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知识全知道(超值全彩白金版)
- 董洪杰
- 321字
- 2020-06-24 17:52:38
戏曲
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名称,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各种因素。戏曲一词最早出现在元人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中,当时指的是宋元杂剧。近代学者王国维扩大了戏曲的范围,使之成为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清杂剧、明清传奇以及京剧和所有地方戏在内的传统戏剧的统称。它们虽然名目各异,但有共同特色,即说唱结合,既有“戏”,又有“曲”,以曲为主。
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经过漫长的发展,不断地丰富革新,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曲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发展成熟的中国戏曲,形成自己的特点,那就是集歌舞唱于一体,有较为固定的结构形式,角色逐渐脸谱化,情节相对简单化。这种高度艺术化的音乐歌舞形式能给欣赏者带来巨大的审美享受,但同时也制造了传播与接受的机遇。
戏曲的发展经历了先是下层民间艺人、书会才人的创作,再经文人作家的加工和由剧作家独立创作。历史上著名的戏剧家有关汉卿、王实甫、徐渭、汤显祖、李玉、李渔、洪昇、孔尚任等。这些作家,创作出许多优秀剧目,久演不衰,成为中国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诸宫调
诸宫调是中国宋元时期盛行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它的特点是有说有唱,以唱为主。歌唱部分是用多种宫调的多种不同曲调组成,所以称为“诸宫调”,又称“诸般宫调”。由于其曲调丰富,能说唱长篇故事,表现复杂的故事情节,所以广受人民喜爱,流传时间很长。
据北宋王灼的《碧鸡漫志》记载,诸宫调是北宋神宗(1068~1085年)年间孔三传首创。他把唐、宋词调,唐、宋大曲,宋代唱赚的缠令和当时北方流行的地方俗曲,按声律高低归入不同的宫调,来进行说唱。北宋末年是诸宫调的鼎盛时期。南宋建立后,诸宫调也随之传到了南方,逐渐演变成了南诸宫调,伴奏乐器主要是笛子;而传入金国燕京等地的诸宫调则演变成了北诸宫调,伴奏乐器主要是琵琶和筝。诸宫调由杂剧艺人来演唱,诸宫调与戏剧关系密切,但不是戏剧,只是一种类似大鼓书的说唱艺术。
宋末元初,到处都是四处流动的诸宫调戏班。但到了元朝末年,诸宫调逐渐衰落。明清时期,诸宫调演变为弹唱词。保存到现在的诸宫调作品有:《双渐苏卿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刘知远诸宫调》等。
南戏
南戏大约诞生于北宋末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戏剧,也叫做“南曲戏文”,在当时的杂剧、唱赚、宋词等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曾经在南方民间广为流传。
早期南戏的戏剧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折”、“出”之分,一个完整的剧本就是从头一直演到最后。舞台上最初也没有幕布,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完全靠唱、念、舞以及表演者的情态和观众的想象等来体现。南戏的创作者大多是爱好艺术创作的民间艺人,作品语言非常通俗,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我国现存的南戏早期剧本《张协状元》已完全具备戏剧的基本特征。该剧对剧中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进行交错对比描写,将生、旦与净、丑互相穿插,围绕故事和谐而综合地运用了独唱、宾白、科介等多种表现手段,清楚地体现了早期南戏戏剧结构、音乐形式和演出情况,是戏曲史上难得的资料。元末明初时期的南戏创作达到了高峰,当时出现了一系列的经典剧目,比如“五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琵琶记》。
杂剧
唱、云、科是元杂剧表演艺术的核心,唱即演唱,主要由一个角色从头唱到尾;云又叫宾白,有诗对宾白、教语宾白和类似顺口溜的宾白等几种形式;科大体上来说包括身段、武术、歌舞等。在表演形式上,元杂剧继承了宋金杂剧的特色,由上、下门出入,确立了中国戏曲独有的上下场的连场形式;在角色分行上,元杂剧扩充了宋金杂剧的基础,形成了旦、末、净、外、杂等各行;在面部化妆和表演服饰上,元杂剧在宋金杂剧的基础上也有所发展。
