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知识全知道(超值全彩白金版)
- 董洪杰
- 567字
- 2020-06-24 17:52:29
独特的中医
中医
中医作为国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一个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辨证法为指导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为说理工具,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临床特色的独特、完整的医学体系。
中医的最大特点是整体观念,也就是说,中医将人本身看做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人天相应,天人合一。中医始终将人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无论是病机、病理,还是诊断、治疗,时时处处着眼体现出这一观点。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自然界对人体的影响无时无刻无处不在,人与自然气候、地理、环境、饮食、起居、习俗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疾病与季节、时间、生活条件、环境、心情等有关。中医的另一特点是辨证施治。辨证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将四诊收集的资料,根据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经络、脏腑、多种辩证的规律全面分析,辨别疾病的证候,从而判断疾病的病因、部位、性质、邪正盛衰有病变趋势;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治疗的手段和方法。另外,中医还具有恒动观念,认为人体以及宇宙万物都是连续不断、无限永恒地运动和变化着,将物质的运动形式概括为升降出入,即认为生理活动每时每刻都在人体内部和内外交换两方面进行,人体各部分组织、器官、脏腑、气血津液通过经络周而复始地维系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联络;在病理过程中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一旦这种活动停止则生命即告终结。
中医的起源
中医起源于华夏先民长期的劳动实践,到原始社会末期,中医已具雏形,但由于缺乏文字的记载,只留下了一些传说,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神农尝百草和伏羲制九针,根据这种说法,神农和伏羲分别是中药学和针灸学的开创者。灸熨、针刺和汤药是中医的三大基本治疗方法,灸熨源自于人们对火的应用,针刺出自于对石器的使用,而汤药则产生于对食物的寻找过程,这些在初始阶段都是不自觉的偶然发现,后来则逐渐发展为一种确定的知识,形成了中医发展的源头。上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阶段,因此巫术盛行,而疾病的治疗更是与巫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当时巫、医为一职,而最初的中医知识也于此时形成,在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对确定病名的记载。进入周代,就出现了专业的医师,并且医学开始分科,也建立了医政制度。到春秋战国及至秦汉时期,随着一批医学大家和医学经典著作的出现,中医就已经进入全面成熟的阶段了。
神农采药图
中医的理论基础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精气学说认为气是生命的本源,人体机制的正常运行需要精气的调和,故凡为疾病,都是由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失调所致。在阴阳学说中,阴和阳分别代表着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事物对立的两面,阴阳之间对立而又统一,相互间存在着交感、制约、消长、转化等彼此依存而又斗争的关系。五行学说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可按其基本属性分为五类,分别以金、木、水、火、土命名,五者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这三种学说涵盖了中医学中关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基本观点,并且构成了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最终的理论依据。例如,在中医学理论中,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的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再如,中医认为,金、木、水、火、土在人体中分别对应着肺、肝、肾、心、脾五脏,五行平衡、五脏调和,人体才能维持健康和气血旺盛。
四诊八纲
四诊八纲指的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手段。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
四诊即望、闻、问、切。“望”就是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体质情况、皮肤或其他部分的色泽,以及五官、舌苔等。“闻”一是听病人发出的声音(言语、呼吸、咳嗽等),一是闻病人的气味(呼吸、口腔、分泌物,排泄物等)。“问”就是询问病人发病经过和症状。“切”就是号脉和触诊。脉诊虽然排在最后,但它是中医诊断学中最重要、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环。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和阳。它是在四诊的结果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用来明确疾病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医认为,人之所以得病是因为六因,即风、寒、暑、湿、燥、火,但这些都是属于外因,是致病的条件,至于是否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内因,即人的身体状况。
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就是从病人的整体进行考虑进行治疗,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它既不同于对症治疗,也不同于西医的辨病治疗,它把人体的状况和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联系起来,综合考虑进行治疗,可以说是病因疗法。
辨证的辨包括辨别与分析两方面内容。证就是对一组症状的综合与归类。辨证就是运用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即证候),用中医的方法(三因、四诊、六经、八纲、脏腑、气血等等)进行辨证分析,得出人生病的原因,同时注意病情的发展趋势。施治就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症状,采用与之相应的治疗方法和用药。辨证是施治的依据,施治是治疗的目的。辨证的主要方法有:辨病位、辨病因、辨病机。
