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瑾

“典藏之韵——第二届宁夏书画家作品展”开展并将其画集册付梓出版,喜悦、沉思、遐想,汇集交融,抒之以怀。

典藏,是在历史长河中的“淘金”。废墟里寥若晨星的遗珍,地下难得一见的陪葬品,流传百世的瑰丽孤品,独领风骚的现代艺术品……因其深邃的内涵,芬芳的神韵,飘逸的魅力,含蓄凝练的雅致……一览无余。

《典藏之韵》是见证艺术发展的“珍藏版”

2010年,宁夏博物馆成功举办“典藏之韵——首届宁夏书画家作品展”,展出宁夏籍艺术家的作品70多幅,精选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曾杏绯、刘正谦、张贤亮、吴善璋、郑歌平、张少山、胡正伟、马建军、柴建方、宋鸣、赵忠、马学智以及已故国画家张鲁和油画家任振江的捐赠作品共计24幅,由宁夏博物馆典藏,且出版了《典藏之韵——首届宁夏书画家作品集》。这些由艺术家精心创作的作品,有翰逸神飞的书法、有境由心生的人物画,有“出新意于法度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清风莲香的国画,有飘香宁夏大地的百岁老画家的牡丹画……

时隔3年,宁夏博物馆如期举办“典藏之韵——第二届宁夏书画家作品展”,邀请宁夏籍15位老、中、青三代著名书画家,展出作品80幅,其中书法50幅,绘画30幅。作品或苍茫粗犷、或细腻工致、或含蓄淡雅、或潇洒自然、或神牛漫步、或鸟鸣啁啾……

一幅幅翰墨丹青,描绘出盛世回乡的华章,见证着艺术家创作的心路与历程,实乃“珍藏版”,让人心旷神怡,浩叹天宇广袤,神州万象,“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可诵之,可歌之,可思之,可叹之。

《典藏之韵》,是庋集丰富博物馆藏品的“正能量”

2012年,宁夏博物馆跻身中国百家一级博物馆之列,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确定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三、二、一”发展思路,即突出抓好“三个重点——文物征集,科学研究,陈列展览”;坚持夯实“两个基础——人才培养,安全管理”;着力提高“一个水平——观众服务水平”。其中,把庋集丰富博物馆藏品的文物征集工作视为重中之重。“思其始而成其终”,尽管宁夏博物馆建馆50多年来,经过几代文博人的不懈努力,已经发展成为集文物展示教育、藏品收集与保护、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博物馆。藏品数量4万多件(组),初步形成了以西夏文物、回族文物为主的藏品体系,但仍然与一级博物馆对藏品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尽快形成国内外独树一帜的具有区域独特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藏品体系,至关重要,时不我待。这不仅要求征集具有区域特色的西夏文物和回族伊斯兰文物,而且也要不断拓宽途径,广开门路,多渠道搜集藏品,如举办“典藏之韵作品展”,庋藏现当代艺术品,庋集丰富博物馆藏品体系,形成独特的藏品门类,使其成为有效弥补博物馆藏品的“正能量”。集腋成裘,积少成多,持之以恒,届届连续,“典藏之韵”——现当代书画艺术品必将成为宁夏博物馆独特馆藏体系中亮点。

《典藏之韵》是引领公众走向艺术殿堂的“连心桥”

展示教育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宁夏博物馆在办好固定展览的基础上,经常性地筹办临时展览,切合实际地制定了“三大系列化”,即“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系列展”、“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文物系列展”、“中国出土文物精华系列展”。让宁夏人民不出家门就能近距离欣赏中国五千年文化精髓、各民族风俗文化和艺术大师风采。目前,已举办进出境文物展览10次,独立举办国内临时展览59个,社会各界临时展览50多个,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古人日已远,青史字不泯。”博物馆是人类精神家园宝贵财富的载体,守望、保护、传承、展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典藏之韵——第二届宁夏书画家作品展”不啻为社会大众走进艺术殿堂,欣赏高雅艺术的“连心桥”。不仅拓宽了博物馆与公众的互动路径,而且也为艺术家们设置了示我的平台,并永久收藏其艺术佳品,颁发荣誉证书,聘请其为博物馆馆员。“事因于民者必成”,这样的展览与作品集的出版,既是利众的好事,又是有效彰显博物馆社会服务化功能的得力举措,一举多得,令人高兴。博物馆事业是一项博大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给力推进,致使博物馆的各项事业“更上一层楼”!

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