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它的代表剧目有: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等。
洪洞明应王殿元杂剧壁画(摹本)
画高411厘米,宽311厘米。画上横额为“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并注明是泰定元年(1324年)。画面是演出的舞台,靠后有大幅台幔,上有绘画两幅。左面是一壮士执剑,作砍杀状;右面是青龙张牙舞爪,作抗拒状。其用途是隔开前后排。台上十人,前后各五人,其中七人为化装的剧中人物,其余三人是鼓、笛、拍板的伴奏者。可见当时时兴演奏者同台的风气。
昆曲
昆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已经有六七百年历史。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又叫做“昆剧”,是由元代末年的顾坚创立的,最初叫昆山腔。
明朝嘉靖年间,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改进,立足南曲,吸取北曲长处,促成了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的形成,这就是昆曲。后来,昆曲不断传播,成为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并最终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到清朝乾隆年间,昆曲达到鼎盛。原本以苏州的吴语语音演唱的昆曲因广泛传播,难免带上流传地的特色,故而流派众多。
昆曲音乐的结构属于联曲体结构,也可以称之为“曲牌体”。昆曲常用的曲牌有上千种,包括唐宋时期的词调、词牌、民歌等在内,可谓是采众家之长。昆曲的创作是以南曲为基础的,同时也使用北曲的套数,常常使用“犯调”、“借宫”、“集曲”等方法。昆曲主要以笛子为伴奏乐器,以笙箫、唢呐、琵琶等作为辅助。昆曲字正、腔清、板纯,唱腔极富韵律感,抒情性强,表演优美细腻,歌舞结合巧妙。
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昆曲积累了大量优秀演唱剧目。其中脍炙人口的有王世贞所写的《鸣凤记》、汤显祖所写的《牡丹亭》、《紫钗记》等。
京剧
京剧是发源于19世纪中期的北京的一种综合性的戏曲表演艺术,是在继承昆曲、京调、弋阳腔等剧种的语言、音乐、舞蹈等艺术元素的基础上,又吸收各地民间艺术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说,京剧是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
在唱腔方面,京剧的曲调极其丰富,除西皮、二黄以外,还有昆曲、吹腔、四平调、高拨子、南梆子、民间小调、小曲等,以西皮、二黄为主。一般来说,西皮善于表现活泼、欢乐,而二黄则以表现悲哀咏叹为主。两种唱腔都有很多板式,构成优美的唱腔。
在表演方面,京剧更具戏剧化,形成了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艺术风格。京剧表演艺术中程式化的东西,塑造人物形象上的行当分类,诸如生、旦、净、末、丑各类型人物的唱、念、坐、打以及喜、怒、哀、乐各种不同的表演模式,都是继承发展传统的戏剧艺术表现手法的基础上产生的。
京剧乐队由弦乐、管乐、弹拨乐和打击乐组成。京剧的乐器非常丰富,大约有二十几种之多,如单皮鼓(小鼓)、板(檀板、拍板)、堂鼓(同鼓)、大堂鼓(南堂鼓)、大锣、小锣、钹、汤锣、京胡、二胡、小三弦、月琴、笛、笙、唢呐等。
京剧产生之后,曾经在清廷内得到空前发展。清末民初,京剧艺术达到鼎盛,产生了一批不朽的艺术家和杰出作品,名扬海内外,被誉为中国的国粹艺术。
四大徽班进京
徽班进京是京剧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为了庆祝乾隆80岁的寿辰,当时在扬州的三庆班在高朗亭的带领下赴北京演出,开启徽班进京的历程。嘉庆年间,扬州的四喜、和春、春台三个徽班陆续进京,与早先进京的三庆班被合称为“四大徽班”。四大徽班进京后,不断吸收各地地方剧种从剧目到表演方法等各种优点,对自己的戏曲艺术进行充实和改进,艺术表现力因而不断增强。徽班中的三庆班的声腔和剧目极为丰富,但主要唱“二簧”声腔,其戏曲水平和吸引力远远超过在当时盛行一时的秦腔,致使很多原本服务于秦腔的演员转入徽班,秦腔和徽班从此有了融合。其他三大徽班进京的结果是击垮了多年来盛行的昆剧,昆剧演员也因为失业而逐渐转入徽班。清代道光年间,湖北戏曲班子也有很多较为优秀的成员进京,他们将汉调和西皮调带到京城,就此形成了与徽班的二簧相融合的“皮簧戏”。“皮簧戏”具有“京音”特色,北京味浓郁,后来这种形式的戏曲传到上海,被上海人叫做“京戏”或“京剧”。这就是京剧的正式得名。
