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知识全知道(超值全彩白金版)
- 董洪杰
- 387字
- 2020-06-24 17:52:31
古代文体
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是在人类探索世界以及人类来源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学式样。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人类关于文学最早的艺术创作。最初,人类将很多没有办法解释的现象归结为神灵掌控。一些笃信神话传说的人便将神话传说演变为一种信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神话故事大都采取真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以神、鬼、仙、妖、龙、凤等形象为故事主角,结合客观存在的人、事、物,加以丰富绮丽的想象,看似荒诞离奇,却或多或少与客观存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中国文明影响较为深远的神话传说有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等天地神创、人类神造神话传说式样,这类神话传说体现了人类对未知奥秘探索与自由幻想。在民间,较流行的神话传说有八仙过海、牛郎织女等人修炼成仙的神话式样,这种神话是以社会现实为底本,借助人仙角色的转变,寄予人类渴望摆脱现实枷锁的愿望。神话传说是人类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加工创作出来的,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以及历史文化价值,对于后世研究早期的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文学式样的存在,直接推动了文化创作的产生,其虚构的艺术手法、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都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伏羲女娲图 唐
伏羲与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人类是由这对兄妹结合产生的。这件出土于新疆吐鲁番的墓幡由绢制成,悬挂在墓室的顶部。图中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以手相抱,伏羲执矩,女娲擎规,以示天地方圆。画面满布圆点代表天宇星辰,上部绘着内有三足乌的太阳,下部绘着内有玉兔、桂树、蟾蜍的月亮,表现了人类始祖遨游于日月苍穹间的情景。早期人们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模仿。
诗
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大宗,也是正统。最早的诗歌是与音乐舞蹈一体的,所以《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歌永言”。《国语》也说“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
作为一种有韵律的文体,诗会随着节奏韵律的变化而生成不同的诗体,而诗体通常会与诗句的字数和句式相关,所以,就有了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以及包含各种句式的杂言诗。先秦时期,我国主要的诗歌形式是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两汉时期,五言诗和七言诗发展起来,并成为魏晋以后的主要流行体式。南朝时期,人们发现了四声,诗歌创作开始按照音调来遣词造句,以求读来铿锵悦耳。于是,格式严整的近体诗发展起来,到隋唐时期逐渐成熟,并推动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作为独特的文学样式,诗歌其主要特征有4个,一是饱含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这是诗歌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二是集中反映社会生活;三是节奏鲜明、语言凝练、音调和谐,这是诗歌形式上最大的特征;四是不以句子为单位,而以行为单位。
楚辞
楚辞和《诗经》一样构成了中国诗歌的源头,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是继《诗经》之后出现的另一种韵文形式,古称南风、南音。
它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既是楚文化自身发展的产物,又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产物。由于楚国地处南方,所以楚文化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自身特征,充满了奇异瑰丽的浪漫色彩。楚辞多用长短句,章法多变,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常常取材于楚国的神话、传说、鬼神、山水等,充满了浪漫色彩。楚辞是用楚国方言来吟唱的,隋唐以后楚音失传。楚辞的代表诗人是屈原,他的代表作是《离骚》,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除了屈原外,楚辞的代表人物还有宋玉、景差等。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流派。它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因此后人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乐府诗