邪从外来,病由内起
邪从外来,病由内起,这是中医的病因学理论。在中医看来,风、寒、暑、湿、燥、火等都是外界的致病因素,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由此而引发体内的各种运动变化,即所谓的“升降出入”。正常的情况下,这种过程是平衡的,如果相关因素发生了某种反常的变化,例如气温的骤降,就会造成人体升降出入的失衡,从而导致疾病。这就是所谓的“邪从外来”。在这种失衡的情况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生病,可见疾病的发生还受到另外因素的影响,这就是人体自身的状况,即人体对外界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只有当人体内部的防御机制遭到破坏的情况下,疾病才会发生,也就是说,病发与否最终取决于人体内部的状况,即所谓的“病由内起”。
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是中医传统的四种基本诊察方法,合称“四诊”,相传最早为扁鹊总结发明。成书于汉代、托名为扁鹊所著的《难经》记载:“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又解释说:“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望、闻、问、切的诊察方法在中医学中具有统领性的地位,明代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说:“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明切脉罗汉塑像
四川新津观音寺明代重修大雄宝殿中,有一对切脉诊病罗汉十分生动传神。病僧平伸左手微笑待诊,医僧凝神定气,圆睁双眼,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诊脉之中。表现中医诊脉的古代艺术品不多,遗存今日实属罕见。
辨证与辨病
辨证与辨病都是以病人的临床表现为依据来认识疾病的过程,区别在于,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辨证则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的原因、性质和病位为目的,据此来确立治疗方法。辨病的重点在于疾病的判断,而辨证的重点在于证候的掌握。辨证论治是传统中医的一个基本特点,主要体现于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就是说同一种病,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不同,导致反映出的病证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差异。异病同治,是说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产生过程中,有着大致相同的病机,表现出相类似的病证,就可以采用大致相同的方法和药物来治疗。但是辨证方法只考虑疾病的阶段性和类型性,不考虑疾病的全过程,在对病情的总体认识上是有着偏颇之处的,所以现代中医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未病先防,有病防变
未病先防和有病防变体现的是中医强调的防重于治的观念。《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未病先防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应当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予以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远离致病因素,杜绝疾病的发生。有病防变是说在疾病既已发生的情况下,当及时治疗,防止出现进一步的病变,也指疾病初愈的时候要注意调养,避免病症的复发。
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扶正”,即扶助正气,也就是提升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环境的适应力;“祛邪”,即祛除邪气,也就是除掉致病的因素。依照中医理论,疾病的发生酝酿于人体中正气与邪气相斗争的过程,正气增长,病情就向好的方面发展,邪气增长,病情就向坏的方面发展,所以治疗就要从扶正和祛邪下手,促使正气战胜邪气,从而消除疾病,令人体变得健康。
中药与方剂
中药,即中医用药,大体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类,又可依据加工程度而分为中成药和中药材。中药学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精心探索而总结出来的宝贵成果,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现存的最早的中药学著作为成书于汉代之前的《神农本草经》,书中记载了中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同时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症都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且对各种药物的配合应用以及服药方法和药物的制剂类型也都做了概述。及至明代,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附方一万多个,成为古代中药学的一部集大成之作。方剂是是中药学的具体应用,指的是按照中医用药规则经过适宜的选择、酌量而制成的包含药物加工与服用方法在内的药方,简称为“方”。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汉初的《五十二病方》。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将理法方药融于一体,共载方剂314种,被后世誉为“经方”,这表明方剂学此时已发展成熟。
人体的经络网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人体运行气血的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而遍及全身各个部位的经脉的分支称为络脉,经脉与络脉共同构成了人体的经络网,将人体内外、脏腑和肢节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系统以阴、阳来命名,分布于肢体内侧面的经脉为阴经,分布于肢体外侧面的经脉为阳经,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相互之间具有相对应的表里相合关系,即肢体内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太阴、厥阴、少阴,肢体外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阳明、少阳、太阳。在人体经络网中,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尤为重要。十二经脉发挥着主体性的作用,其名称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称为十五络脉,分别以十五络所发出的腧穴命名,如手太阴之别络、足太阳之别络、任脉之别络、脾之大络等。十五络脉加强了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经络理论在中医学中占有着基础性的地位,对指导中医的各种诊疗实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穴位