徽班进京 清
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活跃于北京剧坛的四个著名安徽戏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同时适应北京观众多方面的需要和发挥各班演员的特长,逐渐形成了四大徽班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为三庆的轴子(指三庆班以连演整本大戏见长)、四喜的曲子(指四喜班以演唱昆曲戏著称)、和春的把子(指以擅演武戏取胜)、春台的孩子(指以童伶出色),出现了“四徽班各擅胜场”的局面。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年),汉调(又称楚调)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徽班又兼习楚调之长,为汇合二黄、西皮、昆、秦诸腔向京剧演变奠定了基础。因此“四大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四大徽班”已相继散落。
同光十三绝
“同光十三绝”指的是清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员。画师沈蓉圃绘制他们的剧装画像,这幅画传世以后,他们被称为“同光十三绝”。这十三位京剧演员分别是程长庚(老生,饰《群英会》之鲁肃)、张胜奎(老生,饰《一捧雪》之莫成)、卢胜奎(老生,饰《战北原》之诸葛亮)、杨月楼(武生,饰《四郎探母》之杨延辉)、谭鑫培(老生,饰《恶虎村》之黄天霸)、徐小香(小生,饰《群英会》之周瑜)、梅巧玲(花旦,饰《雁门关》之萧太后,梅兰芳的祖父)、时小福(青衣,饰《桑园会》之罗敷)、余紫云(青衣花旦,饰《彩楼配》之王宝钏)、朱莲芬(旦,饰《玉簪记》之陈妙常)、郝兰田(老旦,饰《行路训子》之康氏)、刘赶三(丑角,饰《探亲家》之乡下妈妈)和杨鸣玉(丑角,饰《思志诚》之闵天亮)。
“同光十三绝”所饰演的角色包括老生、武老生、武生、小生、青衣、花旦、老旦、丑角,他们以自己杰出的艺术成就,对京剧艺术的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生旦净末丑
生旦净末丑是京剧里的五个主要行当,又称角色。生行,简称“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等。须生(老生):扮演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因口戴胡子故名。红生:扮演勾红脸的须生。小生:扮演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武生:指戏中的武打角色。
旦行简称“旦”,分青衣、花旦、老旦、武旦、刀马旦等。旦角全为女性。青衣: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花旦:扮演皇后、公主、贵夫人等角色。武旦、刀马旦:扮演武功见长的女性。老旦:扮演中老年妇女。
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净行又分为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
末行,简称“末”,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专司引戏职能,如打头出场者,反其义而称为“末”。
丑行简称“丑”,主要饰演丑角,又分文丑、武丑。文丑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生);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
唱念做打
京剧表演艺术是一种高度程式化、戏剧化的综合的歌舞表演形式,唱、念、做、打是其中最为基本的四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是京剧演员,以及所有戏曲演员所必备的四种基本功。
唱包括咬字、归韵、喷口、润腔等各种发音技巧以及吐字发声的规律,演员学习唱功必须学会喊嗓、吊嗓,以扩大音域和音量,提高演唱技巧,以及根据人物特点用唱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和内心。
念白基本上有韵白和散白两类之分,是一种经过艺术提炼的语言,节奏感和音乐性很强。念白常常用来作为唱的辅助手段,以表达戏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是京剧艺术很重要的表演手段。
