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知识全知道(超值全彩白金版)
- 董洪杰
- 844字
- 2020-06-24 17:52:43
中华建筑
“房”和“屋”的区别
房,是古代宫室中供人居住的房间,位于堂之后,室之两侧,专指东房、西房,在室之东者为东房,室之西者为西房,又叫右房。东房、西房都有门与堂相通,东房后部还有阶通往后庭。到了后世,住宅内凡是居室皆可称房。
屋,本义是幄,就是指带有木架的帐幕。《说文·木部》:“楃,木帐也。”《释名·释床帐》:“幄,屋也。以帛、衣、板施之,形如屋也。”由于四面用帐幕围合起来像屋宇,所以称为“幄”。后来“屋”指房屋,另造“幄”字专指帐幄。屋即人来到这里居住之意。因此,房屋一般指上有屋顶,周围有墙,能防风避雨,御寒保温,供人们在其中生活的建筑物。
门当户对
古代宫室的双扇大门称为“门”,内部堂、室、房之间的单扇门称为“户”。《礼记·礼器》中“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即指室户。布局上,门户是指正门、入口。
“门当”,原本是指在大门前左右两侧相对而置的一对石墩或石鼓,“户对”则是指位于门楣上方或门楣两侧的圆柱形木雕或砖雕。中国建筑学讲究对称的和谐审美原理,大门前有门当的宅院必有户对,而且门当、户对上要雕刻有适合主人身份的图案,“门当”和“户对”可以反映出宅第主人的身份、地位和家境,所以,“门当户对”逐渐演变成社会观念中衡量男婚女嫁条件的成语。
堂
古代的住宅,方位一般向南。住宅的内部,可以分为堂、室、房三部分。前部分是堂,堂一般不住人,是用来行吉凶大礼的处所。堂的后面是室,室是专门住人的。室的东侧和西侧,是东房和西房。
整所住宅,常常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台基太高,这样一来,堂前就要有台阶,人进入堂房,必须先登上台阶,古人常说的“升堂”,就是指登上台阶进入堂房的意思。
上古的堂前,是没有门的。堂上的东边和西边,有两根楹柱,东西两壁的墙,叫做序,堂内靠近序的地方,分别叫做东序、西序。堂的后面有墙和室、房隔开,室、房都有户,户和堂是相通的。古人所说的户,通常指的是室的户。室户偏东,在户的西边相应的位置上,有一个窗口,叫做牖。室还有一个朝北的窗口,叫做向。东房的后部,有阶通往后庭。
古人在堂上坐的时候,通常尊贵的坐向,是室的户牖之间朝向南面的方向,所以古人常说“南面”。不过在室内的坐位,跟在堂上的坐位,又不一样,室内尊贵的坐向,是朝向东面的方向。
阁、厢、殿
古代还有阁和厢的概念。
汉代的阁、厢,指的是堂东西两侧的房子,这些房子和堂毗连平行。堂的东边和西边有墙,叫序,序外东边和西边,分别设置有一个小夹室,东边的小夹室叫做东夹,西边的小夹室叫做西夹,东夹和西夹,这就是所谓的阁了。在东夹、西夹前面的空间地带,叫东堂、西堂,这就是所谓的厢了。阁和厢之间设置有户,阁厢是相通的。在厢的前面,也设置有阶。
汉代的殿又指什么呢?乐府诗《鸡鸣》中说:“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诗中所说的东厢,指的就是东堂,诗中所说的殿,就是上面所说的堂屋。秦汉以前,古人叫堂不叫殿,后来汉代开始叫殿,但汉代的殿,实际上也可以指宫廷和庙宇之外的其他建筑,和后来专指宫廷和庙宇里的主要建筑不同。
台、榭、观、阙
台、榭、观、阙的概念是什么呢?
所谓台,是指高大而平坦的建筑物,一般的用途是瞭望。在台的上面有木构建筑,这个木构建筑就是榭。榭的特点,是只有楹柱没有墙壁。
林榭煎茶图 明 文徵明
在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有比较高大的建筑物,这就是观。两个观之间,有一个豁口,所以叫做阙。但观也可以指独立的建筑物,如汉代宫中的白虎观。后来,观的意义进一步扩展,道教的庙宇,也开始叫做观了。
版筑
《孟子》中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可见很早,古人筑墙就已经使用版筑技术了。所谓版筑,就是筑土墙时,把两块木板并列排在一起,左右相夹,使木板中间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然后再在板外,用木柱把两块木板衬住,往里倒进泥土,用杵捣实,泥土凝固后,把木板、木柱拆除,一座土墙就筑好了。
版筑技术在古代应用很广,甚至流传至今。
斗拱
斗拱是我国木结构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也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主要的造型特征之一。在立柱和横梁的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
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
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起到传递梁的荷载和支撑屋檐重量的作用。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拱的作用蜕化,成为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它构造精巧、造型美观,如盆景,似兰花,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华贵。逐渐成为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重要建筑物上有斗拱的安置,可以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我国古典建筑的精神和气质。
样式雷
“样式雷”是对清代二百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宫殿、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都是雷氏世袭建筑师家族负责的。
祖籍江西永修的样式雷,从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于康熙年间由江宁来到北京,到第七代样式雷雷廷昌在光绪末年逝世,前后七代为皇家进行宫殿、园囿、陵寝以及衙署、庙宇等设计和修建工程。因为雷家几代都是清廷样式房掌案头目人,即被世人尊为“样式雷”,也有口语“样子雷”的叫法。雷发达被认为是样式雷的鼻祖,但声誉最好、名气最大、最受朝廷赏识的应是第二代的雷金玉。他因修建圆明园而开始执掌样式房的工作,是雷家第一位任此职务的人。康熙在《畅春园记》里曾提到过一位他非常牵挂的杰出匠师,即指雷金玉。
雷氏家族的每个建筑设计方案,都按1/100或1/200比例先制作模型小样进呈内廷,以供审定。模型用草纸板热压制成,故名烫样。其台基、瓦顶、柱枋、门窗以及床榻桌椅、屏风纱橱等均按比例制成。雷氏家族烫样独树一帜,是了解清代建筑和设计程序的重要资料。留存于世的部分烫样现存于北京故宫。
三孔
山东省曲阜市境内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著称于世。是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也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占地240多亩。分为前厅、中居和后院。前厅为官衙,是处理公务的场所,中居即内宅和后花园,是衍圣公及其眷属居住的地方,最后一进是花园,园内假山、鱼池、花坞、竹林及各种花卉盆景一应俱全,其中“五柏抱槐”的奇树,为世罕见。
