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知识全知道(超值全彩白金版)
- 董洪杰
- 348字
- 2024-12-22 20:09:53
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
最早时,汉儒曾将“夏尚武,殷尚敬,周尚文”称作三教,其意为三种社会教化的风气。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道教兴起。至三国时期,“三教”逐渐固定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在“百家争鸣”的背景下形成的九个学术流派,分别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子和商鞅为代表的法家、以苏秦和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以邓析为代表的名家、以吕不韦为代表的杂家和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同时,人们也习惯将宗教、学术中的各种流派统称为“三教九流”。不知从何时起,民间口头上又将从事各行各业的人们分为“九流”,根据高低贵贱又具体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三个等级。因上、中、下九流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风俗的变化有所变化,故不止一个版本。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三教九流逐渐贬义化,泛指那些在江湖上从事各种不是很体面的行当的人。
民间九流排序
民间在口头上形成对各个行业归类的“九流”说法之后,其版本一度产生变化,目前流传下来的至少有四个版本。其一为:以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为上九流;以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僧、道、尼为中九流;以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为下九流。在另外三个版本的九流排序中,上九流和中九流的内容均变化不大,而下九流的变化比较大。卖油、修脚、剃头、抬食合、裁缝、巫、吹手、戏子、卖糖、搓背等职业均曾被列入下九流。可以看出,虽然名义上上、中、下九流内部各职业间也存在先后之别,但其非突出重点,“九流”的重点在于强调上、中、下九流之间的横向比较。其中,上九流主要是指帝王、官员、商人、地主等有权有钱阶层;中九流则主要是读书人、宗教人士、医生、风水先生、画师、书法家等技术含量较高或高雅一些的职业;而下九流除了固定地包括盗贼、娼妓、吹手等职业外,其他各种比较简单的服务性行业都经常随着时代变化而入选。因此可以推测,所谓上、中、下九流其着力点并不在于推崇上、中九流,而在于强调下九流职业的低贱。可以想见,各个时代的下九流的从业人员往往遭到人们的歧视,也便难怪“三教九流”从一个中性词逐渐变成了一个具有贬义意味的词了。
另外,元代时,曾经在九流的基础上形成过简单化的“十流”的说法,即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元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治者缺少“以儒治国”的中原社会传统观念。自金亡北方科举停办,直至元代中业复科,科举取士制度在元朝统治时期废弃达八十年之久,儒生仕进无途,社会地位恶化。儒生居“十流”之末也是这一社会现实的反映。
郎中
