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现当代黑非洲文学再探(1)
- 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
- 俞灏东 杨秀琴 俞任远
- 4519字
- 2016-07-21 13:23:51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部分,从地理上说,包括南非、西非、东非、中非以及沿海诸岛的广大地区。因当地居民绝大部分属尼格罗种黑人,故一般称之为“黑非洲”,实际上黑非洲的种族很多,语言差别很大,总的说来,大致可分为两大系统:一是属于苏丹语系的苏丹黑人,主要分布在赤道以北、几内亚湾沿岸和撒哈拉南部,其中著名的有阿散蒂人、达荷美人、約鲁巴人等。另一系统是属于班图语系的班图黑人,他们居住在中非和东非,往南一直到好望角。这个语系的黑人又分成好多部族,例如在刚果南部和安哥拉北部分布着英勇善战的巴卢巴族,在南非还分散居住着布须曼人、霍屯督人、豪萨人、祖鲁人、巴苏陀人等。
黑非洲各国的人民是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他们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反抗民族压迫与剥削的斗争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宝贵的精神文明。大多数民族都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流传下来,而书面文学流传下来的却很少,因此黑非洲大量的文学遗产主要是靠一些职业艺人“格里奥”代代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而书面的现代文学则是在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才形成。黑非洲现代文学中,既有民族语言文学,如班图语系中的祖鲁语、苏陀语、豪萨语文学以及东非的斯瓦西里语文学、阿姆哈拉语文学等,也有欧洲语文学,如法语、英语、葡萄牙语文学等。
黑非洲各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由于历史、社会、以及地理位置等原因是极不平衡的。而且相当多的国家由于原来没有文字,民族文化的发展受到殖民主义政权的摧残,因此,其现代文学的发展,又必然要受到宗主国在文化领域内所施行的政策的影响。西方殖民主义者在文化问题上大致有两种做法:法、葡殖民主义者执行的是同化政策;英、比殖民主义者执行的是使当地文化为宗主国服务的政策。同化政策首先意味着大力推行宗主国语言和排斥非洲语言,这在那些法国殖民化之前已有本国语言文字的国家,本国文字必然趋于没落。如非洲大陆上法国最“老”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在法国统治时期,有些作家就不得不用法语写作。同时,同化政策也刺激了使用欧洲语言的文学的发展,比如,在殖民化之前,没有文字的大多数法、葡殖民地的非洲国家的文学就产生得较英、比殖民地的文学要早些。这些国家在争取自己祖国独立斗争时期就出现了一系列杰出的作家,但独立之后,法语作家的创作积极性就低落了。在英国统治下的国家,其文学发展过程则不同,英语文学发展的速度,起初较法语文学缓慢,但在这些国家获得独立之后,英语文学不仅发展得很快,而且成就也很大,尤其以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尼日利亚最为明显。
黑非洲各国现代文学起步较晚,一般地说,它诞生于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这就是殖民主义造成的。从15世纪开始,欧洲殖民主义者就染指黑非洲,到19世纪末,终于将黑非洲大陆瓜分完毕,确立了不同形式但性质完全相同的殖民主义统治。由于殖民主义者空前的野蛮掠夺和残酷剥削,给那里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破坏了原来的经济形态,造成了社会关系的变化,严重阻碍了非洲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然而,黑非洲各国人民一刻也没有忘记失去了的独立、自由和土地,并且一刻也没有停止为夺回这一切而进行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进一步焕发了黑非洲人民的反抗精神,使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它已不再是由部落酋长领导的反抗式的暴动或部落战争,而是由斗争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分子领导的有组织的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殖民主义的性质。这一伟大的民族民主运动,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达到高潮,成为震撼世界的伟大历史潮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这些国家的人民纷纷觉醒,奋起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歧视和社会落后现象,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更加高涨,人民要革命,民族要解放,国家要独立,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时代洪流。经过艰苦曲折的斗争,除个别地区和国家外,大多数国家在60年代前后,陆续获得独立。现代黑非洲文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繁荣起来的。