乐府诗是指汉朝的音乐管理部门——乐府搜集整理的汉朝诗歌。汉武帝时,乐府除了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诗歌外,还广泛搜集各地的民歌。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西汉时乐府采集的民歌共有138篇,但流传至今的只有三四十篇,加上东汉民歌和文人的作品,现存汉乐府有100多篇。当时没有一部专门收集乐府的书籍,乐府诗散见于《汉书》、《后汉书》、《文选》和南朝《玉台新咏》等书。宋朝时,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将其全部收录。
汉代的乐府诗,最大的特色是可以配乐演唱。后来,由于乐府音乐失传,乐府诗便演化为一种独立的诗体。魏晋以后的乐府诗,除了题名之外,已经和汉代乐府没有什么关系了。另外,乐府诗的句式杂乱,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乃至杂言,种类繁多。有时,即便是同一题目,句式也不相同。
《孔雀东南飞》图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中最杰出的篇章。
《乐府诗集》是根据音乐类别将汉乐府分为四类,其中《郊庙歌辞》是西汉文人为宗庙祭祀作的乐歌;《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基本上都是西汉民歌。《杂曲歌辞》收录的文人作品中有一些出自东汉。从内容上看,乐府诗包罗万象,有的反映富贵人家奢侈豪华的生活,如《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等;也有反映底层人民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如《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等;以爱情为题材的乐府诗占很大比重,代表作有《孔雀东南飞》、《上邪》、《有所思》等。乐府诗受《诗经》和《楚辞》的影响很深,并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深刻影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体诗
古体诗也叫古风,是区别于唐代以后兴起的格律诗的一种古典诗体。古体诗从形式上分,有四言古体、五言古体、六言古体、七言古体、乐府体(也叫杂体)等。四言古体的特点是通篇以四言为主(一句4个字),五言古体通篇以五言为主(一句5个字)、六言古体和七言古体以此类推,乐府体则每一句的字数不限。
与格律诗比起来,古体诗不讲究平仄,对押韵的要求也很宽松。在一首古体诗中,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转韵,因此通常在一首古体诗中可能会有不同的韵脚,很少出现一个韵脚贯穿到底的情况。此外,古体诗不但每一句字数没有限定,就是整篇的句数也不限定。古体诗不像格律诗那样对仗工整、句式新颖,但更讲求立意。
虽然古体诗对押韵没有限制,但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在意思转折处转韵。当叙述的内容有所变化时,往往会转为其他韵部来押韵,这样一来便使得整篇诗的层次更加分明,语气也得到了加强。作者在叙述中要表示令人兴奋的感情时,往往会使用平声韵;当要表达悲怨、愤怒的感情时,往往使用仄声韵。与格律诗(格律诗除了首句入韵以外,奇数句是不能押韵的)比起来,古体诗不但偶数句可以押韵,奇数句也可以押韵。
近体诗
隋唐时期,人们将周、秦、汉、魏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束缚的诗体称为“古体诗”。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流行于齐梁以后的一种诗体,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它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分为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和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其中律诗还包括排律,即十句以上的律诗。它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其基本要求主要包含有3点:除首尾两联外,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一般绝句不受这个要求束缚;必须讲究平仄,其平仄分布规律可以总结为“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其特点通常是一韵到底。近体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唐代以后最主要的一种诗体。
唐代是近体诗发展的黄金时代,唐代以诗歌成就彪炳千古。其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初唐是唐诗繁荣的准备阶段,诗歌的内容从宫廷台阁开始转向关山大漠,诗人也从帝王贵族的文学侍从扩大到一般的文人。初唐的代表诗人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盛唐时期,诗歌出现了全盛局面,出现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其中最著名的是李白。中唐时期,社会矛盾激化,盛唐气象不再,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是杜甫和大历十大才子。杜甫的诗表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被称为“诗史”。大历十大才子的诗歌华美雅丽,偏重技巧,风格柔靡。晚唐时期,人们的生活走向平庸,感情趋于细腻,诗歌创作又出现了一个新高潮。代表人物有李商隐和杜牧。宋朝以后,近体诗继续发展,但成就已经无法与唐朝相比。
南北朝民歌