郎中即医生之意。周朝之前,华夏先人处于巫医不分的阶段,自春秋时期开始,巫、医逐渐分家,并开始出现专科医生。宋代之前的医生往往按专科性质称为食医、疾医、金疮医等。唐代时曾有医生的说法,但其时指的是学医的学生之意。而郎中、大夫本来均是古代官职名,唐宋之际,一些皇家医生的官职也达到了郎中、大夫级别。因当时民间流行以官职称呼,故民间普遍开始以郎中、大夫称呼医生。其中,南方人习称“郎中”,北方人则习称“大夫”,至今沿用。总体而言,因为郎中能够救死扶伤,加上大部分郎中颇具道德,对诊疗费一般是根据对方家庭情况酌情收取,对穷苦人往往免收诊疗费。因此大部分郎中往往在一乡之内颇具声望,社会地位较高,在对古代职业进行排序的“九流”的多个版本中,均稳居于中九流第二位,仅次于举子。古代许多读书人都一向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志愿。
风水先生
在我国民间,对占卜方位的方术多称为“风水”,进而把从事这种职业的人称为“风水先生”。由于看风水的过程中,大多数风水先生都习惯以阴阳学说来解释天象、地脉,人们从直觉上认为他们是经常与阴阳界打交道的人,所以又称他们为“阴阳先生”。
风水从诞生之初就与天文历法、地理结下了缘。作为风水先生,必须能够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这是他们的基本技艺。之所以被称为相地术,是因为看风水主要是观察地理形势。叫做青乌根源于汉代相地家青乌子,人称青乌先生,以后人们多称此术为青乌。至于青囊称谓的缘起,大致是由东晋郭璞根据青囊九卷而著的相地术经典《青囊经》得名的。
因此,后世的风水先生多以郭璞为鼻祖,也有的认为九天玄女是阴阳院(风水门)的宗师。传说中,黄帝在九天玄女的帮助下战胜蚩尤,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而且从玄女那里学会玄学术数,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风水术。
拆字先生
清代蒲呱绘。这位先生只要看顾客写下的字,通过分析就能占卜吉凶。陈文瑞有诗云:“学数谈星各隐占,偏旁字拆减还添。心驰商贾工农外,且设君平卜肆帘。”
算命先生
算命是中国最古老的行当之一。自殷商时代起,人们便开始利用龟甲裂纹来占卜吉凶,其时的占卜者多为巫师。到春秋战国时期,因八卦的流传及阴阳五行学说的兴起,许多知识分子开始通过看相预测一个人的命运。如春秋时的范蠡便善于看相;战国时的魏国人唐举曾准确预测过别人的寿命。不过上古时代的算命并不是一个谋利的职业,而更像是一种学问。秦汉之际,在社会的大动荡中,人们普遍感到命运无常,因此都希望能提前对命运有所把握。在这种社会心理下,占卜、算命行业开始形成正式的职业。汉代时,上至皇室、下至百姓,无不热衷相术。到唐宋之际,“八字”算命法开始流行,使得原来仅凭相术的算命法形式更加多样化,算命行业自此形成一个普遍的职业,当时一些算命师甚至在街市中租房“营业”。
就社会地位而言,算命因为是个脑力活,且“事关”别人命运,因此算命先生在早期形成的多个版本的“九流”中都排在中九流的中间位置,社会地位应该说还是比较高的。但到清代时,由于各类江湖郎中、落魄文人、云游僧道都加入算命行业,加上一些人引进欧洲、朝鲜等国的算命术,算命行业开始鱼龙混杂,可信度大大下降,算命先生的地位也因此开始下降。
厨师
“厨师”本是西周时期官名,指当时宫廷内负责天子饮食事宜的官员,又叫膳夫、厨人、
庖丁、庖子等。上古时期,厨师一般指的都是宫廷和贵族的私人奴仆,民间并未形成比较普遍的厨师行业。直到汉代文、景时期,都市经济的兴起促进了饮食市场的兴旺,厨师才成为民间一个普遍的职业。当时的厨师已经穿上专门的厨师工作服,并存在明确的分工。唐宋时期,都市进一步繁荣,厨师行业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其时厨师称作“禽行”,禽行又分内、外行,内行指在饭馆里的师傅,外行则指专门四处走穴给人办宴席的厨师。当时的分工更是严格,据唐代《国史补》记载,富人家需要办席时,找社会上专门提供服务的相应组织,三五百人的宴席可立刻做好,这没有极细密的分工自然是不可能做到的。明清时期,饮食更是形成一种文化,各繁华都市均出现不少名噪一时的名厨。就社会地位而言,那些宫廷、贵族的家用厨师虽然能够发家乃至做官,但一不小心便有杀身之祸,担的风险也比较大;而那些民间厨师的社会地位则不高不低,既没有列入中九流,也未列入下九流。总的来说,人们对厨师是一种并不看在眼里,但也略微羡慕的态度。因为在古代多数时候,物质贫乏且经常发生饥荒,而厨师在嘴上自然是不受委屈的,即使饥荒年月,至少是不挨饿的。“三年天旱,饿不倒厨官”等谚语便反映了这种心理。
