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知识全知道(超值全彩白金版)
- 董洪杰
- 426字
- 2020-06-24 17:52:37
乐舞
古琴
琴又称瑶琴、玉琴、绿绮,现代一般称为古琴、七弦琴。琴历来被认为是高雅的艺术,古人常以“琴、棋、书、画”并称,把它看做是君子必备的文化修养,因此我国文人多擅弹琴,如孔子、嵇康、欧阳修等。
琴在我国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现在考古发现的最早实物,是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初期的十弦古琴和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7弦汉琴。琴的全身为扁长共鸣箱,面板多用梧桐木制作。琴头有承弦的岳山,琴尾有承弦的龙龈和护琴的焦尾,整个显得宽头窄尾。在面板的外侧有13个圆点状的徽,它是音位和泛音的标志,一般由贝壳制成。琴上有七弦,古代用丝弦制成。琴的声音清脆悦耳,表现力强。传说伯牙志在山水的时候琴声能“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遇雨心悲的时候还能“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琴的表现力可见一斑。琴有独奏、琴箫合奏、琴歌、雅乐合奏4种传统的演奏形式。著名的琴曲有《流水》、《酒狂》、《广陵散》等。
编钟
编钟又叫歌钟,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由若干个大小不一的钟按照音阶有序地排列悬挂在木架上而构成的,每个钟的音高各不相同。编钟的历史能够上溯到3500年前的商代,但当时编钟较为简单,多见的是三枚一套。后来整套编钟的数量开始不断增加,形成较大的规模。
编钟 战国
古代的编钟是帝王和贵族专用的乐器,是等级与地位的象征,多用于宫廷演奏。每逢重大事件如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进行演奏。在1978年从湖北随州市西郊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套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的音域可以达到5个八度,音阶结构基本上与现代的C大调七声音阶接近。它规模宏大,制作精美,整套共65件,其中有19件钮钟,45件甬钟以及一件钟,总重达2500多千克。全套钟保存完好,可随意拆卸。钟上有大量关于音乐知识的篆体铭文,这些铭文是研究先秦音乐史的珍贵文字资料。经专家演奏测试,曾侯乙编钟的音响己构成倍低、低、中、高4个色彩区,能演奏任何音阶的乐曲,同时能够胜任采用和声、复调以及转调手法的乐曲,称得上是音乐奇迹。编钟是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和青铜铸造工艺的完美结合,令世人无法不为中国古代音乐辉煌的成就而惊叹。
磬
磬是一种我国古代的石制打击乐器,通常悬挂在架子上,演奏时用木锤敲击,可发出悦耳动听的鸣响。磬的历史非常悠久,出现年代可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也叫做“石”、“鸣球”等。当时的人们常常会在猎取劳动成果后,敲击石头,以其清脆悦耳的声音来烘托气氛。这就是磬最初的原型。磬出现以后,被广泛用于历代统治者的各种宫廷场合的音乐中。
磬拥有非常古朴的造型和精美的外观,制作精美。按照它的使用场所和演奏方式,可分为特磬和编磬两种。特磬专门用于皇帝祭祀时演奏,编磬由若干个磬编成一组而成,挂在木架上进行演奏,主要在宫廷音乐中使用。寺庙中也使用磬。在出土曾侯乙编钟的曾侯乙墓中,出土了有古代楚文化特点的编磬32枚。这套完整的编磬是用石灰石、青石和玉石制成的,悬挂在青铜磬架上,共分两层,具有清脆响亮的音色。相关部门曾经制作出曾侯乙编磬的复制品,严格按照原件的规格和形制进行制作,验证了编磬动听的音色。磬是中国音乐史上独特的一种乐器,古老而优美。
箜篌
箜篌历史悠久,是中国古老的弹拔乐器,又称“坎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箜篌的雏形。盛唐时期,箜篌的演奏技艺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古代的箜篌既是宫廷乐队使用的乐器,也是深受民间喜爱的乐器,一度广为流传。箜篌还曾经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并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寺院中,至今还保存着两架我国唐代的箜篌残品。中国古代流传的箜篌主要分为卧式箜篌和立式竖箜篌两种,后来又出现了雁柱箜篌。竖箜篌的形状像半截弓背,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设曲形共鸣槽,整体结构中还有脚柱和肋木支撑着二十多条弦。演奏时演奏者将箜篌竖抱于怀,从两面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弹奏,这个弹奏姿势,唐人称之为“擎箜篌”。新型的雁柱箜篌是仿照古代立式竖箜篌的基本造型,在其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其外形近似于西洋竖琴,不同的是它有两排琴弦,每排有36根弦,每根弦都是由人字形的弦柱支撑,看上去,这种箜篌的形态比较像天空中飞翔的雁阵队形,所以得名为“雁柱箜篌”。箜篌拥有宽广的音域和柔美的音色,表现力丰富,既能演奏旋律,也能很好地演奏和弦。
古筝
古筝是中国一种具有优美音色和丰富表现力的民族拨弦乐器。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古筝就在秦国流行,所以它又被称为“秦筝”。古筝的流传甚广,从岭南至内蒙古,几乎遍及整个中国。最初的古筝是从战国时期一种竹制的五弦乐器演变而来,秦汉时期,五弦发展为十二弦,隋唐时期为十三弦,元明时期为十四弦,清代时期为十六弦。后经改良,由十七、十九弦不等而发展到二十一至二十五弦,筝弦也由原来的丝弦改为钢丝弦等。这样,古筝的音域和表现力得到很大提高,深受人们欢迎。它既可用作独奏、重奏、合奏,也可用作戏曲、曲艺和舞蹈等的伴奏。古筝的音色清越、高洁、典雅,委婉动听,具有一种幽远的独特神韵。轻拂宛如行云流水,重扫势若山崩海啸。它既能细致微妙地刻画人们的内心感情,也能描绘激动人心的壮观场面;无论是如泣如诉,还是慷慨激昂,或是激越高歌与浅声吟唱它都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左手的揉、按、点等手法尤能体现古筝的音韵特色。
古筝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传统的筝乐被分成南北两派,其中以陕西、山东、河南和客家筝曲最为著名。《渔舟唱晚》和《汉宫秋月》是古筝中的名曲。
琵琶
