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知识全知道(超值全彩白金版)
- 董洪杰
- 430字
- 2024-12-22 20:09:21
礼俗
做满月
婴儿出生一个月叫满月,在民间,庆贺满月的仪式和活动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其中,喝满月酒和剃满月头是延续至今最为重要的习俗。
婴儿满月的礼俗流行于唐朝。到了南宋,几乎所有官宦和富有的人家要为婴儿举办“洗儿会”,这是一种很隆重的风俗。主人家要在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的日子发请贴宴请亲友,亲朋好友会在这一天携带各种礼品前来向婴儿表达祝福。到了近代,婴儿满月时的庆祝方式有了不同,满月时外婆要为婴儿准备一份丰盛的礼物,包括面条、粽子、馒头和一只活鸡,有的还会送婴儿用的帽、鞋、袜、衣服等,俗称“拿满月”。中午时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觥筹交错,祝福声此起彼伏。这种情景就是历代相沿的“满月酒”。
“剃满月头”是婴儿满月的另外一项重要仪式,在民间也叫落胎毛。在我国,不同的地方剃满月头的习俗是不一样的,有不同的说法和讲究,但其中有一个共同点是胎毛不能剃光。一般情况下是在头顶心或近脑门处留下一撮,俗称桃子头、桶盖头、米囤头等。另外,还有一些地区的习俗是把落胎毛的仪式放在婴儿出生满百天时举行,称为剃百日头,留一撮毛和郑重处理落发的习俗与剃满月头基本一致。
关于珍藏剃下胎毛的意义,也有众多讲法。有些地方的风俗是将其搓成一个圆球挂在床檐正中,意在孩子长大离家后,胎发团还挂在母亲的床上,可以永远受到母亲的护佑;有些地区的习俗是用线绳将胎发吊在窗台上牢牢系住,说这样就可以使小孩经受风吹雨打,有利于小孩的成长;有的地方则是将胎发盛入金银小盒,或用彩色的线结成绦络,认为这样做可以起到辟邪的作用;还有的地方是将胎发用红布包起来,缝进小孩儿的背心或夹袄中,认为如此便能使小孩儿顺利成长。
抓周
婴儿出生满一年,古称“周”,现称周岁。周岁这天,全家人不仅要庆贺,而且还要举行隆重的抓周仪式。抓周,也叫试儿、试周、揸生日。它是周岁礼中一项很重要的仪式,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的古俗,在民间流传至今。
在我们熟悉的古典名著《红楼梦》里,也曾写到过“抓周”这个礼仪。贾宝玉在周岁那天抓了胭脂钗环,因为这些都是妇女用品,所以父亲很不高兴,还说他将来一定不会好好读书,是一个酒色之徒。
民间的“抓周”仪式一般都在中午吃“长寿面”之前进行。在古代,讲究一些的富户都要在床(炕)前陈设大案,摆上一些代表各种职业的器具,比如笔、墨、纸、砚、印章、算盘、账册、首饰、花朵、吃食、玩具等,如果过生日的是女孩,则还要加摆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缝纫用具)、绣线,等等。然后在没有任何诱导的情况下,小孩由大人抱着来选这些东西,家长根据小孩先抓什么,后抓什么,来测卜孩子的志趣、前途以及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比如小孩先抓了文具,则意味着长大以后必定是个文人;先抓了印章,则意味着长大以后可以官运亨通;如果小孩抓到的是算盘,则说明他长大后善于理财,是个生意人。如果女孩先抓剪、尺之类的缝纫用具或勺子之类的炊事用具,则说明她长大后心灵手巧,善于料理家务。反之,假如小孩先抓了吃食、玩具,众人千万不能当场斥之为“好吃”、“贪玩”,而是把它圆成一个美好的祝愿,比如说成“孩子长大之后,必有口福,善于享受生活”,等等。总之,长辈们对小孩的前途寄予厚望,在一周岁之际,对小孩祝愿一番而已。
长命锁
长命锁又名“寄名锁”。它是一种挂在儿童脖子上的装饰物,在明清时尤为流行。按照传统的说法,只要佩挂上这种饰物,就能帮小孩辟灾去邪,“锁”住生命。所以许多小孩从出生不久就挂上了这种饰物,一直挂到成年。
长命锁是由“长命缕”演变而来的。佩戴长命缕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在汉代,每逢五月初五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五色丝绳,取辟邪纳福之意。到了魏晋南北朝时,这种丝绳被许多妇女戴到手臂上,逐渐成为妇女和儿童的一种臂饰。当时由于战争频繁,瘟疫、灾荒不断,广大人民渴望平安,所以就采用这种佩戴五色彩丝的方式来辟邪去灾、祛病延年。这种彩色丝绳,就是我们所说的“长命缕”。到了宋代,这种风俗不仅流行在民间,还传入宫廷,除妇女儿童之外,男子也可佩戴。“长命缕”的制作也渐渐变得复杂,除丝绳、彩线外,有的还会穿上珍珠等物。到了明代,由于风俗变迁,成年男女佩戴“长命缕”的风俗渐弱,通常只有儿童佩戴,于是“长命缕”渐渐演变成为一种只为儿童佩戴的颈饰——长命锁。
长命锁一般多用金银宝玉制成,它的造型多被做成锁状,锁面上常镂有“长命富贵”、“长命百岁”、“玉堂富贵”等吉利的祝福,另一面则雕有“麒麟送子”、“五子登科”等我国的传统图案。按老规矩,小孩佩戴的长命锁,要等到结婚时才能取下来。
