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热毒疮疡

因食膏梁浓味,或乳母七情郁火所致,若肿肾作痛,气血凝滞也,用仙方活命饮。口渴便秘,热毒内蕴也,用四顺清凉饮,佐以如圣饼。肿硬色赤,热毒凝聚也,用活命饮,佐以隔蒜灸。肿 不消,欲作脓也,用托里消毒散。不成脓或成脓不溃,气血虚也,用八珍汤。溃而肉赤不敛,脾血虚也,用四物参术。肉白而不敛,脾气弱也,用四君芎归。食少体倦而不敛,脾气虚也,用六君当归升麻。凡药对证,无有不愈,设或妄行攻毒,元气亏损,则变恶证而难治矣。大抵疮疡属腑者易治,元气无亏者不治自愈。属脏者难治,元气亏损者则变为恶证。误行克伐,元气亏损,尤难疗理,故切不可用峻厉之剂。观东垣、丹溪云,但见肿痛,参之脉证,虚弱便与滋补,血气无亏,可保终吉,若用驱逐败毒,不免有虚虚之祸矣。

漏芦散 治小儿痈疮及丹毒疮疖。(见丹毒) 当归散(见潮热)解表消毒饮 治小儿疮疡,肿高 痛,便利调和,脉浮而洪,有表证者用之。

黄 (上部、酒拌炒,中部、米泔拌炒,下部、盐水炒,一钱半) 葛根 升麻 赤芍药 玄参 牛蒡子(炒研) 麻黄(去根节) 甘草(各五分) 连翘(一钱) 更看是何经分野,加引经药∶手少阴加细辛(三分)。足少阴加独活(七分)。手太阴加桔梗、白芷(各五分)。足太阴加苍术(七分)。手厥阴加柴胡(七分)。足厥阴加柴胡、青皮(各五分)。手太阳加 本(五分)。足太阳加羌活(七分)。手阳明加白芷(五分)。足阳明加升麻、葛根(各七分)。手足少阳加柴胡(七分)。

水一钟,生姜三片,葱白一根,煎七分,温服,不拘时。

攻里消毒饮 治小儿疮疡,肿硬痛深,大便秘涩,脉沉而实,有里证者用之。

栝蒌(连皮子,细切,三钱) 连翘 牛蒡子(炒,研) 当归 白芍药(各一钱) 川大黄(一钱半)芒硝(五分) 甘草(七分)上,用水一钟,煎至七分,大温服。未利,再服。

连翘散 治痈疖等。

连翘(一两) 沉香 黄 (各半两) 白蔹 川朴硝 川大黄(炮) 甘草(各一分)上,捣为粗散。每服一钱,水一盏,抄入麝香一钱,煎五分,去滓放温,食后服。

寄生散 治毒肿甚者。

桑寄生 独活 川大黄(各一两) 犀角屑 朴硝 甘草(各半两)上,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五分,去滓放温服,量儿大小加减。

玄参剂 解诸般热,消疮疖。

生地黄 玄参(各一两) 大黄末之,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丸,灯心、竹叶,煎汤化下,入沙糖少许,亦可加羌活川芎赤芍连翘防风。

凉膈散 治小儿脏腑积热烦躁,多渴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颊结硬,口舌生疮,痰实不利,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肠胃燥结,便溺赤涩,一切风肿,并宜服之。

川大黄 朴硝 甘草(炙。各一两) 连翘(二两) 栀子仁 黄芩 薄荷叶(去土。各半两)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竹叶七个,蜜少许,煎四分,食后温服,大小加减。

四顺清凉饮(发热)上,解表攻里之药,皆为肿疡挟有内证者设也,溃疡勿拘此例。

托里荣卫汤 治疮疡外无 肿,内亦便利调和,乃邪客经络,宜用此药调理。

黄 (炒) 红花(各一钱) 苍术(米泔浸,炒) 柴胡 连翘 羌活 防风 当归身(酒拌)甘草(炙) 黄芩 人参(各一钱) 桂枝(七分)上,用水一钟,酒半钟,煎八分,食远服。

秘方托里散 治一应疮毒,始终常服,不致内攻。

栝蒌(大者一枚,杵) 当归(酒拌) 黄 (如前法制) 白芍药(各一两半) 皂角刺(炒) 金银花天花粉 熟地黄(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以三岁儿为率,用药一两,以酒一钟,入瓷器内浓纸封口,再用油纸重封,重汤煮之,仍覆以盖,煮至药香,取出分服,直至疮愈。

仙方活命饮金银花 橘皮(各三钱) 皂角刺(炒) 穿山甲(蛤粉同炒) 防风 没药 白芷 乳香当归(各一) 贝母 天花粉 甘草节(各八分)上,每服五钱,酒煎服。婴儿每服一两,母子同服。为末酒调服亦可。毒在表者加麻黄散下毒,在内者加大黄下之,当临时制宜。此解毒回生起死妙剂。

神效解毒散 治一切疮毒初起,肿者即消,已溃仍肿者即散,已溃毒不解者即愈。

金银花(一两) 甘草节(五钱) 黄 皂角刺(炒) 当归(各三钱) 乳香 没药(各二钱)上为散。每服二钱,酒煎,温酒调服亦可。婴儿病乳母亦服。如疮已溃,肿痛已止者,去乳没金银花,倍加黄 甘草。