做功是一种经过规范的、舞蹈化的包括手、眼、身、步在内的形体动作,演员必须灵活运用以突出剧中人物的性格等各方面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塑造艺术形象。
打是将传统的武术经过艺术加工变为舞蹈化的动作,是生活中格斗动作经艺术化提炼的结果。基本分为把子功和毯子功两种。这对演员的武打功底要求很高,常常出现高难度动作,有利于深刻展示人物内心,以及提高舞台魅力。
民国《四进士》戏画
做是对戏曲演员的身段、表情、气派、风度等表演的总称,是戏曲表演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舞台行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戏曲的做,多为程式性的动作,大都写意。《四进士》故事见于鼓词《紫金镯》,讲述明代嘉靖年间,新科进士毛朋、顾读、田伦、刘题四人沉浮官场的故事。图画中为杨素贞在公堂受审的情形。她痛诉冤情,不禁泪湿衣襟,为表现这种冤悲的心情,她用长袖作拭泪状。堂上大人前倾身子,右手指向杨,表明他在询问和倾听。
脸谱
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又称“花脸”,主要用于净、丑角色所扮演的各种人物,生、旦角色很少采用。
戏曲脸谱分为净角脸谱和丑角脸谱两类,从历史上来看,丑角脸谱出现得较早,而净角脸谱是在戏曲成熟以后,由民间艺人逐步创作出来的。最早的净角脸谱出现于元代,当时元杂剧中出现了一些性格豪放、粗犷、严正的正面角色,但是当时没有适合于表现他们性格和精神的化妆形式,于是戏曲艺术家们就根据剧本的描写,创作出了净角脸谱的雏形。后来,随着戏曲的不断发展,戏剧角色的不断增多,为更好地突出角色的性格特点,戏曲脸谱也随之精致、多样起来。戏曲脸谱有各种谱式名目,谱式是对构图相近的一类脸谱的概括性称谓,早先的戏曲脸谱的形式比较单一,整个面部基本都涂一种颜色,只是在眉眼的位置上作重点化妆,直到清朝初期才开始出现多种样式的谱式。以京剧为例,基本谱式有以下几种:
整脸:脸上只涂一种颜色,或红或黑或白。红脸用白笔或者黑笔画眉,用黑笔画眼及表情纹;黑脸则用白笔画眉;白脸用黑笔画眼、鼻及表情纹。红脸和黑脸主要用于正面角色,如包拯、关公、赵匡胤等,白脸则用于那些外表光鲜、内心险恶的奸臣角色,如严嵩、潘洪等。
三块瓦脸:也称三块窝脸,脸即用黑笔把眉、眼、鼻“三窝”高度夸张地勾画出来,给人一种浓眉大眼、竖眉立目的感觉,包括老三块窝脸和花三块窝脸。
十字门脸:脑门涂白,两腮涂粉红,有小灰色小圆眉子,特点是自脑门到鼻子尖画有黑色立柱纹,同两个黑眼窝合起来像一个“十”字。主要用于老年正面角色,如高旺、姚期等。
花十字脸:是在保持十字门脸基本形式的前提下,在细部进行细致的刻画,主要用于牛皋、项羽、张飞等粗鲁豪放的角色。
六分脸:即脑门涂白,眼窝以下涂一种颜色,黑色、红色或者紫色,上下比例为四比六。主要用于老年正面角色,黑色六分脸也可以用于壮年角色。
元宝脸:即眉眼以下部分画脸,脑门不涂或者涂淡红色,主要用于社会下层的人物。
碎花脸,与整脸恰恰相反,是所有谱式中色彩、构图最复杂的一种,主要用于凶猛、怪异的角色。
歪脸:特点是颜色、构图不对称,用于表现相貌反常、丑陋的角色。
梨园行
唐朝是音乐最为繁荣的时代,与此相称的是音乐机构的高度成熟。当时最著名的音乐机构当数梨园。
熟悉戏曲的人都知道,梨园其实就是戏曲界的别称,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就曾写过这样的诗句:“椒房青娥红颜老,梨园子弟白发新。”可见这个名称从唐朝起就已经存在了,那时它是一种宫廷设立的音乐机构,意义远没有现在宽泛。不过由于梨园的巨大影响力,它的意义逐渐扩大,人们把从事歌舞表演的行业叫做“梨园行”,从事歌舞、戏曲、曲艺表演的演员叫“梨园弟子”。
说起梨园,不能不提起唐玄宗。《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从这可知,梨园是唐玄宗为了培养优秀的宫廷乐工演奏法曲所设,因设于宫廷禁苑果木园圃“梨园”而得名。梨园的主要职责是教习法曲和训练乐器演奏人员,由于皇帝经常亲自参与教习,这些乐人也被称为“皇帝梨园弟子”。除宫中梨园,在长安和洛阳的太常寺内还分别设有“太常梨园别教院”和“梨园新院”,前者主要演奏新创作的歌舞大曲,后者演奏民间音乐。
秦腔《三滴血》场景雕塑
《三滴血》为秦腔“易俗社”作家范紫东所写,叙述了五台县令晋信书,不查实情,以滴血之法判嗣,拆散父子,造成冤案的故事,嘲讽了迷信教条和封建道学的虚伪。
秦腔
秦腔是发源于古代陕西、甘肃等地的民间小曲,成长壮大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历经各朝各代的艺术家反复锤炼、创造,而逐渐形成。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一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剧种的发展,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
