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句中“对”字写出登临情态,他所对之景,是潇潇暮雨遍洒江天。“洒江天”三字气度宏阔,与“一番洗清秋”相接,天地间萧瑟寒凉的气势浑然而出,夺人心神。紧衔“暮雨洒江天”之势,词人又以“渐”字领起“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写出秋天景物复经雨涤,霜风愈加寒凄,关山江河愈加苍凉的动态画面。经一番秋雨,秋寒更切,秋风更紧,秋暮更近,一个“紧”字表现出秋气苦苦紧逼,失落游子不胜其苦的情态。“残照当楼”句把环境氛围烘托得更加凄凉,仿佛秋天的萧瑟都随着残照扑入楼中,落入了词人心怀。
“红衰翠减”即残红败绿,万物凋零。“苒苒”二字描绘出“霜风凄紧”下万物逐一衰败的情状,与“渐”字遥相呼应。面对天地万物芳华的转瞬而逝,“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长江只是沉默无言,滔滔东流,不曾停留。作者将短暂与永恒并提,生出人生无限的感慨,引出深刻的人生哲思,更表现出人物内心的百感交集。与柳永其他单纯铺写羁旅的作品相比,“长江”两句使这首词的深度与高度显得别具一格。
继上阕对景色的大肆渲染,作者于下阕抒情。“不忍登高临远”,本已置身高处,却说“不忍”,把词人的情感表达得更加曲折。“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道出“不忍”的原因,远望故乡,渺渺无着,归途远阻,而想要归乡的情思却一发难收,令人徒受煎熬。
词人由自身情状联想到盼自己归来的佳人。“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这两句意为:她一定经常感叹,别离经年,游子踪迹难定,不知为何事久留他乡?想到她数次于“妆楼”上远望,无数次看到天边船只,误认为爱人归来,最终却一再失望。“误几回”三字所含情深,佳人的期盼与失落都涵括其中,意蕴丰富。“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此句情深语切,感慨悲凉。“争知我”三字将虚构的佳人深情与词人当下的倚阑愁思融汇一体,使虚实相容,难以分辨。
北宋词人苏轼以“不减唐人高处”高度赞美了这篇作品,可见其开阖气度、境界手法都十分不凡。柳永以白描手法、通俗语言,构架出紧凑的章法,铺叙展衍,语浅情深,把复杂多变的情感波动表达得流畅动人,更使《八声甘州》名噪古今,闻名遐迩。
【大师导读】
人皆言柳耆卿词俗,然如“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唐人佳处,不过如此。
——宋·苏轼
结句言知君忆我,我亦忆君。前半首之“霜风”、“残照”,皆在凝眸怅望中也。
——俞陛云
“想佳人妆楼顒望”之语,可谓俗矣。但“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在深秋萧瑟寥廓的景象中,表现久滞异地的游子之怀,连鄙薄柳词的苏轼也不禁叹赏。
——吴熊和
在悲秋题材中,这首词的艺术成就极高,受到的赞誉最多。上片写秋景的凄凉,用字富有动感,令人觉得这凄凉有逼人之势,简直要把天地淘空,把人淘空。下片写心境的愁苦,走笔极尽曲折,使我们看到百结愁肠的一个个结都是打不开的。
——周国平
五代、北宋词都能够写非常精致的句子,但不太能够成大的篇章。可是《八声甘州》里,有一种大气的铺排感。
——蒋勋
鹤冲天(黄金榜上)
黄金榜①上,偶失龙头望。明代②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去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③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④。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注释】
①黄金榜:皇帝的文告称皇榜,因用黄纸书写,又称黄榜。
②明代:开明的时代。
③白衣:古代平民服白色,指代平民,亦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
④一饷:同“一晌”,指一会儿。
【赏析】
据说宋仁宗因《鹤冲天》词中“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两句,在放榜时将柳永的名字从榜单上划掉,并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由此给柳永的仕途判了死刑,而柳永此后也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愈加无所顾忌地流连坊间、寄情风流。
上阕开篇便显示出词人的狂傲。他的目标是夺取殿试状元,即使落榜也不过是“偶失”而已。仁宗朝自称清明盛世的“明代”,词人却遭遇“暂遗贤”的命运,此处既自况身世,也透露出对“清明盛世”的讽刺。“暂遗”二字,十足地道出词人的自负。“如何向?”已经“暂遗”,那以后去向又将如何呢?“未遂风去便,争不恣狂荡?”既然未能金榜题名,乘风破浪,何不恣意狂放地生活呢?