民歌是一种活泼自由的诗体。我国南北朝时期,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民歌都走向繁荣,并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南朝的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朝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分为吴歌与西曲两类。吴歌共326首,产生的地点以建业(今江苏南京)一带为中心,时间是东晋与刘宋两代。西曲共142首,产生于荆州(今湖北江陵)一带,时代约为宋、齐、梁三代。
南朝民歌绝大部分都是情歌,反映南方青年男女之间坚贞的爱情,倾诉了婚姻不自由、男女不平等所造成的不幸。它的主要特点是:形式短小,大多是五言四句;抒怀深情宛曲,多用双关隐语;语言清新、自然、朴素,词语不雕琢;多采用对歌形式。代表作有《子夜歌》、《拔蒲》、《西洲曲》等。
北朝民歌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和《梁鼓角横吹曲》中,大约有70首。北方民歌原来大部分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歌曲,后来翻译成汉语,也有一部分是直接用汉语创作的。北方民歌反映了北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或书写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或反映了残酷的阶级剥削和贫富悬殊,或赞美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和壮丽的北国风光,也有一些反映羁旅之思和爱情婚姻的作品。北方民歌五言四句的形式较多,但也有七言四句。语言平实,质朴无华,粗犷率直,直抒胸臆,刚健豪放。代表作有《木兰诗》。
《木兰诗》图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中最杰出的代表。
词
词是曲子词的简称,也称“长短句”、“填词”等,是承袭汉、魏乐府遗风,并受少数民族音乐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学体裁,盛行于北宋和南宋。
按字数分,词可以分为3类:58字以下的(包括58字)为小令,91字以上(包括91字)的为长调,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调。按阕分类,词可以分为单调(一阕),如李清照《如梦令》;双调(二阕);三叠(三阕),如《兰陵王》;四叠(四阕),如吴文英《莺啼序》。最初的词都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有的按照词来制定曲调,有的依照旧有的曲调来填词,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调牌,调牌一般按照词的内容而定。后来人们依据固有的曲调来填词,这些用来填词的曲调叫做词牌,词的内容和曲调、词牌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现存词牌共有400多种,有的词牌有好几个不同的称谓,用得较多的词牌名如“西江月”、“菩萨蛮”、“浣溪沙”、“沁园春”、“水调歌头”等。
和诗不同,词在句式和声韵上有许多突破和特点。首先在句式上有如下特点:第一,词的句式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不等,所以又称“长短句”,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四、五、六、七字句。第二,词的开头一般都有领字,一字领的有“任、待、乍、莫、怕……”,二字领的有“恰似、谁料、只今、那堪、试问……”,三字领的有“最无端、君莫问、君不见……”。第三,词句中常常有叠字和叠句,叠字如“错错错,莫莫莫”、“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等,叠句如“归去,归去”、“罗衣宽一半,罗衣宽一半”等。第四,词句中常用到虚词,如“耳、矣、也……”。其次,除了只在文中最紧要处(如转折和结尾处等)比较讲究押韵外,一般情况下,词对平仄押韵没有严格的要求。此外,词虽然也有对仗,但没有具体的规定,相连两个句子只要字数相同就可以构成对仗,而且对仗不讲究平仄,也不避同字。
曲
金朝和元朝时期,中国产生一种带有曲调、可以演唱的抒情诗体,叫做曲。其中,在北方地区流行的叫北曲,在南方流行的叫南曲。曲是南曲和北曲的统称,我们这里所说的曲,主要是指散曲。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类型:小令又叫“叶儿”,主要是指独立的一支曲子,字数比较少。除了单只曲子这种形式外,散曲还包括重头小令。重头小令是一种联章体(即组曲),通常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来合咏同一个事物或分别吟咏数件联系紧密的事物,以此来加强艺术感染力。例如,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四时乐兴》,以四支同题同调的小令分别吟咏春、夏、秋、冬,构成一支内容相联的组曲。联章体中的小令虽然都同题同调,首尾句法相同,内容相联,但每首小令可以单独成韵,仍然是完整独立的小令形态。
套数又叫“散套”、“套曲”、“大令”,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子相联而成,每个曲子同押一部韵,在结尾处还有尾声。套曲的字数比较多,篇幅较长,适合表达比较复杂的内容,表现手法既可以叙事,也可以抒情,还可以叙事和抒情兼而有之。
