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知识全知道(超值全彩白金版)
- 董洪杰
- 4字
- 2020-06-24 17:52:45
饮食文化
烧尾宴
古代名宴烧尾宴历来声名显赫,是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此宴出现在唐高宗时期,距今已有1300余年了。“烧尾”一词源于唐代,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兽可变人,但尾巴不能变没,只有烧掉;二说是新羊初入羊群,只有烧掉尾巴才能被接受;三说是鲤鱼跃上龙门,必有天火把它的尾巴烧掉才能成龙。此三说都有升迁更新之意,故此宴取名“烧尾宴”。
烧尾宴的风习,始于唐中宗景龙时期,终于玄宗开元年间,仅流行了20余年。景龙三年(公元709年),韦巨源官升尚书左仆射,在家设烧尾宴奉请皇帝,肴馔丰美绝伦,世所罕见。《清异录》中记载了韦巨源设烧尾宴时留下的一份不完全的食单,使我们得以窥见这次盛筵的概貌。食单共列58种菜点。20余种糕饼点心中仅“饼”的名目就有“单笼金乳酥”、“贵妃红”、“见风消”、“双拌方破饼”、“玉露团”、“八方寒食饼”等七八种之多;馄饨一项,就有24种形式和馅料……烧尾宴中的工艺菜也令人叹为观止,一道“素蒸音声部”,用素菜和蒸面做成一群蓬莱仙子载歌载舞,栩栩如生,华丽壮观。菜肴则水陆八珍,尽皆入馔。从菜名到烹调均新奇别致,超乎想象。有乳煮的“仙人脔”,生烹的“光明虾”,活炙的“箸头春”,冷拼的“五生盘”,笼蒸的“葱醋鸡”,油炸的“过门香”以及匠心独运的蛤蜊羹“冷蟾儿羹”……58种菜点并非烧尾的全部,我们已能显见此宴的奢华,无怪乎唐代另一个宰相苏琼得官,却不向皇帝进献烧尾宴,并义正词严地说:“宰相是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今关中大饥,米价很贵,百姓都吃苦头饱,所以臣不敢烧尾。”从此,烧尾宴也就渐渐消逝了。虽然如此,烧尾宴是中国筵宴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上承周代八珍席,下启宋朝万寿宴和清廷满汉宴,开了豪华大宴之先河。
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起兴于清代,原是官场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坐的一种全席,逐渐发展成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华大宴。乾隆年间李斗所著的《扬州书舫录》中有关于满汉全席的最早记载:“满汉全席,分为六宴,均以清宫著名大宴命名,一为蒙古亲藩宴,二为廷臣宴,三为万寿宴,四为千叟宴,五为九白宴,六为节令宴。全席汇集满汉众多名馔,择取时鲜海错,搜寻山珍异兽。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隆。席间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敬校宫廷之周,令客人留连忘返。全席食毕,可使您领略中华烹饪之博精,饮食文化之渊源,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
奇石摆出的“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是我国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巨型宴席。既具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吸取地方风味之精华,菜点精美,礼仪讲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独特风格。满汉全席共有108道菜,分三天吃完。满汉全席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烹饪技艺精湛,富有地方特色,突出满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锅几乎是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溜、烧等兼备,为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
宫廷御膳
宫廷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的宫廷菜萌芽于夏商时期,到西周时,宫廷御膳机构已全面建立。商代有“酒池肉林宴”,周朝有“八珍宴”,战国时期有“楚宫宴”,汉代有“王宫宴”、唐代有“烧尾宴”、“龙凤宴”,宋代有“皇寿宴”,到清代的“盛京宴”、“满汉全席宴”等,宫廷御膳以其独特的魅力流芳至今。宫廷御膳就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专门管理帝王和后妃膳食的机构所做的菜肴。宫廷菜作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登峰造极的产物,其特点是菜点众多,珍馐齐全,选料精细,制作讲究,调料多样,滋味各异,形状美观,餐具精致,菜名典雅,富有情趣,注重滋补,美容养颜;多山珍海味,既有白煮烧烤,又可煎炒烹炸,技术较任何地方菜系更为全面。经历代御厨不断加以完善,宫廷菜品种更加繁多,味道的层次感强,口味以清鲜酥嫩见长。宫廷御膳的外形可谓是精美绝伦,美食与美器共同彰显皇族风范;宫廷御膳在菜品质量上堪称天下无双,营养丰富,口感极佳。