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其身段和特技有:趟马、吐火、喷火、担子功、翎子功、水袖功、扇子功、鞭扫灯花、顶灯、咬牙、耍火棍、跌扑、髯口、跷工、獠牙、帽翅功等。秦腔的唱腔分为欢音和苦音两类,欢音善于表现轻快活泼、喜悦的感情,而苦音则长于表现悲愤、凄凉的感情,丰富多彩的唱腔能够很好地表现各种感情。秦腔的主要伴奏乐器为板胡。秦腔的角色分类有“十三门二十八类”之说,即角色分为四生、六净、二旦、一丑等十三门,而这十三门又可细分为二十八类。各门各类都有其特色,都有著名的演员、著名的戏剧段落。
秦腔的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中以取材于“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传奇或者悲剧故事的剧目居多,剧目无论在数量还是题材的广度都居全国300余种戏剧之首。其中经常演出的曲目有《春秋笔》、《八义图》、《紫霞宫》、《玉虎坠》、《和氏璧》、《麟骨床》等。
川剧
川剧是起源于四川,长期流行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几个西南省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地方戏剧。
明末清初,陆续有大批各地移民进入四川,以及各省在四川的会馆纷纷建立,全国各地的南腔北调也相继被移植到四川各地,这些剧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又结合当地的风俗、方言以及各种民间戏曲,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四川特色的剧种,就是川剧。
川剧的声腔主要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以及灯腔等五种声腔组成,其中除灯腔发源于四川本地以外,其他四种腔调都来自外地。这五种声腔再加上为这五种声腔伴奏的各种乐器,形成了形式多样、曲牌丰富而又风格迥异的川剧音乐形式。
高腔,是川剧中最重要的一种腔调。川剧高腔拥有众多的曲牌数量,剧目广、题材多、适应性强,兼有南曲和北曲中高亢激越、婉转抒情的特点。川剧中的昆曲来源于江苏的昆曲,川剧艺术家利用昆曲长于歌舞的特点,往往将昆曲中的单个曲牌融入到其他唱腔中演出,形成独具特色的川剧昆腔,简称“川昆”。胡琴是西皮和二簧的统称,因为二者的主要伴奏乐器都为“小胡琴”,所以这样统称。川剧胡琴来源于湖北汉调和安徽徽调,吸收了陕西汉中二簧和四川扬琴唱腔中的优秀部分发展而成,其中川剧西皮腔善于表现激昂、高亢或者欢快的感情,而川剧二簧则长于表现沉郁、悲凉的感情。川剧的弹戏来源于陕西的秦腔,属于梆子系统,故俗称“川梆子”。川剧弹戏以盖板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用梆子敲击节奏。曲调有善于表现喜感情的“甜平”和善于表现悲感情的“苦平”两种。灯腔,来源于四川本地,是川剧唱腔中最具本地特色的一种。灯腔是由四川传统的灯会歌舞演化过来的,乐曲短小、节奏明快、轻松活泼,所演的多数是民间小戏,唱的也都是民间小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另外,川剧中还有许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表演特技,如吐火、藏刀、顶油灯等,其中影响最大、最具特色和最常见的是变脸,演员往往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变换出十多张面孔,表现角色情绪和心理的突然变化,极具观赏性。
豫剧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等,流行于河南、陕西、甘肃、山西等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地方剧种之一。豫剧发源于陕西的梆子腔,即所谓的秦腔。清朝初期,秦腔传入河南,入乡随俗,开始用河南口音演唱,吸收了河南本地的民间小调等民间艺术形式的精华,并受到了昆曲、弋阳腔、皮黄腔等外省剧种的影响,在乾隆年间正式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剧种。乾隆嘉庆年间,豫剧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河南省重要的剧种。