孔庙,坐落在曲阜城内,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为我国最大祭孔要地。全庙南北长1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庭、五十四门坊,前后共九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是我国古代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
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坐落于曲阜城北,占地3000余亩。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孔子去世后,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孔林对于研究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丧葬风俗的演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六个阶段:远古至秦朝是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古代建筑初具雏形;两汉兴作不断,各种类型的建筑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是古代建筑的发育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宫殿和佛教建筑兴盛起来,雕刻等装饰手法也有较大的发展;隋、唐时期,宫殿、寺观,乃至桥梁等建筑不断有精品出现,是古代建筑全盛和成熟的时期;五代、宋、辽、金时期,古代建筑开始华丽、细致,及到南宋时期更显得纤靡,不及隋唐时期的雄伟壮阔;元、明、清时期,宫殿建筑的规模和气势达到了顶峰,清朝后期国外的一些建筑形式和手法逐渐传入,中国传统建筑中逐渐融入异域建筑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有诸多特征,如多选用木材做主要建筑材料,砖石常被当做辅料来使用;外部轮廓特异,给人以飘逸优美的感觉,极富吸引力;以斗拱为结构的关键。在横梁及立柱间过渡处,施横材方木相互垒叠,前后伸出叫做“斗拱”,其功用在于以伸出的斗拱承受上部结构的重量,并将其转移到立柱上面,四周的墙壁对屋顶重量不起主要的支撑作用,所以有“墙倒而屋不塌”的现象。宫殿、庙宇等庄严的建筑群常采用左右匀称、绝对整齐对称的布局形式。园林等休闲游乐场所,布局则没有固定的模式,结构自由随意。
六大古都
我国古代的都城通常是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结合体,同时还是文化中心。我们通常所说的“六大古都”,分别是西安、开封、洛阳、北京、南京、杭州。从实际情况看,西安、北京和南京对古城风貌保持得较好,存留了大量古代文物和各种建筑遗迹,比较能体现古都的各方面特点。
唐长安城
位于今陕西西安。这段城墙为明代修建,南城墙部分建在唐长安皇城墙基上。
西安位居六大古都之首,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建都最早、时间最长、定都朝代最多。在西安建立都城的朝代包括西周、秦、西汉、前秦、隋、唐等。而明清时期的西安,已成为军事指挥中心和西北区域的政治军事中心。西安的城市布局是北方平原地带城市的典型代表,特色是方整规则,道路宽敞笔直。我们今天见到的钟楼和鼓楼,是明代的遗留。
洛阳乃天下之中,西周初年,周公营建东都洛邑,就在此地。西周灭后,周平王迁都于此,开始了它作为首都的序幕,此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都在这里定都,隋朝和唐朝把这里称为东都,以掌控天下。后来,后梁和后唐也曾于此建都,所以洛阳有“九朝古都”之称。
开封乃是七朝古都,最早在此定都的是战国时期的魏国,当时称大梁,魏灭后衰落;隋代大运河开凿后,开封再次繁荣,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都在此定都,称为东京。特别是在北宋时期,开封城达到鼎盛,当时它是大运河的中枢,城内交通方便,舟桥林立,非常繁华。宋亡后金朝曾迁都于此。
南京最初为三国时期东吴都城。后成为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的国都,五代的南唐、明代早期、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均建都于此。南京城虎踞龙盘,但却饱受磨难,战争的破坏尤其严重,数度繁华的东南大都会,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古迹。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战国时为燕国国都,金时正式建都,称“中都”。元大都坐北朝南,分为大城、皇城和宫城部分,城墙为夯土筑造,共有11座城门,东西南各3门,元大都划定南北中轴,布局围绕这个中轴展开,显示出与前代不同的特点。明清时期的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加以改建而建都,其布局近乎完整地保存到现代。
在六大古都中,杭州资历最浅,但以风光秀丽驰名天下,正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始建于秦朝,到唐朝才繁荣起来。唐末,吴越王钱镠在此建都。金兵灭掉北宋后,赵构南渡定都于此。虽然作为都城的历史不长,但杭州却拥有大批名闻世界的名胜古迹,引得天下游客流连忘返。
古城墙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重要历史阶段的标志,而城墙则是一座城市的重要标志。我国古代的城市从尊贵的京都到一般府、县乃至一些乡、镇都建有城墙来防御外敌的入侵。
城墙上一般有城门、城楼、角楼、墙台、敌楼、宇墙、垛口等防御工事,构成了一整套坚固的城防体系。此外有些城墙还起着防洪的作用。我国现存有不少著名的古城墙,如安徽寿县、江西赣州、湖北荆州、浙江衢州等城墙,都有重要的防洪功能,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是浙江临海(台州)的城墙,其瓮城、马道等结构与形式都是为防洪而专门设计的。我国古代的城墙建筑,不仅固若金汤,在建筑艺术上也有突出的成就。现存北京的前门城楼、箭楼,德胜门箭楼、东南角楼,西安城墙的城楼、箭楼等,莫不以其坚固的城墙、高耸的城楼、宽广的护城河显示出雄伟壮观的气势;北京故宫紫禁城的城角楼,飞檐折角,重檐金顶,倒映护城河中,确是一幅优美的画图。现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城墙有陕西西安城墙、湖北江陵县的荆州城墙、湖北襄阳县的古城墙、辽宁兴城的宁远卫城墙、山西平遥县的古城墙、福建惠安县的崇武城墙等,其中,尤以陕西西安城墙规模最大且最完整,它平面呈长方形,周长11.9千米,高12米,顶宽12~14米。城墙外有宽20米、深10米的护城河。墙面用青砖包砌,厚重坚实,东西南北四面均开设城门。城门上建有城楼、箭楼、闸楼,巍峨凌空,气势宏伟。城楼与箭楼之间有瓮城,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显示出我国古代京城的雄姿。它是我国现存唯一完整的古代大型城垣。