步入仕途施展抱负,是封建时代多数文人的梦想,而柳永在此径不通的情况下,开始沉溺于为传统文人不齿的放荡生活。“何须论得丧”,表明他愿意放下科场得失,自在生活。“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词人不屑世俗,虽无官职,却自称才华过人的平民卿相,其狂放自负之态高标而出。
上阕大发狂言之后,下阕具体写其狂放行事。“烟花巷陌”中“幸有意中人,堪寻访”,幸而能寻访到做知己的意中人。平生的畅快之事便是如此了——“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一饷”二字极言青春短暂。“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怎忍为追求浮名而抛弃在良宵美景呢?“偎红倚翠”与“浅斟低唱”都是对上阕“争不恣狂荡”的具体描写。词人恃才负气的行为,实是对科举落第的不满,虽写自身,但也含有对不平世事的讽刺。
通篇牢骚语,却又透露出自我安慰的意味,这是一篇剖析封建落第文人复杂内心的词作。表面上词人对科考不屑一顾,看似豁达,但他又自封“白衣卿相”,足见对功名利禄并未完全放下。柳永既叹息年华在科考中渐渐蹉跎,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但又无法彻底摆脱羁绊,只能在名利的漩涡里,以放浪的行为宣泄不满。
【大师导读】
柳永少年时由于为乐工写新词被斥落,以致长期失意漂泊,这件事对他的思想和生活产生极大影响,拨动了他创作构思的主弦,如《鹤冲天》一词就明显地反映出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功名利禄的蔑视。
——唐圭璋
破阵乐(露花倒影)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①波暖。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千步虹桥,参差雁齿②,直趋水殿。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时见。凤辇宸游,鸾觞③禊饮④,临翠水,开镐宴。两两轻舠⑥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罄欢娱,歌《鱼藻》⑦,徘徊宛转。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注释】
①灵沼:指周文王在离京修建的池沼,后世以之为池沼的美称。
②雁齿:指桥上像雁行一样并列排放的柱子。
③鸾觞:刻有鸾鸟花纹的酒杯。
④禊饮:指古时农历三月上巳日的宴聚。
⑤镐宴:指天下太平,君臣同乐。
⑥舠(dāo):小船。
⑦《鱼藻》:即《诗经·小雅·鱼藻》,是周天子宴饮时诸侯所唱的歌颂天子的诗歌。
【赏析】
仁宗年间,每年农历三月一日,文武百官与平民庶子都会到金明池游览,一时间盛况非凡。柳永即以此事入词,其笔下的都城俨然如人间仙境,反映出仁宗时期的社会风俗与都市风貌。
缀满露珠的花朵倒映池中,雾霭缭绕的绿芜蔓延到水边,犹如沾染了碧绿池水的颜色,池水漾起涟漪。上阕起首“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三句,描绘出金明池的美丽春景,春色鲜丽明媚,奠定了全篇基调。词人以“露”和“烟”绘出晨景之美,也点出时间,又以“暖”字烘托出春日的和煦,亦暗示季节。“倒影”与“蘸碧”既表现出池水清澈莹翠,也烘托出明净愉悦的词境。三句一出,春晨清亮柔和的气息顿生纸上,令人有喜迎新春之感。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岸边柳树随风摇摆,树上系着画船龙舟。词人以“金”字状“柳”,又有“树树”“摇风”之态,正与“彩舫龙舟”相称,绘出皇家的辉煌气派。
描写了岸边的景象,接下来词人又写金明池上的仙桥。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北宋都城的诸般风貌,其中有载:“仙桥,南北约数百步,桥面三虹,朱溱阑楯,下排雁柱,中央隆起,谓之骆驼虹,若飞虹之状。桥尽处,五殿正池之中心。”“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正是以写实的手法,将仙桥俯临波澜的姿态表现得跃动生光。然后场景又由桥回到岸边堤坝,“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堤上百戏喧闹,又有衣罗绮佩繁花的歌妓穿梭其中,喧天管弦鸣响,热闹非凡。
面对胜景,词人有身临蓬莱仙境之感,于是以“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为上阕作结,任思维驰骋到缥缈遥远的仙界。