康熙皇帝的一品龙皇翅、宫门献鱼;雍正皇帝的御膳极品鲍、清宫蒸蟹;乾隆的长寿汤;慈禧太后的一品官燕、抓炒鱼片、蜂窝土豆等,皆为菜肴之上品。溜鸡脯、荷包里脊、炸佛手等更是千古流传的特色菜肴。宫廷御膳不仅以绝顶的形、色、香、味征服了封建皇族,更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
中国菜系
中国是传统的“烹饪王国”,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美食有着重要的地位。“民以食为天”、“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等古语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人自古就有重饮食的习俗。中国文化对世界影响最为广泛而深远的当属中国烹饪,在世界各个国家,只要有华人居住,就有中国餐馆。到中国旅游,不品尝一下中国的美味佳肴、风味小吃,就无法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精妙所在。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饮食,就不了解中国,中国饮食文化可谓是独一无二、博大精深。
在中国饮食文化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国菜”总的格调下不同的地方风味,逐渐成为一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派别。中国的地方菜系丰富多样,最著名的有八种: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称为“中国八大菜系”,还有的加上京、鄂两菜系,构成十大菜系。众多菜系的不同,主要是源于各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或物产资源存在着差别,这是各地人民的饮食种类和口味习惯各不相同的物质基础。“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禽”,就是这个道理。物产决定了人们的食性,长期形成的对某些食物独特味道的追求,渐渐地就成为一种难以更改的习性。俗称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就是地方饮食长期形成的结果。菜系的形成还与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和转移密切相关。中国著名的几大菜系基本上都是出自富庶的省份地区或是人杰地灵之乡。如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淮扬是盐商的老家,湘菜和徽菜名列八大菜系,也与其省份出读书人较多有很大的关系。
宴饮之礼
作为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水、烟或点心。《清稗类钞·宴会》云:“(客来)即就坐,先以茶点及水旱烟敬茶,俟筵席陈设,主人乃肃客一一入席。”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男女同席时,则先女宾后男宾。酒要斟至八分满为宜。上菜时要先上冷菜后上热菜。上全鸡、全鸭、全鱼等大菜时,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宴饮结束,主人要将客人让入客厅小坐,上茶,交谈至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如今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完整保留。
宴饮图
明张岱《夜航船》载:“十月朔拜暮,有司进暖炭,民间作暖炉会。”图为众人围坐宴饮的热闹场面。
待客之礼
对待客之礼,《周礼》、《仪礼》与《礼记》这儒家经典三礼中已经记载得非常详细。凡是陈设便餐,带骨的菜肴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干的食品菜肴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放在靠右手方。细切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在近处。蒸葱等伴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这些规定都是从用餐实际出发的,并不是虚礼,主要是为了取食方便。仆从摆放酒壶酒樽,要将壶嘴面向贵客;端菜上席时,不能面向客人和菜肴大口喘气,如果此时客人正巧有问话,必须将脸侧向一边,避免呼气和唾沫溅到盘中或客人脸上。主人要作引导,要作陪伴,主客必须共餐。尤其是有长者在席时,酌酒时须起立,离开座席面向长者拜而受之。长者表示不必如此,少者才返还入座而饮。如果长者举杯一饮未尽,少者不得先干。凡是熟食制品,侍食者都得先尝一尝。如果是水果之类,则必让尊者先食,少者不可抢先。
进食之礼
进食之礼在先秦时已有了非常严格的要求,直至现在。一般要坐得比尊者长者靠后,而进食时要尽量坐得靠前一些,以免不慎掉落的食物弄脏了座席。主人不能先吃完而撇下客人,要等客人食毕才停止进食。宴饮完毕,客人自己须跪立在食案前,整理好自己所用的餐具及剩下的食物,交给主人的仆从。更有“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口它食”、“毋啮骨”、“毋投与狗骨”、“毋扬饭”、“毋刺齿”、“当食不叹”等许多饮食礼仪。这些进食之礼曾作为许多家庭的家训,代代相传。食礼为先,食礼是饮膳宴筵方面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餐饮活动中的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体现了赴宴人与东道主的仪表、风度、神态和气质。