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种常用弹拨乐器。秦朝时,在民间流传着一种圆形的、带有长柄的乐器。弹奏这种乐器主要有两种方法:向前弹叫“批”,向后挑起叫“把”,当时人们就把它叫作“批把”,后来改称为琵琶。当时的琵琶形状为直颈,圆形音箱,音位和弦数不固定。南北朝时,从西域地区传入一种曲项琵琶,其形状为曲颈,梨形音箱,有四柱四弦。人们就把它和我国的琵琶结合起来,制成了一种新式曲颈琵琶。到了唐代,琵琶从制作到演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琵琶构造方面的改变是把原来的4个音位增至16个,同时把琵琶颈部加宽,下部共鸣箱变窄。在演奏方法上改横抱演奏为竖抱演奏,改拨子演奏为手指直接演奏。此后,琵琶的制作和演奏技法不断得到改进,最后形成如今的四相十三品和六相二十四品两种琵琶。
琵琶音域广阔、演奏技巧丰富繁多,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适合琵琶演奏的曲风有多种,基本上有文曲、武曲、大曲三种。文曲以抒情为主,曲调柔美,代表曲目如《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等。武曲则风格豪放,《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都是其代表作。大曲的曲调以活跃、欢畅为主。
笛子
笛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早在8000年前的远古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用鸟禽肢骨制成的竖吹骨笛。横笛大概在汉朝时出现,相传是在汉武帝时张骞从西域传入,当时叫作“横吹”,是鼓吹乐的重要乐器,以竹制成。秦汉后,笛子成为竖吹的箫和横吹的笛的共同名称,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唐代。宋元时期,笛成为词曲和曲艺伴奏的重要乐器。
笛子的声音具有悠扬、婉转的特点,容易给人以一种缠绵思乡的感觉。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益也有诗云:“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芦笛),一夜征人尽望乡。”充分显示了笛声动人的艺术魅力。
笛的品种有很多,其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是曲笛和梆笛。曲笛又叫苏笛,以伴奏昆曲和盛产于苏州而得名。曲笛管身粗长,音色柔和,善于表现江南的柔婉情致。梆笛以伴奏梆子类戏曲得名,管身细短,音色明亮,善于表现北方的刚健气质。
吹箫图轴 明 唐寅
图中女子高挽发髻,复戴以碧冠,面容白皙却现愁容。其双手捏箫,唇未启而意先生,二目凝视前方,忧郁神情甚浓,令人如闻箫声,随之更容。
箫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著名诗人王之涣的《出塞》,也是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诗中幽怨的羌笛,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箫。箫原称“洞箫”,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箫和笛一样,都是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箫称作笛,直到唐代,两者才开始分离,横吹为笛,竖吹为箫。箫的音量较小、音色轻柔,比笛声更有一股缠绵不尽的幽怨之意,因此箫比较适于独奏和重奏。著名的独奏曲目有《鹧鸪飞》、《妆台秋思》、《柳摇金》等,另有琴箫合奏曲《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
二胡
二胡是唐代由西域胡人传过来的弦乐器,来自北方的奚部落,因此又称“胡琴”。后来,胡琴发展出了二胡、中胡、京胡、坠胡、板胡等十几个品种,二胡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二胡基本上都是木质的,整体由琴杆、琴筒、琴轴等基本部件构成。二胡的琴筒有圆形、六角形等多种形状,琴筒的一端蒙有蛇皮或蟒皮,另一端则设置雕花的音窗。在乐队中,二胡作用很大,它既能独奏,也适合合奏。既能演奏风格细腻深沉、柔美抒情的乐曲,也能够演奏风格欢快活泼的乐曲,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无锡民间艺人阿炳创作的《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的二胡曲,这首乐曲饱含着作者悲伤的命运和内心的疾苦和希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六代乐舞
宫廷雅乐在周朝的代表作品当数“六代之乐”:《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由于它们都是歌舞乐三位一体,又称为“六舞”。
第一代乐舞:《云门》,歌颂黄帝的丰功伟绩,以黄帝所在氏族的图腾为云彩而得名。第二代乐舞:《咸池》,亦称《大咸》,表现了祭奠祖先和祈求祖先保佑的内容。之所以叫《咸池》,是因为在神话传说中,咸池是日落之地,也是祖先亡灵栖息的地方。第三代乐舞:《大韶》,简称《韶》,因以排箫为主要伴奏乐器,又名《箫韶》,传说是舜时代的宗教性乐舞,该乐舞有九次变化,歌也有九段,在后世又被称为《九歌》。它是远古时期最为著名的乐舞,孔子在齐国听《韶》乐之后“三月不知肉味”,并赞叹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尽善尽美的成语由此得来。
第四代乐舞:夏时的《大夏》,主要歌颂大禹治水的功绩。这个乐舞也有九段,用伴奏,又称作“夏九成。”第五代乐舞:《大濩》是赞颂商代君王成汤伐桀的功绩。“濩”在殷虚甲骨文卜辞中本是指用音乐舞蹈形式祭祀祖先的巫术活动,后来将这类巫术活动中表演的音乐舞蹈专称为“乐”。《大濩》表演时场面壮观、气势宏大,集商朝乐舞之大成。第六代乐舞:周朝的《大武》,歌颂周武王讨伐商纣的胜利。《大武》是这一时期宫廷歌舞的最高典范,在表演时,舞分六场,乐也分六章。这些歌曲的唱词,被收集在《诗经》的《周颂》中。
六代之乐是当时宫廷最具权威性的祭祀礼乐,也是“乐教”的经典教材。周朝的“大司乐”,就是专门设立的音乐教育机构的总长官。下面有高、中、下三级乐官和乐工,等级分明,职责明确,构成了一个系统地管理和排演礼乐、教习礼乐的机构。
雅乐
“雅乐”就是“优雅的音乐”的意思,是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用于祭祀天地、祭祀祖先、朝贺、宴享等各种仪式典礼中。西周建立后,周公制礼作乐,其中一部分就是雅乐。周朝把礼、乐、刑、政并列,政权、法律、礼仪和雅乐构成了西周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支柱。《周礼》所记载的周朝的各种贵族礼仪中与雅乐有关的有:郊社(祭天地神明的祭典)、尝(贵族祭其祖先的祭典)、食飨(政治上外交上的宴会等,包括大飨、燕礼、大射、养老等)、乡射(乡里中官僚和奴隶主们比射的集会)、王师大献(战争胜利时举行的凯旋庆典)、行军田役(用于军事演习性质的狩猎)。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参加典礼的贵族受到教育和感化。雅乐的歌词大都载于《诗经》中的“大雅”、“小雅”和“颂”中。雅乐的主要乐器是编钟和编磬,其他乐器还有特钟、特磬、柷、敔、古琴、搏拊、埙等。随着周朝的衰落和社会的发展,民间的俗乐逐渐取代了雅乐。