此外我国还有一些特殊的古城墙,如山东蓬莱戚继光备倭水城,是用来操练水军和停泊战舰以防御倭寇入侵的;北京卢沟桥的宛平城,是专门防守卢沟桥的桥头军事堡,等等。
万里长城
早在春秋时期,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楚国修建了一段长城。到了战国,燕、赵、秦等诸侯国更是大规模修建。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人把北方各诸侯国所筑长城连结起来,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一万多里,这就是“万里长城”名称的由来。之后,各朝各代都曾对万里长城进行过修缮,现今我们所看到的,主要是明代修建的长城。
长城依地形而建,就地取材。在有山的地方,长城就建在陡峭的山脊上,并开采山石,凿成巨大的条形,堆砌城墙,内填灰土,非常坚固;在黄土地上,长城主要用土夯筑;在沙漠里,则用沙砾作主要材料,层层铺设红柳和芦苇以使城墙更加稳固。长城是一个军事防御建筑,城墙顶上铺有方砖,非常平整,宽的地方可以并行五六匹马,可供兵马顺畅通行;城墙的外沿则排列着两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部有方形的望口和射口,用来望敌情和射击敌人;城墙顶上每隔300余米设有一个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各堡垒之间可以互相接应;另外,长城的两边还有烽火台,有的紧靠长城两侧,有的则在长城以外,一旦有紧急情况,白天放烟,晚上点火,以提供警报和请求救援。长城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建筑艺术精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它凝聚着先人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
中国宫殿建筑
宫殿是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和居住的地方,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和强烈的精神感染,从中凸现出皇帝无上的权威。在我国,宫殿是古代最重要的建筑形式。殷商时期就已经有宫殿建筑,秦统一六国后,更是建立了大批的宫殿建筑,自此以后宫殿建筑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上,著名的宫殿建筑有:秦朝的阿房宫,西汉的长乐宫、未央宫,唐朝的大明宫等,我国现存的最宏伟壮丽的、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是明清时期的紫禁城宫殿。
我国的宫殿建筑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宫殿一般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包含许多不同功能的建筑;第二,在布局上,强调“中正无邪”,最重要的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其他辅助性的建筑则建在两侧;第三,都城和宫殿二者的关系非常紧密,宫殿的布局往往扩大到整个都城,从而进一步凸显出宫殿的重要地位。
纵观宫殿建筑发展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春秋至唐代是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宫殿一般建在都城内,宫殿的一边或者两边靠着城墙,或者宫殿傍着城墙的一边或者一角建在都城外,也有分建两座城的。这一类型的宫殿有: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临淄、西汉的长安城、东汉和北魏的洛阳城、隋唐的长安城和洛阳城等。第二个阶段自北宋起,这一阶段的宫殿建于都城中,四面被都城包围,如北宋的开封城、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等。
阿房宫
阿房宫号称“秦川第一宫”。“阿房”是“近旁”的意思。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绘制了六国王宫宝图,在秦国咸阳的渭水南岸进行仿造,称为“六国宫殿”。相传共有宫室145处,其中著名的有信宫、甘泉宫、兴乐宫等。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在渭河以南兴建更大的宫殿──朝宫,朝宫就是阿房宫。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始皇本纪》中记载: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能坐1万人。宫殿四周为阁道,从殿下直抵南山。在南山的峰巅建宫阙,又修复道,通过阿房宫渡过渭水直达咸阳。《汉书·贾山传》记载阿房宫的规模“东西五里,南北千步”。秦朝末年,项羽火烧秦宫室,大火3个月不熄。现在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到古城村,还保存着约60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但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史学界却得出了新的结论,即当年秦始皇虽然大力兴建阿房宫,但因工程规模浩大,加之秦末乱世人力匮乏,直至秦亡阿房宫也未竣工,它只是个半拉子工程。至于项羽火烧阿房宫,也是误传。
史书上记载项羽入咸阳曾“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但并未指出所烧的是阿房宫。
阿房宫图卷 清 袁江
此图所绘依山殿阁,傍水楼台,山水相连,花木并茂,并有龙舟、游艇、宫人等点缀。
故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现存的最大宫殿群,现为故宫博物院。
兴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6~1420年),设计者是蒯祥。故宫是一个长方形城池,墙外有护城河环绕,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拥有殿宇9999间半。故宫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南门)名为午门,俗称五凤楼,午门后有五座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外朝是明清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两殿为两翼。太和殿(又称金銮殿)是皇帝即位、举行节日庆典和出兵征伐等大典的地方。中和殿是皇帝休息和接受大典中执事官员参拜的地方。保和殿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内廷是封建帝王和后妃居住的地方,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