穴位,学名为腧穴,通常也称为穴、穴道,在中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穴位,成书于西汉之前的《黄帝内经》就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且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魏晋时期的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位置及其主治功能都一一进行了详切的论述。按照中医学理论,人体穴位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的施术部位。长期的实践证明,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驱病迅速”的神奇功效,但是穴位的实质究竟如何,人们尽管采用了种种现代的技术和理论去测定与分析,依然没有得出确论。
针灸疗法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艾条等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针灸是中医学中重要的治疗方法,而且起源极为久远。远古时期,人们偶然发现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碰撞到一些尖硬物体的时候会有意外的疼痛减轻的现象,于是逐渐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激身体的某些部位,以期减轻疼痛。这就是针法的由来。最初使用的针是石制的,称为“砭石”,后来则发展为金属针,针的形制也有多个种类。灸法的发现则是人们在用火的过程中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过火的烧灼、烘烤会得到缓解,于是取用兽皮或树皮来包裹烧热的石块或沙土对身体进行热熨,用点燃的树枝或干草来烘烤以治疗疾病,后来艾叶则成为灸治的主要材料,因为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优点。针灸疗法的原理是中医特有的人体经络理论,在治疗过程中,经过诊断,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然后制定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针灸,以达到通经脉、调气血的目的,从而使人体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也趋于调和,也就获得了防治疾病的效果。
针灸画像石拓片(局部) 东汉
画像石于山东微山市出土,为墓室内装饰图案。图左面有一个人面鸟身的神医,手执砭石正为病人做针刺治疗。把医者比作成鸟像,正是为了象征战国名医扁鹊。
中医推拿术
中医推拿,又称“按摩”、“按跷”、“导引”、“案”、“摩消”等,是依据中医理论对体表特定部位施以各种手法,有时也配合某些肢体活动以恢复或改善身体机能的方法。推拿按摩属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最古老的疗法之一。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秦汉时期已经有了关于推拿按摩的专著《黄帝岐伯按摩经》十卷,虽然该书已经失传,但是在同一时期完成的《黄帝内经》一书中记录了许多关于推拿的内容。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最先提出“膏摩”疗法,即将配制好的膏药涂抹在患者体表,然后运用特定手法进行抚摩擦揉。这就将推拿按摩与药剂应用结合在了一起,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使推拿方法的应用变得更为广泛。魏晋南北朝时期,推拿疗法进一步发展,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首次对膏摩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而陶弘景则在《养性延命录》中阐发了啄齿、熨眼、按目、牵耳、梳头、摩面、擦身等成套的推拿按摩动作。隋唐时期,宫廷太医署正式设立按摩专科,此时的按摩基础理论、诊断技术和治疗方面都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至明代,按摩成为13个医学科目之一,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一时期形成了独有的小儿推拿体系,产生了《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秘诀》等专著。“推拿”这一名称也是得于此时。清代虽然未在太医院设按摩或推拿科,但没有影响这一疗法的进一步发展和更为广泛的应用。乾隆年间由太医吴谦负责编修的《医宗金鉴》中对运用推拿手法治疗骨伤疾病做了系统的总结,将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列为“伤科八法”,确立了正骨推拿的分科。这标志着古代中医推拿术发展的最后成就。
药膳
药膳就是将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经过特定的烹调方法制作而成的一类特别的食品。药膳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佳肴,又将食物赋以药用,从而在享用美味的同时又获得了医疗的效果。药膳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兼备,相比较服用单纯的药剂而具有明显的优点,因此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远古时期,人们寻找各种可利用的植物和动物,有些动植物可供人们果腹,有些动植物可供人们治疗疾病,对于大多数动植物来说这两种作用是分开的,人们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兼具食用和药用两种价值,这就是最初的药膳。“药膳”一词在史籍中最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其中有“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的句子,早在东汉之前药膳作为一种实际应用就已经长期存在了。到汉代,则形成了非常丰富的药膳知识,东汉末年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大枣、人参、枸杞、茯苓、生姜、杏仁、乌梅、鹿茸、蜂蜜、龙眼等多种具有药性的食物,这些食物已经成为配制药膳的原料。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论》中更是提出了大量的饮食调养方法配合药剂的治疗。至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设立了《食治》专篇,这标志着药膳已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而后药膳的理论知识得到持续的完善,药膳的应用也从宫廷到民间,遍及千家万户。