诗乐
诗乐就是《诗经》所用的音乐。《诗经》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而且在当时都是歌曲,是中国古代最珍贵的艺术遗产之一。
《诗经》中“风”(国风)是“民俗歌谣之诗”;“大雅”是“会朝之乐,受厘陈戒之辞”;“小雅”是“燕飨之乐”;“颂”是“宗庙之乐歌”。风有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文学成就最高。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朝会、燕飨之诗歌,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宗庙祭祀时用的诗歌。《诗经》中的歌曲,在周朝非常流行。这些歌曲有歌唱的、合奏的,也有单项乐器演奏的。有些用乐器所奏曲目(“笙诗”)没有歌词,所以在《诗经》中只有篇名,称为“佚诗”。《诗经》中的歌曲是周朝贵族教育的主要科目,称诗、书、礼、乐“四术”。它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惜的是由于时代久远,《诗经》的乐曲没有传留下来。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之一。
楚声
楚声又称“楚调”或“南音”,指的是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楚地的音乐,也泛指长江中游、汉水流域至徐、淮间的音乐。南音一词始见于《左传》及《吕氏春秋》。现存的记载楚声歌词的有《接舆歌》、《沧浪歌》、《子文歌》、《楚人歌》等。
楚声的音乐形式,是楚词中的“少歌”、“倡”等歌曲结构用语,即插入歌曲中间部分的小段或单句。战国和两汉时期是楚声的极盛时期。当时楚国的流行歌曲有《下里巴人》、《阳阿》、《薤露》等。以屈原的《九歌》为代表的楚辞作品都是模仿楚国民间乐舞歌唱的形式而作的。汉高祖刘邦和他手下的许多大臣都是楚国人,非常喜欢楚声,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刘邦的《大风歌》就是楚声。当时楚声不仅在汉朝宫廷,在民间也十分流行。六朝时,楚声还保存在琴曲中。唐朝以后,楚声失传。
燕乐
燕乐起初只是一种宴请宾客时专用的宫廷音乐,在周朝不受重视,一直到隋唐时期,它的地位才逐渐变得显要,并且最终取代雅乐,成为盛行一时的宫廷音乐。
燕乐主要是供人欣赏的,强调娱乐性和艺术性,因此隋唐燕乐大力吸收民间音乐,融合少数民族以及外来俗乐,形成了一种多元的宫廷新音乐。在隋朝初年,燕乐按音乐来源和乐队编制分为七种,即“七部乐”,到隋炀帝的时候又增加为九部。唐太宗时改为十部乐,包括燕乐(杂用中外音乐)、清商伎(传统音乐)、西凉伎、天竺伎、高(句)丽伎、龟兹伎、安国伎、疏勒伎、康国伎、高昌伎。到唐玄宗时,又根据表演形式将十部乐改为坐部伎、立部伎两大类。坐部伎在室内坐奏,人数较少,音响清雅细腻,注重个人技巧;立部伎在室外立奏,人数较多,场面宏大、气氛热烈,有时还加入百戏等。在当时的宫廷音乐中,坐部伎地位最高,立部伎次之,雅乐地位最低。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立部伎》中说:“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立部贱,坐部贵,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乐悬操雅音。”可见在中唐时期,燕乐已经完全取代了雅乐的地位,成为宫廷音乐中绝对的主角。
唐代燕乐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歌舞大曲。它是一种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的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由“散序”、“中序”和“破”三部分组成。其中散序由器乐演奏,无拍无歌,节奏自由;中序入拍歌唱,多为抒情慢板,由器乐伴奏;破是乐舞的高潮,以舞蹈为主,节奏逐步加快,最后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著名的大曲有《绿腰》、《凉州》、《玉树后庭花》、《霓裳羽衣曲》、《破阵乐》、《水调》等。
尽善尽美
尽善尽美是孔子的音乐观。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提倡“仁”的音乐。孔子认为,尽善尽美的音乐就是“仁”的音乐。这个标准来自于孔子对《韶》乐的评价:“《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安国注言道:“《韶》,舜乐名也,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也。《武》,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曰未尽善也。”意思是舜因为具有美德而受禅即位,故歌颂他的《韶》乐尽美也尽善。周武王则是征伐商纣,以武力夺天下,故歌颂他武功的《武》尽美却未尽善。可见孔子评价音乐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音乐表现内容的“善”,一个是音乐艺术形式的“美”。而“善”在两者之间又居于主要地位,这充分体现了儒家的音乐为政治服务的思想。此外,从孔子的这句话我们还可以看出儒家重视音乐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就是要和谐。
孔子闻《韶》图
乐与政通
我国古代的音乐理论丰富多彩,如孔子的“尽善尽美”,师旷的“乐与政通”,以及墨子的“非乐”等。但这些音乐理论十分零碎,没有形成各自成熟的体系。直到西汉《礼记·乐记》的出现,我国才开始有了比较系统的音乐理论和比较完善的音乐论著。
《乐记》开首就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指出音乐的形成是“物动心感”,认为音乐是主观受到客观影响的结果,并突出了音乐是表现人们内心感情的,具有唯物论因素。《乐记》还指出音乐表达的是人们的真情实感,“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免也”、“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唯乐不可以为伪”,强调音乐是真情的流露。在《乐本篇》中对“物动心感”的这一观点又作了进一步论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指出喜怒哀乐几种心情在音乐上具有不同的表现。正因为音乐这种情感化的特征,音乐可以反映民风民情。“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就是贯穿全文的重要思想“乐与政通”。
