考,而且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用属于自己的方式。
另类出走,试马居庸关
朝夕如流,一晃王阳明已经在京城居住两年有余,十三岁的王阳明生活的年代,正是明朝末期,皇帝昏庸,贵胄沉迷酒色之中。黎民苍生正为了一条卑微的生路而拼死反抗。
华夏大地上,硝烟四起,刀枪血影。王阳明看到这连年的征战,不无感慨地对父亲说:“今天下波颓风靡为日已久,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意思是说,现在天下纷然扰乱这么长时间,就像一个人久病快死亡了,这可怎么办呢?
与此同时,边关也不太平,明朝曾多年遭受周围其他部落的侵袭,先是蒙古瓦剌部的挑衅和掠夺,瓦剌衰落后,又被势力日渐升起的鞑靼所侵扰,民众苦不堪言。
十三岁的王阳明见天下硝烟四起,到处是刀光血影,时刻想着拯救国难,树立起了经略四方之志。
英宗正统年间,瓦剌部落部长脱欢向明朝发动大规模进攻,竟然直取皇都,俘获了英宗皇帝,明朝耗费了数以万计的金银珠宝,才得以换回偌大江山的主人。日暮西沉,王阳明所生活的王朝此时已经建立一百年了,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开国时代,经历了五光十色的兴盛发展,而今留在王阳明眼中的,除了积弱,便是无奈。
眼看国不成国,虽然父亲王华一再督促他好好读书,以待将来考取功名,可王阳明却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心只读圣贤书。终于,有一天,他偷偷地从家里马厩偷出一匹快马,策马狂奔,出了关外。
远离京城,王阳明不由得心事浩茫起来,一心追求圣贤之道的他,面对广阔的天地,不禁思绪翻涌。大明朝自开朝至今,多少圣贤人前仆后继地倒在了前行的道路上!
如果说圣人方孝孺的倒下是明朝文人悲剧的伊始,那么贤人于谦之死则就是苍生沦陷的开始。方孝孺乃大义凛然,于谦则是众生活下去的契机。人,总是要有一些精神的支撑才能活下去的。
大义失去,还有活的希望,依然可以勉强地走下去,可是时至今日,内忧外患,那么脚下的路究竟还在何方?王阳明正是在这无穷无尽的思索中慢慢成熟的,他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自我的根本。在居庸关考察的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登长城,评古迹,思战略,经略四方之志在那个时候终于酝酿成熟。
边塞之行如果说是王阳明的任性为之,在回程途中,王阳明更是任性了一次。
他和随从正骑马往回走,迎面看到两个骑马的鞑靼人向他们走来,在那个谈“胡”色变的时代,王阳明不但不躲闪,反而迎上前去。双方大战几个回合,王阳明因为年纪太小,虽然伤了这两个鞑靼人,但未能取其性命,让他们逃走了。
但是这件事情后来流传开来,王阳明过人的胆略和勇气一时传为佳话。
一个月的行程使王阳明收获到了在京城养尊处优的生活中无法体验的感受。经过一趟关外之行,他身上少了一些斯文,增添了一些侠客的勇猛和威严。在回京的那天夜里,王阳明还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了自己特别崇拜的东汉将领马援,两人不仅相见,王阳明在梦中还作了一首诗: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马援的一生经历过无数次的战争,建立过卓著的战功。他的事迹激励着后世许多人报效国家,血溅沙场。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王阳明对马援的崇拜,也可以看出小小年纪的他就已经有了要建功疆场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