做寿
做寿也叫“祝寿”,是我国一种庆贺老人生日的活动。中国民间以50岁以下为“做生日”,50岁以上为“做寿”。民间做寿的形式大同小异,一般根据家境贫富而酌情定之。在家中做寿时,正厅要设寿堂、贴寿字、结寿彩、燃寿烛,重要的一项就是宴请宾客,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庆贺。宴请酒食中的面条,称为“寿面”,是必不可少的,取其福寿绵长之意。亲戚前来祝贺,所执贺品多为寿桃、寿幛、寿联。受贺者穿着新衣端坐堂中,接受贺者的两揖之拜及贺礼;如遇平辈拜寿,受贺者应起身请对方免礼;若遇晚辈中小儿叩拜,受贺者须给些赏钱。如果是父母的寿日,出嫁的女儿要回来祝贺。在一些地区,出嫁的女儿会为做寿的长辈送上自己亲手做的鞋,还有衣料、寿面、寿酒,等等。如果父母都在,不论他们是否同庚,皆为双寿,所以送礼该送双份。
在我国民间,祝寿多重“九”和“十”。“九”是数中之极,意味着至极;“九”又与“久”谐音,取其“天长地久”之意,因此,岁数逢九或九的倍数,就要举行大典,称为之“庆九”。其中“花甲寿”和“八十寿”是最重要的。我国以60岁为一个花甲子,所以有些地方认为人只有至60岁才能称“寿”,因此60岁的生日一定会办得很隆重;80岁就可被誉为“老寿星”了,所以“八十寿”又称为“做大寿”,要比60岁时的更为隆重。
饮酒祝寿图轴 明 陈洪绶
图中做寿之人居中,头裹软巾,方面大耳,神情轩昂,两侧侍女抱匹捧罐而立,身后一仆从拄杖侍立,石案对面二人或卧于芭蕉叶上,举杯对饮,或坐于石凳上以杖撑身,另一手伸入水中。三人皆面红耳赤,呈现醉意,然各具姿态。
取名
姓名学是我国的国粹,渊源于我国古代诸多先贤的哲学思想。孔子曾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苏东坡也说,“世间唯名实不可欺”,都道出了姓名对人的重要性。因此,取名之事实乃人生之大事,轻视不得。所以,在民间流传着多种多样的关于取名的传统习俗。
主要的取名习俗有以下几种:
节令法:根据孩子出生时的节令与花卉取名。如春花、夏雨、兰贞、雪梅等,常见于女性。
地名法:比如沈申(上海)、袁晋(山西)、黄云生(云南)等。也有从祖籍及出生地中各取一字,缀联成名,主要是以纪念为主。
盼子法:父母连连产下女婴,盼子心切,便会在为女儿取名时用一些谐音字,如根(跟)弟、玲(领)弟、招弟、盼弟等。
抱子法:夫妇膝下无子,从外地或外姓抱养一个孩子。此类孩子的名字中,常有一个“来”字,如来宝、来娇等。
体重法:鲁迅的小说《风波》中描绘:“这村庄的习惯有点特别,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秤称了轻重,便用斤数当做小名。”如“九斤老太”,这是流行于浙东民间的一种特殊取名风习。
排行法:兄弟双名,其上字或下一个字相同,叫排行。如我们熟悉的《水浒传》中的阮氏三兄弟: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五行法:根据五行缺行取名。旧时民间取名,要请算命卜卦者推算小孩的“五行”和“八字”。假如某人命中五行缺少某一行或二行,那就得用缺行之字,或用缺行作偏旁的字取名补救,否则孩子会命运多舛。如鲁迅小说《故乡》中闰土名字的由来:因为他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百日礼
“百日礼”,又称“百岁礼”、“过百天”,指的是在婴儿出生100天的时候所举行的一种纪念仪式。100天是孩子出生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父母会邀请亲朋好友会聚,一同为小儿祝福,而婴儿在这天则要穿“百家衣”、戴“百岁锁”。百家衣是由各种色彩的小布块缀成的,样子仿佛僧人所穿的一拼一块的百衲衣,而用来做衣服的布块、布条则是由多个亲戚朋友凑成的。在众多的颜色中以紫色最为贵重,也最难寻,因为“紫”与“子”同音,人们一般不愿把“子”送给别人。孩子穿百家衣有着两种蕴意:一是象征长命百岁,一是象征先苦后甜。百岁锁,又叫“长命锁”、“百岁链”,常常是姥姥家或舅舅家送的,也有的是父母购置的,一般是用银做成的,外面镶金,少数有钱人家会用纯金的,锁的两面分别刻有“长命百岁”、“富贵平安”等吉祥语。戴长命锁的寓意是把婴儿的生命给“锁”住,这样妖魔就抢不走了,孩子就会平安。有时百岁锁并不是姥姥家送的或自己家买的,而是要“凑份子”,也就是孩子的父母将白米、茶叶、枣、栗子等含有吉祥蕴意的食品取少许包在红纸包里,要包很多包,最好是能够达到一百包,然后将这些红纸包分送至亲戚朋友家,而对方在接受后则在红纸里放上若干钱返还回来,父母再用这些凑起来的零钱到金银匠那里铸制“长命锁”,人们认为这样得来的锁是最吉祥的。
成年礼
成年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人生仪礼。我国传统成年礼称为冠礼、笄礼,早在周朝就有了。