中医十大流派
中医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流派,其中主要有10个派别。
医经学派:以研究古代医学经典的基础理论为主,古代记载的医经有七家,但是仅有《黄帝内经》流传下来,对《黄帝内经》的研究也就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医经学派的著名人物和代表作品有扁鹊和《难经》、华佗和《中藏经》、皇甫谧和《针灸甲乙经》、全元起和《内经训解》、杨上善和《太素》、王冰和《素问注释》、吴琨和《素问吴注》、张介宾和《类经》等。
经方学派:“经方”即经验方,宋代以后因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被尊为经典著作,所以“经方”就用来专指《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经典方”。经方学派明清最盛,代表人物有方有执、柯琴、徐大椿、喻嘉言、张锡驹等。
伤寒学派:专门研究张仲景的《伤寒论》和《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伤寒论的一部分,形成于晋代,绵延至清代,著名人物有王叔和、孙思邈、巢元方、王焘、庞安时、常器之、郭雍等。
河间学派:由金代河间人刘完素开创,以阐发火热病机为中心内容,擅长运用寒凉的治疗手法。河间学派在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攻邪学派和丹溪学派。
攻邪学派:以金代张从正为代表,强调“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学术思想,在继承了河间学派善用寒凉的特点之外,又发展出了用汗、吐、下来驱邪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影响到后来的温病学派。
丹溪学派:以元代朱震亨为代表,因其家乡有一条溪流叫做丹溪,所以人们称之为丹溪先生。朱震亨是河间学派刘完素的第三代弟子,继承河间学派的同时,在医学理论上把外感火热引向内伤火热,主在阐发滋阴降火。朱震亨之后,丹溪学派中最有成就的人物为戴思恭、王履、王纶和徐彦纯。
易水学派:创始人为金代易州人张元素,以研究脏腑病机为中心,在诊断和治疗脏腑病症方面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也为温补学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张元素的弟子李杲和王好古继之成为易水学派的中坚人物。
温补学派:形成于明代,薛已是此派的先导,主要人物有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等。这一学派以研究脾肾及命门水火的生理特性及其病理变化为中心内容,进一步发展了易水学派的脏腑病机学说。
温病学派:由伤寒学派与河间学派所派生,以研究和治疗温热病而著称,又称为“瘟疫学派”。清代中晚期,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等温热学派的代表人物创建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理论,为中医学理论的丰富作出了重要贡献。
汇通学派:明末清初开始出现,持中西医汇合融通的观点,代表者有汪昂、金正希、王学权、朱沛文、唐宗海、张锡纯等,这一学派开启了现代中西医结合的先声。
扁鹊
扁鹊,生卒年不详,约生于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齐国渤海郡人(今河北任丘)。又说为齐国卢邑人(今山东长清),姓秦,名越人,“扁鹊”本是黄帝时代的名医,因为秦越人医术高明,所以人们称誉其为“扁鹊”。扁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确切记载的名医,被认为是中医学的鼻祖。扁鹊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还广泛地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扁鹊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在邯郸为妇科医生,到洛阳为五官科医生,入咸阳则又为儿科医生。但是到秦国后,秦太医令李醯因为自己的医术不如扁鹊,而将扁鹊刺杀。扁鹊著有《内经》和《外经》,都已失佚。
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名机,东汉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著名医学家,史称“医圣”。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瘟疫流行,张仲景家族200多人因伤寒病死了100多人。张仲景非常难过,立志“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人民治病。他在前人的医书《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医疗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伤寒指的是急性传染病,杂病指的是外科、妇科等方面的疾病)。全书除病理论证外,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和处理方法,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还精选了300多种方剂,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依据,后世很多药方都是从它发展变化而来的。这部书还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经后人整理校勘,《伤寒杂病论》被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张仲景创造的六经分证、中医诊断病情的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和辨证施治的原则,为中医治疗学奠定了基础。
华佗
华佗(公元145~208年),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著名医学家。《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精于方药”, 医术高超,被人们称为“神医”。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以外科著称,他一生主要在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一带行医。曹操患头风病,华佗以针刺法治疗,很快治愈。曹操想留他做侍医,遭到华佗的拒绝,因而被曹操杀害。
《三国志》上载有华佗治疗的20多个病例,如传染病、寄生虫病、妇产科病、小儿科病、皮肤病、内科病等。华佗首创了中药全身麻醉剂——麻沸散,并应用于腹部外科手术,这在全世界是第一例,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中药麻醉都是在麻沸散启发下发展起来的,在世界麻醉学和外科手术史上,也有很大影响。华佗长于养生,模仿动物动作发明了“五禽戏”,进行医疗体育锻炼。他曾把自己医疗经验写成一部医学著作,即《青囊经》,可惜失传。
刮骨疗毒图
