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艺术设计的历史(4)

⑤在比利时设计家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试验基础上,开创了各种工作室,如金、木、陶瓷、纺织、摄影等。团结了一批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与设计家介入到设计中来,将设计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⑥打破了陈旧的学院式美术教育的框框,1920年包豪斯重要教员、色彩专家约翰尼·伊顿创立“基础课”,在此以前是没有所谓基础课之说。同时创造了结合大工业生产的方式,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⑦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又了解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将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2.5.2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作为一种社会上公认的职业起源于美国,它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激烈商品竞争的产物,因而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商业性设计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的,它在设计中强调形式第一,功能第二。设计师们为了促进商品销售,增加经济效益,不断以流行的时尚来博得消费者的青睐。当欧洲各国红红火火地进行现代主义设计的探索与实验之时,美国人则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促进销售、为企业贏利的工业设计运动。随着这场运动的开展,美国首先实现了设计的职业化,并初步形成了职业设计和工作方式,并于30年代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种风行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新设计风格——流线型风格。流线型风格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样式设计”(style design),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设计师对设计的态度,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视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寻找一种能够迎合大众趣味的风格,流线型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虽然市场竞争充满了金钱的味道,缺乏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那种学究味,也缺乏充满了理想、充满了试验的设计运动和设计集团,但是,市场机制本身却不可否定地具有非常惊人的供求关系调节功能。这也就是经济学家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所说、的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的市场经济神奇功能:市场机制决定了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为了符合市场需求,企业不得不提供不同的产品、包装,利用各种各样的广告来促进销售,这种背景使美国的设计得到比欧洲更加具体、范围更加广泛的发展。而这种发展与市场是密切相连的,与大批量生产是密切相联的。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设计师有号称“美国工业设计四元老”的沃尔特·多温·提格、雷蒙德·罗威、诺曼·贝尔·盖迪斯、亨利·德莱弗斯,其他还有哈利·厄尔等。

沃尔特·多温·蒂格(Walter Dorwin Teague,1881-1960)出生于印第安州迪凯特,曾在纽约造型艺术学校学习4年,然后在广告公司工作,并为时装杂志插图。1926年创办了美国最早的艺术设计事务所,该所后来成为美国最大的艺术设计事务所之一。蒂格不仅作为天才的艺术设计师、而且作为成功的商人享有声誉。1927年,他开始和柯达公司进行有成效的合作,1927年,他为柯达相机设计包装,1928年,为柯达公司设计出大众新型相机“柯达·名利牌”,采用金属条带和黑色带相间作机体,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受到欢迎。1936年,他为柯达公司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便携式相机——“班腾”相机,成为现代35mm相机的前身。首先,他以新的风格为柯达公司在纽约的商店作内部装潢。然后,他成为柯达公司的艺术顾问。1936年他设计的柯达相机一直生产到60年代初,成为美国艺术设计的经典作品。

蒂格30至40年代的很多作品是以流线型风格设计的,他为美国艺术设计的这种特有的风格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段时间,他的作品有轿车、波音飞机的内饰、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加油站统一的形象设计(从30年代一直沿用到80年代)、纽黑文和哈特福铁道公司旅客列车的内饰(与为其他铁道公司工作的美国艺术设计师洛威和德雷福斯竞争),他还对波音飞机外型的改进提出了建议。他也和美国其他大公司进行合作,这些公司包括杜邦公司、福特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威斯汀豪电器公司等。1940年,他撰写的《今日设计——机器时代的程式》,是其设计思想的集中阐述。

雷蒙德·罗威(Ragmond Loewy,1893-1986)是美国艺术设计界的传奇人物,出生于巴黎,后来到美国创业。先从事杂志插图画创作,后开设事务所从事产品设计。他几乎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同义词,其最大成就是对众多新技术产品的出色改进。他一生从事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平面设计,特别是企业形象设计,参与的设计项目达数干个。洛威的创作被视为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相结合的典范,其特点是无可挑剔的平面设计,精细的材料感,轻盈的风格,对圆形、边饰和纯净色彩的爱好。他是美国艺术设计中流线型风格的创立者之一。这种风格形象地反映了对科技进步的追求,它已成为飞机、汽车和舰艇造型的基础,并且迅速成为时髦,扩展到卷笔刀、吸尘器、汽油加油柱和灯具的设计中。这种风格删削枝蔓,简洁明快,符合人们对和谐有序的潜意识追求。洛威认为,只有权威的和成功的艺术设计师才能够吸引公众和市场对他所设计的产品的关注。

在20-30年代之变的美国经济危机时,洛威促使很多企业家相信,艺术设计是经济健康的催化剂。重要的设计如1935年的“可的斯波”电冰箱成为冰箱设计的新潮流,至今冰箱的结构和外形仍未脱离其模式。30年代,罗威为可口可乐公司设计的“可口可乐”字样的商标形式家喻户晓,1942年和1949年,他先后设计的幸运香烟包装和时代杂志封面至今被人称颂,60年代他还被美国总统邀请为其设计“空军一号”总统座机的内饰和外观色彩。罗威的设计哲学是:最美丽的曲线是销售上升的曲线。

诺曼·贝尔·盖迪斯(Norman Bel Geddes,1893-1958)是世界艺术设计史中充满幻想和创作激情的通才人物。他出生于密歇根州一座小城镇,先后毕业于克利夫兰艺术学校和芝加哥艺术学院,曾任洛杉矶剧院舞台美术师,在芝加哥和底特律当过插图画家。20年代后期转入工业设计。