坛庙建筑
坛庙建筑主要用于祭祀天地、日月、社稷山川、帝王先贤、名人祖宗,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坛庙建筑的历史比宗教建筑更为悠久,在内蒙古、辽宁、浙江等地发现的一批坛庙建筑,距今约有五六千年。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坛庙逐渐由原先的宗教信仰范畴的建筑发展成为封建国家具有政治作用的设施,成为都城、府县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工程项目。
坛庙建筑按其祭祀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祭祀自然神的坛庙,如天帝庙、日月星辰风云雷电之神的神庙、社稷庙、先农庙、岳镇庙、城隍庙、土地庙等;一类是祭祀鬼神的庙,鬼神即人死之后的神灵,如关公庙、孔庙、亚圣庙、文昌庙、诸葛武侯祠以及人们供奉历代祖宗的神庙等。在都城中必须建设的坛庙建筑有:太庙、社稷坛、天坛等,而地方府县必然建造的坛庙建筑有:山川坛、社稷坛、城隍庙、孔庙等。此外,各地还根据本地的历史文化修建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神庙,如苏州一带有祭祀早期开拓者的“泰伯庙”,有祭祀春秋战国时期辅助吴王兴国的功臣伍子胥的神庙;沿海各地有祭祀海上女神天妃的“妈祖庙”等,而历代官员及其后代建造的家庙更是遍布全国各地。现存的著名坛庙建筑有:北京天坛、地坛、社稷坛、太庙,山东曲阜的孔庙,四川成都的诸葛武侯祠,山东邹城的亚圣殿等。
天坛
天坛是明清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地方,位于今北京崇文区,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约270万平方米。天坛建筑布局呈“回”字形,有两层垣墙,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有斋宫、圜丘坛、祈年殿、长廊、万寿亭、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天坛的代表建筑是圜丘和祈年殿等。圜丘和祈年殿间由一条长359米,宽28米,高2.5米的丹陛桥连接。圜丘位于丹陛桥南端,由3层圆形露天石坛构成,每层都围有汉白玉石围栏。祈年殿位于丹陛桥北端,正月上辛日在这里合祀天地。大殿建在高6米,底层直径90.9米的3层汉白玉圆形的祈谷坛上。祈年殿呈圆形,高38米,直径32.72米,是三重檐亭式圆殿。殿内中央的四根龙井柱高19.2米,象征一年的四季;中层12根金漆柱,象征一年12个月;外层12根檐柱,象征一天12个时辰。中外层共24根柱象征二十四节气。
天坛成功地将中国人对“天人关系”的认识以及对上天的敬畏与期望体现出来;处处展示着中国人传统的哲学观念和象征的艺术手法;集古代科技成就如数学、力学、美学、生态学于一炉,是中国古代具代表性的建筑精品。
陵墓建筑
陵墓是我国古代埋葬帝王或后妃的坟墓和祭祀建筑群,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形式之一。古人有灵魂的观念,认为人死之后,还有所谓的阴间,死人要在阴间继续生活。所以,上至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无不重视丧葬、精心为死者构筑坟墓。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陵墓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融合了绘画、雕塑、书法的艺术形式,出现了众多规模巨大、布局合理、结构精美的陵墓群。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帝王陵。
帝王陵墓一般靠山建筑,也有少数建在平原上。陵园的布局一般以山为主体,四面建筑城墙、城门,城墙的四角建有角楼,在陵墓的前面建有甬道,甬道的两侧立着石人、石兽的雕像,陵区内遍植松、柏,树木森森,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陵墓之内建有殿堂,用来放置已故帝王的衣冠和用具,并设置宫人服侍,就像帝王生前一样。如秦始皇的陵墓内,还用水银造成江河湖海的样子,用金银雕刻出山林和鸟兽,另有规模庞大、气势不凡的兵马俑;而唐朝懿德太子的陵墓内部,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前室、后室等部分组成,四周墓壁上则绘有城墙、阙楼、宫城、宫门、殿堂等内容,完全是生前生活环境的写照。陵墓的墓室主要用木、砖、石3种材料筑成,殷商至西汉早期的墓室结构是井擀式结构,即用大块木材纵横交错建成墓室,后来又出现了用大木枋紧密排列构成的“黄肠题奏式”墓室。西汉中期出现砖结构的墓室,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逐渐得到推广。石筑墓室在五代及宋朝时期已经广泛运用,但这一时期的墓室是石料和木料并用,直到明清时期,墓室全部采用高级石料修建,形成一组华丽的地下宫殿。
现存比较著名的陵墓建筑有:陕西临潼县的秦始皇陵、陕西乾县的唐乾陵、河南巩县的宋陵、北京昌平区的明十三陵、河北遵化县和易县的清东陵和西陵等。
古塔
我国的古塔是我国古代的高层建筑,源于印度。在印度梵语中称为“浮屠”,据说是有人出于向佛祖表达敬意而建造的,也有说是为了供奉佛祖的舍利而建造的。古塔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为多样、数量极大的建筑类型。我国现存的佛塔有2000余座,大江南北无处不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山西应县木塔、山西普救寺莺莺塔、河北承德普乐寺都城上琉璃小塔。
山西应县木塔,位于山西忻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的高层古建筑,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塔有9层,高达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整体重量约有7400吨,整个建筑由第一层开始向上逐渐变小,轮廓优美,有“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的说法。整个建筑全用木材建成,没用一根铁钉,让人叹为观止。
山西普救寺莺莺塔,塔平面呈四方形,底层每边长8.05米,门开在南面,门宽1.28米。塔基呈正方形,塔平面为四方形,全塔共13层,高36.76米。塔的内部是多层空心的,最为奇妙的是塔有神奇的声学效果,站在塔底,楼上人的说话声听起来像是从地下传来一样。它与北京天坛回音壁、四川大佛寺石琴、河南蛤蟆塔被称为四大回音建筑。
河北承德普乐寺琉璃小塔,普乐寺是雄伟的皇家寺庙,普乐寺的东部有一座巨大的经坛,这是藏传佛教修炼、传经的地方。在经坛的四角和四面的中间建有八座宝塔,塔分为黄、白、青、紫、黑五色。这些塔的下面有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的台基,台基上饰有精美的花纹,整个塔看起来色调明快,雍容华贵。
