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篇第四

【原文】

4.1 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 ?”

【题解】

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是儒家关于个人修养的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对人有重大的影响,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提出了居必择仁的原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就会受到仁德者的熏陶,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孔子首先强调“为仁由己”,选择有仁爱的地方作为居住地点,因为仁人有着言传身教的影响力,可以辅助人进德修业。孟子的母亲就是一位智者,她为了孟子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曾经三次择地而居。孟子后来成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亚圣”,而孟母三迁的故事也流芳千古。

【注释】

①里:可作名词讲,居住之地;也可以作动词讲,居住。均通。今从第二义。②知:同“智”。

孔子认为,选择居所最好是在风气仁厚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怎能说是明智呢?”

【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题解】

在这一章,孔子突出地强调了做人以仁为本的思想,认为没有仁德的人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都会更加堕落,只有仁者才能安于仁,也只有智者才会行仁。有了仁的本心,就能在任何环境下做到矢志不移,保持节操。

贫富沉浮可能大多数人都会在人生中经历,但每个人对处在这样的境遇中有着不同的心态。不仁之人,不可以久处贫困,久困则为非。也不可以长处富乐,长富则容易滋生骄奢淫逸之心。仁者宅心仁厚,为仁无所希求,只求心安理得,不会因为身处贫困而忧心悲戚,也不因为身居富贵而骄奢凌人,有着平和的心态和不易的情操志向,是为安仁。智者有洞明之识见,认识到仁对他有长远的利益而实行仁。

【注释】

①约:穷困之意。②知(zhì):同“智”。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长期安心于推行慈爱精神,聪明的人认识到仁对他有长远的利益而实行仁。”

【原文】

孔子向人讲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的道理。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 。”

【题解】

在孔子看来,只有具有仁爱之心的人才是最公正的,这样的人没有私心。因为大公无私,所以能够真正地知道好恶,因而会有正确的爱和恨。而不仁之人心存私利,其所好者往往未必是善的,而其所恶者未必是恶的,不能真正做到好善恶恶。

【注释】

①好(hào):爱好。②恶(wù):厌恶。

【译文】

孔子说:“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名家品论语⊙

最重要的是,孔子赋予“仁”新的意义,此一概念后来变为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后来有关理气问题的讨论,可说都是为了有助于人如何体仁。甲骨文中未发现“仁”字;孔子以前的典籍中,也只是偶一见之,且其意都是指特殊的慈爱之德性,尤其是统治者与臣属间的慈爱。然而至孔子时,这些意义乃大为转变。首先,“仁”成为孔子谈论时的主题,在《论语》中“仁”出现次数共达105次。其他的主题,甚至包含孝道在内,都未曾受到孔子师生如此的注目。尤有甚者,他不像古人将“仁”视做一特殊的德目,而是将之转化成总德。当然,在少数的例子中,孔子仍将仁当成一特殊的德目,其意如同慈爱。但在大多数的例子里,孔子认为仁人即是完人,即是真正的君子,即是金律之人,因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仁要经由“忠”与“恕”,方可达成社会与个人之和谐融洽。此是贯穿孔子谠训之线索,本质上它即是金律,同时也是行仁之最佳途径。

——陈荣捷《孔子的人文主义》

【原文】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题解】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仍然强调仁是做人的根本。孔子勉励人们立志行仁,就能够远离一切坏事。既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可以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

仁者立志于仁,以爱人之心为本,故能以仁厚待人。遇到好人,固然能以善心待之。遇到恶人,亦能以善心仁德劝之改恶向善。所以,一个人如果能立志于仁,就不会有向恶之心、从恶之行。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追求仁德,就不会去做坏事。”

【原文】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

【题解】

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极重要的普遍性现象:任何人想行仁,都不能脱离社会,仁者不一定就富贵,但是一位真正的仁者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违背仁的。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尊荣,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君子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

