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名画·中国名画(彩图精装)
- 青木
- 1750字
- 2024-11-04 10:11:17
林荫道
必知理由
◎ 世界美术史上最著名的古典风景名画之一
◎ 天才画家霍贝玛最杰出的作品
◎ 精湛的远近透视法运用,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的构图,成功的冷暖色调的运用
〉名画档案
名称:《林荫道》/作者:霍贝玛/创作时间:1689年/尺寸:140×103cm/类别:油画/收藏: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画家简介
霍贝玛(1638~1709),荷兰杰出的风景画画家。出生于阿姆斯特丹,自幼生活贫困。早年师从雷斯达尔学画风景画。他的作品真实地表现了自然界多变的景象,把风景描绘得准确、客观,富有动感,用色丰富多变。内容多描绘乡村道路、农舍、池畔等。作品不为当时人接受,画家的生活处在极端的贫困中。代表作有《林荫道》、《林中茅屋》、《磨坊》、《森林》等。
名画欣赏
《林荫道》描绘的是一条极普通的乡间泥泞小道,路面上印着几道深浅不同的车辙。两边矗立着尚未成荫的树木,这些树木排列整齐,高低参差不齐,枝叶也很稀落。道路的中间,一个猎人正牵着一只狗在走。小道左边的远处矗立着一座教堂,在一马平川的地势中显得很高大。路的右侧,在一片树苗地,一位老农正在修剪地里的果树。远处有两个农村妇女正在路上边说边走。她们的身旁是简朴的房舍。整个画面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是荷兰当时农村生活的实录。
这幅画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体现在画家远近透视法的精妙运用。画面上的两排树木,笔直地伸向远方,给人一种摇曳多姿的感觉。其实这种构图是很难把握好的,画家采取近大远小的焦点透视手法,把透视的焦点放在路的尽头,并将这两排树木在画面中略微倾斜了一些,然后把树木从高大依次逐渐缩小,而树木的枝叶却逐渐趋于繁茂和稠密,前后形成对比和衬托,从而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这两排伸向远方,看不到尽头的树木。画面的整体构图,也很有讲究,可以总体上分为:大地、树木、天空三个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彼此映衬又各有特点。大地上的田地、农舍、小河、教堂以及画面左端的一丛树木构成了一个均衡的有机组合,它们处在水平的观赏层面,是画面中重要的基础构件,也是树木和天空这两部分的背景和衬托部分。两排树木处在关键的过渡部位,一方面它们把我们的视野带到了画面的深处,把画面拉的很深、很远,很有立体的纵深感;另一方面它们伸向蓝天,是蓝天和大地的连接者,起到了衬托蓝天的目的。是全部画面的重心所在。蓝天的高远正是在这些高树和大地上的事物衬托下才得以实现的。可说这幅画的构图环环相扣、严丝合缝,达到了构图上的高度完美、和谐。画面上1/3的田地是暖色调,而2/3的天空是冷色调,这样的色调搭配是极为冷僻的,很难达到和谐的效果,可是在这幅画中却出奇地和谐。主要是得益于这些树木的平衡过渡以及纵深的深度感缓冲了画面色调的突然对比造成的不适应。
《林荫道》描绘的是极为朴素的乡下风景。然而在画家的笔下却摇曳多姿。那和谐的自然风光在画家精妙的构图中显得特别辽远而空灵,田舍、小路、树木、教堂都沉浸在一种和谐、自然、平坦而真实的氛围中,让人似乎感受到了迎面而来的泥土气息。画中的人物则赋予了画面人文的气息,使画面充溢着鲜活的生活情趣。自然和人文在这里水乳交融,纯粹的风景和纯粹的人物都无法达到这种效果。这也是画面打动人心的地方,因为它是鲜活的,能引起人共鸣。
绘画知识
“近大远小”透视
“近大远小”是透视的一种方法,即把同等物体近处画的比较大,远处画的比较小。这也是最基本的透视手法,近大远小,一方面形成了视觉上的对比、协调,符合欣赏习惯;另一方面形成了画面的纵深立体感和层次感。
此图展现了乡野的美丽风光,画面上宁静的乡间景致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使观者心旷神怡。对称的小树于平稳中见动感,随小道向前远望还能看到左旁的教堂尖顶,右旁两幢高顶茅屋,车辙印在泥泞的村道上,表现出一种正在延续着的平静而艰难的生活,占有大部分画面的天空则云蒸霞蔚,美得令人陶醉。这幅画中还带着一种忧伤的讽刺意味,长长的林荫大道在灰暗的地平线处消失到一点,画中这种忧伤的讽喻也是霍贝玛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带有农舍的风景 霍贝玛
霍贝玛是荷兰画派中重要的风景画家,也是17世纪荷兰风景画中的最后一支。霍贝玛曾向雷斯达尔学画,后二人发展为朋友,他们常一起作写生旅行,有时描绘同一题材,他的画风较其老师更加清新、朴素、明朗。霍贝玛深爱故乡,尽管他一生作品不丰,可是每一幅都是他亲自体验大自然的美与诗意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