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北京丰台区宛平县城西门外的永定河上,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后世曾多次重修。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有10座桥墩,共11涵孔,是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造有石栏扶手,各用石柱140个,高1.4米,柱头上共刻有大小石狮497个,雕刻精美,姿态各异。桥两端各有华表、御碑亭、碑刻等。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朝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卢沟桥:“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俗称大石桥。位于河北石家庄市赵县的交河之上,建于隋代大业元年至十一年(公元605~615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是由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赵州桥是一座弧形单孔石拱桥,全长64.4米,券高7.23米,单孔跨度37米,桥面宽10米,用厚约30厘米的条石铺成。它的大石拱由28券(窄拱)并列组成,大石拱上两端各建有两个小拱(净跨分别是2.85米和3.81米),它们不但节省了石料,而且还能减轻桥身自重和增大泄洪面积。赵州桥结构坚固,雄伟壮观,设计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巧妙绝伦。唐代中书令张嘉贞在《赵州大石桥铭》中称赞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由于桥位良好、基底应力适宜,1400多年来赵州桥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但桥身基本完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赵州桥
石窟建筑艺术
石窟是在山崖陡壁上开凿的一种洞窟形的佛教建筑,又叫石窟寺,起源于印度,同佛教一起传入中国。我国从南北朝时期开始盛行开凿石窟,元、明以后,开凿石窟的风气消退下来。现存的石窟分布非常广泛,西至西藏西部,东至沿海地区,北至辽宁,南达云南,所在地点多是风景秀丽的山川,借助于壮美的山河来凸现出佛教的庄严。
石窟多建于悬崖峭壁上,但天然的适合建造石窟的陡壁并不多见,所以古人建造石窟之前,往往先要开辟陡壁,称之为“斩山”。在技术落后的古代,斩山的工程量十分巨大,如龙门石窟宾阳三洞所在的陡壁,光斩山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82000多名劳力。石窟的开凿通常依照自上而下、由外到内的顺序,先从门洞向上开辟一条施工道,到达一定高度后,再从上到下大面积开凿。另外,开凿石窟还要注意岩石的质地,硬度要适中,既要容易雕刻,又要耐风化,一般都开凿在石灰岩、砂岩和砾岩上。我国的著名石窟有: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等。
皇家园林
殷商时期的“囿”是皇家园林的原始形式,据史料记载,当时“囿”是指开辟一块地方,在里面种植树木、放养动物、挖掘池塘、筑造楼台,供皇家打猎、游玩、供奉神明及生产所用。当时最为著名的“囿”是周文王的灵囿。
秦汉时期,皇家园林发展成为山水宫苑的形式,就是在皇帝的离宫别苑周围圈一块地,形成一个自然的园林,其规模常达数百公里。如秦始皇所建的信宫、阿房宫,把宫阙建在终南山的顶峰,让樊川成为宫内的池塘,气势多么雄壮。汉朝时期,汉武帝修建完成了规模宏大、功能多样的上林苑,园内不仅有观赏景物的去处,有动物园、植物园、狩猎区,甚至还有赛狗场,在上林苑建章宫的太液池中,建有蓬莱、瀛洲、方丈3座仙山,“一池三山”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了清代,上林苑标志着古代皇家园林建设的第一个高潮。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皇家园林更趋于华丽精致,虽然在规模上达不到秦汉时期的山水宫苑,但是在内容上则丰富得多,如北齐的高纬在仙都苑中建造“贫儿村”、“买卖街”来体验民间生活;宋徽宗建造的艮岳,在平地上大兴土木,用仿造的人工假山来代替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这一时期,假山的仿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元明清时期,皇家园林的建造日趋成熟,这一时期出现的名园,如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北海等,既继承了古代园林的优良传统,又有进一步突破和创新,无论在选址、立意、山水的构造乃至小路的铺设上,都表现出了令人叹服的高超技巧。如颐和园在仿制无锡寄畅园的基础上,把南方的西湖、江南水乡的风貌与北方的广袤和雄奇的大山融合起来,更建有众多的精美佛香阁,使人游了这一个园林,便好像见识了全国各地的美景。
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热河行宫,是清朝皇帝的夏宫,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离宫和皇家园林,位于河北承德市北部。
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后多次改扩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建成。清朝前期,每年夏天,清朝皇帝都会到这里避暑并处理政务,避暑山庄成了清朝第二政治中心。避暑山庄占地560万平方米,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分湖区、平原、山峦三部分。这些风景都是仿照中国各地风景园林艺术风格而建,所以避暑山庄成为中国各地胜迹的缩影。宫殿区在山庄南端,主要建筑澹泊敬诚殿(正宫)是节日举行大典的地方。后面的依清旷殿是皇帝召见朝臣的地方。另外还有烟波致爽殿和云山胜地殿。正宫东侧的松鹤斋是后妃们居住的地方。避暑山庄周围是博仁寺、博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广缘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广安寺、罗汉堂和殊像寺12座藏传佛教寺庙群。
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海淀区,原为清代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与附园长春、绮春(万春)合称圆明三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
圆明园九州清晏图清