人之际遇,有顺有逆,然而在有所取舍的时候,要审慎地加以选择。就如富有和显贵是人人所期盼的,谁不想得到财富,身处尊贵之位呢,但有义存在其间。如果在理上是应得的,当然是好的,但如果无功而受禄,无功而居高位,不应该得到的富贵偶然间却得到了,便为君子所深忧,因为君子不苟得。而贫困和下贱,是人人都想避免的,但君子不能用正当的方法摆脱,就不苟免。因为舍去了仁,就失去了做君子的实质了。君子之心常在于仁,未尝有一顿饭的工夫违背仁,即便是颠沛流离之际,他的心也在仁上。

【注释】

①恶(wū)乎:怎样。②造次:急促、仓猝。③颠沛:用以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

孔子认为,君子即便在颠沛流离之中也会与仁同行。

【译文】

孔子说:“金钱和地位,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但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们,君子不享受。贫困和卑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不通过正当的途径摆脱它们,君子是不会摆脱的。君子背离了仁的准则,怎么能够成名呢?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和仁同在。”

【原文】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题解】

这一章是孔子教导人们为仁的方法。他认为只要努力去做,就能达到仁。真正为仁,“我未见力不足者”,强调了道德修养要依靠自觉的努力。而且重要的是从当日起就去做,今天行仁了,今天就得到了仁,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明代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

仁不是人天生就有的德行,需要努力以赴才有可能达成。好仁的人,凡事都能依于仁,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仁,没有人能比这样的人更勤于思考、勤于践行仁的了。讨厌不仁之人虽然比不上好仁者的积极主动,但能做到远离不仁者,洁身自好,不使不仁者的习气沾染到自己身上,而不为恶,亦得为仁。仁德之道关键在于践行,一个人倘若终日行仁德之事,是不会感到力量不足的。

孔子教导弟子们要积极践行仁道。

【注释】

①好、恶:同4.3章解。②尚:通“上”,用作动词,超过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我从未见过喜爱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喜爱仁德的人,那就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实行仁德,只是为了不使不仁德的事物加在自己身上。有谁能在某一天把他的力量都用在仁德方面吗?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或许有这样的人,只是我没有见过罢了。”

【原文】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

孔子认为,考察一个人是否有仁德,最好的办法是观察他所犯错误的性质。

【题解】

孔子在这一章谈的是观察、了解别人的方法。孔子认为,从一个人的优点固然可以了解人,但从一个人的过错更可以了解人。不仁的人往往失在刻薄凶狠,而仁人往往失在过于宽厚和善良。

人的性格各异,有的急躁,有的温和,有的爽朗,有的深沉。从一个人所犯的过错可以观照他的性格,再由性格去看一个人应该怎么走上人生正途。经由仁可以达成完善,使人能有所改正,并能吸取其中教训。了解所犯过错的前因后果,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便是有所教益了。孔子强调的是多种视角的审视和反省。

【注释】

①党:类别。②斯:则,就。仁:通“人”。

【译文】

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类型不一。所以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原文】

4.8 子曰:“朝闻道 ,夕死可矣。”

【题解】

这一段话在后世常常被追求真理的人所引用。真理,是每个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在于人能认识世界,能掌握自然规律,并能利用掌握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所以“闻道”很重要。领悟了生活的真谛、宇宙中的真理,纵然朝闻夕死,亦会觉得心满意足,不虚此生,否则纵然高寿八百年,不得闻道,亦枉然为人。

【注释】

①道:道理,指真理。

【译文】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原文】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题解】

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物质享受,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他的所由、所安都不在道,所以就不必与他讨论道的问题。

在孔子心目中,士应该努力成为君子。如果一个人口头上说要学道,而又以生活穷困为可耻,表明他的心思仍然停留在名利上,实际上并未立下坚定的学道志向,故不值得与这样的人谈论道。

【译文】

孔子教导弟子要矢志不渝地追求“道”。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了。”

