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知识全知道(超值全彩白金版)
- 董洪杰
- 416字
- 2020-06-24 17:52:44
节日
春节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时间是农历正月初一。它是中国所有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商朝时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叫春节。
据《史记》、《汉书》记载,正月初一为四始(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和三朝(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在古代,人们在这一天迎神祭祖,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占卜气候,祈求丰收。春节的各种活动各地略有不同,其内容大致都有:除夕,俗称大年,这时家人团聚,吃团年饭,进行守岁;贴门神和春联(汉代的习俗是在门户上画鸡、悬苇,或画神荼、郁垒二神像于桃板上,意在驱逐瘟疫恶鬼,后演变为门神和年画);正月初一,人们走亲访友,俗称走喜神方,互致祝贺,称为拜年。另外,各地还要放爆竹,以驱祟迎祥。
人日
人日节又称人胜节、人庆节、七元节。此节今天虽已消亡,但在古代却是一个大节。人日节最早的记载是汉东方朔的《占书》:“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清明,则所生物育,阴则灾。”这是以天气的阴晴来预测一年的物产与人事:那一天晴,则相应的人畜两旺,阴则有灾。但岁后八日为什么与这些家禽家畜相联系呢,并且还与人相联系呢?这可能与中国远古神话的女娲造人说有关。
《风俗通义》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泥中,举以为人。”中国的神话认为,人是女娲娘娘用黄土所造,因捏泥捏不过来,于是用绳子甩泥浆以为人。《太平御览》转引《谈薮》注云:“一说,天地初开,以一日作鸡,七日作人。”从古籍的记载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的确相信女娲造人说,并且在岁后的第一天至第八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人与谷。从神话的角度来说,人日就是人的生日,也是家庭的生日。正月初七正式成为人日节可能在晋代。《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相遗,登高赋诗。”当时,人日的各种习俗已经形成,如吃七菜羹、剪彩人、互相赠送华胜(妇女的头饰)、登高踏青等,这标志着古人已经把人日当成了节日。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时间大约在农历正月上旬,公历2月3日至5日之间。这时严冬已尽,春天开始,应是温阳和煦、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时节,不过偶尔也会有春寒料峭的时候。立春在古代就是今天的春节,从汉代开始,所谓春节就专指立春节,并且这种以立春为迎春之节的传统一直到清代都在持续。现在正月初一的春节古代称之为元旦,是一年的岁首。将春节固定到正月初一,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中华民国采取了公历,以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为区别起见,这才将旧历正月初一专称为“春节”。这样的命名,也是因为春节常在立春前后的缘故。
再从迎春的主题来看,立春和春节是一致的,是古已有之的传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十分重视立春节,旧《农历》云:“斗指东北维立春,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始,故名立春。”就节气而言,一年的岁首是立春。民间有谚云,“一年之计在于春”,可见立春此日之重要。中国以农业立国,农业收成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古代的帝王为了表示对立春的重视,常常率领群臣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
元宵节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元夕节、灯节,是汉族传统节日,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五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早在西汉汉文帝时,就已经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东汉明帝提倡佛教,他因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下令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并下令民间也都挂灯。后来这种佛教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的节日。元宵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卖元宵 清 选自《太平欢乐图册》
后随着时间推移,元宵节的内容不断变化。唐玄宗时规定观灯为3夜,元宵夜出现杂耍技艺,北宋延长到5夜,出现了猜灯谜活动。明朝时规定正月初八张灯,正月十五落灯,又增加了戏剧表演。元宵节的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吃元宵(又称汤圆),有团团圆圆之意。一般认为元宵节是春节活动的结束。
二月二
“二月二”,指的是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有关“二月二”的习俗很多,其中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可谓家喻户晓。“龙抬头”一说,最早见于明人刘侗《帝京景物略》:“二月二,龙抬头,蒸元旦祭馀饼……”至于抬头的为何是龙,又为何只与“二月二”有关,说法和故事就多了。在民间认为,龙是一种吉祥物,主管天上的云雨,“龙抬头”,意味着风调雨顺,是人们心中美好愿望的充分体现。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所以在农历二月初,气温便开始回升,日照时数也逐渐增加,气候已经适宜进行田间农事活动。所以,会有这样的农谚:“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但也有一些地方或某些年份,因为春旱较严重而导致春雨贵如油。倘春雨充沛,则预示着一年的丰收。所以又有农谚说:“二月二,(若)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二月二”敬土地神这一习俗,盛行于我国台湾地区。每逢“二月二”,人们把纸钱系在竹枝上,然后插立田间,以奉献给土地神。鄂西鹤峰一带的土家族人在敬土地神时,还要点香烛,摆上酒菜,然后磕头请愿。
这一天,其他习俗也有很多,比如有的地方在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在这一天妇女不动针线,说是怕伤了龙的眼睛;还有的地方这一天禁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上巳节
上巳,是指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故又称元巳(一月中有3个巳日,还有中巳、下巳)。三月上巳的风俗最早可能起源于周朝。《周礼·春官·女巫》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可见周朝已经有上巳日祓、沐浴的风俗,作用是驱疫避邪,除去旧年的不祥。但上巳的名称最早见于南朝古籍中汉代的事迹。
农历三月上巳每年都不固定,为了方便和统一,魏晋后将上巳节定在了三月初三,又称重三或三月三。节日固定以后,节日的仪式和活动就有了更大的规模且更为规范,从宫廷到民间,上巳日出城踏青、祭祀宴饮、于水边沐浴已是普遍的活动。此外,上巳节在上古还有在河边解神的活动。解神即还愿谢神,这大概是一种巫术仪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水边不仅仅举行沐浴祓除的仪式,还把它当成宴饮游玩的好时光,于是,魏晋以后又普遍流行曲水流觞、列坐赋诗等文人的雅事,其巫术意义的祭祀则越来越淡化了。
