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中国中古以后诗歌的三个主要阶段分别为唐诗、宋词、元曲,其中“词”之上冠以“宋”字,实是因为词到两宋如赤日中天,娇花吐蕊。

唐五代流传下来的词不足两千首,但两宋词却超过两万首之多。词在两宋之所以能大放异彩,繁盛至极点,一方面是因为词体已臻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代结束了五代纷乱,政治复归一统,进入承平享乐时期,上至帝王、官宦、名士,下至市侩、走卒、妓女,都热衷歌乐,上流社会与中下层社会对声乐的需求共同推动了词在北宋初期的普及和繁荣,及至两宋动荡离乱以及南宋偏安时期,填词制曲已成为社会上的主流风气。

按照时间顺序以及词的发展脉络,可将两宋词大体划分出六个时期。

第一期从宋初至宋仁宗天圣、庆历年间,唐五代词的萌芽已长成蓓蕾,花苞欲放,北宋词进入酝酿期。

北宋建国初期五十多年间,词人相对较少,只有王禹偁、寇凖、林逋等人留下了少量作品;直到十一世纪上半期,晏殊、张先、欧阳修等大家络绎登上词坛,宋词才开始焕发新彩。晏殊继承了冯延巳的词风,主要表现士大夫阶级的享乐生活和闲雅情致,诗风端丽温婉;欧阳修在开始对词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做出突破,逐步摆脱花间词的影响,为宋词开辟出新的意境。

第二期从宋仁宗天圣、景祐之后,直至宋哲宗末年,即十一世纪末,北宋词如一朵怒放的鲜花,到达了最灿烂、最繁荣的时期。

柳永是本时期第一位不能不提的词人,他在宋词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此前词以小令为主,柳永却擅长白描与铺陈,他大力创作慢词,令其与小令能平分秋色;在沿用旧调的基础上,自创很多新调,宋词八百八十多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他着意于描写市民生活,采用通俗化语言表达下层人民,尤其是歌姬舞女的情感,将词变“雅”为“俗”。柳永是第一位对词进行全面革新的人,推动了词体的第一次转变。

本期另一位重要词人是苏轼,他对词体、词风的变革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一方面,苏轼提倡“以诗为词”,打破了“诗言志,词言情”的藩篱,既扩大了词的题材,也提高了词体的文学地位;另一方面,苏轼虽然也创作了不少风格婉约的作品,但其主要词风豪迈大气,追求阳刚之美,是豪放词派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秦观、黄庭坚、贺铸等也是此期重要的词人,是异彩纷呈的北宋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期从哲宗末年到北宋都城汴京被攻破,词学逐渐从乐府向纯文学方向发展。

周邦彦成绩最为突出,他兼具前期各家所长,人称“词家之冠”,又为其后南宋婉约词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周邦彦善于勾勒,精于剪裁,其语言典雅富丽,把闺情、羁旅写得有滋有味,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另外,宋徽宗赵佶、女词人李清照是本期异军突起者。前者显示出高俊的才华;后者虽被奉为婉约派的重要人物,又不乏豪情逸思。

两宋之交是宋词的第四期,从宣和之后到南渡后庆元年间。政治与日常生活的常态被暴力打破,此前承平享乐的文学主调被颠覆,词风发生剧变。

其中一派抱着对国事政局漠然的态度,成为放达而颓废的一派,代表词人为朱敦儒、陈与义、范成大等人;另一派则忧国忧民,以笔为枪支抒发愤懑,代表人物是张元幹、岳飞、张孝祥、陆游、辛弃疾等人。其中以辛弃疾成就最大,把豪放词风推至巅峰。

第五期是嘉泰、开禧间,南宋朝廷偏安,外患暂时停歇,辛弃疾、陆游那蕴含着浓郁爱国情怀的词风渐被淘汰,词坛呈现两种走向,一是辛派词人逐渐没落,另一方面是“姜夔时期”逐渐到来。

辛派词到辛弃疾已发展到巅峰,此后刘过、刘克庄等人虽然仍取其调,但已再难超越前人成绩;而姜夔、吴文英、史达祖等人,词以咏物为主,注重追求高雅的艺术情趣,着意于体物状情、遣词造句,有时候词的意蕴又会因过于朦胧而流于晦涩。

第六期是南宋末期,姜夔词风得到继承与发展。其中周密、王沂孙、张炎等都姜夔的追随者,追求雅正。虽然作品中也多寄托亡国末世的悲哀,却显得极为含蓄隐秘。这一时期的著名词人还包括文天祥、刘辰翁、蒋捷等,他们词风迥异,各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深沉的亡国痛楚。

以上只是对词嬗变过程的简单梳理,无疑是挂一漏万的。词是文学阆苑里倾吐着芬芳的仙葩,至今仍然以她不减的美丽,与诗并称“双绝”。欣赏古典诗词并不需要跨越多高的门槛,人人皆能从其中获得美的享受,但若能佐以更加专业更加深刻的美学鉴赏指导,无疑再好不过。

编者采用将文学赏析与工具书应用相结合的方式,从两万多首宋词中选择了300篇最具代表性的精华之作,包括读者耳熟能详的名家名作,还有为其他选本所忽视的词海遗珠,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宋词的风貌。书中鉴赏语言明白晓畅,简练通俗,从宋词的语言风格、艺术手法、思想感情、历史地位等多角度加以点评,深入浅出地为读者提供参考,以帮助读者领悟宋词之美。

尤其特别的是,本书设有“大师导读”版块,集合了古代名家词话和近现代著名国学大师与学者的点评,将杨慎、陈廷焯、许昂霄、况周颐、金圣叹等古代词论家,以及王国维、梁启超、龙榆生、夏承焘、俞平伯、顾随、俞陛云、吴熊和、游国恩等近现代大师的观点一一囊括其中,从更专业的角度给予阅读指导。

本书选词经典,解读到位,注释详尽,版块分明。无论对宋词的大众爱好者,还是对有教学需求的中学生而言,这本兼具通俗性、权威性、文学性、工具性的词选,都是极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