私塾先生
因为中国古代民间教育发达,因此私塾先生也是相当普遍的职业。早期教育多为贵族家庭垄断,私塾先生数量有限。自隋朝开科举制度之后,政府与社会之间通过教育打通一条仕途,民间教育兴起,私塾先生开始遍布全国城乡各地。古代的私塾先生总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开班招生“,即先生在自己家里或借庙宇、祠堂或租赁房屋开办学堂,招收附近学龄儿童入塾读书,《水浒》中的智多星吴用便是如此;另一种则为被延请施教,或者是被富贵人家单独请到家中教育子女,或者是被一个村庄或一个宗族之人集体请去开馆教育儿童,如《红楼梦》中作为林黛玉老师的贾雨村。对应于主人的“东家”称呼,私塾先生往往有“西席”、“西宾”的别称。私塾先生施教的内容主要是对儿童进行启蒙阶段的识字教育。古代私塾先生主要由科举落第的秀才,其次是未中秀才的童生担当。
关于私塾先生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则因人而异。在大户人家做私塾先生,待遇一般比较好;在村塾教学,待遇往往差些。当然这也与东家是大方还是吝啬有关。另外,明清之前的私塾先生待遇与社会地位都还比较不错。明清之际,读书人地位下降,私塾先生待遇与地位都直线下降,故有“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谚语。不过总体而言,因古代通过读书能够做官,所以人们普遍重视教育,私塾先生固然挣不到什么大钱,但还足以或宽或紧地养活一家之口;地位虽说不上高,但还算是受人尊敬的。
药铺
周朝之前,巫、医、药不分。春秋战国之际,医、巫分家,同时医、药也开始逐步分工。医生除了自己采药外,也向民间的采药人购买药材。汉代时,在医官之外,已经存在专门的药官——药丞、方丞,两者分别掌药和药方。同时,民间采药卖药也成为专门职业。唐代,民间开始出现固定的卖药摊贩和摊位,药品零售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宋代,朝廷还在开封开办了第一家国家药店“官药局”,都市中出现大量的正规药铺。除一些医生自己也开有药铺外,许多医生只负责看病开药,病人自到药铺抓药。明清之际,药铺更是遍地开花,清代仅北京城里就有100多家中药铺。另外,在规模上也更成气候,出现许多全国知名并流传久远的著名药铺,如开办于明天启年间的杭州朱养性药堂,清代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在杭州开的胡庆馀堂,而康熙年间开办于北京的同仁堂至今存在。许多大药铺往往还有坐堂医生提供咨询。清末西药房也开始出现,并逐渐取代了中药房。在古代,开药铺被称为善举,药铺老板有时还被称作善人。因此明小说《金瓶梅》中西门庆之所以人人尊称其为“大官人”,不仅是因其有钱,还与其药铺老板的身份有关。
优伶
中国最早的职业演员,大约产生于西周末年,那时称“优”。这些“优”是奴隶主贵族的家养奴隶,善歌舞,会模仿别人的语言和动作,专供贵族声色之娱。优孟就是春秋时楚国国王的“优”。
优伶的社会地位从来就是卑微的,职业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欢乐。有的优伶则“献媚邀宠”,以博得安乐。优伶邀宠的手法无非就是以艺或色,或艺色并用,双管齐下。他们经常在帝王或权贵的身边,有机会察言观色,投其所好。
优伶的出现和发展是伴随着中国古代戏曲产生和发展的。先秦滑稽戏中已经产生了优伶,经过汉魏六朝的故事剧、唐朝的参军戏、宋代的南戏、元朝的杂剧、明清的传奇等发展阶段,优伶活跃于戏曲发展的各个时期,并为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宋国河北郡太夫人宋氏出行图 莫高窟壁画