社日
社日节是祭祀社神的日子。关于社神的由来,《礼记·祭法》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以后土为社神还有一个神话:后土原名叫勾龙,是水神共工的儿子。共工长得人脸蛇身,满头红发,脾气暴烈。有一天,他和天神打仗,一怒之下竟把撑天的柱子撞折了,这一下天崩地裂,洪水泛滥。于是,女娲只好炼五色石才把破了的天补好。勾龙见父亲闯了大祸,心里非常难过。当女蜗将天补好之后,他就把九州的大裂缝填平了。黄帝见勾龙贤明,便封他一个官叫后土,让他拿着丈量土地的绳子,专门管理四面八方的土地,也就成了人们所称的社神。
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春社一般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约春分前后。古人在秋天祭祀社神,则是报答社神给人间带来的好收成。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在秋分前后。社日的主题是为春祈而秋报,其活动除了祭社神以外兼有乡邻会聚宴饮的性质。在古代,社日颇受人们重视。每逢春秋二社,朝廷与各级政府要举行正规的社祭仪式,民间则要举行社祭聚会,进行各式各样的社祭表演,并集体欢宴,非常热闹。
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大概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同时,清明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清明与寒食(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的日子接近,后两者合二为一,寒食成为清明的别称,也成为清明的一个习俗。清明那天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并且去给祖先扫墓(俗称上坟)。北方和南方在清明节的活动侧重不同。北方重视扫墓,人们带着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摆在亲人墓前,焚烧纸钱,给坟墓培上新土,插上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叩头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南方则侧重踏青,借此出去郊游。另外,清明节时还有插戴柳枝、放风筝、取新火、画蛋、斗鸡、荡秋千等活动。直到今天,清明节仍是祭拜祖先,悼念亲人的重要节日。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等,俗称五月节,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五。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楚国大臣屈原遭奸臣陷害,被流放到汨罗江一带。他听说楚国首都郢被秦军攻破,悲痛万分,投汨罗江而死。江边的人民为了怕鱼吃屈原的尸体,就向江中投米,并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后来演化为吃粽子和赛龙舟活动。除了吃粽子和赛龙舟外,端午节的习俗还有佩香囊(避邪驱瘟),悬挂菖蒲、艾草,喝雄黄酒,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挂钟馗像等习俗。
七夕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或“女儿节”,时间是农历七月初七,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女子最重视的一个节日。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古代文献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乞巧节来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织女是天帝之女,后下凡与牛郎结婚,生下一男一女。后王母娘娘派人抓走织女,并在两人之间划了一道天河,只允许两人每年七月七在鹊桥相会一次。传说织女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仙女,所以每逢七月七,凡间女子就会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并求她赐给美满姻缘,这就是乞巧节的由来。传说在七夕的夜晚,人们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在瓜果架下还能偷听到两人的情话。它与孟姜女传、白蛇传、梁祝并称中国四大传说。
乞巧图卷 清 丁观鹏
每年阴历七月七晚上,妇女们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中元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会,是汉传佛教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的施斋供僧超度先灵的法会。
盂兰盆是梵文的音译,意为“救倒悬”,它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据《盂兰盆经》记载,释迦弟子目连在母亲死后非常痛苦,如处倒悬。因此求佛祖为其母亲超度,佛祖让他在僧众夏季安居终了之日(七月十五日)供养十方僧众,终使其母解脱。从此,佛教徒开始兴办盂兰盆会。佛教传到中国后,南朝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梁武帝首次设盂兰盆斋。到了唐朝,盂兰盆会更加盛行,除了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放灯等活动。中元节一般是7天,到了晚上,各家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死去的亲人。死去的亲人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3年内死的称新亡人,3年前死的称老亡人。新老亡人会在中元节回家看看,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在中元节最后一天,各家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这叫“送亡人”。
中秋节
中国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间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正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节。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农历把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所以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是一年满月中最圆、最亮的,所以中秋节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节在两汉时已经出现,但时间是立秋日。唐朝时,中秋季的活动日益增多,出现了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宋太宗把八月十五日定为中秋节。中国一直是一个农业社会,而八月正是农作物的收获季节,庆祝丰收、祝贺团圆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每当夜幕降临,明月东升,人们献月饼、瓜果以祭月,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八月十五,人们仰望夜空中的明月,期盼家人团聚。他乡的游子,也会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茱萸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九。《易经》认为九为阳数,两九为“重九”,两阳为“重阳”,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中国古人的观念里是最大的数字,所以有长久长寿的含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人们对重阳节有着特殊的感情。历代文人也有不少祝贺重阳的诗词佳作。