男子行加冠礼,即在男子20岁时,由主持仪式者为男子戴三次帽子,称为“三加”,分别为“缁布冠”、“皮弁”、“爵弁”,象征冠者从此有了治人的权力、服兵役的义务和参加祭祀活动的资格。传统冠礼中还有“命字”,即由嘉宾为冠者取新的字号,冠者从此有了新的名字。女子在15岁时要行笄礼,但是规模比冠礼要小得多。主要是由女性家长为行笄礼者改变发式,表示从此结束少女时代,可以嫁人。
举行成年礼,地点选在宗庙神圣之地,日子需经卜筮而定。行礼当天,主人须邀请亲朋好友来观礼才算正式。秦汉以后的成年礼仪,大多遵守《仪礼》的规范进行,唐宋以后,成年礼已逐渐式微,部分成年礼仪式举办大多依附着民间信仰。
在世界上许多原始民族中,成年礼是一个人由个体走向社会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有的过程十分隆重而且带有考验的性质。
三书六礼
三书六礼指的是中国古代婚嫁礼仪的程序。三书指的是聘书、礼书和迎亲书。聘书就是订亲书,即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礼书就是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书中详列礼物种类和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迎亲书指迎娶新娘之书,用于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
六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纳采,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通常以活雁作礼,表示忠贞不二)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并将女方的生辰八字放在祖先灵案上观察。如果家中平安无事,就把男方生辰八字送给女方。女方家把男方的生辰八字放置在佛像前。如果三日家中无事,就同意缔结婚姻。纳吉,又称小定或文定,也就是订婚。男女双方家平安无事后,男方备礼通知女方家,告知决定缔结婚姻,送给女方金戒指。纳征,又称纳币,大聘或完聘,即男方家送聘礼给女方家。请期,又称择日。即男家择定婚期,并征得女方家同意。亲迎,即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
说媒
“说媒”是自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民俗,到今天依然在一些地方存在。封建社会曾有这样的俗语:男女授受不亲,它所强调的就是“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若要“结丝罗”、“谐秦晋”、“通二姓之好”,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这种说合,就叫“说媒”。新中国成立之后,“说媒”曾一度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工作的人,通常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
“月老”是“月下老人”的简称。关于月下老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个叫韦固的读书人夜行经过宋城,碰上一位老人靠着一个大口袋坐在路边休息,在月光下翻看一本大书。韦固很好奇,就问老人看的是什么书。老人回答说,这本书是天下人的婚姻簿。韦固又问老人那大口袋里装的是什么,老人告诉他:“口袋里装着红绳,是用来系男女的脚的,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脚系在一根红绳上,他们会结成夫妇,即使远隔千里之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来由。
“红娘”是媒人的另一个雅称。在唐代元稹的《莺莺传》中,塑造了一个聪明活泼的婢女红娘的形象。她巧设机谋,最终撮合成了张生与莺莺小姐的婚事。在元代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写成的《西厢记》中,我们发现其中的红娘被塑造得更加聪明可爱。后来,人们便以“红娘”代称媒人,这一称呼明显能够感受到人们对媒人的重视和友好。
媒人在说成一桩媒后是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的,这些钱财被称为“谢媒礼”,通常用红包包好,称为“红包”或“包封”,这笔钱一般由男方支付。在成亲的前一天,这笔钱连同送给媒人的谢礼,比如鞋袜、布料、鸡、肘子、物品等,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在第二天就要去引导接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圆媒”或“启媒”、“发媒”。