《乐记》作为儒家音乐思想的总结,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等人的观点,认为音乐“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具有教化人民的作用,因此《乐记》竭力提倡雅颂之声(雅乐),而反对郑卫之音(俗乐)。这种突出音乐教化作用的音乐观对后世影响很大。
声无哀乐
《礼记·乐记》之后,我国出现了一部独树一帜的音乐论著,它的观点与正统的儒家音乐思想背道而驰,反映了道家对音乐的影响。这就是著名的《声无哀乐论》,作者是三国魏晋时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嵇康。
嵇康是魏晋名士,政治上他不与当权者合作,常常抨击时政;思想上他受老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反对儒家礼教的虚伪,崇尚自然之道,思想十分叛逆。这篇《声无哀乐论》就是他的叛逆思想在音乐理论上的表现。文章约七千字,作者假设一位论敌“秦客”(儒家)和“东野主人”(作者)就“声无哀乐”的命题进行八次辩难,有针对性地批驳儒家传统乐论,进而阐述自己的音乐思想。
文章开首秦客就提出正统的儒家音乐观点,认为音乐和社会风气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能表现人的哀乐。但嵇康却说:“心之与声,明为二物。”即音乐是外界的客观事物,哀乐是人内心的主观感情,两者没有因果关系。嵇康认为音乐的本体是“和”,是“大小、单复、高埤、善恶(美丑)”的总和,并且“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意思是音乐只有美与不美,与人的哀乐无关;人的哀乐是有所感而后表露,与声音无关。
但是嵇康也没有否认音乐对人的情感起着诱导的作用。他认为人的哀乐是由于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才产生的,而音乐可以使之表现出来,使人感觉兴奋或安静,精神集中或分散。嵇康还指出人心所存在的感情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相异,被音乐激发的情绪也不同。基于上述观点,嵇康认为音乐并不能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驳斥了儒家将音乐与政治等同,无视音乐艺术性的观点,在当时确实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并由此开启了中国音乐除儒家音乐观念之外的另一股潮流。
二十四况
《溪山琴况》是《乐记》、《声无哀乐论》之后的我国又一部重要音乐美学论著。一般认为,《乐记》是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重音乐的社会作用;《声无哀乐论》是老庄道家思想的代表,注重音乐的审美特征;而作于明末清初的《溪山琴况》,则吸收和融合了儒道释三家思想,是古代音乐美学的集大成之作。
《溪山琴况》是一部全面系统的琴学论著,作者是著名琴家徐上瀛。徐上瀛名珙,别号青山,是著名的古琴流派虞山派的传人。他不仅琴艺精湛,而且善于总结前人琴学理论。他在《溪山琴况》中提出了琴乐审美的二十四况,即“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这24个字,不仅是对古琴审美特征的概括,而且几乎适用于所有的中国音乐。这二十四况大致可分为两类,前九况主要表示一种风格,后十五况则是对琴音音质音色的特定要求。
二十四况中,“和”最重要,《琴况》开首就说琴:“其所首重者,和也。”“和”就是中和,讲节制,有分寸。这之后的“静”、“清”、“澹”等诸况都与之联系,体现了儒道释三家思想在音乐上的融合。
五声和七音
东汉学者郑玄在《史记·乐书·集解》中指出:“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宫”“商”“角”“徵”“羽”,这几个字相当于今天简谱中的“12356”。中国传统采用的音阶,就是用这5个字表示的五声音阶,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七声音阶。这5个音叫做正音,七声音阶中,除了这5个音外,再加上2个偏音。传统的七声音阶有3种,最常见的叫做正声音阶,也叫做“雅乐音阶”或“古音阶”,是由五个正音和“变徵”、“变宫”两声组成。“变徵”相当于简谱中的4,“变宫”相当于简谱中的7。“变”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的意思是“低”。“变徵”、“变宫”就是比“徵”、“宫”低半个音的音。另外两种如下:一种是五个正音和“清角”、“变宫”的“下徵音阶”,也叫“清乐音阶”或“新音阶”;还有一种叫“清商音阶”或“燕乐音阶”,由五个正音加“清角”与“清羽”构成。“清”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表示“高”,“清角”比“角”高半个音,“清羽”比“羽”高半个音。
“宫商角徵羽”来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定论,但在春秋时各种典籍已记载了,所以可以推断它们的出现不迟于春秋,甚至可推到西周或者商代。
三分损益法
三分损益法,是中国古代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最早见于《管子》:“凡将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首以成宫;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徵;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生商;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生羽;有三分去其乘,适足以是成角。”这段话的意思是:凡是要起奏五音声调,先确立一弦而对其进行三等分,经过四次三等分的推演以合九九八十一之数(即三的四次方),由此产生黄钟小素的音调,这个作为基准音的声调就是宫声;三除八十一而将其一份加在八十一上,得一百零八,就是徵声;不再用三除而令一百零八减去其三分之一,得数七十二,由此而成为商声;再用三除七十二,并加在它的原数上,得到九十六,就是羽声;对九十六进行三分再减去其三分之一,得数六十四,就产生角声。简单地说,三分损益法就是根据某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依照三分之一的长度比例进行加减,从而推算出其余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三分损益包含“三分损一”和“三分益一”两层含义。三分损一是指将原有长度作三等分而减去一份,而三分益一则是指将原有长度作三等分而增添一份。两种方法交替、连续运用,各音律就相应而生。
管仲像
六律
古代五音、六律并称,律和音概念不同。什么是律呢?