孙思邈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人,隋唐时期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人尊为“药王”。孙思邈自幼体弱多病,家人为给他看病几乎耗尽家财。因此,他从小就立志要从事医学研究。他认真阅读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古代医书,钻研民间方药,向经验丰富的医生学习。到二十多岁时,孙思邈已经成为一个有名的医生了。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都请他出来做官,但都遭到了他的拒绝。
孙思邈长期生活在民间,广泛搜集民间药方,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孙思邈不但精通内科,而且擅长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还掌握了针灸技术和渊博的药物学知识。他最早描述了下颌骨脱臼的手法复位,一直沿用到现在。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孙思邈深切感到过去的方药医书浩博庞杂,分类也不科学。因此他一方面阅读医书,一方面广泛搜集民间方药,编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两本是供家庭备用的医药卫生手册。之所以用“千金”命名,是因为孙思邈认为人命比千金还要贵重。
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是指刘完素、张从正、李杲和朱震亨四位医学家,他们开创了四大医学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刘完素(约1110~1200年),字守真,号通元处士,河间人。在医学上,他大力提倡运气说,宣扬五运六气盛衰之理。刘完素的学说流派称“寒凉派”。著有《图解素问要旨》等。
张从正(约1156~1228年),字子和,睢州考城(今河南民权西南)人。他非常推崇刘完素,用药也多寒凉,创制了“张子和汗下吐法”。张从正的学说称“攻下法”。
李杲(约1180~1251年),字明之,号东垣先生。镇州(今河北正定)人。少时好医药,师从名医刘完素。李杲用药与张元素相同,主张以脾土为主,认为土为万物之母。他的学说流派称“补土派”。著有《伤寒会要》、《脾胃论》等。
朱震亨(1281~1358年),字彦修,婺州义乌人。拜刘完素徒弟罗知悌为师,他主张“因病以制方”,反对拘泥于“局方”,主张重在滋阴。他的学说流派称“养阴派”。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伤寒辨题》、《本草衍义补遗》、《外科精要》等。
李时珍
李时珍(约1518~1593年),字东璧,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明代医药学家。出身于世医家庭,受家庭的熏陶,李时珍从小就喜爱医药,立志悬壶济世。经过刻苦学习和实践,在30岁时李时珍已经成为当地名医。后楚王聘李时珍到王府掌管良医所事务,3年后,又推荐他上京任太医院判后经举荐补太医院之阙,一年后辞职回家。在此期间,李时珍阅读了王府和太医院里大量的医书,医学水平大增。
在李时珍之前,中国医学书上记载的药物有1558种,这些药物不仅品种繁杂,而且名称混乱。医生们在行医时非常不方便,有时候还会开错药。李时珍决心把这些药物整理出来,重新编定一本药典。他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民、药农请教,查阅医书800多部,对药物一一鉴别和考证,纠正了古书中的许多错误,还搜集许多新药物,历时30多年,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本草纲目》对药物进行了分类,首先为纲,其次为目,再次是药名、产地、形色、药用等。《本草纲目》对后世医学影响很大,还传至日本、朝鲜、越南等国。
《灵枢经》
又称《灵枢》、《针经》、《九针》,是我国现存最早、最系统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共九卷八十一篇。自汉魏后,由于长期抄传,《灵枢》出现不同名称的多种传本。直至南宋医学家史崧,于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将《灵枢》九卷八十一篇参照诸古书,重编为二十四卷,重新校正,并在书后附加校译及音译,镂版刊行。《灵枢》传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种传本,一再刊印,流传至今。
《灵枢经》涵盖内容十分丰富,此书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分别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的有关问题,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概括。全面阐述了五脏六腑、精神气血津液、人体气质类型等内容,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薮,迄今在诊疗学上仍具有指导意义。此书对经络腧穴理论和针刺方法有更为翔实的记载,例如对针法的论述,不仅强调说明了守神、候气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数十种针刺方法,详细介绍了针具使用、针刺部位、深浅、禁忌、针刺与四时的关系等实用内容,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素问》
简称《素问》。原九卷,早散失,后经修订补编为二十四卷,共计八十一篇。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历代医学家对其不断进行一些补充、修改,到西汉才逐渐完成,所以也有人认为成书于西汉。关于本书的作者,说法不一。书名中冠有“黄帝”字样,但由于黄帝时还没有文字,所以后世猜测它可能是由当时一些不知名的医家集体完成。
《素问》涵盖内容丰富、论证科学,以人与自然统一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为主,论述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药物及摄生、养生防病等各方面的关系,甚至已涉及到现代医学中关于人体发育、生理、解剖、治病原则、时间医学和预防医学等内容,集医理、医论、医方于一体,强调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基本理论的渊源。其中,书中提出的人体血液是在脉管内不停地流动,而且是“如环无端”的循环状态,这被世界科技史学界公认为是血液循环概念的萌芽。其他如体内各脏器的解剖结构,以及放腹水术、灌肠法、物理疗法等内容,在世界医学史上,都属于首次记载。《素问》问世后,成为当时乃至后世中医学中影响最大的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素问》明刊本
该书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脏腑学说和病因学说,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医学著作。
《神农本草经》