他是美国第一代工业设计师中在设计秩序上最为清晰与准确的设计师。他确定的工业设计程序是:

①确定所要设计的产品的功能;②了解生产这一产品的工厂的设备情况与生产手段;③把设计计划控制在经费预算内;④与材料专家就材料问题进行咨询、研究;⑤了解与研究竞争状况;⑥对这一类产品的消费现状进行一次周密的市场调查,最后设计师把自己的设想画成工业预想图。

盖迪斯的这套设计程序,体现了许多现代工业设计的原则,奠定了现代工业设计程序、方法的基础。在他的设计中,成功地把他的舞台艺术生涯与工业设计结合起来,发展了一种极具动感的设计风格,这在他的一些交通工具如汽车、轮船和飞机的设计方案中最突出。1932年,盖迪斯出版了《地平线》一书而奠定了他在工业设计史上的地位。

亨利·德莱弗斯(Henry Dreyfuss,1904-1972)生于纽约,曾在伦理文化学校学习。自1923年起为百老汇剧院设计布景和服装。1929年在纽约创办了艺术设计事务所,最初设计日用品小百货和化妆品容器。自1930年起,和贝尔电话公司实验室的设计师合作。30年代的主要作品有计算机、直角形电冰箱、轮胎和轮辐等。1937年,他为贝尔公司制作的用塑料代替金属的电话机表明了质的飞跃,很快风行全世界。在30年代,德雷福斯形成了自己关于结构的观点,他偏爱平稳的、静态的结构,以及材料和色彩的表现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雷福斯设计了一曲军工产品:枪炮仪表板上的刻度盘、坦克的内饰、海军和空军装备。操纵的舒适和宽敞,使用的安全,成为他所设计的这些产品的基本标准。军工产品的设计,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艺术设计的本质。他认为,战争搅动了知识的全部深层,它表明(虽然在外行人看来是奇怪的,然而对于博学的艺术设计师来说完全可以理解)功能更好的大炮,必然更加好看。

1944年,德雷福斯与蒂格、洛威一起创立了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并曾任该会主席。他认为,必须为严肃的和职业的艺术设计、为培养公众趣味而斗争。艺术设计师的任务之一,是使企业家相信艺术设计师参与设计的产品将有更多的利润、更高的质量。他一直潜心研究有关人体数据,比例和功能等,于1961年出版《人的尺度》一书,阐述了他对设计的观点,为人体工程学作为设计师的基本依据奠定了基础。

哈利·厄尔(Harley Earl,1893-1969)作为美国商业性设计的代表人物,世界上第一个专职汽车设计师。大学学习工业技术与设计。1926年被通用公司董事长斯隆看中,成为通用公司造型设计师。1940年出任通用公司副总裁,通用汽车公司“艺术与色彩部”主任,负责汽车外型设计,设计风格奔放、富于创新,开创了战后汽车设计中的高尾鳍风格。他对汽车设计的影响力达到了无人企及的地步,而通用汽车公司的设计部门也成为了当时世界最大的设计中心。

他在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与总裁斯隆一起创造了汽车设计的新模“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按照他们的主张,在设计新的汽车式样的时候,必须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不断更换部分设计,基本造成一种制度,使汽车的式样最少每两年一小变,三到四年一大变,造成有计划的样式老化,促使消费者为追求新式样,而放弃旧式样的积极市场,使企业获得巨大的利益。尽管这种设计体系不被设计界推崇,并不断遭到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抨击,却已经从三十年代开始在美国的工业界生根,同时也影响到世界各国,现在似乎没有可能把厄尔创造的这种体系推翻。厄尔是一位一直有争议,却影响巨大的工业设计师,他创造了大量品味不是很高,却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作品。

2.6后工业化时代艺术设计的流变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各国开始渡过了最为艰难的战后重建时期,逐步进入了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描述的丰裕社会阶段。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大部分西方国家都注意到设计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在50年代和60年代中,几乎所有的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拟定了自己的设计政策,特别是德国、日本、英国、荷兰、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由国家的立法机构比如国会、议会通过立法程序,把设计作为国家政策确立下来,从而大大促进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设计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可以说在这个时期体现得最充分。这也是设计成为政府经济政策组成部分的一个关键时期。正因为如此,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也得到了官方的肯定。

美国制作的产品把美国的通俗、大众文化以非常具有侵略性的方式带到全世界,它们展示了一种新的面貌,美国生活方式,也就是消费文化的方式,把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消费社会以华丽的光彩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影响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各国的设计。在物质极为匮乏的战后年代,西方人最感兴趣的不是设计的典雅和品味,而是美国式的大众物质文化,它们提供给百姓以方便和舒适的新生活。于是,西方各国在50年代后半期开始学习和模仿美国大众文化,连同美国设计的核心,即强调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式样设计方式也兼收并蓄,一同吸收。

战前设计师们仅仅是讨论、创造、追随某种单一的风格,而在新的市场情况下,这种单一风格垄断某个时期市场情况已经不复存在,现在他们不得不讨论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不同风格,以往的以不变应万变的单一风格设计已经不可能再适应现代市场学的因素,特别是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消费心理的调查开始被设计界应用。这样,设计就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化了。设计上为适应多种要求现风格上的折中主义方式,也越来越重视短期消费需求,而比较被少强调长期、耐用的设计特点。战后的消费社会越来越多地倾向用毕即弃的产品,因而,在设计上针对风格的短期规划、短期考虑比坎前的长期考虑看来更加适合市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