所谓律,本来是指用来定音的竹管子。据说古人确定乐音的高低,是通过用十二个长度不等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这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就称为十二律。十二律的名称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中的每一律,都有自己固定的音高,现在都可以和现代西方音乐对照。
古人在十二律的基础上,又有阳律、阴律的概念。奇数的六律是阳律,叫做六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偶数的六律是阴律,叫做六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六吕和六律合起来,叫做律吕。古人所说的“六律”,通常是指包括了阴律和阳律的十二律。
乐调
一般而言,古人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但其他各音,实际上也可以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音阶的第一级音不同,调式自然也就不同了。如果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乐调就是宫调式;以商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乐调就是商调式;以角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乐调就是角调式,其他依此类推。有五音,便有五种不同的调式,有七音,便有七种不同的调式,这就是乐调。
八音
古人还有八音的概念。所谓八音,实际是指上古时的八类乐器,这八类乐器是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根据古人的说法,金指钟鎛,石指磬,土指埙,革指鼓鼗,丝指琴瑟,木指柷敔,匏指笙,竹指管箫。
钟 古代青铜制乐器,属八音之一,悬挂在架上,用槌击而鸣。单一的钟称为“特钟”,西周中期开始有用十几个大小不等的钟组成的编钟。
磬 古代石制乐器,属八音之一石类。用美石或玉雕成,悬挂在架子上,以槌物击之而鸣。单一的特磬见之于商代,周代出现由十几个大小不等的磬依次组成的编磬。
琴瑟 两种拨弦乐器,古属八音之一丝类。琴,亦称“七弦琴”,俗称“古琴”,周代已有。瑟,形似古琴,春秋时已流行,常与古琴合奏。《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琴心”,以琴声传达心意,用以指爱情的表达。《诗经·秦风·东邻》:“既见君子,并坐鼓瑟。”“琴瑟”并用比喻夫妇间感情和谐。《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工尺谱
工尺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记谱形式,以“工、尺”等字来对不同的音高符号命名是我国古代特有的记谱方法,是在管乐器的指法记号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大约诞生于隋唐。随着时代与音乐的变化和发展,也随着地区和乐种的不同,其记谱符号以及记写方式也不尽相同。明代中期以后,昆腔的流行带动了记谱法的推广和统一,工尺谱就在此过程中逐渐成为应用最广的一种谱式。
清人编的器乐合奏曲谱
工尺谱的音高分别以上、尺、工、凡、六、五、乙代表现在音阶的1234567。其节奏符号,古代将其称为“板眼”。一般而言,板代表的是强拍,眼代表的是弱拍,板和眼基本上可以分为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等多种形式。
清代乾嘉年间,出现了用工尺谱记写的管弦乐合奏总谱,这就是《弦索备考》。这部谱集共收入13首乐曲,又叫做“弦索十三套”。每首曲子都能用萧、笛、提琴等乐器进行演奏,它们各部工尺谱的音高、调号、节奏符号基本相同于常用工尺谱。这部乐谱的出现对全面记录民间音乐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音乐人的心血结晶,更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也叫做“十二等程律”,是一种目前世界上通用的音乐律制,它把一组音分成12个半音音程,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它是我国明代著名音乐理论家和数学家朱载堉创造出来的,他在乐理著作《律学新说》中,首次对十二平均律的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在他的数学著作《嘉量算经》中,对十二平均律的数学演算进行了详细记述,这是他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
十二平均律用发音体的长度计算音高,假定黄钟的正律是1尺,通过计算得知低八度的音高弦长为2尺,然后对2开12次方,能够得到频率公比数,这个公比自乘12次后,就能够得到十二律中各律的音高,黄钟正好是各律的还原起点。通过这种方法,人们首次解决了十二律自由旋宫转调的难题,可谓是对世界音乐理论的重大贡献。
十二平均律还包括对乐音标准音高的阐述和相关法则和规律,借由这个原理,才能更为方便顺利地制造键盘乐器。钢琴键盘上的88个黑白键,就利用了这个原理。该理论的出现早于西方音乐家大约1个世纪。
李延年
李延年(?~前90年)是汉朝著名的宫廷乐师。年轻时曾因触犯刑律而被处以腐刑,在宫中当管狗的太监,但后来却由于“性知音,善歌舞”,而受武帝的器重。李延年歌声动人,曾经在汉武帝面前赞美他的妹妹:“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结果他的妹妹因此而受宠,被封为夫人,李延年也被封为掌管乐府的协律都尉,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人物。不幸李夫人早逝,李家逐渐失宠,李延年也由于家人连累被杀。
李延年具有多方面的才能,除唱歌外,他还善于编曲创作,史称他“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他曾经为司马相如等著名文人所写的19首郊祀歌词作曲,用于宫廷祭祀乐舞。他还对外来音乐进行加工创作,将张骞从西域带回的《摩柯兜勒》一曲改编为“新声二十八解”,用作仪仗队的军乐,为我国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赵飞燕
赵飞燕(?~前1年),原名宜主,本为长安宫人,家庭贫困,出生后父母将其遗弃,三天后见她还没有死去,才将其抚养起来。长大一些后,她被送到阳阿公主家做歌舞伎,逐渐显示出惊人的才艺,又因身轻如燕,而得号“飞燕”。一次,汉成帝造访阳阿公主,见到赵飞燕,十分欣赏,遂纳入宫中,先封为婕妤,再立为皇后,极其宠幸。赵飞燕姿容秀丽,身材轻盈,舞技出众,是中国古代最为知名的舞蹈家之一。传说她表演的一种舞蹈,手如拈花颤动,身形似风轻移,曼妙之极,堪称绝世而独立。对此,李白在赞美杨贵妃的《清平调》中曾写道:“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汉成帝暴卒。太子刘欣即位,是为汉哀帝,赵飞燕被尊为皇太后。虽然赵飞燕曾经为祸后宫的恶劣行径备受群臣指斥,但是哀帝念及赵飞燕有恩于己,遂没有追究。六年后,哀帝驾崩,平帝即位。是时外戚王莽专权,下诏废其为庶人,赵飞燕随即自尽。