下阕描写皇帝临幸金明池的盛况。过片以“时见”二字领起。“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四句写君臣在水边宴饮的欢景。“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写赛龙舟的场景,语句鲜活,写龙舟竞渡的情形。“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绘群臣颂天的情景。
写罢君臣,词人又将视线转到庶民身上。“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写游女赏玩春景并互赠明珠翠鸟的羽毛,兴尽后相携而归的情景。上阕结于想象中的蓬莱仙境,下阕又以仙境盛象状写金明池的傍晚,前后呼应,更见结构之圆融。“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这两句意为:云海弥漫,彩阁画船被夕阳的余晖笼罩,呈现出辉煌气象。
宋代词人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载苏轼的评语:“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可见本词开篇句法之佳,而整首词亦堪为柳永词作代表。词人铺排渲染,语言华丽,层次分明,结构严密,把金明池的繁华气象描写得犹如金光夺目的仙境。词中所述内容的时间跨度由早晨至黄昏,空间上也将金明池所有方位的景色涵括殆尽,尽显蒸蒸日上的承平气象,把慢词容量极大的优势发挥殆尽。
【大师导读】
耆卿词多本色语,所谓有井水处,能歌柳词,时人为之语曰“晓风残月柳三变”,又曰“露花倒影柳屯田”,非虚誉也。特其词婉而不言语,语纤而气雌下,盖从俗者。
——清·张德瀛《词征》
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
——夏敬观
所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观之此词所写,完全可以得到证明。
——杨海明
引驾行(红尘紫陌)
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断魂处,迢迢匹马西征。新晴。韶光明媚,轻烟淡薄和气暖,望花村。路隐映,摇鞭时过长亭。愁生。伤凤城仙子,别来千里重行行。又记得、临歧泪眼,湿莲脸盈盈。
消凝。花朝月夕,最苦冷落银屏。想媚容、耿耿无眠,屈指已算回程。相萦。空万般思忆,争如归去睹倾城。向绣帏、深处并枕,说如此牵情。
【赏析】
柳永的抒情词擅长铺排渲染,从多角度抒发,即使要表达的情感相对单一,也能呈现出汪洋恣肆之态,情感直白又跌宕回环。这首慢词通篇一百二十五字,恰能代表柳词艺术风格。
“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开篇三句便见气势,只以名词堆叠而起,末尾用一判断动词“是”巧妙缀成,使得词情别生光辉,离情惹出淡淡愁绪,与暮景相对,更加突出。“断魂处”紧扣开篇之景,“迢迢匹马西征”令“离人”的形象丰富生动。“新晴”二字点出天气,再生波澜。“韶光明媚,轻烟淡薄和气暖,望花村”,把独行的游子置于明媚的春光里,丽景与哀情交映生辉。
柳暗花明中,道路忽隐忽现,“路隐映,摇鞭时过长亭”,再次挥鞭时,已过了长亭,渐行渐远之情生出。“愁生”二字又是一领,紧扣“过长亭”,渐渐滋长的愁绪令上阕高潮涌起,领出下句的追忆。作者思念“凤城仙子”,想到“别来千里重行行”,“重行行”即行之又行,点出游子越走越远,相见难期。“又记得”加深思忆描写,显出主人公对伊人记忆深刻,难以抹去的情状。“临歧泪眼,湿莲脸盈盈”细写分别时“凤城仙子”泪眼模糊,泪水打湿脸颊的形象。
下阕以“消凝”二字转写伊人思念游子之态,以游子想象伊人的手法绘出,别是一番滋味。“花朝月夕,最苦冷落银屏”是设想离别后,每逢良辰美景,游子不在身边,伊人独守空闺,良夜苦长,冷落难堪。“想媚容、耿耿无眠,屈指已算回程。”想她定会长夜抱影独坐,相思款款,媚脸含愁,掐指计算着游子回还的日期。伊人的形象在主人公的想象里逐步呈现,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生动,如在目前。这般情态又遥遥映出上阕中词人对伊人的深刻记忆,把思念表达得直白却也动人。
“相萦”二字与“消凝”的作用相似,完成了所述对象的转换,将主人公的思绪转会自身。“空万般思忆,争如归去睹倾城。”与其空想空思,不如回去一睹佳人倾城姿态。“向绣帏、深处并枕,说如此牵情”,此处再次以想象语,设想回还后的景象,回到对方身边,款款诉说别来思念。
上阕写景忆人为实情实景,下阕写景忆人则是虚笔想象,笔法虽虚实相生,情感却情真意切,道尽“相思”。词人以“新晴”、“愁生”、“消凝”、“相萦”四个二字短句,领起四幕情景,词中情感更显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大师导读】
这首词的章法也是一起首就描写风景,连词中的主人翁———作者自己,也被客观地写入风景里面,作为一种点缀。直至“摇鞭时过长亭”铺叙才完。
——吴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