圆明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乾隆九年(1744年)完工。附园长春和绮春两园分别建成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和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时间长达150多年。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息的地方,也是他们会见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政务的地方,与紫禁城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有“御园”之称。全园占地347万平方米,有建筑150多处,其中凿湖造山,遍植奇花异草,集中外园林建筑之精华,构筑有圆明园四十景。三园的平面布局呈一个“品”字形,有园门相通。全园以福海为中心,海中有“蓬岛瑶台”等三个小岛,象征道家“一池三仙山”之说。另外,长春园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它还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馆,藏着许多珍宝、图书等,被誉为万园之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抢劫了园中珍宝,并纵火焚毁,现仅有遗址存在。
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原为清朝皇帝的行宫御苑,原名清漪园,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行宫御苑,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侵略军焚毁,光绪十二年至二十一年(1886~1895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进行了重建,光绪十四年(1888年)改名颐和园。
颐和园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吸取了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和意境建造而成。全园占地面积约290万平方米,分为宫廷区和苑林区。宫廷区以仁寿殿为主,是政务活动区。苑林区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万寿山东西长约1000米,高60米,山上建有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智慧海等。昆明湖约占全园面积的78%,湖中有一模仿杭州西湖的苏堤而建的西堤。湖中有南湖岛,又称龙王庙,与东岸一座长150米的十七孔桥相连。湖北岸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长廊”,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长廊。万寿山东麓的谐趣园原名惠山园,是一座园中园,是模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
苏州园林
私家园林是古代官僚、文人、富商、地主所拥有的私人宅院。我国的私家园林以江南的私家园林数量最多、艺术价值最高,其中又以苏州园林最具代表性。
与皇家园林相比,江南私家园林的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几十亩,最小的仅一亩半亩,但造园家却能在这有限的空间内,运用多种艺术技巧,造成一种好像深邃不尽的景象,给人一种空间很大的感觉。院子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着精美的建筑,构成一个个小的景点,几个小景点又围合成大的景区。院子的主人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能诗善画,善于品评,园林追求超凡脱俗、清高淡雅的风格。院子主要供主人修身养性、闲适时自娱自乐所用。苏州的古典园林极具特色,建筑布局、结构、造型、风格,都运用了巧妙的衬托、对景、借景、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小中见大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浑然天成,毫无斧凿的痕迹。
苏州拙政园是私家园林中的经典之作,它始建于明朝正德四年(1509年),之后几经雕琢,现存的园貌主要形成于清朝末期。全园分为西、中、东三部分,以中部为主。中部的园子呈矩形,水面较多,也呈横长的矩形,水池内建有东、西两座假山,又有几条小桥和堤坝把水面分成几个部分。水池的南岸有较大面积的平地,建筑物多集中在此,由宅入园的小门就开在南岸的院墙上。入园以后,迎面有一座假山挡住视线,使园内景物不至一览无余,这种手法称之为“障景”。岸西有一座名叫“别有洞天”的凉亭,透过清澈的水面,东岸有一座方亭与之遥相呼应,水中的荷香四面亭和曲折的小桥更增加了景观的层次感,这种手法称之为“隔景”。北岸以土为主,遍植柳树、芦苇,别有一番风趣。东岸有梧竹幽居亭,由此西望,透过水池亭阁,在树梢上可遥见远处的苏州报恩寺塔,将塔景引入园内,称为“借景”。院内粉墙、绿水、几处怪石、数竿细竹,不尽的美景组合成一幅完美的画卷。
拙政园与沧浪亭、狮子林、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其他名园还有网师园、环秀山庄、艺圃、耦园、退思园等。
江南三大名楼
江南三大名楼指的是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长江边的蛇山上,始建于公元223年,传费文伟在此驾黄鹤成仙而得名。现楼为1986年重建,高51.4米,共5层,黄瓦红柱,层层飞檐。咏黄鹤楼的诗文以崔灏的《黄鹤楼》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最为著名。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的洞庭湖畔,原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建岳阳楼,现在的岳阳楼为1984年重修。主楼平面呈长方形,宽17.24米,深14.57米,高19.72米,楼顶为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主楼右有“三醉亭”,左有“仙梅亭”。楼内陈列着杜甫的《登岳阳楼》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历代名人的对联。
滕王阁在江西南昌赣江边,是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于公元675年所建,故名,为三大名楼之首。现楼为1989年重建,楼高57.5米,共9层,主体建筑面积为1.3万平方米,是一座仿宋建筑。咏滕王阁的诗文以王勃的《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最著名。
滕王阁
滕王阁是多层单檐歇山顶式阁楼建筑。现存的阁是1989年重建的,它是一钢筋混凝土仿宋阁楼式建筑。