散曲虽然是继诗、词之后出现的新诗体,但作为一种独立的体裁,它具有不同于传统诗、词的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它大量运用衬字,使得句式更加灵活多变,艺术感染力更强。例如,关汉卿的套数《不伏老》中,“我是一粒铜豌豆”一句,因增加了衬字而变成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这样一来,就将“铜豌豆”泼辣豪放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2.大量运用口语,使语言俗化。散曲中虽然也不乏典雅的一面,但更倾向于以俗为美。它大量运用俗语、少数民族的语言、戏谑调侃的语言、唠叨琐屑的语言、方言、谜语等,生活气息非常浓厚。3.感情表达更加酣畅淋漓,含义更加坦率直白。
文
诗与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两大基本类别,都是文学之正宗。南北朝时期,《文选》和《文心雕龙》中,把一切文体都视为“文”,这里的“文”是广义的概念。但是后来,人们逐步将诗歌类文体从“文”中独立出来,形成“诗文”并立的分类方法,这里的“文”便是狭义的概念。故而,除去诗、词、曲之外的所有文章形式,都是“文”,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先秦诸子之文,以及隋唐以后的“古文”。
从最早的《尚书》、《周易》等书可知,文可以有韵,也可以无韵;可以讲平仄,也可以不讲平仄。隋唐以后,文学界通常把有韵的叫做“骈文”,无韵的叫做“古文”。古文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按功能划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文学家姚鼐在《古文辞类纂》中的划分,其中说:“其类十三,曰:论辨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颂赞类,辞赋类,哀祭类。”显然,这种文体划分标准便是古人所说的“为用”,即按文章的功能划分。
赋
赋是在汉代兴盛的一种兼有韵文和散文的重要文体,有大赋和小赋之分。大赋多写宫廷的盛况和帝王的生活,小赋多数是抒情作品。
赋这种文体出现在战国时期,儒学大师荀子曾作《赋篇》,这意味着“赋”作为独立文体开始出现。此后,屈原、宋玉等人以这样的文体进行文学创作,后人把他们的作品称之为“屈原赋”或“宋玉赋”。
赋的繁荣是在汉朝。汉赋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一是创始期,这时期枚乘的《七发》既奠定了汉代大赋的基础,也开创了辞赋中的“七”体,基本上形成了汉赋的体制。二是全盛期,重要的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其主要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此外,东方朔、枚皋等人的成就也突出,这时期汉赋的基本形式和格调已经确立。三是摹拟期,重要的代表作家有班固,其代表作《京都赋》,此外还有扬雄等,这一时期的体制和风格有所变化,反映社会黑暗、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开始兴起。四是转变期,小赋盛行,内容已由描写宫殿和游猎盛况转为抒发个人情怀,表现手法以由叙述转为议论说理为主,篇幅上由长篇巨制转为短篇。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是张衡,其代表作《二京赋》成为汉代散体大赋的绝响。
汉赋的特点是:内容多写京都的繁华和帝王的游乐,以此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文章前有序言,正文韵、散结合,其中散文用于记叙,韵文用于描写,韵脚根据需要经常转换,语言多用四六字句,且极力铺陈,喜欢堆砌生僻字词和形容词,篇幅较长,情节通常由假设的两个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来展开。汉赋,尤其是大赋,尽管在内容和艺术有着许多缺点,但仍然在文学史上有着一定的地位。它丰富了文学词汇,在锤炼辞句和描写技巧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此外,它促进了文学观念的形成。
骈文
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体文”、“骈俪文”、“骈偶文”。因常用四字、六字句,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它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句式两两相对,好像两匹马并驾齐驱,所以被称为骈体。在声韵上,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在修辞上,注重形式,喜欢用华丽的辞藻和用典。骈文因为形式,常常束缚内容的表达,但如果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南北朝是骈文发展的全盛时期,其中有很多骈文内容深刻。如鲍照的《芜城赋》,通过广陵昔盛今衰的对比,揭露和谴责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抒发了世间万物和人生变化无常的感慨。孔稚的《北山移文》辛辣地讽刺了人在江湖、心在庙堂的假隐士们的表面清高内心功利的心理。流亡北方的庾信在《哀江南赋》中描写了自己的身世,谴责了梁朝君臣的昏庸无能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
唐朝以后,骈文的形式日益完善,出现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骈文。直至清末,骈文仍很流行。
《徐孝穆集》书影
此书是六朝骈文的集大成者徐陵的作品集。
古文