赵飞燕歌舞图
史传赵飞燕体态轻盈、舞步曼妙,能作掌上之舞。
万宝常
隋唐时期由于音乐的全面繁荣,著名的音乐家多不胜数。其中著名的宫廷乐工万宝常(?~595年),是当时不能不提的重要音乐家。万宝常原是南朝人,后因父亲触犯北齐法规,不满10岁的万宝常被“配为乐户”,一辈子只能当个地位低下的乐工。后来他师从音乐家祖珽,成为一个“妙达钟律,遍工八音”的音乐大家。万宝常曾撰写过《乐谱》64卷,并提出了有名的八十四调理论,即一个音律有7个音阶,每个音阶上建立一个调,所以成为7个调。那么“十二律”即可得“八十四个音阶调式”。这一理论在隋朝并不受重视,直到唐朝,才被音乐界关注研究。万宝常的学说,为我国的音乐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此外,万宝常还使用水尺定音律,以代替传统的“管口校律”来调整乐器声音。
可惜万宝常生于乱世,一生经历四朝,并由于才能出众受到忌恨,终生未得重用。晚年他贫病交加,临死前将自己的著作付之一炬,这真是我国音乐界的一大损失。
李龟年
唐朝宫廷人才济济,李龟年是唐玄宗最为赏识的乐人之一。他和他的兄弟李彭年、李鹤年都以音乐闻名,其中又以李龟年最为有才。他能歌善舞,精通多种乐器,还善于作曲。王公贵族经常请他到府上表演,动辄以千金相赠。结果李氏兄弟在洛阳建造的宅第,规模甚至超过了公侯府第。“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到江南,境遇十分凄惨。一次诗人杜甫偶然听到他的歌声,感叹不已,于是写下了著名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值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玄宗
唐玄宗(公元685~762年)是一位具有卓越政治才干的君主,著名的“开元盛世”就是由他开创的。更难得的是,他还多才多艺。《新唐书·礼乐志》中说他通晓音律,酷爱法曲,在坐部伎中挑选300人,组成了一个新的音乐机构——梨园。如果有人在演奏时发生错误,他必能察觉,并亲自纠正。唐玄宗精通多种乐器,尤擅羯鼓,曾被大臣宋誉为“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此外,唐玄宗还能创作乐曲,如《紫云回》、《龙池乐》、《凌波仙》、《得宝子》等。他根据印度《婆罗门曲》改编的歌舞大曲《霓裳羽衣曲》,被誉为中国歌舞音乐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一位帝王音乐家,唐玄宗对唐代音乐的影响不可估量。正是由于他的积极倡导,唐代音乐才得以与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融合。应该说唐代音乐的繁荣,唐玄宗功不可没。
杨贵妃
杨贵妃(公元719~756年),名玉环,出家时道号为“太真”,祖籍弘农华阴(今属陕西),后迁居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父杨玄琰任蜀州司户,故出生于成都。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杨玉环成为唐玄宗之子李瑁的王妃,即寿王妃。5年之后,玄宗初次见到杨玉环,深为她的美艳所迷,于是以为窦太后荐福的名义令杨玉环出家为道,5年之后守戒期满,诏令还俗,接入宫中,而后玄宗又将杨玉环册封为贵妃。
杨贵妃不仅具有倾国之姿,尚有绝人之艺,是唐代十分出色的宫廷音乐家和歌舞家,艺术才华在后宫之中实属罕见。《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如上意。”
作为才华卓著的舞蹈家,她最擅长表演《霓裳羽衣舞》。据说,唐玄宗创作《霓裳羽衣曲》后,杨贵妃略略一看,便依韵而舞,舞姿翩迁,宛如天女散花,表现了一种缥缈神奇的意境,令玄宗兴奋不已。在对《霓裳羽衣曲》的配舞中,杨玉环既吸收了传统舞蹈的表现手法,又融合了西域舞艺的回旋动作,使整个舞蹈绰约多姿,飘忽轻柔,与乐曲达到了完美契合,成为唐代乐舞中的精品。杨贵妃起舞,唐玄宗曾亲自为其伴奏,观毕赞叹说,“方知回雪流风,可以回天转地”,可见杨玉环的舞艺之精湛。
杨玉环还精通胡旋舞,身段飘摇,翻跃如风,令人眼花缭乱。白居易的诗中说“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安禄山是当时的胡旋舞高手,虽然身材肥胖,可是跳起胡旋舞,却可以飞快地旋转,令人目不暇接。后来安禄山发动叛乱,杨玉环命丧马嵬坡。
杨贵妃像
杨贵妃(公元719~756年),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小名玉环。据说杨玉环是宫中舞蹈大家,她表演的《霓裳羽衣舞》颇受玄宗喜爱。
《乐律全书》
明朝著名的音乐家朱载堉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九世孙,明宗室郑恭王朱厚烷的儿子。他早年学习天文、算术,后来在历学和数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朱载堉还具有非凡的音乐才华。嘉靖年间,朱载堉由于家庭遭遇变故,被迫离开王府,在一间土屋里独居了19年,一心钻研音乐、数学和历学,并写成了集乐律、乐谱、乐经、舞谱、数学和历学为一身的综合性巨著《乐律全书》。
《乐律全书》中的《律吕精义》内外两篇,详细地阐述了他所创造的新法密率。新法密率也叫“十二平均律”, 是一种将音乐中的八度音程均分为12个半音的中国古代律制。它在理论上解决了历代在旋宫问题上存在的矛盾,是音乐史上最早用等比级数音律系统阐明十二平均律的科学巨著。直到100多年后,德国音乐家威尔克迈斯特才提出相同的理论。
朱载堉在音乐上的另一成就是发明了校正律管(即用于定律的标准器)管口的方法——“异径管律”,它对解决管乐器的“管口校正”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朱载堉还改编了不少戏曲史料和民间曲调,在乐器的制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大概是我国起源最早、影响最大的一首琴曲,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文献如《列子·汤问》、《吕氏春秋·本味》中对此事都有记载,且经常为世人引用。故事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俞伯牙善于弹琴,而钟子期善听。伯牙弹琴志在高山,子期就说:“妙啊,就像雄伟的泰山一样!”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就说:“妙啊,就像烟波浩渺的江河一样!”每次伯牙弹奏,子期必能洞悉其心意,因此被伯牙视为知音。后钟子期不幸去世,俞伯牙非常悲痛,于是破琴绝弦,不再弹琴。