治发背痈疖方羌活(一两) 穿山甲(炒焦,半两) 生人骨( 存性,半两) 麝香(少许)上末,煎麻黄、薄荷,酒调。如阴疮,头平向内者服之即突出,其功效不可尽述,若小儿痘疮黑陷者,只一服而起,万不失一。

玄参丸 治疹痘后余毒不散,遍身生疮不已,大能解毒。

玄参 赤芍药 生地黄 赤茯苓 荆芥 防风 木通 桔梗 黄芩 朱砂 青黛(各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汤下,大小加减服之。

五福化毒丹 治热毒蕴积,颊赤咽干,口舌生疮,或头面疮疖,谵语不宁。(方见惊搐)按∶前方,生血凉血,解毒寒中之剂,形病俱实者殊有良验,但一二丸即止,不可过多,过多则反伤元气,变证不可言也。

犀角消毒丸 治积热及痘疹后余毒生疮。

生地黄 防风 当归 犀角(镑屑) 荆芥穗(各一两) 牛蒡子(杵,炒) 赤芍药连翘 桔梗(各七钱) 薄荷 黄芩 甘草(各五钱)上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汤化下。

按∶前二方,善损中气,伤阴血,若大人形病俱实,脾胃健旺者庶可用之,恐芽儿脏腑脆嫩,不能胜此。经云∶气主嘘之,血主濡之。气者,胃中冲和之元气,若胃气一伤,不能嘘濡消散,脓已成者不能腐溃,脓已溃者不能生肌收敛,因而难治,甚致不起,不可不慎也。

托里消毒散 治胃经虚弱,或因克伐,致疮不能溃散。疮未成即消,已成即溃,腐肉自去,新肉自生。

人参 黄 当归(酒拌) 川芎 芍药(炒) 白术(炒) 茯苓(各一钱) 金银花白芷 甘草(炙) 连翘(各五分)上,作二剂,水煎,徐徐服。

托里散 治疮疡因气血虚,不能起发,腐溃收敛,及恶寒发热,宜用此补托之。

人参(气虚倍用) 黄 (炒) 当归(血虚倍用) 白术(倍用) 茯苓 芍药(酒炒。

各五分) 熟地黄(二钱,生者自制)上,作两三剂,水煎服。

八味茯苓补心汤 治心气不足,血气不和,而患疮证。(薛制)茯苓 酸枣仁(炒。各二钱) 五味子(炒) 当归(各一钱) 人参(一钱五分) 白术(炒,一钱) 菖蒲(五分) 远志(去心,六分) 甘草(炒,五分)上,作二三服,水煎。

〔外治〕天乌散贴方天南星 赤小豆 草乌 黄柏上等分,为末。生姜自然汁调贴患处,用米醋调尤佳。

青露散 治背疽一切恶疮围药不胤开。

白芨 白蔹 白薇 白芷 白藓皮 朴硝 青黛 黄柏 大黄 天花粉 青露叶(即芙蓉叶)老龙皮(即老松树皮)上各等分,为细末。生姜自然汁调涂,留小孔,如干,再用生姜汁润。

惊毒掩 治疮疖初发,掩上即退,已成速破。

葱根(七个) 木鳖子(七个) 白芷(三个) 巴豆(十四个) 黄丹(二两) 香油(肆两)上,先用油入前四味,武火熬,用柳木篦搅,以白芷焦黑为度,用绵滤去滓,再入铫用文火 ,却入黄丹,熬令紫黑色成膏为度。治诸般疮疖,去脓收疮口。

惊毒诸般肿痛掩子蒲黄 大黄 黄柏 连翘 白芷 白芨 白蔹 真粉 牡蛎 丹参(各等分)上为末。水调涂肿处。

敷药铁箍散 治一切疮疖痈疽。

芙蓉叶 黄柏 大黄 五倍子 白芨上为末。用水调搽四围。

按∶前方,乃寒凉解热收敛之剂,或有用白蔹、商陆根者,有用寒水石、天花粉者,有用苍耳、金银花者,有用芭蕉、赤小豆者,有用草乌、白芷、之类者,皆不分寒热温凉之杂饵。《内经》云∶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又云∶五脏不和,九窍不通,六腑不和,留结为痈。《外科精义》云∶凡疮肿高而软者,发于血脉,肿下而坚者,发于筋脉,肉色不变,发于骨髓,盖必有诸中,而后形诸外,故受证之经与所患之位,各有不同,岂宜一概外敷凉药,惟脾胃无亏,血气不和者,庶几有效。若服化毒之类,脾胃复伤,血气凝滞,亦不能消矣。至如疔疮之类,正欲宣拔其毒,若复用前药,肌肉受寒,血气凝滞,必致毒瓦斯入内而不救。治法必察其肿之高漫,色之赤白,痛之微甚,作脓之难易,出脓之稠薄,生肌之迟速,以别其属阴属阳,或半阴半阳,或纯阴纯阳,而用相宜之药以凉之、热之、和之。又当审受证之敷变,五脏之相胜,而以调补脾胃为主,庶不致变恶证也。

神功散 治疮疡初起肿 者,用之可消,加血竭更好,丹毒未砭者亦可用之。

黄柏(炒) 草乌(生用)上,各另为末,等分。用漱口水调敷,常漱口水润之。

上,敷贴、散肿、排脓、生肌、收口、等方,并见《疡医准绳》,宜于彼中查之,兹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