在旧式婚礼中,媒人还被称为“伐柯人”,说媒则叫做“执柯”。在男女两家对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之后,媒人要引导男方去相亲,代双方送换庚贴,带领男方过礼订婚,选择成亲吉日,引导男方接亲,协办拜堂成亲事宜,直到“新人进了房”,才把“媒人抛过墙”。
相亲
“相亲”俗称“看亲情”。指的是男方正式向女方提亲之后,男方父母亲就要到女方家登门“看厝相亲”。以前,男女结婚首先要经过“相亲”这一道程序。虽然现在提倡自由恋爱,但“相亲”还是作为一种民俗流传了下来,并且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相亲的仪式,在较偏僻的乡间较为简单。男方选择个吉祥之日,由媒人告知女方父母,在相亲的吉日,让女儿多加打扮,并进行家务之事,如洒扫庭院,或在田间耕作,或作女红,或躲在门后探头侧面观看客人的言笑容貌,男子及其父亲只观察其外貌而已。如认为容貌不丑,体态确为少女的风姿,其他方面则单凭媒人说项,男方认为满意即可。
男方按所选择的吉祥之日,到女方“看厝相亲”。女方家要给每一位客人准备一碗煮熟的鸡蛋,俗称“月老蛋”。一则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再则也有借此观察对方的用意。“月老蛋”是由女子亲自敬送,如果男子或男方尊长对女子感到满意,便可以吃下“月老蛋”;如果不中意,就不动这碗“蛋”。以这种曲折委婉的方式表达当事人的心意,避免因为言语而造成不愉快,比较有人情味。
在一些地方也有女家往男家“相亲”的习俗。招待的点心可以是长寿面,象征将要永结长久的美意。女方亲友如果对男子感到比较满意,便吃下长寿面,否则不吃。但无论如何,在收面碗时,务必要记得在碗底放一个较厚的红包,敬“月老蛋”的也要如此。经过了“看亲情”,男女双方以至双方家长都无反对意见,这门婚姻基本上就不成问题了。
过礼
过礼是指“看亲”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第一步,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字送到男方。然后双方把生辰八字放到祖先排位或佛像前,如果3天内双方家里没有发生盗窃、生病之类的事,就同意婚事。有些迷信的父母,会拿着双方的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推算,看看是否冲突。如果不冲突,就同意婚事,如果冲突,就立即回绝。
过礼图
“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吉日,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男方要给女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包括猪肘子一个,酒一对,鸡鸭各一只,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女方的东西若干等。至于包封里钱数的多少、给女方的订婚礼物,都要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协商好,不能由男方单独决定。同时,女方父母也应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少收聘礼。过礼之后,双方就开始正式商议结婚事宜了。
择吉
择吉就是选择吉日。按照传统婚姻的程序,过礼之后,男方及其父母会选择迎娶的良辰吉日,由媒人通知女方家,准备迎娶。这被称为“择吉”和“送日子”。择吉一般是请教算命先生办理,也可以自己根据《通书》(雅称“历书”、俗称“家家历”、“皇历”)择吉日。一般只要“六合”相应,就是好日子。吉日选定后,双方确定了结婚日期,就会向亲戚朋友发出婚宴请柬,请他们来参加婚礼。
请柬一般由男方或其父母亲自送到亲友手中。亲友们接到请柬后,除特殊情况只送礼不参加以外,都要亲自参加、道贺。道贺时,亲朋好友送礼物。礼物的多少和贵重程度视各人与男方关系的亲疏、交谊的深浅、本人的经济条件而定。一般都付现金、用红纸打“包封”。包封签子上要写上表示祝贺的话。送给女方的礼物大多是实物,也有用红包替代的,称为“助嫁”。送女方礼物的亲友们并不等请柬来了再送,而是闻讯主动送去,因为女方父母要以送礼人的多少决定“出嫁酒”的规模。
迎娶
结婚佳期在即,男女两家都会杀鸡宰猪,准备喜宴,请好厨师、傧相、伴娘、轿夫、账房以及勤杂人员。按照传统婚礼,在婚礼那天,一般是女家早晨摆“出嫁酒”,男家中午摆喜筵。早晨,男家鸣炮奏乐,发轿迎亲。媒人、新郎、伴娘、花轿、乐队、礼盒队等一齐前往女方家。女家在花轿到来之前,要准备好喜筵。女方要由母亲或姐姐梳好头,化好妆,用丝线绞去脸上的绒毛,称之为“开脸”,然后戴上凤冠霞帔,蒙上红布盖头,等待花轿。
花轿一到,女家奏乐鸣炮相迎。新郎叩拜岳父岳母,并呈上写好的大红迎亲简贴。随后女家动乐开筵。早宴之后,新郎新娘向新娘的祖宗牌位和长辈行过礼后,伴娘就搀着新娘上花轿了。上轿时,新娘应放声大哭,以示对父母家人的依恋。新娘上轿后,奏乐鸣炮,迎亲队伍回新郎家。乐队在前,乐队后面是骑马的新郎,接着是花轿和送亲的人员。迎亲队伍快到新郎家门口时,要鸣炮动乐相迎。花轿停在新郎家的堂屋门前,伴娘上前掀起轿帘,将新娘搀下轿来,宾客向新郎、新娘身上散花。