古文是与骈文相对而言的一种文体,其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是一种散体文。先秦两汉的散文,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质朴自由,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而魏晋南北朝以来,骈文盛行,堆砌词藻,言之无物,从而流于浮华。早在北朝时期,苏绰便站出来反对骈文,倡导学习先秦文章,仿《尚书》文体作《大诰》,被当时的人称为“古文”。到中唐时期,这种变革文风的努力经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提倡,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这场漫长的古文运动,结束了骈文的统治,使古文成为唐朝以后各朝的主流文体。韩愈、柳宗元主张恢复先秦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提倡“文以载道”,反对六朝空洞浮荡的文风。他们既是理论的倡导者,也是实践者,韩柳二人创作出大量清新流畅、形式自由、思想充实的散文,引领时代风潮,吸引了大批追随者。这种名为复古,实际包含革新精神的变革,为宋朝的大文学家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继承和发扬,并最终扭转了古文的发展方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八股文
八股文又叫制艺、制义、时艺、时文(相对于古文而言)、八比文等,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它要求文章必须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共有八股,所以称为八股文。“股”是对偶的意思。
它的特点主要有:1.题目必须用“五经”、“四书”中的原文。2.内容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3.体裁结构有固定的格式,全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八部分。另外,八股文的字数也有规定。明初制度:乡试、会试,要求用“五经”义一道,字数500,“四书”义一道,字数300。清朝康熙时要求550字,乾隆要求700字。八股文通常禁用诗赋中夸张华丽的词语,不许引证古史,不许比喻。在明清两代,八股文成为所有官私学校的必修课。不会写八股文,就无法通过科举考试,也就无法做官。明清时期许多有识之士对八股文深恶痛绝,所以八股文最终被废弃,也是历史的必然。
明代小品文
小品文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它起源于秦汉,盛行于晚明。明朝万历年间,以三袁为首的“公安派”反对当时文坛上的复古运动,提倡“性灵说”,主张书写身边事,心中情,短小隽奇,活泼自由的散文,这类散文被称为小品文。小品文题材广泛,有的描写风景,有的杂记琐事,“并非全是吟风弄月。其中有不平,有讽刺,有攻击,有破坏”(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小品文的兴盛,不仅是散文发展的结果,也是“公安”、“竟陵”等文学流派进行文学革新的产物。它的主要作家有三袁、张岱、徐宏祖、王思任、祁彪佳等。
晚明小品文作家中取得成就最高的是张岱。他的作品吸取了“公安”和“竟陵”两派之长,语言清新简洁,形象生动,描写细致,风格自然清丽,题材广泛,内容包括风景名胜、戏曲杂技、世情风俗等,堪称晚明社会生活的画卷。他的散文集有《陶庵梦忆》、《琅环文集》、《西湖梦寻》等。明朝小品文和唐诗、宋词、元曲一样,成为一代文学成就的标志。
小说
小说是一种文体名称,追溯小说的历史渊源,应该是先秦的“说”。战国时期的“说”,具有一定的故事性,而西汉刘向所辑的《说苑》,可以视为中国最早的小说集。
在汉代,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得到社会认可,并且也存在“小说家”这一职业。汉代著名学者桓谭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班固不仅把“小说家”列为九流十家之一,还认为小说是“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认为小说乃是小知、小道,也就是说,小说的形式短小,内容贴近生活。与现代人的小说观念不同,古代的小说作者和读者,都把小说当成实录,而非虚构的故事。即便是荒诞不经的志怪小说,古人也是把其中内容当真的。
古代的小说,种类驳杂,很难用现在的小说概念来概括。关于小说的归类,古人有把它列为史部的,也有把它列入子部的,但基本上都把它视为“稗官为史之支流”,把它看做历史的附庸。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将小说分为“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箴规”六大类。前三类勉强可以称得上小说,后3类则乖离甚远。
总之,古代的小说重在记述故事,这些故事有虚构的,也有真实的;篇幅或长或短,结构不甚讲究;目的在于传奇、感化或警世。
变文
变文是把佛教经文转变为通俗易懂的故事的一种文体,盛行于唐代。变文的特点是韵文和散文相结合,韵文用来吟唱,散文用来说白,说白和吟唱转换时,通常有一个常用的过渡语作提示,如“……处若为陈说”,“……时有言语”等。
变文的内容按照题材分,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宣传佛教故事的变文,如《八相变》、《破魔变文》、《降魔变文》等。这类变文是通过一边讲一边唱以故事的形式来宣传佛教的基本教义,它与讲经文不同,不是直接对着经文照本宣科,而是选取佛经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加以渲染发挥,较少受经文的限制。二是讲历史故事的变文,如《伍子胥变文》、《李陵变文》、《王昭君变文》等。这类变文大多选取一个历史人物,再撷取逸闻趣事和民间传说加以铺陈,多寄托了对故国眷恋和乡土思念之情,所以在内忧外患的晚唐非常盛行。三是讲民间传说的变文,如《刘家太子变文》、《舜子至孝变文》等。这类变文虽假托了某位历史人物,但所讲的故事并没有任何历史依据。四是取材于当时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的变文,如《张淮深变文》、《张议潮变文》等。这类变文大多是民间艺人通过说唱的形式,热情讴歌了英雄人物英勇抵御异族侵扰的英雄事迹。
唐传奇