黑非洲各国现代文学是由许多国家和许多民族的文学构成的,这些国家和民族的情况千差万别,其文学的发展也有先有后,总的说来,最早出现的是诗歌,其次是小说,这两种体裁的文学发展得较早也较快,成就也最大,戏剧则发展的较晚。在长期的民族解放斗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从文学发展上来看,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限,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
诗歌创作黑非洲各国的现代文学中,出现最早的是诗歌,它和世界上其他被压迫民族的诗歌一样,也是在民族解放斗争的沃土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现代非洲诗歌不仅战斗性强,而且鲜明地贯穿和参与当前的斗争。因此,现代非洲诗歌不仅战斗性强,而且鲜明地贯穿着反对殖民主义和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精神。其最常见的主题是歌颂非洲民族的光辉壮丽的历史,诉说祖国和民族的苦难命运,揭露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血腥统治,鞭挞白人种族主义分子顽固执行的种族隔离制度,反映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斗争以及对光明美好未来的向往。
在黑非洲各国文学中,马达加斯加的诗歌创作,早在30年代就享有国际声誉,远比其他非洲国家的文学成就突出,让·约瑟夫·腊伯阿里维洛(1901-1937)是马达加斯加杰出的诗人,1901年出生在伊麦利那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他通过刻苦自学熟练掌握法语,成为用马尔加什的默里纳语和法语写作的双语作家。他把自己一生大量精力用于诗歌创作,为“发掘”和保护本国文化遗产作了大量工作。诗人在20年代发表的头3部诗集《灰之杯》(1924)、《树林》(1927)、《托玛》中的诗歌,大部分是模仿性的习作。他在30年代发表的《近乎幻想》(1934)和《译自夜的语言》(1935)等诗集。则是诗人成熟期的作品,表现出了他的天才和爱国热情。如他在《阿维阿维》这首诗中写道:
骄傲的棕榈树呵,你教我们爱护荣誉,
你教我们坚贞不屈地活在人间,
若是死,就死在祖国,那悲愤的家园。
诗人歌颂的阿维阿维树的刚毅精神,是马尔加什民族精神的象征,它的浆汁,就是现在的马尔加什子孙的血液。
20世纪20至40年代,南非共和国作家在班图语诗歌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们的创作带有现实主义的倾向,触及了社会生活的重要问题。如1925年,用豪萨语写作的克鲁内·姆卡伊(1870——1945)在一首针对威尔士亲王访问南非的诗中,对英国殖民主义统治者进行了辛辣而尖锐的讽刺:
她给我们派来了传教士,捎来了酒瓶,
她给我们送来了《圣经》和一桶桶白兰地,
她向我们运来了大炮和炮手,
我们去把谁拥抱?
噢!大名鼎鼎的不列颠!
你给我们送来真理——你却扼杀了我们的真理,
你给我们送来了生命——你又夺去了我们的生命。
祖鲁语民族诗人赫·兹洛姆(1905—1945)在他的长诗《丛山幽谷》(1941)中,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歌颂了祖鲁人光辉壮丽的往昔,那时候他们巍然屹立,“像一座座威严的峭壁”,全国“奋起抵抗”,“嘲笑顽敌”,“大地百花竞放,争奇斗艳”,而现在在殖民统治下,他们在希望之中辗转徘徊,祖鲁的大地也显得昏暗阴沉,一片衰败景象。本·乌·维拉卡泽(1906—1947)是祖鲁族的大诗人,也是一位语言学家和祖鲁语传统诗歌的研究者,他的创作是南非文学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他发表过两部诗集《祖鲁之歌》(1935)和《苍穹》(1945)。在他的长诗《维多利亚大瀑布》中,用扣人心弦的优美抒情笔调,歌颂了祖国丛林自然的迷人景色,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及祖鲁人光辉历史的化身民族英雄沙卡,同时他又以一个铁面无私的诗人身份出现,以愤怒的诗句揭穿西方殖民者“传播文化使命”的实质和他们给人民带来的繁重劳动和痛苦。
莫桑比克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杰出诗人是路易·德·诺罗尼亚(1909—1943),他终生和他的人民一样饱尝痛苦。他的诗歌有力地表达了莫桑比克人民的呼声。诺罗尼亚生前发表的诗集有《十四行诗集》一卷。他去世后,1960年他的一部叙事诗《肯格勒克塞》得以出版,在索隆戈语中,“肯格勒克塞”的意思是向初升的月亮祈求幸福。在他的十四行诗《起来,行动吧!》第一次在莫桑比克文学中发出了为争取解放而斗争的号召:
醒来吧!贪婪的乌鸦早已张开翅膀,
盘旋在你酣睡者的头上,
要破开人的胸膛挖出心脏……
醒来吧!噢,正在酣睡的奴婢,
在梦中听听那,正在发出的进步的声音:
——呵,阿非利加!是时候!起来行动吧!