又称《神农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对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被誉为中药理论的经典著作。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精练古朴。书中对每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都有详细记载。每味药的药物性味也有详尽的描述。对各种药物怎样相互配合应用,以及简单的制剂,都作了概括。更可贵的是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大量的治疗实践,已经发现了许多特效药物。如麻黄可治疗哮喘,大黄可泻火,常山可以治疗疟疾,等等,这些都已被现代科学分析方法所证实。
此书作者不详。因为在我国古代,大部分药物都是植物药,所以“本草”成了它们的代名词,这部书也以“本草经”命名。汉代托古之风盛行,人们尊古薄今,为了增强人们的信任感,它借用“神农遍尝百草”的传说,定名为《神农本草经》。其成书年代有多种说法,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而成,又因其中大部分内容反映先秦时期我国药物学的水平,所以一般均认为成书于汉代。
《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我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作者东晋葛洪,将其原著《玉函方》,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灸法汇编而成。经南朝梁陶弘景、金代杨用道补录,即现存《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今本存八卷,分五十一类。
该书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或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药、针灸、外治等法。并略记个别病的病因、症状等。书中对于恙虫病、疥虫病之类的寄生虫病的描述,是世界医学史上出现时间最早,叙述最准确的,尤其是倡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被认为是中国免疫思想的萌芽。
《肘后备急方》中收载了多种疾病,其中很多成为珍贵的医学资料。例如,这部书上描写的天花症状,以及对天花的危险性、传染性的描述,都十分精确,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书中还对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做了描述,并提出了结核病“死后复传及旁人”的特性,还涉及到了肠结核、骨关节结核等多种疾病,其论述的完备性可以说并不亚于现代医学。另外,对于流行病、传染病,书中更是提出了“疠气”的概念,否认了以往鬼神作祟的说法,这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在当今来讲,也是十分有见地的。
《千金方》
全称《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或《金方》,三十卷。我国古代综合性临床医学著作,唐代医学家“药王”孙思邈根据自己数十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编著而成,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该书第一卷为总论,内容包括医德、本草、制药等;再后则以临床各科辨证施治为主,计妇科二卷,儿科一卷,五官科一卷,内科十五卷(内中十卷按脏腑分述),外科三卷,解毒急救二卷,食治养生二卷,脉学一卷及针灸二卷,共二百三十三门,方论五千三百首。
《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书中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脏腑寒热虚实为纲,与现代医学按系统分类有相似之处;其中将飞尸鬼疰(类似肺结核病)归入肺脏证治疗,提出霍乱因饮食而起,以及对附疽(骨关节结核)好发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与痈疽关系的记载,均显示了相当高的认识水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阿是穴”的选用、“同身寸”的提倡,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因此,素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并流传到国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草纲目》
中国古代重要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是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的错误而编。全书共52卷,190余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分为十六部六十类。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881种,附录61种,另有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达1000多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八。
作者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人。他出生于中医世家,其父为当地名医,从小受到家庭熏染,对医学特别是本草学十分热爱。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向有实践经验的农夫、渔人、猎户、手工业者了解,亲自解剖动物、观察动物生活习性,分析各种药用植物的形态和培植方法。经过数十年孜孜不倦的努力,终于著成不朽的本草学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不仅考证了过去本草学的若干错误,提出了较为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而且溶入了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丰富了临床实践经验。是对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也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近代科学以及医学影响甚大。
《黄帝八十一难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相传是秦越人(扁鹊)所著,成书年代大约在秦汉之际,至少也在东汉之前。这部著作以基础理论为主,又以脉诊、经络、脏腑为重点,全书以设问答疑的形式解释了81个难题,其中第一至第二十二难论脉,第二十三至第二十九难论经络,第三十至四十七难论脏腑,第四十八至第六十一难论病证,第六十二至六十八难论穴位,第六十九至第八十一难论针法,其阐述简要,辨析精微,不但推演了《内经》的微言奥旨,发挥至理,剖析疑义,垂范后学,而且有不少独到见地,如首创独取寸口和分寸关尺的三部按脉法,此法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中医一大特色;还系统阐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线路和功能,弥补了《内经》中经络学说的不足;又提出了与《内经》不同的三焦、命门学说。在临床方面明确提出“伤寒有五”(伤寒、中风、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多有阐发,这些都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大诗人苏轼曾称颂此书:“句句皆理,字字皆法,后世达者,神而明之”。因此,《难经》像《内经》一样被置于至尊和绝无异论的位置,至今仍被奉为中医重要的古籍之一。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张仲景所撰,它确立了中医学重要的理论支柱之一——辨证论治的思想。后来几经战乱散轶、编次,该书被一分为二,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