哭嫁
古时候,新娘在出嫁前几天要“哭嫁”,母亲、姐妹、亲属要陪着一起哭,而且哭得越伤心越好,以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出现嫁而不哭,新娘就会被四邻认为没有教养,传为笑柄。有些地区甚至会把哭嫁当做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准,要是新娘在出嫁时不哭,就会被认为是才德低劣,被人瞧不起。有的出嫁姑娘不哭还会遭到母亲的责打。哭嫁风俗不知起源于何时。据古籍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公主嫁到燕国去作王后。临别时,公主的母亲赵太后“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
哭嫁的形式有一人哭、二人对哭、多人一起哭。哭唱的内容大多是感谢爹妈的养育之恩,兄嫂、姐妹的离别之情。
拜堂
拜堂又称拜高堂、拜花堂、拜天地,是古代婚礼仪式之一,婚礼的高潮阶段。迎娶之日,男家发轿之后,男家堂屋布置好拜堂的场所。家堂上燃放香烛,陈列祖先牌位,摆上粮斗,里面装着五谷杂粮、花生、红枣等,上面贴双喜字。当接新娘的花轿停在堂屋门前,伴娘站到花轿前时,仪式就已经开始。喜轿进入院子,要从火盆上抬过,寓意为烧去不吉利之物,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新娘从轿中出来,脚不着地,踏着“传席”进入男方堂屋。之后,傧相二人分别以“引赞”和“通赞”的身份出现,新郎新娘在引赞和通赞的赞礼中开始拜堂。拜堂前,燃烛焚香、鸣爆竹奏乐。拜堂的“三拜”分别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双亲),夫妻对拜”,最后“新郎新娘入洞房”。拜堂仪式到此结束。
拜堂风俗始于唐朝。唐朝时,新娘见舅姑(公婆),俗称拜堂。北宋时,新婚夫妇先拜家庙,行合卺礼。第二天五更,新娘把镜台镜子摆在一张桌子上,进行下拜,称为拜堂。南宋时,拜堂改在新婚当天。新婚夫妇到中堂先揭开新娘的盖头,然后“参拜堂,次诸家神及家庙,行参诸亲之礼”。后世沿用南宋风俗,一般在迎娶当天先拜天地,然后拜堂。清代和民国时期都将拜天地和拜祖先统称为拜堂。
喜宴
旧时拜堂之后,新娘在新房中不再出来。而新郎要走出新房去招待宾客。喜宴要按宾客的尊卑长幼排座位,称为“请客”或“清客”。排座位的原则是上尊下卑,右尊左卑,客人按长幼尊卑,身份、地位从高到低入席。
主席要摆在堂屋正中,男方请“上亲”坐上首右边席位,由新郎的父亲或舅父坐上首左边席位作陪,其余宾客按尊卑长幼对号入座。除正席外,次尊贵的一席摆在新房中,新娘的母亲坐在首位,新郎的母亲或舅母作陪,其余宾客也按长幼尊卑次序排定。宾客入席后,傧相便宣布动乐鸣炮开宴。新郎要先到首席敬酒,说表示感谢的话祝酒。然后,厨房开始上菜,喜宴开始进入高潮,各席的酒菜都一样,只有“男上亲”和“女上亲”的酒席略有差别,而且新郎要守候在桌边,为“上亲”斟酒等,以示尊敬。喜宴结束后,“上亲”先到堂屋休息,吃点心,由男方尊长陪着说些客套话。过一会儿,上亲起身告辞。临走时,男家要送红包、衣料、鞋袜之类。“送上亲”时,男家所有体面的人都要送到门口,鸣炮动乐,以示敬重。
婚宴 清 选自《清人嫁娶图》
入洞房
拜堂之后,新娘新郎要入洞房了。首先,新郎手持“合欢梁”,也就是一根彩绸,牵着新娘,与新娘面对面,倒行着把新娘引入洞房。随后的礼俗是“坐帐”,即新娘坐在床沿上,新郎用自己的左衣襟压住新娘的右衣襟,表示男人压住女人,这是古代男尊女卑的体现。这个仪式后,新郎要揭去新娘的红盖头,而首次面对婆家众人的新娘子,则会羞涩地以伞遮面,此谓“遮伞”。此时的新娘娇羞不已,便会引来阵阵欢声笑语。之后,入洞房进入最重要的一个仪式——合卺。合卺就是新婚夫妻共同饮酒。古时候,卺是由一个葫芦或瓠剖开的瓢,合卺则是喝完酒后把两个剖开的瓢用线拴在一起,象征着夫妻本是一体二分,如今合二为一。唐宋以后,合卺演变成喝交杯酒的形式。交杯酒就是用彩线把两个杯子连起来,新婚夫妇对饮,或各饮半杯,然后交换饮尽。喝完酒后,还要把杯子扔到地上,最好成一仰一俯,象征阴阳和谐。
合卺之后,新婚夫妻还有结发仪式,也就是新郎把新娘的头发解开,然后把两人的头发象征性地扎在一起。人们之所以把元配夫妻呼为结发夫妻,其源盖出于此。
接下来还有闹洞房。传统闹洞房最精彩的是撒喜床,这个活动具体是,在闹洞房的时候,由新郎的嫂嫂手托盘子,盘内放上栗子、枣、花生、桂圆等物(寓意为早生贵子,多子多福),抓起这些果物,撒向坐在床上的新娘,且边撒边唱。众人随声附和,洞房中嬉笑打闹,欢声笑语彻夜不断。这个游戏人人参与,而嫂嫂则是主角。所以,嫂嫂的人选必须是个“吉祥人”,首要的条件是儿女双全;其次还要能唱能跳,口齿伶俐,擅长逗乐搞笑。据唐宋时古书记载,闹洞房实为陋俗。但是,由于闹洞房不仅能增加婚礼的喜庆热闹气氛,还可以让新娘与男方亲朋好友熟络,所以一直为民间传承。