画面是行进中的乐舞杂技表演。队伍最前列为杂耍表演。中间四名舞女,身着花衣,相对起舞,长袖飘动,姿态优美。乐队十几人,所持乐器有拍板、腹鼓、鸡娄鼓、笙、横笛、箫、琵琶等。乐队面对舞者演奏,舞者合乐而踏,乐与舞相融无间。
婢女
婢女是古代为皇家、官府或富贵人家充当奴仆的女子,具体可分为宫婢、官婢和私婢三类。婢女的来源大体上有四类,一类是因父母犯罪,子女被牵连的,其中男子为奴,女子为婢;另一类是穷人无法度日,将女儿卖作女婢的,这种情况在发生大的饥荒时尤其普遍,如东汉末年便是如此,官不能禁;第三类则是遭拐骗、劫掠的女子被违法卖到异地的,如《红楼梦》中的香菱。另外,有些女子因父母为别人家的奴仆,其生来也就是人家的婢女了。婢女是古代社会中一个相当悲惨的群体,往往要早起晚睡,服侍主人的饮食起居、洗菜烧火、打扫房间、洗衣服等,有的还要织布,为主人赚取经济收入;另外,婢女人权也遭到严重剥夺,经常被主人打骂,被男主人奸淫也无可奈何,因古代法律多规定奴仆告主人官府不予受理;并且,婢女的人身自由完全由主人决定,主人既可以将其卖出,也可以将其随便婚配别人。尤其宫中的婢女往往将青春年华空耗在寂寞里,一辈子没有婚配机会。不过,虽在法律及风俗上婢女地位低下,但由于古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多数主人对婢女还是讲究人情味的。
娼妓
娼妓业古已有之,最早的娼妓发端于宗教卖淫,后来出现了宫妓、私妓。正式的市妓和妓院则产生于春秋初期。这一时期的管仲设置女闾,开了官办妓院的先河。
娼妓中的主要角色,即以卖淫为业,以肉体换取金钱的女人,称为妓女。我国古代,最早的妓女来源于“家妓”。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妓女的种类也渐趋多样,如“宫妓”、“官妓”、“市妓”、“私妓”等。无论是“宫妓”、“官妓”还是“市妓”、“私妓”,沦落风尘的良家女子都是其重要源泉。纵观中国娼妓发展史,妓女不外乎“艺妓”和“色妓”两种。所谓的艺妓,就是卖艺不卖身,这类妓女一般具有较高的才艺;而色妓则是直截了当地以出卖肉体谋生。从春秋战国至南北朝近千年的时间里,妓女以“艺妓”为主;到了唐宋时期,艺妓和色妓呈现出并存的局面;到了明清的时候,艺妓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或者说转变为色妓,而色妓则成为妓女在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存在形式。
妓女身处社会的底层,受到方方面面的剥削和压迫,生活极其悲惨。如果遇到生病或者其他灾厄,她们更是苦不堪言,有时甚至生命都没有任何保障。
乞丐
据史学家考证,乞丐自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解体以来,一直存在。时间长了,人们根据行乞的方式对其进行了分类。
原始型乞丐,他们因采取哀乞苦讨的方式乞讨而得名。古书称这类乞丐为“乞儿”。他们有的是由于一时落魄走到这一步,或遭遇天灾人祸沦落至此,只能靠行乞苟延残喘。卖艺型乞丐,指那些有一技之长,并以此招徕看客而且能博得其欢心,从而换取施舍的乞丐。劳务型乞丐,指的是那些从事一般人不愿或不屑于做的低贱、简单、肮脏、辛苦的劳务,以此换取施舍的乞丐。残疾型乞丐,即肢体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乞丐。他们当中有的是真的先天残疾或后天致残,无亲无故,自身又丧失劳动力,只能靠乞讨过活,着实可怜。流氓无赖型乞丐,这些人表面上是乞丐,实质上则是披着乞丐外衣的流氓。
丐求祖师
选自《点石斋画报》。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乞丐盘踞某庙,某日镇上戏班演戏,欲将戏箱抬进,与乞丐发生争执。乞丐被打得落花流水,于是只好祈求祖师严嵩相助。相传严嵩当年奉旨讨饭,又不许别人施饭,以致饿死,于是被奉为乞丐鼻祖。
上述各种类型的乞丐也只是“丐帮”这个大群落中的一小部分,其他还有形形色色的乞丐。但无论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都不会跑出乞怜或骗钱或二者兼而有之的圈子。