《伤寒论》全书10卷,以六经辨证为纲,以方剂辨证为法,是一部论治外感热病的专著。它将外感疾病所表现出的各种规律性病证归纳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阳明、厥阴六经病症,三阳经病多属实热,三阴经病多属虚寒;每经贯串运用四诊八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治则、立方、用药规律以条文形式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论析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方式方法上,强调运用多种诊法,综合分析;还制定出了许多简要实用的药方,如对六经病各立主证治法(“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太阳中风”用桂枝汤,阳明经证用白虎汤,阳明腑证用承气汤,少阳病用小柴胡汤),是第一部理论与实践并重,理、法、方、药有机结合的临床医学用书。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内页
《金匮要略》是奠定中国临床医学基础的重要古籍之一,全书共25篇,以内科为主,涉及外科和妇科,对各种杂病的因、证、脉、治均有介绍。该书诊断重视四诊合参,辨证上以脏腑、经络为重点,结合卫气营血、阴阳五行理论,看重预防和早期治疗,论述精要,治法灵活,制方严谨,颇有实用价值,尤其是该书强调了整体观念,也提醒注意治病的轻重缓急;书中述及的急救人工呼吸法,方法合理,注意事项也颇周全。
作为在临床医学方面有重大贡献的一代宗师,张仲景提倡“精究方术”,他在《伤寒论》中实际立方112首,《金匮要略》立方262首,这些方剂具有药味精炼、配伍严密、主治明确、疗效确凿的特点,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或“经方”,其中大部分是后世方剂学发展和变化的重要依据,至今仍被广泛用于临床。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系温病学著作,全书6卷,清代吴瑭(鞠通)受吴又可、叶天士影响,在多年临证实践基础上撰于1798年。与汉代张仲景感于宗族数百人死于伤寒而奋力钻研极其相似,吴鞠通也是因多个家人死于温病而发奋读书,精究医术,终成温病大家,创造了温病学派最高成就的。他认为温病有9种,吴又可所说的瘟疫只是其中最具传染性的一种,另外还有8种温病,可以从季节及疾病表现上加以区分,这是对于温病很完整的一种分类方法。该书建立的温热学说体系,其特点是以三焦来区分温病整个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以此归纳病机转变,以分辨阴阳、水火的理论为主导思想,采用三焦辨证纲领,倡导养阴保液。在温热病的病机、辨证、论治、方药等方面,均有精辟论述。这种新的归类方法,十分适用于温热病体系的辨证和治疗,并确立了由上而下的正常三焦“顺传”途径,由此决定了治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沤,非重不沉。”“三焦辨证”是在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又一创举。与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虽名称不同,但实际应用时相辅相成,互为羽翼。书中还列出了清络、清营、育阴的各种治法,仅上中下三焦就载入治法238个,含方201首,如将银翘散辛凉平剂,将桑菊饮辛凉轻剂,将白虎汤辛凉重剂等,对温病用方卓有贡献。 《温病条辨》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经精心化裁,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像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等,现在临床使用的方剂,十之八九出自该书。
十二段锦
“十二段锦”又称“文八段锦”,实际内容与一般所说的“八段锦”差别很大,曾被少林寺僧作为主要练功内容之一,此后逐渐被广大练功者采用。十二段锦是由十二节动作组合而成,其全部动作进行时均取坐势。“十二段锦”功法虽然简单,但健身益寿、抗老防衰的功效显著,适合于患慢性、虚弱性疾病者的调摄,有助于神经衰弱、慢性气管炎、食管炎、慢性胃炎、冠心病、肺气肿、溃疡病、胃下垂、腰肌劳损、慢性肾炎、肾虚腰痛等患者的康复。
文八段锦图谱
文八段锦又称“十二段锦”,全套为坐式,与立式八段相对。包括摇天柱、舌搅漱咽、摩肾堂、单关辘轳、托天按顶、钩攀第八节的导引求式。
陶弘景
陶弘景(公元456 536年),是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市)人,字通明,晚年号华阳隐居。陶弘景经历了南朝宋、齐、梁三个朝代,曾长期隐居在永嘉楠溪和瑞安陶山,因此又被称为“山中宰相”。陶弘景兴趣广泛,不仅对天文历算、地理、兵学、铸剑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医药、炼丹、经学、文学艺术、道教仪典等方面都研究出大量的成果,如他的著作《肘后百一方》,就是谈论中医治疗学。而在本草医学方面,他的贡献更加突出。
早在汉代,我国的第一部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就已经出版。随后的几百年里,人们逐渐积累了很多用药的丰富经验,这些有用的成果都被汇集在《名医别录》中。在很多年里,《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成为医生治病救人的重要参考,但是这两本书的体例迥然不同,导致有些医疗内容啰嗦重复,有些又泛泛而谈不够系统、详细。长久地潜心研究两本书后,陶弘景结合自己行医的丰富经验,把这两本书汇编成一部,这部书就是《本草经集注》。
《本草经集注》内容丰富,体例清晰,成为一部优秀的本草学著作。这本书一共记载了药物730种,按照药材的来源和它本身独有的属性,被划分成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和有名未用等七类。如此庞杂的内容,促使陶弘景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药物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把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放在一起,当医生治疗某种疾病时,能迅速地找到许多相关的药物,这就是“诸病通用药”分类法。