豫剧的音乐分为四大流派,分别是: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福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流传于洛阳的唱法“豫西调”,流传于河南东南部沙河流域的唱法“沙河调”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豫东调和豫西调。豫剧的各种流派虽然有诸多不同,但是共性大于个性,作为统一的一个剧种,豫剧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豫剧注重唱功,演出中常有大段的唱词,相对来说动作少一些;其次,豫剧具有较大的自由性,唱词、说白、动作等都没有固定的模式,演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些创造;再次,豫剧与民间艺术结合紧密,常常把杂技、武术等技艺的动作融合到舞台表演中来,显得粗犷火暴;最后,豫剧的唱词通俗易懂,好学好唱。
豫剧的角色行当分为“四生四旦四花脸”,即老生、红生(大、小红脸)、小生等四生;老旦、小旦、正旦、帅旦等四旦;黑脸、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等四花脸。豫剧的伴奏乐器分文武戏,文戏用三弦、板胡、月琴伴奏,武戏用板鼓、堂鼓、大锣、小锣、手镲、梆子、手板等伴奏。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600多个,其中经典曲目有《对花枪》、《三上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花木兰从军》等。
粤剧
粤剧是中国南方的重要剧种,流行于广东、广西以及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北美、大洋洲等有广东籍华人聚集的地区,也常有粤剧演出。
明末清初,江浙地区的昆曲班子,江西的弋阳腔班子陆续到广东地区演出,引起了广东人民的关注,受到他们的影响,广东本地人创建了自己的戏剧班子,称为“本地班”。本地班的唱腔吸收昆曲及弋阳腔的部分优点,融合本地歌舞戏曲的特点,念白全用本地方言,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广腔。清朝嘉庆、道光年间,随着弋阳腔、昆腔的衰落和梆子戏的传入,本地班开始以梆子为主要唱腔,后来安徽徽班的影响日益扩大,本地班又吸取了徽班的部分特点,发展成为以“梆簧”(即梆子、二簧)为基本唱腔,同时又保留了昆腔、弋阳腔部分曲目的“粤剧”。清朝咸丰年间,本地班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组织武装与清兵搏斗,被清朝残酷镇压,使粤剧遭封杀长达15年之久。粤剧中的精品剧目有《平贵别窑》、《赵子龙催归》、《凤仪亭》、《罗成写书》、《西河会》、《山乡风云》等。
古典十大悲剧
中国古典十大悲剧是:《窦娥冤》(杂剧,元朝关汉卿)、《汉宫秋》(杂剧,元朝马致远)、《赵氏孤儿》(杂剧,元朝纪君祥)、《琵琶记》(南戏,明朝高则诚)、《精忠旗》(传奇,明朝冯梦龙)、《娇红记》(杂剧,明朝孟称舜)、《清忠谱》(传奇,清朝李玉)、《长生殿》(传奇,清朝洪昇)、《桃花扇》(传奇,清朝孔尚任)和《雷锋塔》(传奇,清朝方成培)。
千百年来,这些悲剧一直在舞台上上演,经久不衰,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天动地的故事情节,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在文化普及率很低的时代,人们从这些故事中得到了教育和熏陶,深化了对现实生活的认识,鼓舞自己的生活热情,提高了道德情操。中国古典十大悲剧是中国戏剧的代表,是中国文化艺术珍品。
古典十大喜剧
中国古典十大喜剧是:《救风尘》(杂剧,元朝关汉卿)、《西厢记》(杂剧,元朝王实甫)、《看钱奴》(杂剧,元朝郑廷玉)、《墙头马上》(杂剧,元朝白朴)、《李逵负荆》(杂剧,元朝康进元)、《幽闺记》(传奇,元朝施君美)、《中山狼》(杂剧,明朝康海)、《绿牡丹》(传奇,明朝吴炳)、《玉簪记》(传奇,明朝高廉)和《风筝误》(传奇,清朝李涣)。
这些喜剧深受人们喜爱,它们那深邃的思想、纷繁复杂的主题和扑朔迷离的情节倾倒了无数观众。剧中人物敢爱敢恨,幽默机智,同腐朽势力斗智斗勇的故事,使人们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虚伪本质,鼓舞了人们同封建统治者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十大喜剧因其优美的文辞和精湛的音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库藏中的璀璨瑰宝,彪炳百代。
《西厢记·长亭送别》瓷板画
《西厢记》的剧情虽然没有脱离传统的“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模式,但其语言却纯熟优美。作者善于运用古典诗词酝酿气氛,炼字造句,创造了诗一般的意境,形成剧本优雅的风格。此幅绘《西厢记》故事长亭送别一幕,用工笔勾描更宜表现绵长细腻的感情。