席间雅兴
中国人不仅讲究吃,还讲究吃的艺术。一桌宴席不仅要吃得有滋味,还要吃得有兴致、有水平。如果一人坐于席上,或大汗淋漓、挥汗咀嚼,或谈吐粗鲁、举止不雅,那岂不是在暴殄天物?诗圣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只有这样的雅兴、逸兴,才能使宴席陡增味外之味,盎然无比。
诗文宴饮,大多为文雅之士而为之。此时食客既要有席宴的吃情,又要有应时的才情。早在先秦之时,就有以赋诗为宴饮增趣的。《春秋左传》记载,齐国国君与晋国君欢宴,席上晋国大夫荀吴赋诗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齐君也赋诗曰:“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两人均赋诗颂扬自己的国家,在这样的豪情之中不禁大增宴席的雅兴。不仅诗如此,文亦然。唐朝著名诗人王勃在宴会上文情大发,挥毫泼墨,留下了千古绝唱《滕王阁序》。可想而知,赋文之后的宴席定会别有兴味。诗文言志,宴饮吃情,在席间饮酒欢宴,赋诗撰文,真应了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为筵宴助兴,除了音乐舞蹈和赋诗撰文之外,古人席间还有种种雅致的游乐活动,有的甚至流传至今。如礼射、投壶、流觞、传花、酒令、剑、看戏、划拳、征联、说笑话、射覆、抛球、骰子、酒胡子……这些游乐活动虽大多与饮酒关系更为密切,但却无不为席宴增添无限的趣味。
流觞
流觞又称“流杯”、“浮杯”。“觞”、“杯”均为酒器,又称为“羽觞”或“耳杯”,春秋战国之时的楚国就已经非常流行羽觞了。羽觞很轻,能够浮于水上,便有了流觞之戏。人们在水旁欢宴时,将酒杯盛满酒自上游放入水中,之后奏乐。待酒杯流到筵席之处时,众人便取酒分饮。在山水美景之间,饮酒、美食和玩乐,是何等的雅兴。
曲水流觞图 宋
此图描绘的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春三月与朋友集会赋诗之雅事。
酒令
酒令更是中国人席上常见的游乐方式,以酒令佐饮既活泼又富有情趣。酒令用于行酒,是以众人事先约定的方式来决出胜负,以胜者罚负者酒。酒令多种多样,许多均为文字游戏,有对诗、联句、拆字、回环、连环、藏头等。此外,还有骰令、游戏令,即掷骰子行酒和抛球、划拳等游戏方式。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云“香球趁拍回环盒,花盏抛巡取次飞”,形容酒筵上欢快热烈的抛球游戏的场面。
传花
传花也是古人筵宴上的一个极其有趣的节目,最常见的一种是击鼓传花。击鼓时,在座每人依次传递花枝,鼓停之时,花枝在谁手中,此人即将受罚。《红楼梦》中提到贾府每在元宵中秋佳节之时就会击鼓传花,宴饮玩乐。除了传花,还有数花。宋叶梦得的《避暑录话》载,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扬州有一座“淮南第一堂”美誉的平山堂。每逢暑天,便会与骚人墨客、至友同仁们宴饮于此。饮酒之时,常常令人将池中的荷花摘来,与众宾客依次摘取花瓣,待花瓣全被摘光之时在谁手里,谁就要认罚酒一杯。众人欢宴,“往往侵夜戴月而归”。
茶道
茶道即饮茶之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来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仪式。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中国茶道传入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展。唐朝《封氏闻见记》中有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我国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唐朝陆羽所著的《茶经》是最早记载中国茶道历史发展的巨著。
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被人们视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和文明的象征。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达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使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之目的。中国茶道的基本要求是:1.茶具必须清洗洁净。2.主张用清水煎茶,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化水煎茶。3.讲求水沸适度。4.要求使用名贵优质茶具,将茶碗烫热或烤热,以便于茶汤香气充分升扬。中国四大茶道流派分别为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和世俗茶道。
中国茶道大胆地探索茶饮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多种天然原料有机结合,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增强,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茶道最具实际价值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