【原文】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

【题解】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的基本要求:“义之与比”。君子行仁则为人公正,不会偏私、固执成见,处事唯义所在,必然通达。

义与道(应行之道)相为表里。义的原意是“宜”,指恰到好处,而任何事情的恰到好处,都需要符合“应该”的要求。君子的通达,没有专主之亲,没有特定之疏,凡事对于他并无具体的规定,但不逾越“义”的规则的统摄。

【注释】

孔子认为,君子要站在义的高度,把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

①适(dí):通“嫡”,意为专主、依从。②莫:不肯。无适、无莫,指做事不固执。③义:适宜、妥当。比:亲近、相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才合适恰当,就行了。”

【原文】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题解】

⊙名家品论语⊙

就“君子”此一词语的字面意义而言,乃“统治者(君)之子”的意思,由此引申而有“居上位者”的涵意。理论而言,人是否尊贵,乃由其地位——尤其是血缘地位——所决定。在《论语》一书中,此词语共出现107次。在某些场合,它仍然意指统治者。然而在大多数的用法里,孔子却用之描述道德高超的人。换言之,对孔子而言,尊贵与否已不再是血缘之事,而是人格的问题——此种观念实等于一种社会革命,当然,如说成是演进,也许更为恰当。然而,无疑地是因孔子之故,此新的观念乃能确立不移。他一再提及尧、舜、周公等圣王乃人格的典范,此想法似乎意味着他总是返观过去。然而究实而论,此乃是他在寻求理想的人格,而非诉求超自然的存有所致。

——陈荣捷《孔子的人文主义》

本章孔子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人,认为这两种人心怀和志向都不同。君子行仁,以德行与规范为重,自然怀德,而且关心的是国家的法度。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为了产业而忽略德行,并且为了私利而不惜破坏规范。换言之,小人以自我为中心,念念不忘的是求田问舍,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不惜冒险以求其幸;而君子念兹在兹的则是如何进德修业,有所行动就想到是否符合此类典刑,故安分守法。

孔子为弟子们分析君子与小人的心理诉求。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怀的是仁德;小人则怀恋乡土。君子关心的是刑罚和法度,小人则关心私利。”

⊙典故与知识⊙

“君子”既是“仁者”,则欲为“君子”,必自修养自己内在的仁德始。所以“克己”、“自省”成为入德的基础功夫。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他的弟子曾参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说得再深一层便是上面已引过的“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那一段话了。孔子又把这种“自省”、“由己”的精神加以普遍化,而成为下面的公式:“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君子”在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这一点上完全是对自己负责,而不在求得他人的称誉甚至了解。故《论语》开章明义便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外如“不患人之不己知”这句话更是孔子所反复强调的(见《学而》、《宪问》、《卫灵公》)。从反面说,“君子”尤当随时自察过失而严格地自责。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内讼者也。”(《公冶长》)

“君子”在道德修养方面必须不断地“反求诸己”,层层向内转。但是由于“君子之道”即是“仁道”,其目的不在自我解脱,而在“推己及人”,拯救天下。所以“君子之道”同时又必须层层向外推,不能止于自了。后来《大学》中的八条目之所以必须往复言之,即在说明儒学有此“内转”和“外推”两重过程。这也是后世所说的“内圣外王”之道。简单地说,这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展开的一往一复的循环圈。

【原文】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 ,多怨。”

【题解】

孔子在这章提出了待人处世之道的核心问题之一——义与利的问题。他认为,作为君子,道总是大于利,利总是归于义,如果唯利是图,做任何事都容易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一个人行事倘若全以利益为考量,任意发展,必然会导致怨恨交集。因为天下之利有限,难免引人相争。“终身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有了诸多的欲求,总会感觉不满足,起心动念纯在私利,必然招致仇怨,实乃得不偿失,何况又偏离了人生正途。

【注释】

①放(fǎnɡ):或译为纵,谓纵心于利也;或释为依据,今从后说。利:这里指个人利益。

【译文】

孔子说:“如果依据个人的利益去做事,会招致很多怨恨。”