《窦娥冤》
元代关汉卿作。关汉卿(约1220 1300年),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运城)人。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全剧为四折一楔子,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剧情说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一一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窦娥鬼魂诉冤,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善良、坚强、反抗的妇女形象。戏曲语言既本色又当行,具有“入耳消融”的特点,没有艰深晦涩的毛病。关剧在词曲念白的安排上也恰到好处,曲白相生,自然熨贴,不愧是当时戏曲家中一位“总编修师首”的人物。
《琵琶记》
元末南戏,高明撰。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今浙江瑞安人。全剧四十二出。《琵琶记》是根据早期的宋元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的。原剧写蔡二郎(即汉代著名文士蔡邕)考中状元后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最终被雷劈死的故事。《琵琶记》把人物形象和故事的结局进行重大改造,把蔡伯喈变为一个“全忠全孝”的书生,强调了封建伦理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戏曲起到教化作用。《琵琶记》的人物很有个性,其主要人物已成为艺术典型。赵五娘是全剧中最为光辉的人物,贤孝妇形象光彩照人。丈夫进京赶考,她独自一人在家侍奉公婆,承担起家庭的全部重担。饥荒年间,她把少得可怜的粮食留给公婆,自己却在背后偷偷吃糠。公婆死了,无钱买棺材,她剪下头发,沿街叫卖。无钱请人埋葬公婆,她就用麻裙包土筑坟墓。然后描容上路,进京寻夫。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中,她含辛茹苦,任劳任怨,自我牺牲,尽心尽力承担起生活重担。全剧典雅、完整、生动、浓郁,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它是高度发达的中国抒情文学与戏剧艺术的结合。《琵琶记》被誉为传奇之祖,是我国古代戏曲中一部经典名著。
《西厢记》
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是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的直接蓝本。全剧五本二十一折,突破了杂剧创作一剧四折的体例。此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剧中叙述了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逢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借宿于此。张生游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以身相许。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出于无奈,只得答应了张生与莺莺的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后张生高中皇榜,归来求亲,有情人终成眷属。剧本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牡丹亭》、《红楼梦》都不同程度地从它那里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听琴 今人王叔晖绘《西厢记》剧情
《西厢记》因为其曲文的无比优美和抒情性被视为一部诗剧,其“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更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牡丹亭》