回门
回门是旧时汉族婚姻风俗。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新郎新娘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新娘的父母及亲属,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是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新郎新娘要购买新娘家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为四件。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岳母为父亲、母亲。女家设宴款待,新郎入席上座,由女方尊长陪饮。就餐时,新郎新娘一一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饭后,新郎新娘陪父母聊天,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告辞回家,并要主动邀请岳父岳母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有的地区也可小住几日。这种风俗起源于上古,称“归宁”,意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后世名称不一,宋代称“拜门”,清朝时北方称“双回门”,南方称“会亲”。河北地区称“唤姑爷”,浙江杭州称“回郎”。
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指的是安葬和悼念死者时所必须遵循的一整套礼仪制度。我国汉族丧礼,根源于上古社会的丧葬习俗,与灵魂不灭的观念有关。由秦汉及隋唐,丧礼臻于完备。主要包括丧葬仪规、丧服制度、祭祀活动三个方面。
北京出殡行列图 清
汉族丧礼的传承,由于时代的不同、地域的差异而有所变化,加上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产生无数多姿多态、风格特异的丧葬习俗,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心理。出殡是汉族丧礼最后一项重要仪式,其时间一般人家是在“大殓(即将死者放入棺材)”的次日或人死后的第七日,而官宦富贵之家则在“七七”(49天)以后甚至更长时间,才在事先择定好的日子出殡。出殡前一天晚上,死者至亲好友都来到丧家,晚饭后祭奠烧纸,称为“辞灵”,而且整夜留在丧家,俗称“伴宿”或“守夜”。次日清晨,撤去灵前所供诸物,“孝子”将“丧盆”摔碎,执领魂幡在他人搀扶下前导,灵柩随后起行,还要带上一只公鸡,到墓地后释放,给死者“引路”。出殡的规模一般没有固定标准,因贫富而异,少则二三十人,多则百人以上。按规矩,棺材必须用人抬步行,而不能用车拉。抬棺材的人在农村多是由亲友帮忙,而在城市可以雇人。出殡的队伍中还要有相应的“仪仗”,包括铭旌、纸制冥器和用柳枝糊白纸做成的“雪柳”和祭幛等,以及沿途吹打的鼓乐班子,边走边撒纸钱。
归葬之处,一般都是在本家族的墓地。棺入穴后,先由孝子用衣襟捧土覆盖,然后众人填土成坟,于坟前焚烧冥器摆供祭奠后返回。下葬后第三天,家人要到墓地给新坟填土、祭奠,称为“圆坟”。死者去世后每隔七天都要有祭奠仪式,俗称“办七”或“烧七”,一般至七七而止。死者去世后第一百天、周年、二年、三年的“整日子”也要祭奠。另外,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以及除夕等,都是民间烧纸上供,祭奠亡灵的日子,一直延续至今。
挽歌和挽联
挽歌就是哀悼死者的歌。在古代,送葬时“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上古时期没有挽歌,《礼记·曲礼上》:“适墓不歌,哭曰不歌,临丧前则必有哀色,执绋不笑。”《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虞殡》即送葬的挽歌。)此后挽歌逐渐流行。《晋书·礼志中》记载:“汉魏故事,大丧及大臣之丧,执绋者挽歌。”在古代,不同的等级送葬时也要唱不同的挽歌。汉武帝命音乐家李延年作两首挽歌《薤露》和《蒿里》。《薤露》是在送王公贵族时唱的,《蒿里》是送士大夫和庶人时唱的。一般来说,挽歌都是死者的亲友写的,但也有的死者在生前就为自己写好了挽歌,嘱咐亲友在为他送葬时唱。比如大诗人陶渊明在自己临死前三个月就写了三首挽歌。在当时,有很多文人都在生前为自己写挽歌,以示对死亡的大彻大悟。
挽联则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内容主要是概括死者的一生功绩,对死者进行评价,诉说自己与死者的友谊,对死者的去世表示哀悼等。
收继婚