平遥古城
平遥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古城,现在的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
平遥古城基本上还是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池为方形,面积2.25平方公里,城墙高12米,周长6157.7米,外表全部砖砌。墙上垛口,墙外有护城河,深宽各4米。城池有6座城门,东西各二,南北各一。城门上原建城楼,四角各建有一座角楼,大多已残坏。城内的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内主要街道是十字形,商店沿街而立,住宅位于小街巷内。其中大型建筑有:古城北门有镇国寺和古城西南的双林寺。镇国寺建于五代时期,是全国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结构建筑。双林寺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寺内10多座大殿内保存有元代至明代的彩塑造像2000余尊,被誉为“彩塑艺术的宝库”。古城内现保存着3997处传统四合院民居,其中有400处保存相当完好。
北京四合院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四合院指的是四座单体房屋分别在东、南、西、北四面,中间围合成一个露天庭院的建筑组合。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四合院得到了中国人的钟爱,宫殿、庙宇、官府包括各地的民居都广泛使用这种形式。
在诸多类型的四合院中,北京四合院卓尔不群,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材料选择、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特有的京味风格。
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门窗栋梁等均为木制,周围以砖砌墙。门窗及檐口椽头的油漆彩画,虽没有宫廷的华丽辉煌,但也颇有意趣。习惯用磨砖、碎砖垒墙,变废为宝,所谓“北京城有三宝——烂砖头垒墙墙不倒”。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或者不用铺瓦,直接青灰抹顶,称为“灰棚”。
除了一些小规模的单院形式外,北京四合院多数分为前(外)后(内)二院。外院横长,从东南角的大门进入,迎面就是一座筑砖影壁,与大门组成一个小小的过渡空间。由此西转进入外院。大门之西正对民居中轴的南房,称“倒座”,用来供客人休息,外院还有男仆室及厨房、厕所;由外院通过垂花门式的中门,便进入宽阔的庭院,这就是全宅主院。
主院中,北面正房称“堂”,大多为三间,遵守着“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的明清规定。正房的开间和进深要比厢房为大,左右两边各接出耳房,由尊者长辈居住。耳房前有小小的角院,十分安静,所以也常用作书房。这种一正房两耳房的布局称作“纱帽翅”。正房前面,院子两侧有厢房陪衬,作为后生晚辈的居室,营造了良好的空间感觉。
正房、厢房朝向院子都有前廊,用“抄手游廊”把垂花门与这三座房屋的前廊连接起来,沿着游廊穿行,不必经过露天场地。廊边还有栏杆和凳子,可在廊内欣赏风景。这是四合院的一大风情。
四合院的房屋都采用青瓦硬山顶。正房之后有时有一长排“后照房”,或作居室,或为杂屋。也有的民居在房后或者一侧再接出一座四合院,以居内眷,也有的在一侧接出宅园。
四合院的每一处都很有讲究,开在前左角的民居大门称“青龙门”,根据后天八卦,北为坎,东南为巽,故此种布局称坎宅巽门,象征吉祥平安。(王府的宅门则放在中轴线上,人们认为以王侯之尊不需要坎宅巽门也可以免除外邪侵害)而从实际效果来看,宅门不设在中轴线上,使得进入四合院必先通过一个小小过院,有利于保持民居的私密性,营造“曲径通幽”的氛围。在全国各地的民居中,坎宅巽门也十分流行。
门的大小和规格也很讲究,等级最高的是广亮门,它和再小一些的金柱大门都用于官宦人家。虽非官宦而相当殷富的人家用如意门。最小的是墙门,没有进深,门上有小屋顶,有的砌通天柱,颇有西洋气息。
作为民居,北京四合院最直接的感觉是浓厚的生活气息,庭院方阔,大小合宜。院中还栽花置石,一树海棠花配以石榴盆景,大缸养的金鱼寓意吉利,自然亲切,把天地拉近人心。可在院内临时搭建大棚,举办婚丧大事,以待宾客。尤其是抄手游廊,把庭院分成几个自然的空间,但分而不隔,虚虚实实,家庭成员在这里进行亲切的交流,其乐融融。
北京四合院内环境优雅,花木扶疏,丁香、海棠、山桃花争奇斗艳,枣树、槐树则是孩子玩耍的好去处。盆栽花木最常见的是石榴树、夹竹桃、金桂、杜鹃、栀子等。阶前花圃中的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日常点缀。清代有句俗语形容四合院:“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可以说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
四合院历史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时就出现了,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城的象征。
四合院的结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非常典型。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彼此独立却又有游廊连接,起居方便。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是封闭式的住宅,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家居。院落宽敞,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这里不仅是舒适的住房,更是大自然赐予的一处美好天地。
牌坊、阙、华表、影壁
牌坊又名牌楼,来源于古代用以表彰人或事的坊门,常建在离宫别苑、寺观、陵墓等重要建筑的入口处,当作这些建筑的前奏,形成庄严、肃穆、深邃的气氛;也有建于城镇街道重要位置的,如桥的两段、十字路口、大路的起点、商店的门前等,叫冲天牌坊,起到丰富街景、标志位置的作用;在山林风景区的山路上,也常立有牌坊,有标记路程的作用。南方一些城镇,一条街道上常建有多座牌坊,主要用来“旌表功名”或“表彰节孝”。牌坊的建筑材料主要有木、石、琉璃等,木牌坊多流行于古代,石牌坊则以明代的最为有名,琉璃牌坊以清代的最有代表性。
阙,常用于城池、宫殿、陵墓、祠庙等重要建筑群之前,是入口的标志。最早的阙是供显示威严、守望用的,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区别尊卑、显示礼仪的装饰性建筑。阙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独立的双阙,双阙之间不设门,这种阙在唐宋时期主要应用于墓地,以后就很少用了;另一种是双阙之间设门的阙。现存最早的阙是建造于汉代的,主要是庙阙和幕阙,分布于四川、河南、山东等省。