这个故事对后世的知音观念影响很大,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孕育了《高山流水》这首不朽的千古绝唱。不过现存的《高山流水》已经一分为二,变为《高山》和《流水》。在明清以后多种琴谱中,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最有名。他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成为最流行的谱本,后琴家多据此演奏。除琴曲外,《高山流水》还有筝曲。它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只是风格与琴曲迥然不同。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我国著名的古琴曲。明代朱权的《神奇秘谱》中记载,《梅花三弄》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梅花落》:“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在唐诗中也有对笛曲《梅花落》的描述,后改为琴曲。《梅花三弄》表现的主题因时代而有所不同。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离愁别绪,明清时的琴曲《梅花三弄》表现的是梅花傲雪凌霜、坚贞不屈的节操与品质。“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征云尔。”后一句的意思是《梅花三弄》的结构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
小学生表演古琴曲《梅花三弄》
《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是唐代著名的歌曲,又称《阳关曲》、《渭城曲》。歌词根据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为歌词要反复咏唱三遍,所以又称作《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传至后代,有多种曲谱和唱法,现存最早的谱本是明代初年龚稽古所编《浙音释字琴谱》(1491年)。另有其他琴歌谱共30多种,它们在曲式结构上有些差别,曲调则大同小异,都是简单纯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淡淡离愁,并用反复的咏叹深化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因此成为历来送别友人的经典曲目,而“阳关”也因此曲成为送友酬唱的代名词。流传至今的《阳关三叠》琴歌,出自清末张鹤所编《琴学入门》,全曲3大段,即3次叠唱。每次叠唱除原诗外,加入若干词句。《阳关三叠》除作为歌曲演唱外,亦经常作器乐演奏,其中以琴曲、筝曲、二胡曲较有影响。
《秦王破阵乐》
《秦王破阵乐》,属武舞类,由唐初乐歌《破阵乐》发展而来,为唐朝宫廷乐舞,是最著名的歌舞大曲之一,最初用于宴享,后来用于祭祀。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击破叛将刘武周,解除了唐朝的危局,河东(今山西永济)士庶歌舞于道,军人利用军中旧曲填唱新词,欢庆胜利,遂有“秦王破阵”之曲流传于世。李世民即位后,诏魏征等增撰歌词7首,令吕才协律度曲,订为《秦王破阵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李世民又亲制《破阵舞图》,对舞蹈进行加工: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贯、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往来刺击,以象战阵之形,舞凡三变,每变为四阵,计十二阵,与歌节相应,共用乐工120(又说为128)人,戎装演习,擂鼓呐喊,声震百里,气壮山河,而后又调用马军两千人入场,景象极为壮观。后来,唐高宗时的《神功破阵乐》和唐玄宗时的《小破阵乐》,都是在《秦王破阵乐》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秦王破阵乐》不仅在国内流行了300年之久,而且还传播到了印度和日本。这支乐谱后来在国内失传,但却在日本保存下了琵琶谱、五弦琵琶谱、筝谱、筚篥谱、笛谱等多种谱本。
敦煌莫高窟217窟北壁“未生怨”壁画中有一习武的画面,共10人,一方5人执矛,一方5人执盾,作搏斗姿态,似为《破阵乐》或与此相类似的舞蹈。
《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最负盛名的歌舞大曲之一,对于它的创作来历,众说纷纭。比较可信的是《霓裳羽衣曲》是由唐玄宗吸收西凉都督杨敬述所献的印度《婆罗门曲》创作而成。但是在歌舞的结构方面则遵循中原传统的相和大曲、清商大曲的三段式,分为散序、中序、曲破三个部分。因此《霓裳羽衣曲》是中外音乐相交融的结晶。
此曲的音乐以古老的《长安鼓乐》为素材,舞蹈则以敦煌壁画飞天的舞姿为借鉴,采用唐大曲结构形式精心排演而成。《霓裳羽衣曲》是女子舞蹈,表演者穿着孔雀毛的翠衣和淡彩色或者月白色的纱裙,肩着霞帔,头戴着“步摇冠”,身上佩戴许多珠翠,宛如美丽典雅的仙子。在表演舞蹈之前,先是一段“散序”,乐队的金、石、丝、弦等乐器次序发音,以独奏、轮奏等方式,演一段悠扬动听的旋律。在接着的“中序”的慢拍子中,装饰华美的舞者才开始上场。中序的节奏舒缓,舞姿主要是轻盈的旋转、流畅的行进和突然的回身,尤其是柔软清婉的“小垂手”舞姿,行动轻灵又迅急,衣裙像浮云般飘起,宛若仙子踏云而来。到“曲破”之后,节奏就加快了,急剧的舞蹈动作使身上环佩缨络叮当碰撞,这时,还有整齐的合唱,富有表情的说白,极富感染力。最后是“尾声”,节拍又慢下来,最后在一个拖长的音阶中终结。《霓裳羽衣曲》的演出方式并不完全固定,杨玉环表演过独舞形式的,也有双人舞形式的,后来也有用百名宫女组成的大型舞队表演成群舞。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又名《夕阳箫鼓》、《浔阳琵琶》、《浔阳夜月》。它主要描绘的是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