此外,黑非洲有几位重要诗人的主要创作虽发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但他们在战前就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活动,因此也在这里按出生先后加以介绍。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法属西非殖民地的法语诗歌得到了较大发展,塞内加尔老诗人比拉戈·狄奥普(1906—)由于行医的关系,走遍了穷乡僻壤,曾经精心研究民间创作,提出民间文学遗产是非洲人民精神文化宝库的观点。他从20年代后半期即已开始诗歌创作,他的优秀诗篇如《和音》、《祖先的呼吸》、《圣像》等都收在他的诗集《回光与闪光》中,他还发表了三个故事集《阿马杜·库姆巴的故事》(1947)、《阿马杜·库姆巴的新故事》(1958)和《故事与评论》(1963)。另一位塞内加尔的著名诗人是桑戈尔,他发表过8部诗集和3部有关文学、文化和政治题材的论文集。坦桑尼亚的著名诗人夏巴尼·罗伯特是东非卓越的文学活动家,他一生发表了包括诗歌小说在内的20多部作品,在现代斯瓦希里语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东非的莎士比亚。马达加斯加的爱国诗人雅克·拉贝马南雅拉(1913—)从30年代就开始从事文学活动,他最早的两个诗集《幻想的羽毛》和《夜将来临》是30年代出版的,1940年又出版了第三个诗集《在傍晚的台阶上》。40年代末期,诗人的创作进入了新阶段,出版了长诗《七弦琴》和《千年的典礼》,表现了反殖民主义的鲜明倾向,是争取自由和独立时代非洲诗歌中的光辉篇章。
小说创作在黑非洲各国的现代文学中,散文的创作,最初多是一些反映非洲传统习俗的散文作品,真正的长篇小说创作开始的比较晚。
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南非共和国有一些作家开始转向长篇小说的创作。
南非共和国白人女作家奥丽芙·旭莱纳(1855—1920)首开南非现实主义文学先河。她的长篇小说《一个非洲庄园的故事》(1883),揭露了某些宗教教义对儿童思想的束缚,抨击了社会传统对妇女的歧视,表达了男女平等的愿望。另两部《人与人之间》(1926)和《女水妖》(1928)都是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在爱情和婚姻问题上痛苦遭遇的长篇小说。她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是对社会的一种抗议,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其现实意义。
南非作家艾维列塔·勃切扎·塞戈埃特(1858—1923)用民族语言写的长篇小说《富贵如浮云》(1910),描写了城市生活对进城打零工的农民的腐蚀作用。托马斯·莫弗洛(1877—1948)的历史长篇小说《沙卡》(1925),描写了祖鲁人杰出的领袖沙卡成功地把祖鲁人分散的各部落团结起来的动人事迹。祖鲁作家约翰·杜贝(1871—1946)的长篇小说《黑人的敌人就是他自己》(1922)和马赫玛·富泽的长篇小说《黑人在不远的地方出现》(1922)等描写到城市作零工的颠沛流离的农民的命运,提出了各族人团结起来为反对种族主义而斗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