流氓
流氓古已有之,从先秦时期的“赖子”、“恶少”到明清之际的“光棍”、“青手”、“打行”、“讼棍”、“帮闲”、“神棍”等,绵延不绝,其类型也不断增加。
光棍,本意是指没有妻室的单身汉,后泛指以敲诈为生的流氓无赖。近代的齐如山在《北京土语》一书中对该语的解释是:强索人钱财,占人便宜者,称之为“光棍”。光棍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整日出入于市井、青楼妓院之中。这些人滋生是非,扰乱社会秩序。
青手与打行是比较专业的流氓。所谓青手就是打手,而打手的组织就叫做打行。这种流氓在明朝中期以后的江南地区较为多见。他们有的是由于人口的激增,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流动到城镇无所事事形成的。迫于生计,这些青手往往聚在一起,专门替别人报私仇,逼讨债务。有时也成群结党,以强凌弱,故意找碴儿与人发生争执或口角,然后就动手打人,抢夺财物。
讼棍,专指流氓习气严重的讼师,有时也叫做“讼鬼”。他们专门等别人吃官司,然后就出入公堂,为买通者作伪证,颠倒黑白,从中渔利。
帮闲,其实就是闲汉,他们不务正业,满街乱串,踢气,嗑瓜子,走街串巷,有时在花街柳巷闲逛,为嫖客打听一些花柳逸闻,讨几个赏钱。
善棍和神棍,分别指那些披着行善的外衣,打着宗教的旗号,进行流氓活动的无赖之徒。善棍以兴办慈善事业为名,在街市上赁一间屋,挂上“某某善堂”的牌匾,然后四处募捐。如果有人问及钱款的去向,他们就胡诌什么放赈、办学、养老、育婴等,蒙混过去,其实市民们捐助的款项全被这些人中饱私囊。神棍,则创立某某会,“教劝人修炼功行圆满,即可白日升天”,让他们拿出若干财物,到某某地方进香,最后达到骗钱害人的目的。
剃头师傅
剃头在古代属于下九流的行当,剃头者俗称剃头师傅、剃头匠、整容匠、镊工、待诏等。汉代时,出现了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当时主要是为贵族服务。直到宋代时,都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服务业的繁荣,理发的行为才开始广泛存在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剃头师傅成为城市中常见职业。不过,古人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除了幼儿外,成年人找剃头师傅主要并不是为剃去头发,而是做一些洁面、梳发等方面的事情。如宋代剃头师傅剃头时所做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镊子将客人头上的白发拔掉,故剃头匠有镊工之称;二是剃去颊毛与胡子,并拔鼻毛;三是用竹篦梳理头发,以使头发顺畅并清除头皮屑及虱卵,最后则将头发盘在头顶做成一个造型。明代还增加了挖耳、推拿等服务。金及元代,均对汉族人下过剃发令,但因汉族人的拒斥而不了了之。清代,在强制推行剃发易服令的政治背景下,剃头行业大盛,到处都能看到剃头师傅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因清人脑袋前端的头发需要经常剃掉,对于剃头师傅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顺治、康熙年间,城市中开始出现理发铺,后来剃发行业还建立了自己的行业协会,并有自己的祖师爷(一说罗祖,一说吕洞宾)。总体上,古代理发的都是男子。直到“五四”之后,女子才开始成为理发店的主顾。
木匠
木匠这个职业可以说是再古老不过了,木匠最早被称为“木工”,《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有六工,曰:土工、木工、金工、石工、兽工、草工。”之后木匠又有“梓人”、“梓匠”、“匠人”等称呼。木匠在古代的工作范围相当广泛,除了建筑之外,人们生产生活中家具、车船、棺材、木工艺品乃至军事上的弓箭、碉堡等,都离不开木匠。故此木匠在整个古代社会都是一个大行当,无论农村还是城市都有大量的木匠。古人早期按照木匠的专职领域进行过相当繁琐的分类,后来又简化为三类,一类是负责建筑等大器作的木匠;另一类是制作比较精致的木工艺品等小器作的木匠;第三类则是制造车船等介于前两者之间的木匠。总体上,木匠在古代属于典型的有一技在身之人,但木匠行业毕竟入门门槛不高,一般人都能学,因此其社会地位并不高,甚至一度被归为下九流。