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作者汤显祖(1550 1616年),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牡丹亭》是他创作的“玉茗堂四梦”(或称“临川四梦”)(其他为《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中最得意之作。全剧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改编而成。戏剧写了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冲破约束,私自游园,触景生情,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杜宝升官离任,在女儿的墓地建造了梅花观。柳生进京赴试,借住观中。他在园内拾得杜丽娘的自画像,情有所钟,百般呼唤,终于和画中人的阴灵幽会。柳生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成夫妇,同往临安。杜丽娘的教师陈最良往临安向杜宝告发柳生盗墓之罪。柳生在临安应试后,恰逢金兵南侵,延迟放榜。安抚使杜宝在淮安被围。柳生受杜丽娘嘱托,送家信传报还魂的喜讯,反被囚禁。金兵退却后,柳生高中状元。杜宝升任同平章军国大事,拒不承认婚事,强迫女儿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提供了一个光辉的形象,她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特别突出了情(欲)与理(礼)的冲突,强调了情的客观性与合理性;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沈德符《顾曲杂言》说:“《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其艺术成就也是非常卓越的。
《长生殿》
清初洪昇作。初名《沉香亭》,继称《舞霓裳》,最后定名为《长生殿》。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全剧共五十出。剧本写唐明皇宠爱贵妃杨玉环,终日与杨贵妃游宴玩乐,不理朝政,朝中大权由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把持。七月七日,杨贵妃与唐明皇在长生殿上情意绵绵,盟誓世世代代结为夫妻。不久,安禄山因与杨国忠争权,发兵叛乱。唐明皇带杨贵妃逃离长安,官军将杨国忠杀死,又逼唐明皇将杨贵妃缢死。安禄山叛乱平息后,唐明皇日夜思念杨贵妃。后来,道土杨通幽运用法术架起一座仙桥,让明皇飞升到月宫,与杨贵妃相会,实现了他们在长生殿上立下的“生生死死共为夫妻”的盟誓。剧本从多方面反映社会矛盾,将百姓的困苦和宫廷的奢华生活作了对比,爱憎分明。同时又表现出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爱情的同情。清宫内廷尝演此剧,北京的聚和班、内聚班等班社都以演此剧而闻名。其中片段被各种戏剧剧种改编,梅兰芳的京剧《贵妃醉酒》也是改编自《长生殿》。
《桃花扇》
清初孔尚任作。《桃花扇》是孔尚任十多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全剧共有四十出。剧本写明代末年曾经是明朝改革派的“东林党人”逃难到南京,重新组织“复社”,和曾经专权的太监魏忠贤余党阮大铖进行斗争。其中复社中坚侯方域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阮大铖匿名托人赠送丰厚妆奁以拉拢侯方域,被李香君知晓坚决退回。阮大铖怀恨在心。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铖,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香君坚决不从,欲自尽未遂,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南明灭亡后,李香君出家。扬州陷落后,侯方域逃回寻找李香君,最后也出家学道。全剧穿插当时的历史事件,如南明君臣花天酒地,四镇带兵打内战,史可法守扬州,城破后投河自尽等。《桃花扇》是一部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重大事件均属真实,只在一些细节上作了艺术加工。以男女情事来写国家兴亡,是此剧的一大特色。《桃花扇》形象地刻画出明朝灭亡前统治阶层腐化堕落的状态,康熙皇帝专门派内侍向孔尚任索要剧本,看到其中描述南明皇帝耽于声色的情节,常皱眉顿足说:“弘光弘光,虽欲不亡,其可得乎!”
《桃花扇》插图 同治年间彩绘本
《桃花扇》借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弘光王朝覆亡的历史。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中,穿插了许多明末的历史故事,如左良玉等四镇的跋扈,马士英与阮大铖迎立福王,李自成攻陷北京,清兵南下,史可法沉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