唐传奇指的是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言小说进入成熟阶段。唐传奇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唐、盛唐时期的发展期。这一时期还处于从六朝志怪小说向传奇转变时期,不仅数量少,而且艺术成就也不高,但已经有了一些新的发展迹象。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梁四公记》和《游仙窟》。
第二阶段是中唐兴盛期。这一时期许多文人都投身于传奇的创作,借用诗歌、散文、辞赋等其他文学题材的艺术表现技巧,极大提高了传奇的地位,扩大了传奇的影响。这一时期曾参与创作传奇的有元稹、白居易、白行简、陈鸿、李绅、韩愈、柳宗元,代表作家有元稹、白行简、蒋防,代表作分别为《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现存的中唐时期的传奇有近40种,涉及爱情、历史、政治、神仙、豪侠等方面,历史题材的有《长恨歌传》,还有一些借梦幻、寓言讽刺社会的作品,如《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其中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成就最高,代表作有《离魂记》、《任氏传》、《柳毅传》等。
风尘三侠图 清 任颐
《虬髯客传》是唐代传奇中的名篇,也是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之作。此图绘有《虬髯客传》中的三个主要人物:红拂、李靖、虬髯客。
第三阶段是晚唐衰退期。这一时期传奇虽然衰退,但仍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如袁郊的《甘泽谣》、皇甫枚的《三水小牍》、薛用弱的《集异记》、李复言的《续玄怪录》等。这一时期传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豪侠为内容的作品大量涌现,代表作有《聂隐娘传》、《昆仑奴》、《虬髯客传》等。
唐传奇的篇幅一般都不长,短的只有几百字,长的也不超过一万字,大部分保存在宋朝所编的《太平广记》中。
六朝志怪和志人小说
六朝时期的小说主要分为志怪和志人两大类。志怪写的是神仙方术、妖魔鬼怪等,志人则记录的是一些名人的闲闻逸事。
志怪小说盛行的根本原因是当时各类宗教思想盛行,由此产生了许多神仙方术、佛法灵异的故事,成为志怪小说的素材,甚至有些志怪小说的作者就是佛教徒。志怪小说主要可以分为三类:1.地理博物,如《神异经》、《博物志》。2.鬼神怪异,如《列异传》、《搜神记》。3.佛法灵异,如《冥祥记》、《冤魂志》。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张华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遗记》、吴均的《续齐谐记》等,其中名篇有《三王墓》、《韩凭妻》、《弘氏》、《董永》等。
志人小说的兴盛和当时士人之间崇尚清谈和品评人物的风气有很大关系。志人小说也可以分为三类:1.笑话。代表作有邯郸淳的《笑林》。2.野史。东晋的道士葛洪委托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记述西汉的人物逸事,带有怪异色彩。3.逸闻逸事。这是志人小说的主要部分,作品最多,有裴启《语林》、郭澄子《郭子》、沈约《俗说》、殷芸《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等,其中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成就最大,影响最广,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六朝小说的篇幅都非常短小,叙事也很简单,一般只有故事梗概,没有想象、描写等艺术加工,还不是成熟的小说。但它为后世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和素材,是中国小说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环。
干莫炼剑图轴 清 任颐 纸本
干莫即干将、莫邪夫妇。据《搜神记》记载,楚王命干将造宝剑,3年铸成雌雄双剑,雄名干将,雌名莫邪。干将自知剑成必死,故藏雌剑,后二人果被楚王所杀。其子赤鼻后为父母雪仇。图绘干将夫妇精心炼剑的情景。
笔记小说
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兼有“笔记”和“小说”特征。它起源很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一些片段,中间又经过汉晋唐宋,到了明清时期开始繁荣。魏晋时期的笔记小说有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唐宋时期的笔记小说有李昉的《太平广记》,明清时期的笔记小说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最早提到“笔记小说”之名的是宋朝史绳祖的《学斋占毕》。
从内容上分,笔记小说可以分为志怪小说和逸事小说两大类型。志怪小说有《搜神记》、《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逸事小说有《世说新语》等。
笔记小说吸取了民间文学的丰富营养,故事情节、人物都是虚构、夸张、变形的,但却从整体和宏观上高度反映了生活的本质。今保存下来的笔记小说大约有3000种,是我国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
神魔小说
神魔小说是明清之际的一种小说体裁,又称志怪小说。明代中期以后,通俗小说主要分作两类,一类讲述现实世情,一类讲神怪斗争,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后者命名为神魔小说。神魔小说同样起源于宋元之际的平话,第一本神魔小说《西游记》便是吴承恩在宋元平话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因此书风行一时,获巨大成功,其后作家纷纷效仿,产生了《封神演义》、《东游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镜花缘》等众多神魔小说。这类小说一般是依托历史事件,或依托流行的神怪故事,也有少数是文人纯粹凭想象写出来的,如《镜花缘》。神魔小说大多没有复杂的思想和严肃的主题,主要着力讲述神魔鬼怪之间的斗争,有很强的娱乐性,即使有一些讽喻现实的意图,普通读者也因为被故事所吸引而很难领会。总体上,除《西游记》、《镜花缘》等少数经典,大多神魔小说写得比较粗糙,缺乏艺术创造。