它原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明清时广为流传。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的手抄本,1895年李芳园在编辑《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时收入此曲,曲名《浔阳琵琶》。后人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并根据《琵琶记》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改名为《春江花月夜》。改编后的乐曲用二胡、琵琶、古筝、洞箫、钟、鼓等乐器演奏。全曲中没有一件乐器是从头演奏到底,但又一气呵成,毫无断线之感。全曲分为10段,按照中国古典标题音乐的传统,每段都有一个小标题。它们是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漱、乃归舟和尾声。《春江花月夜》旋律古朴、典雅,节奏平稳、舒展,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原为清代崇明派的琵琶曲,后来被改编为多种版本,现在流传的演奏形式在琵琶曲之外还有二胡曲、筝曲、江南丝竹等。乐曲得名于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汉宫秋》讲述的是王昭君出塞和亲的事迹,《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这支乐曲表达的就是古代宫女所怀有的那种深居宫中寂寞清冷而又无可奈何的哀怨悲愁的情绪,曲调细腻、幽雅、隽永、悲咽,一咏三叹,情景兼备,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
春江花月夜图 现当代 任率英
《渔樵问答》
《渔樵问答》是一首古琴曲,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曲谱最早见于明代萧鸾撰写的《杏庄太音续谱》,其中记有这样的评语:“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这支琴曲表达的是隐逸之士对不为凡尘俗事所羁绊的渔樵生活的向往。清代陈世骥在《琴学初津》中说:“《渔樵问答》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矣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乐曲正是采用渔者和樵者问答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通过飘逸而优美的旋律,精确而形象地渲染出渔夫樵夫在青山绿水间怡然自乐的情趣和悠然自得的神态。
《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原是一首琴歌,相传为汉魏时期著名的女诗人蔡文姬所作,是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拍”在突厥语中即为“首”。“笳”则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有点像笛子。起“胡笳”之名,想必是由于琴音融入了胡笳哀声的缘故。
今存曲谱有两种:一是明代《琴适》中与歌词配合的琴歌;二是清初《澄鉴堂琴谱》及其后各谱所载的独奏曲。后者影响尤大,全曲共18段,运用宫、徵、羽三种调式,音乐的对比与发展层次分明,前十来拍主要倾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后几拍则抒发作者惜别稚子的隐痛与悲怨。全曲始终萦绕着一种缠绵悱恻、凄婉哀怨的思念之情,让人听了不禁肝肠寸断。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诗中云:“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形象地说明了此曲非同一般的艺术感染力。
《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东汉末至三国时已流行。“散”有散乐之意,是指有别于宫廷雅乐的民间音乐。对于它的内容取材,一直有两种说法。一是战国时聂政刺韩相的史实,见于《战国策》和《史记·刺客列传》,说的是韩国大臣严仲子与宰相侠累有仇。严仲子认为聂政是个勇士,遂请其刺杀韩相侠累。于是聂政只身前往韩国,刺杀了韩相侠累,然后自毁容貌,屠肠身亡,体现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高尚情操。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广陵散》是《聂政刺韩王曲》的异名。东汉蔡邕的《琴操》中是这样说的:聂政的父亲奉命为韩王铸剑,因为误了期限,结果被韩王所杀。聂政为父报仇行刺失败,但他知道韩王好乐后,遂自毁容貌潜入深山,苦心学艺10余年。在学成之后,他进宫为韩王弹琴,然后趁机从琴腹内抽出匕首,刺死韩王,然后自杀。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图 南宋 李唐
这两种说法虽然略有不同,但都说明了《广陵散》讲的是一个有关刺客的悲壮故事,因此全曲始终贯注着一股慷慨不平的激烈之气。现存的曲谱主要有三种:明朱权《神奇秘谱》本;明汪芝《西麓堂琴统》甲、乙两种谱本。其中以《神奇秘谱》本最为完整。全曲共分45段,每段都有与之相应的小标题,如取韩、发怒、冲冠、投剑等。全曲反复表现沉郁悲愤和慷慨激昂两种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追求中和之美的古典音乐作品中,富有战斗精神的《广陵散》显得独树一帜。
《平沙落雁》
著名古琴曲,又名《雁落平沙》,作者不详。这首琴曲最早的记载是明代《古音正宗》(1634年),后有多种琴谱流传。对于本曲的曲意,各种琴谱的解题不尽相同。《古音正宗》中说此曲:“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全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中国古代琵琶曲,作者不详。这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描写了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最终迫使项羽霸王别姬、乌江自刎,汉军大获全胜。
关于《十面埋伏》产生的时间,至今没有定论。唐代白居易曾写过《琵琶行》,诗中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的诗句,可以看出当时白居易曾听到过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琵琶曲。明末清初人王猷定所著《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当时著名音乐家汤琵琶演奏《楚汉》的情景,与《十面埋伏》在情节及主题上是一致的。可见早在16世纪以前,此曲已在民间流传。但是,它的曲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苹所编《琵琶谱》,分13段:开门放炮、吹打、点将、排阵、埋伏、小战、呐喊、大战、败阵、乌江、争功、凯歌、回营。这首著名的琵琶古曲,描绘了战前的准备、激烈的战斗场面,以及悲壮惨烈的结局。整首乐曲具有壮丽辉煌的风格,气势雄伟,曲风激昂,使人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