收继婚,是中国旧时婚俗的一种,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中都有存在,指的是兄弟亡故之后收其寡妻为自己妻子的现象,也包括父死子娶庶母、叔死侄娶婶母的情况。收继婚最早起源于群婚时期兄弟共妻的风俗,进入父系社会以后,父亲的妾也成为嫡子所继承的遗产的一部分,于是往往会有子娶庶母的情况,这在某些部族甚至成为一种定制,《史记·匈奴列传》即记载:“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出塞的王昭君在匈奴呼韩邪单于死后又嫁给了其长子复株累若单于。后来这一风俗为人们所摒弃,明、清两代更是用法律来禁止收继婚的行为,如《明律集解·附例·户婚》声明:“兄亡收嫂、弟亡收妇者,各绞。”但是在广大民间,兄收弟妻、弟继兄妻的事情依然经常发生,原因是一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承受不起另娶的花费,所以就有鳏寡两相将就之事。
跪拜礼
跪拜礼的产生源于古人席地而坐的方式,因为汉代以前,并没有专供坐用的椅、凳之类,人们坐的时候是两膝着席,将臀部压在脚后跟上。以这种方式而坐,遇到需要向他人表示敬意或致谢的时候,就将臀部抬起来,也即是呈现跪的姿态,然后再俯身向下,这也就是跪拜礼的由来和其基本形式。原始的跪拜礼很简单,后来成为一种正式的礼节之后则变得繁复起来,并且发展出了诸如“九拜”等多种跪拜方法,应用范畴也扩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九拜
“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表达崇高敬意的礼节。所谓的“九拜”,并不是指叩拜九次,而是指九种不同的叩拜礼仪,不同的人依据其各自的等级和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相应的叩拜方式。《周礼·春官·太祝》记载:“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各自的具体做法是:“稽首”,为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缓缓贴近地面,而且头在地面上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后,这是拜礼中最为庄重的一种。“顿首”,其他方面与稽首相同,只是头一碰到地面就抬起来,因为头接触地面的时间很短,所以称作顿首,其庄重性仅次于稽首。“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这是拜礼中的较轻者。“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有捶胸顿足之意,表达极度的悲哀之情。“吉拜”,是先空首,再顿首。“凶拜”,是先顿首,再空首。“奇拜”,“奇”是单数的意思,为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褒拜”,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肃拜”,推手为“揖”,引手为“肃”,“肃拜”实际上是一种是揖礼,并不下跪,而是俯身拱手行礼,但其表达的是拜的含义。
“九拜”之中,前三种是正式的拜礼,后面的几种则是正拜的变通。这些拜礼的应用范畴大体是:宗庙祭祀拜祖先,郊祀拜天拜神,以及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老师,新婚夫妇拜天地、拜父母,都行稽首礼;平辈和同级之间,行顿首礼;对于卑者的稽首礼,尊者以空首礼答拜;振动礼为丧仪中所用;吉拜礼行于各种祠祭;凶拜礼是服3年之丧时所用;肃拜礼为女子所用,因为女子佩戴的首饰较多,不便于跪拜,另外也用于军人之中,原因是军人身披甲胄,行动有所不便。
拱手
拱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常行的礼节,在上古时期就已产生,做法是双手抱拳前举,近似于带手枷的奴隶,原初的含义为表示愿做对方的奴仆,以表示一种相当的尊敬。清代学者阎若璩在对《论语》的注释中提到:“古之揖,今之拱手。”但是拱手与作揖并不完全相同,拱手仅仅是双手抱拳前举而已,作揖则还要配合两臂的上下左右等方向性的动作,正式的作揖还要鞠躬,后来揖礼简化,在行用的时候常常变成了拱手,而拱手与作揖这两个概念也就时常混用。
作揖