世情小说
明清时期的一种小说。世情小说因写世态人情,也称“人情小说”。世情小说的出现,是我国小说史上的重大转变,关于此,也可以借助中国第一本世情小说《金瓶梅》来说明。首先,《金瓶梅》乃是第一本不再依托于以前的民间艺人的集体创作,而是由文人独立构思并创作的一本小说,这标志着小说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其次,《金瓶梅》乃是第一本将目光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身上转移到普通人身上来的小说,其开创了中国小说的现实主义传统,使得小说艺术的思想性得到大大提高。《金瓶梅》的这两个特征基本代表了世情小说的特征。《金瓶梅》之后,世情小说得到迅速发展,成为通俗小说的一大主潮。明清两代的世情小说,或主要写情爱婚姻,或主要叙家庭纠纷,或广阔地描绘社会生活,或专注于讥刺儒林、官场、青楼,内容丰富,色彩斑斓。世情小说产生了一大批经典之作,如《三言二拍》、《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红楼梦》等。
才子佳人小说
流行于明末清初的一类小说。因中国自古流行“文人政治”,不同于西方女性眼中理想的男人是尚武的“白马王子”,中国女性理想的男人在很长时间里一直都是尚文的“才子”。直到现代产生“郎才女貌”的说法后,这个“才”才不再局限于文学才能。因此,中国古人拥有浓厚的“才子佳人”情结。元杂剧《西厢记》和《牡丹亭》之所以千古流行,一些批评家认为是因为其“反封建”,而实际上恐怕与人们的“才子佳人”情结有关。明末清初,历史演义和神魔小说流行风刮过之后,才子佳人小说开始登上流行舞台。《双美奇缘》、《好述传》、《玉娇梨》、《平山冷燕》等大批才子佳人小说相继诞生。这种小说基本上都有一个固定的套路,先是一个落魄才子巧遇一个家境优裕的佳人,这佳人慧眼识珠,与之一见倾心,两人彼此赠诗,并私订终身。其间也总有一个“坏人”从中作梗,几经曲折,最终才子金榜题名,皇帝赐婚,有情人终成眷属。对于这种死板的套路,曹雪芹曾在《红楼梦》中借那块“补天石”之口讽刺其“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并且这类小说的语言也往往比较蹩脚。尽管如此,可能因人们天性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这类书却十分青睐。清代人曾评选过“十才子书”,其中一半都属于才子佳人小说。
公案小说
公案小说的主要内容就是狱讼,它是中国近代小说的一个流派。清末,产生了大量的公案小说,风靡一时,比较著名的有《施公案》、《彭公案》等。后来公案小说又与侠义小说合流,形成侠义公案小说。
先秦两汉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吏的传记以及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神鬼与狱讼故事,可以看作是公案小说的萌芽。晚唐五代的笔记(传奇)小说中的公案故事,表明公案小说已经成形。宋朝时期,公案作品便大量产生,艺术上也日趋完美,标志着公案小说已经成熟。在众多的公案小说中,最为脍炙人口的,首推《龙图公案》(《包公案》),其次是《施公案》、《彭公案》。《龙图公案》主要讲的是清官包拯,辅以众侠士;《施公案》以施仕纶为主,辅以黄天霸;《彭公案》以彭鹏(彭玉麟)为主,辅以黄三泰、欧阳德。
公案小说的主要思想倾向是:赞扬忠臣清官,铲除奸恶,匡扶社稷,宣扬“尽忠”思想,鼓吹“奴才”哲学和变节行为。
谴责小说
谴责小说是中国旧小说的一个流派。晚清时期,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入侵等一系列巨大的变故,内忧外患日益严重,社会更加黑暗,政治更加腐败,一些小说家们对社会现状深为不满,口诛笔伐,写了大量讽刺社会黑暗面和抨击时政的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这类小说的特点概括为“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将它们称之为“谴责小说”。
比较著名的谴责小说有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这类小说的题材和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官场、商界、华工、女界、战争等,其中写官场最为普遍。
为了适应报刊连载的需要,谴责小说缺乏完整的构思和写作时间,因此结构不够严密,没有贯串始终的中心人物,多是许多短篇联缀成的长篇。在表现手法上,作者有时为了迎合读者求一时之快的心理,往往描写得言过其实,缺乏含蓄,它所反映出的只是一种变形的社会形态。
话本小说
宋元话本小说是在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代都市繁荣,经济发达,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市井文化兴旺。其中有一种叫“说话”(即说书)的伎艺,深受人们喜爱。说话人讲故事的底本就叫“话本”,下层文人将话本润色加工,刻印出版,就成了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的内容主要有“小说”、“讲史”、“合生”和“讲经”四种,在这四种中又以“小说”和“讲史”最受欢迎。“小说”就是短篇白话小说,其中爱情故事和公案故事最受欢迎。爱情故事又往往突出女性对爱情的主动追求,如《碾玉观音》、《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在礼法森严的封建社会,男女之间自由恋爱是一种对礼法的挑战、追求自由的大胆行动,这些故事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宋元时代,政治黑暗,官吏腐败,产生了大量的公案故事,表现了人民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对保护自身生存权利的深切渴望和对清明政治的期盼。其中的代表作有《错斩崔宁》、《简帖和尚》、《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等。讲史又称评话,主要讲的是前朝的盛衰灭亡。代表作有《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平话》、《五代史平话》等。