华表是成对的立柱,有标志和纪念的意义。元代以前,华表多为木制,之后多用石制,下有须弥座,石柱身上刻有精美浮雕,上端横着一块云状石板,顶部原立着石鹤后改为蹲兽,俗称“朝天吼”。明清时期,华表多树立在宫殿、陵墓前,也有少数立在桥头的,如卢沟桥头的华表。现存的华表,以北京天安门前和明十三陵四周的华表最为典型。
影壁又叫照壁、照墙,立在院落的大门内或者大门外,起到屏障的作用。影壁的历史久远,唐朝的史料上已经有相关记载,明清时期,无论是宫殿、寺庙、衙门还是普通人家的宅第都建有影壁,北方人家的影壁常建在门内,而南方人家多建在门外。历史上著名的影壁有: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桂的代王府内的九龙琉璃影壁、北京北海和紫禁城内的九龙影壁等。
北京茶园演戏图
戏台上有多人表演,伴奏者4人,所用乐器有拍板、板鼓、二胡、唢呐、锣等。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以来,茶园即是剧场。清代包世臣《都剧赋序》说:“其开座卖剧者名‘茶园’……其地度中建台,台前平地名‘池’,对台为厅,三面皆环以楼。”当时春台、三庆、四喜、和春四大徽班都在茶园演戏。因为清代每逢国丧期间,各娱乐场所都不能化装演戏,演员们无以为生,只能在茶楼清唱。以后,戏园便附售客茶,遂称戏园为茶园了。
戏楼
戏楼又叫戏台,是我国传统戏曲演出的场所。我国古代的演戏场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和形态,最原始的演出场所是广场、厅堂、露台,宋代时期出现了三面观戏,隔出一面充当后台的勾栏,金朝把演出场所称为舞厅或舞亭,元朝时期则有了戏台的叫法,及至明清时期则发展成了戏楼、戏园。
清朝宫廷中的戏楼,是我国古代戏楼建筑的集大成者,它不仅面积大,而且变原先的单层为两层或三层,坐南朝北,和三面的观众席组成一个四合院。三层大戏楼的舞台,由上到下分别称为福台、禄台、寿台,底层的寿台是主要舞台,它长3间、宽3间,相当于民间普通舞台的9倍,第二层的禄台只有长宽1间大小,第三层的福台就更小了。寿台的后面建有一座阁楼,称作仙楼,仙楼有两座木梯通向福台,有两座木梯通往禄台,供戏中的神鬼角色上下场所用。寿台的地板下为地下室,里面有4口旱井和1口水井,据说这些井能起到共鸣作用,增强演出的音效。寿台的顶部有3个天井,各个井口都设有辘轳设备,供演员表演上天入地的场面。清朝时期最著名的大戏楼有:紫禁城的宁寿宫畅音阁、避暑山庄的福寿园清音阁、圆明园的同乐园清音阁、颐和园的德和大戏楼等,现存的仅有宁寿宫畅音阁和颐和园的德和大戏楼两座。
我国的戏楼分布得非常广泛,从农村到城市,从平原到山区,只要是有人聚居的地方,几乎都有或简或繁的戏楼建筑,可以说戏楼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剧场,中国戏曲也可以称之为“戏楼文化”。
会馆
会馆是指“同籍贯或同行业的人在京城及各大城市所设立的机构,建有馆所,供同乡同行集会、寄寓之用”。是一种拥有宴饮、居住、剧场、集会和办公等多种功能的一种公共建筑。会馆分行业会馆和同乡会馆两类。同乡会馆,顾名思义是为旅居外地的同乡提供集会、联络和居住的处所,它的形式近似于大型的住宅建筑,为凸现同乡的渊源,常在正厅或者专辟的一厅内设置祠堂,供奉一乡的前辈贤人。正厅是同乡聚会餐饮的场所,其他各厅则供借宿所用。一些大的会馆,还专门设有学塾,以方便同乡子弟就学,清朝时期,一些省级的大会馆内还有戏楼,如山西会馆、四川会馆、湖广会馆等。行业会馆,多是商业、手工业行会会商的场所,馆内通常设有本行业祖师爷的牌位,有演戏酬神用的戏台。为了炫耀本行业的繁荣,行业会馆的装饰都很精细华贵。
会馆多在所在地的文化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拿会馆最为众多的北京来说,各地会馆为北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并在竞相展示各自美食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特色,弥补不足,形成了川、鲁、粤、淮等菜系;另外,会馆所带来的地方语言,也给北京话以影响,促进了以北方语音为基础的普通话的形成。其他的,如建筑、楹联、园艺等方方面面,会馆都大大促进了北京文化的发展,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到了现代,结合西方建筑的特点,会馆逐渐演变成为酒店、宾馆等现代建筑。
中国民居
先秦时期,“帝居”、“民舍”等都称“宫室”;汉代规定食禄不满万户的称“舍”。直至近代,才把除宫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筑统称为“民居”。
早在新石器时代后期,我国木构架体系的房屋已经萌芽。西周及春秋时期,瓦的出现使民居变得更为结实。战国时期,出现了砖和彩画,民居变得较为美观。秦汉时期,石材在民居中的使用开始增多。魏晋南北朝时期砖瓦应用更为广泛。隋唐以后,民居开始注重根据社会等级来设计房屋形制。明清时期,民间建筑的类型与数量也有增加,形制已经较为固定。各民族的建筑也有发展,地方特色更加突出。私家园林开始广泛出现。在汉族民居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四合院和南方“四水归堂”式的天井式民居。
与砖瓦结构不同的建筑是一些少数民族的民居,使用干阑式住宅,用竹、木等构成的单栋独立的楼,底层架空饲养牲畜、存放东西,上层住人。在云南、贵州、广东等地的傣族、景颇族、壮族等聚集区常见。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黄土层较厚的地区则有窑洞式住宅,施工简单,还有冬暖夏凉的效果,非常经济适用。一般可分为靠山窑、平地窑、砖窑等。碉房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住宅形式,一般是用土或石砌筑,形似碉堡,大多为2~3层。底层通常是用来养牲畜,楼上住人。
李诫与《营造法式》
李诫(1035~1110年),字明仲,北宋著名建筑师,郑州管城县(今河南新郑)人。他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李诫开始在将作监(主管土木建筑工程的机构)供职,主持建造了龙德宫、棣华宅、朱雀门、景龙门、九成殿、开封府廨和太庙等,历任将作监主簿、监丞、少监和将作监,长达十三年。绍圣四年(1097年),李诫受命重新编修《营造法式》,元符三年(1110年)完成,使之成为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也是中国古籍中最完整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营造法式》主要分为5个主要部分,即释名、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共34卷,另外还有“看样”和目录各1卷。《营造法式》的内容有四大特点:1.制定和采用模数制。2.设计的灵活性。3.总结了大量技术经验。4.装饰与结构的统一。《营造法式》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北宋时期整个建筑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是我国古代建筑行业的权威性巨著。该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