作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行为,至今仍在行用,其方式为双手抱拳前举,同时身体略弯,也有很多时候仅仅是举手而已。作揖起源很早,相传在夏代就已经出现,在西周时期就很为流行了。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的种类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等。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还有一种表示特别敬意的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一般而言,作揖是一种恭敬之心的表达,但在个别时候却有着反面的含义,《汉书·高帝纪》记载郦生见刘邦的时候不拜而长揖,表达出一种不敬服的心态,当然,这并非是作揖本身的含义,而是说按照礼节,本应当致以更为尊贵的行礼方式,这时如果用作揖来代替的话反而显得不敬了。严格来讲,作揖抱拳的通常方式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包住或者盖住右手,这称为“吉拜”;反之则为“凶拜”,也就是左手握拳,右手成掌,这种作揖方式一般用于丧礼的场合。这一区别的源起为一种诚意的表示,因为大多数人右手为主手,在攻击他人的时候主要用的是右手,作揖时左手在外,而将用于攻击的右手盖在里面,是一种友好的表示与真诚的传达。
坐、跪和长跪
坐,是人体态势的一种,泛指将臀部依靠在可以支持身体重量的物体上、用臀部来代替两脚着力的姿势,当今一般指将臀部放在椅、凳之类的坐具上,古时因为没有椅子,人们坐的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在正式的场合是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这种方式腿部受到的压迫很严重,日常生活中并不全都如此,只是因为其姿势较为美观,而成为一种表示庄重的正坐。跪的姿势是两膝着地或着席,直身,臀部不着脚跟,是一种对地位高者表示尊敬的姿势,古人席地而坐,在有急要之事或谢罪之时,也会采取跪的方式,有时单膝着地也称之为跪。长跪是跪的一种最为郑重的方式,特点是挺身直立,用膝盖和脚趾来支持身体,拜跪时习惯上以先下右膝为礼。
避席
避席,是古代的一种表示尊敬的行为,古时没有椅子,人们席地而坐,在需要的时刻离开席子站立一边,也就是避席。《孝经》中记载了曾子在听孔子讲课的时候接到提问即避席而立的故事,颇为传诵,引为美谈。避席最初只是个别行为,后来则为人效仿,成为社会上通行的一种礼节。魏晋时期,椅子由少数民族传入中原,人们逐渐不再习惯于坐在席子上,避席之礼也就无从谈起,但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新的“避席”方式,当今通常的离座起立以表敬意的礼节也就是古代避席之礼的转化。
投刺
刺,指的是古时所用的一种写有姓名的简牍,相当于现在的名片,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说:“古者削木以书姓名,故谓之刺;后世以纸书,谓之名帖。”投刺也就是将写有自己名字的刺或名帖投递给想要求见的人,以期对自己事先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唐代之后,投刺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习,而刺的形制也多了起来,因为主人身份的差异和传达目的的不同等都有着各自的区分,例如,位尊者(如亲王)可以使用红色的名帖,向别人传达丧事的时候要在名帖的四周卷上黑框。古代的刺或名帖都是亲笔书写的。
古人的见面礼
见面礼,即见面时所行用的礼节。古人常用的见面礼有揖、拱和拜等。揖是古人相见的最常用的礼节,具体又分为三种:没有婚姻关系的异性之间,行礼时推手微向下;有婚姻关系的异性之间,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一般的同性宾客之间,行礼时推手微向上。另外还有长揖,是一种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较普通的揖程度更深一些。拱,是两手在胸前相合以表示敬意,《论语》中记载一次子路见到孔子时“拱而立”,就是行用的拱礼。拜,古人见面时最为庄重的一种礼节。早时的拜,只是拱手弯腰而已,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孔雀东南飞》中的“上堂拜阿母”,指的就是焦仲卿对母亲所行的这种拜礼。后来拜则主要指跪拜,臣民在面见皇帝的时候都要行跪拜礼。
座次的讲究
古时座次有着严格的尊卑之分。在筵席上,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向西。《史记·项羽本纪》中载有:“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其中,项王的座次最尊,而张良的座次最卑。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所以称帝叫作“南面”,而为臣则叫作“北面”。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谪称为“左迁”,而在座次的排定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
紫光阁赐宴图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