宋元话本小说有一定的体制,大体由入话(头回)、正话、结尾三部分构成。入话常以一首或几首诗词“起兴”,与故事的发生地点或故事的主人公相联系,以吸引听众。正话,是话本的主体,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细节丰富。正话之后,常常以一首诗或以“话本说彻,权做散场”之类套话作结。
宋元话本小说的语言是口语化的语言,与文言文形成了显著区别,中间夹杂着大量的俚语和市井口语,生动明快,深受人民欢迎。
宋元话本小说对后代的通俗小说、戏剧、曲艺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水浒》、《金瓶梅》、《西游记》等都是沿着这个方向演进的。
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形式,它是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话本到章回小说,这个过程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漫长时期。话本中有一类讲述历代兴亡和战争的故事,由于历史故事通常篇幅很长,说书人不能从头到尾一次讲完,必须连续讲许多次,每讲一次就相当于章回小说中的“一回”。每次讲之前,说书人必须要用一个概括性的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中“回目”的起源。
元末明初时,出现了一批章回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小说比起话本中的讲史故事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的人物和故事的核心虽然还是历史的,但内容更多是由后人虚构的。而且篇幅更长,分成若干卷,每卷又分成若干节,每节前面还有一个目录。明代中叶以后,章回小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出现了《西游记》、《金瓶梅》等伟大著作。其故事情节更加复杂,描写更加细腻,内容已经脱离了“讲史”,只是体裁上还保留着“讲史”的痕迹。这时章回小说已经不分节了,而是分成许多回。进入清朝以来,章回小说达于繁盛,题材除了明朝的讲史、神魔、人情三大类以外,又加入了讽刺、武侠、谴责、狭邪等多种题材。此时最著名的章回力作有:《红楼梦》、《儒林外史》、《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镜花缘》等。
比起现代的小说来,章回小说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特点。1.它继承了话本的形式:正文前面都有一个“楔子”来引入正文;文中经常使用“话说”、“且说”、“看官”等字眼;文中经常穿插一些诗词和韵文。2.分回目。章回小说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分割成若干回,每回有一个标题,每回的正文只围绕一个中心内容讲述。3.制造悬念气氛。每回开头以及故事之间的衔接处,总是使用“话说”、“且说”作过渡,每回结尾处,往往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后回分解”作结语,以此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诗话与词话
诗话和词话指的是对诗词的评论,是一种文学理论。我国古代对文学的评论出现得很早。如《西京杂记》中记载的关于司马相如论作赋,扬雄评论司马相如的赋,《世说新语·文学》中关于谢安评论《诗经》的市局,《南齐书·文学传论》中对王粲、曹植、鲍照等人的诗歌的评论,都可以看做是早期的文学评论和诗话。
唐朝时期的诗人写了大量的论诗诗,如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等,李白、白居易等人的论诗诗,以及当时的《诗式》、《诗格》,都是诗话的雏形。诗话正式出现是在宋朝,第一部诗话是欧阳修的《六一诗话》。现存的宋人诗话共有130多种。早期诗话的内容多为谈论诗人诗作的一些琐事,很少触及诗歌的创作或理论问题。直到张戒的《岁寒堂诗话》等,才开始讨论诗歌创作和理论问题,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明清时期,诗话数量更多,成就更高。
在诗话出现的同时,词话也随之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比较著名的词话有况周颐的《蕙风词话》、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
评点
评点是古人研读文章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常用形式。评点时,评论者在阅读文本,把握文本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以及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评论分析。作为阅读者的阅读笔录,评点通常具有一定的对话性,这种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与文本的其他读者之间的对话。评点被标注在不同的位置,其称呼也不同。一般,标注在书眉上的评点被称为“眉批”;在内文中下评语的叫“行批”;在文末下评语的叫“总批”。
纪昀评点《文心雕龙》、毛宗岗评点的《三国志演义》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