《本草经集注》对药物的产地、采集、炮制、鉴别和贮存等有记载,这本书扩大了中医本草学的内容,直接影响了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药典——唐代的《新修本草》。以后各朝代医生不断丰富发展,到了明代的《本草纲目》,终于到达本草学的一个高峰。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除人体十二经脉以外,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它包括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八条经脉。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小腹中,同出于会阴,其中督脉行于背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冲脉行于腹部会于足少阴经。奇经中的带脉横行于腰部,阳跷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阴跷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和颈部。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它的作用有两方面: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其二,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拔罐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常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
拔罐法,是我国医学遗产之一,最早在晋、唐时代就已在民间广泛流行。在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角法记载。所谓角法,是把挖空的兽角角内烧热后,吸附在皮肤上,拔除脓疮的方法。后来,角法所用的动物角,逐渐由竹筒、陶瓷所代替,并演化为近代的玻璃罐、抽气罐。
由于它简便,便于操作,不需特殊训练;并且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的功效,对腰部肌肉劳损、头痛、咳嗽、气喘、腹痛等许多疾病颇具疗效,所以在民间极受欢迎。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不断改进,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渐成为现代中医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
导引
导引是古代一种养生术和健身方法,相当于现在的气功。它通过调整呼吸和活动肢体达到保健的目的。导引术起源于上古,原为古代的一种养生术,春秋战国时期就已非常流行,为当时神仙家与医家所重视。后为道教将其继承和发展,使之更为精密,将“真气”按照一定的循行途径和次序进行周流,作为炼身的重要方法,以达到调营卫、消水谷、除风邪血气、疗百病以至延年益寿的功效。1972 1974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西汉初期诸侯家族墓地)出土的帛画,是世界现存最早的导引图谱。每图式为一人像,男、女、老、幼均有,或着衣,或裸背,均为工笔彩绘。其术式除个别人像做器械运动外,多为徒手操练。其中涉及动物姿态与华佗的五禽戏相近。导引法作为我国古代医学上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从医疗意义上来说,它充分发挥、调动内在因素,积极地防病治病;从保健意义上来看,它则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朝气,焕发精神。
《导引图》帛画复原图
《导引图》长100厘米、宽50厘米。1973年在长沙市马王堆三号墓出土。在这幅棕色绢上,用红、蓝、褐、黑色绘有44个不同姿式的男女,他们正在做导引术式,旁边写有该术式名称。这幅导引图形象反映了古人与衰老、疾病作斗争的情景。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是传统中医针灸法的一种操作规程。这种理论是说,人体内气血的周流出入,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用针灸治疗时,要注意所刺激穴位的气血流行盛衰的情况,按照这个时间规律来取穴,则会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如果取穴不得法,则会对治疗起到反作用。
子午流注在我国历史悠久,其理论基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奠定。在中华民族传统医学宝库中,是最具特色的宝贵理论之一。具体方法则形成于金元时期。该法是按照日时干支推算人体气血流注盛衰的时间,选取相应的五输穴和原穴进行针灸治疗的方法,为中医时辰治疗学的内容。现代子午流注抗癌疗法也来源于此理论基础,因时、因病、因人、因地准确地调整患者气血,调理脏腑气血阴阳,在特定的时间内杀灭癌细胞,恢复患者血气运行的正常时间规律,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正骨
正骨是古代医学诊治损伤的专科,是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也称为伤科或骨伤科。所谓正骨是指用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等手法治疗骨折、脱臼等损伤,也包括同类原因导致的内脏器损伤。
元代的《世医得效方》最早提到“正骨”这个名称,在官方医疗制度中还设有“正骨兼金镞科”。到唐代就有了关于开放性骨折和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清代的《医宗金鉴》一书中,对正骨这门学问作了系统总结,写成“正骨八法”,包括: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这些手法各具特点,比国外的同类方法要早六百年,是我国中医学上宝贵的文化遗产。
悬丝诊脉
悬丝诊脉是指一种诊脉方法,医生将一根丝线栓在病人手臂上,藉此推断病人脉象,然后根据诊断的情况看病抓药。相传中国唐代名医孙思邈就曾用悬丝诊脉的方法替当时的长孙皇后治好了难产。那么一个细小的丝线真能探知脉象吗?它究竟是事实还是传说?
据说唐太宗时期,长孙皇后怀胎十月而不见临盆,卧床不起,虽然经很多名医治疗,但都不见好转。唐太宗心神不宁,就找来大臣徐茂功商议。徐茂功听说后,便向太宗推荐当时的名医孙思邈。他说:“华原县有位民间医生孙思邈,常到各地采药为群众治病,对妇儿科尤其擅长,经他诊治的病人无不药到病除。”
太宗听说,就赶紧派人去请。孙思邈来到宫中认真问询了皇后的饮食起居和病症特点,并拿出太医们做的病历查看。很快,他就对皇后的病情有了大概了解。当时封建礼教甚严,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皇后的凤体不是一般人可以触碰的。孙思邈只好在她手上系上红丝,自帘后拉出,算是“引线诊脉”了。
孙思邈再次见到太宗,就说:“万岁,皇后的病是胎位不顺,民间又叫小儿扳心。只须在中指上扎一针就可治愈。”于是,侍女将皇后左手扶出,孙思邈看准穴位猛扎了一针,皇后疼痛,浑身一阵颤抖。不一会儿,就顺利产下皇子。唐太宗非常高兴,要留孙思邈在太医院任职,但孙思邈心在百姓,婉言拒绝了。
这便是悬丝诊脉的故事。有人认为悬丝诊脉纯属子虚乌有,因为丝线无法传递脉搏的振动,那么悬丝诊脉法根本无从谈起。还有人认为之前孙思邈已经问过宫女,看过病历了,所以悬丝诊脉不过是走个形式。诚然,单凭悬丝诊脉的确难以判断病情,还需要其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