孔子认为,一个人唯利是图,就难免与人相争。

【原文】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 ,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

【题解】

此章讲治国者必须礼让,因为礼主敬,依礼而行就会处事合宜;谦让生和,就会上下无争。能做到礼让,治国也就没有困难了。礼是人际关系的具体规范,让是人与人互相尊重的明确表现。仁的体用,首先在于礼让。懂得礼让就会去尊重他人的意愿和权利,就会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也就能够有发乎真心的关怀和仁爱。因为对他人有仁爱和尊重,他人亦会反过来给以尊重和仁爱。如此便可得人心,民心悦服,则国家自然得以大治。

【注释】

①礼让:礼节和谦让。②何有:何难之有,不难的意思。③如礼何:把礼怎么办,即如何实行礼制呢。

【译文】

【原文】

孔子说:“能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吗,难道这有什么困难吗?如果不能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又怎么能实行礼制呢?”

孔子教导弟子们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题解】

这一章说明了君子求其在己。孔子并非不想身居官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素质。人总是希望能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希望别人能了解自己并推崇自己。但这需要自己先确定立身之道,修养自身,具备为人所知、所重的能力。一旦进德修业有成,立德立功皆在望。

【译文】

孔子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足以胜任职务的本领。不愁没人知道自己,应该追求能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原文】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题解】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是仁的基本要求,它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孔子之道,一理贯穿万事,万事归于一理。

⊙名家品论语⊙

“忠恕之道”体现出一种人格平等的精神。在儒家伦理思想中,“亲亲尊尊”伦理原则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一种等级性的不平等。但在理论上,“忠恕之道”从“修身”到“平天下”,从“内圣”到“外王”,从“能近取譬”到“仁者无不爱也”的过程,内在地蕴含着一种基于家族亲缘和社群生活的人格平等精神,由此将一切社会关系家庭伦理化,即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

——胡启勇《“忠恕之道”及其实践困境》

何谓忠恕?“忠”是为他人竭心尽力,对自己要求严格;“恕”是自己有虚怀若谷的宽容涵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他人宽宏大量。对自己要求严格,才能不会对自己的修养有所懈怠;对他人宽宏大量,才能多看到他人的好处和优点,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

【注释】

①贯:贯穿,贯通。如以绳穿物。②忠恕:据朱熹注,尽己之心以待人叫作“忠”,推己及人叫作“恕”。

【译文】

孔子对曾参说: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根本原则贯通起来。

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根本的原则贯通起来。”曾参答道:“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后,其他学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的学说只不过是忠和恕罢了。”

【原文】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题解】

本章从义利的角度来区别君子与小人。小人追求个人利益,而君子亦会追求个人利益,但会先考虑所得是否合于义,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义利观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孟子说,鸡叫就起来,孜孜不倦行善的,是舜一类人;鸡叫就起来,孜孜不倦求利的,是跖一类人。要知道舜和跖的区别,没有别的,就在利和善之间。

小人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注释】

①喻:通晓,明白。

【译文】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原文】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题解】

这里孔子勉励世人要以贤人为榜样,不断学习;以贤人为标准,坚持自我反省。看到贤人有高于自己的地方,立刻省察自己应该如何改善,加以学习,想着与之齐等。看到不贤的人,亦应该自我反省:我亦如此不贤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凭借着反省的精神加以改善,于是乃能德学俱进。

【注释】

①贤:贤人,有贤德的人。齐:看齐。②省:反省,检查。

【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原文】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

【题解】

孔子这里讲到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侍奉父母,要恭敬无违。父母是人,自然可能犯错,子女最好先委婉地劝说。父母不听时,子女仍要对他们保持真心的孝顺,不可有怨恨父母之心。除此之外,子女自己要努力进德修业,要以和悦的态度、婉转的语言、适可而止的方式来劝谏父母。学会理解父母,设身处地、心平气和地想一想父母何以如此。