重阳节起源很早,在战国时的《楚辞》中就已经提到。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三国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描写了重阳节的饮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明朝重阳节时,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皇宫里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在重阳节这天,人们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
重阳食栗糕 清 选自《太平欢乐图》
浙江一带在重阳节做粉糕,又名栗糕。
冬至
冬至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现在我国不少地方仍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冬至已经在我国用土圭观测太阳而测定,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定的一个,时间在每年阳历的12月22日或23日。
我国古代对冬至相当重视,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冬至形成了它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很多地方都把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作为过节时的食品,在北方的一些地区还流传着冬至不吃饺子会被冻掉耳朵的传说。以前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有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较为普遍的一种风俗是吃馄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还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意思是在冬至时要吃馄饨。馄饨的名号繁多,北方以及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广东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冬至的另一传统习俗是吃汤圆,这种风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在江南是过冬至必备的食品,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在北方的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一年当中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狗肉羊肉都有壮阳补体之功效,所以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的习俗。在我国台湾地区,则流传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人们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来祭祖,以示对老祖宗的怀念。
腊八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称腊八。因时间在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日,故名。腊八节起源很早,早在先秦时,人们就在腊八这天祭祀祖先和神灵,祈祷来年丰收和吉祥。这天也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在腊八这天,僧人们在寺庙里诵经礼佛,并效法释迦牟尼得道前,牧羊女为他献乳粥的传说,用香谷和干果熬成粥,供奉佛祖,称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这一佛教节日也逐渐世俗化,成为民俗。
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吃腊八粥。我国吃腊八粥的时间很早,大概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开始了。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言:“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云:“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腊八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熬腊八粥,先祭祀祖先,然后合家团聚一齐食用,还馈赠亲朋好友。
小年
小年又称小年下、小年节,时间是腊月二十三日。这天主要是送灶神上天言事,称送灶、辞灶、醉司命。灶神称东厨司命定福灶君,俗称灶君、灶王、灶王爷,它主管人间的饮食,是一家之主。中国在秦汉时期就开始祭祀灶神。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隋朝杜台卿《玉烛宝典》称,“灶神,姓苏,名利,妇名搏颊”。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清代的《敬灶全书》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男神。现在民间供奉的灶神,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这就是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一般贴在锅灶墙上,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类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
祭祀灶神在晚上进行。祭祀时,摆上果品甜点,先磕头烧香,然后揭掉旧灶神烧掉,这就是送灶神上天。祭祀灶神时,应多摆设甜和黏的食品或把糖粘在灶神嘴上,传说这样可以黏住灶神的嘴,使他嘴甜,只能说好话。有的还在灶神上抹酒,称“醉司命”。
除夕
除夕,又称“除日”、“除夜”、“岁除”、“岁暮”、“岁尽”、“暮岁”,俗称大年夜(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称小年夜。除夕为大除),旧称“年关”,是农历岁末的最后一晚,即大年三十,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除夕的“除”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就是“月穷岁尽”的意思。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猛兽叫“年”,每到岁末就出来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人们发现年害怕红色的东西、火光和巨响。于是每到岁末,人们都穿上红色的衣服,燃放鞭炮,吓得年再也不敢出来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后来人们逐渐把穿红色衣服演变成贴红色春联。过除夕,各地的风俗略有不同,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状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一年比一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除夕之夜,全家人都要吃“团年饭”。吃团年饭时,桌上一定要有“鱼”,象征“富裕”和“年年有余”。饭后,长辈要给晚辈发“压岁钱”,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到了大年初一去拜亲访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