当铺
当铺旧称质库、解库、典铺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一种金融机构,具体形式为典当人以自己的房产、土地或某件物品作为抵押,按抵押物品的打折价值从当铺借到一定银钱,然后约定日期。如到期归还银钱,则当铺收取一定利息,归还典当物品;如到期未能归还银钱,则典当物归当铺所有。当铺最早是南朝梁的僧人搞出来的,因南朝梁武帝信奉佛教,寺院财产丰富,一些僧人收取别人抵押物后放高利贷,形成最早的典当业务。唐宋时期,典当行业在民间兴盛起来,当时还存在官办当铺。明清时期,当铺尤其繁盛。清乾隆年间,仅北京就有六七百家当铺。古代到当铺典当者,均是家有急难逼不得已才如此,多为穷人,尤其灾荒年景,穷人多以典当渡难关。总体上,典当行业在古代名声相当不好,往往是高息低放,刻意压价,典当金额往往不及物品价值的一半,利息却相当高,故穷人多恨之。《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便开有当铺,小说对其贪婪有生动的描写。不过古代金融服务业缺乏,当铺毕竟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解一时之难的路径。
北京城百姓抢当铺
杨柳青年画。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清帝及慈禧太后西逃,城中大乱。众多的贫民因国破兵乱,无处谋生,不得不铤而走险。图中描绘了当时群众激动地向高利剥削的当铺抢夺财物的情景。
澡堂
中国人相当爱好洁净,汉代时,朝廷每5天便给官吏放一次假,让其回家洗澡。早期贵族多利用天然池塘或在府邸内建造露天池塘以供洗澡。唐代人则喜欢在温泉洗澡,除著名的供唐玄宗和杨贵妃洗澡的华清池外,还建有众多的温泉澡堂。到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商业经济的繁荣,城市中出现公共澡堂。当时开澡堂称为“香水行”,可能是澡堂内放有一定的香料之故。泡澡堂成为广大市民阶层离不开的消遣活动,文人士大夫尤其喜欢光顾。据说苏东坡便喜欢光顾公共澡堂,并就此有过一些词作。当时还有将澡堂与茶馆一块儿经营的,客人洗完澡还可以在茶馆里品茶。元、明、清时期,公共澡堂更加普及,尤其清代时,澡堂门口竖有高高的杆子,上挂澡堂招牌广告,以吸引顾客。澡堂内服务也更加周到,配有专门的伙计为客人服务,备有专门毛巾、饮料等;另外,澡堂还派生出了搓澡、捏脚、修脚等行业。不用说,澡堂行业必定是属于下九流了。
三百六十行
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所谓的三百六十行,只是个笼统说法,泛指各行各业。唐代时,一度产生“三十六行”的说法,但同样只是一种笼统说法。宋代时,好事者周辉在《清波杂志》上凑出了三十六行,具体包括肉肆行、丝绸行、文房用具行、酒米行、铁器行、药肆行等,基本上代表了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常见行业。至于“三十六”为何变为“三百六十”,清末徐珂的《清稗类钞·农商类》载:“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则七十二行;十之则三百六十行。”可见“三百六十行”乃是人们在三十六行的基础上乘十形成的。明清之际,中国农业、手工业获得极大发展,商品经济日渐繁荣,许多原本由家庭生产的用品都开始从家庭中分离出去,成为专门行业;另外又出现了诸如金融、报行等新兴第三产业。可能人们普遍感觉生活中的行业迅速增多,于是干脆在三十六的基础上乘以十,形成了“三百六十行”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