【注释】

①几(jī):轻微,婉转。②劳:劳心;担忧。

【译文】

孔子认为侍奉父母要敬而不违,劳而无怨。

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应该委婉地劝止,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仍然要对他们恭敬,不加违抗。只在心里忧愁而不怨恨。”

【原文】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题解】

【译文】

“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道的具体标准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以至于成了做子女的处世进退必须先考虑的前提。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虽然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但是行止之间心存父母之情还是必要的。“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之心如此,儿女当令父母放心,这是孝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孔子认为,父母在世时,子女最好不要远游。

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也要有一定的去处。”

【原文】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题解】

此章已见于《学而》篇,当是重出。

【译文】

孔子说:“如果能够长时间地不改变父亲生前所坚持的准则,就可说做到了孝。”

【原文】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题解】

此章是说关心父母的年龄也是孝道之一。人生七十古来稀,子女成人自立,父母逐渐衰老,尽孝时日无多,是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知而喜者,父母能得高寿,子女也能承欢;知而惧者,父母之年愈高,在世之日愈少,担忧子欲养而亲不在,尽孝应当及时。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因其年迈而有所担忧。”

【原文】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

【题解】

孔子在这里提出重言、力行的重要性,不轻易说话,是因为要说到做到。孔子主张谨言慎行,就是要重然诺。不轻易说话,更不随心所欲地发表看法,以说空话、说大话为耻,这才是知荣知耻。

【注释】

①逮(dài):及,赶上。

【译文】

孔子说:“古代的君子从不轻易地发言表态,他们以说了而做不到为可耻。”

【原文】

孔子告诫弟子,说话做事要说到做到。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

【题解】

孔子在这里谈的是自我约束和节制在为人处世上的重要性。一个人要想减少过失,自我约束是必不可少的。

【注释】

①约:约束,拘谨。

【译文】

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犯错误,这样的事比较少。”

【原文】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题解】

此章讲的是人的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言”和“行”,言的准则是要慎重、实在,当然说话就要慢一些;行的准则是要落实,当然就要快一些。君子沉默寡言,似乎不会说话,其实并非是内心迟钝木讷,而是言语谨慎之故。但是办事必须敏捷,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注释】

①讷(nè):说话迟钝。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应该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典故与知识⊙

“君子”是“道德之称”,儒学也一向被视为“君子”的“成德”之学。这一看法自然是有坚强的根据的。但问题则在于“成德”的意义究竟何指。若专指个人的“见道”、“闻道”、“悟道”、“修道”等“内转”方面而言——虽然这确是儒学的始基所在——则不免往而不返,“君子”的循环圈亦将由此而中断。故“君子”必须往而能返,层层“外推”,建立起人伦道德的秩序,才算尽了“修己以安百姓”的本分。

【原文】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题解】

这句话是孔子对于人们修养道德的勉励。有德的人是永远不会孤独的,这是因为人性向善,所以人们才“必定”亲近与支持有德者。这句话表明了孔子的信念,相信人性是“向善”的。

【译文】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独,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原文】

孔子认为,有德者总有与其志同道合的人为伴。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题解】

子游的这段话间接地表达了孔子关于服侍君王和交往朋友的见解。无论是事君还是交友,都要讲求一个度,如不能适可而止,往往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为人、处世都要讲求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不可单方面地去勉强。

【译文】

子游说:“进谏君主过于频繁,就会遭受侮辱;劝告朋友过于频繁,反而会被疏远。”

子游认为,劝谏君主太过频繁,就会遭受侮辱。

⊙名家品论语⊙

立德,要有高尚的志向和操守,要有维护和弘扬人间正气的道义精神,这种道义精神是自己心中的最高信仰,它甚至高于自己的生命。孔子强调君子要有弘毅的品格,维护道义,见义勇为,不谋私利,急赴公难。

——姜广辉《儒学的道德精神及其对它的现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