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办事必须有良好的心态(4)

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对自己做人的形象,从自己的身体外观、品德和才能、优点和缺点、特长和不足、过去和现状以及自己的价值和责任,总会有一定的认识。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处于各种不同评价和议论的包围之中,有人会赞许你、称颂你;有人会批评你、责备你;甚至还有人轻视你。于是“当局者迷”就成为一种很贴切的形容。那么在各种议论中,究竟哪一个“你”是真实的呢?在投向你的形形色色的目光中,你自己又能否准确无误地分辨呢?你是否从这些评价和议论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丰富自己、改善自己呢?还是丧失了自主精神,淹没在他人的议论中呢?

客观地、透明地、正确地认识自己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几点建议有助于你发现和正确认识自己。

1.孤独地面对自己

也许你受当今成功人士的价值诱惑,硬着头皮精明强干,纵横商场、职场,挣得汽车洋房、踌躇满志;换一种生活,进图书馆,作学者,宁静深沉说不定更让你心满意足……在纷繁复杂的高速度运转中,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给自己内心的真我一个表现的时间。那么,你不妨给自己放个假,让自己隐退,孤独地只面对一个自己,没有上司、没有工作、没有应酬,看看自己的状态。

2.试着改变某些习惯

每个人都有很多好的和不好的习惯,这些习惯说不定正是掩蔽你真实个性的罪魁。比如你可能经常待在家里看电视,以打发你的剩余时间;你可能习惯于用打麻将的方法排遣孤独;你可能习惯在忧闷之时把自己关在家里,等等,这些习惯很多并不是你自己的最佳选择,而仅仅是习惯。如果你要发现你的个性,不妨打破这些习惯,发展更多的爱好,以挖掘自己的个性。冲破习惯的牢笼,你会发现另有一个我存在于你的心中。

3.不过分压制自己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也一定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在不如意的时候,不过分压制自己,有时有助于发现你的个性。

比如,我们有可能在愤怒之极的时候,一改平日温顺屈从的性格,与上司大干一场,并因此对自己的行为极为满意,那么,你会发现,温顺并不是你真实的个性,你其实具有极为强烈的抗争能力、斗争精神,并相当有魅力。如果你时时保持这种状态,你将一改温顺屈从的个性而为一个强干、有魄力的人。在这种状态下,你更为愉快和坦然。

正确地认识我们自己,个性是需要发现和发展的,人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个性基因,我们要尽可能地挖掘它、发展它、丰富它,使自己成为一个丰富多彩、魅力四射的人。如此一来,我们在办事过程中,也会使事情变得顺利无比。

努力消除自卑

很多人在办事时常有这种心理:既想找别人办事,又怕被对方拒绝;既想在别人面前谈些自己的观点,又怕被别人耻笑;事先想好了许多话,可一站在对方面前就全忘了,可是事后,从前准备好的那些话却又一一再现,而且思维也开始活跃,这时他们后悔刚才自己为什么如此窝囊。这些心理现象是怎样造成的呢?一般都是自卑感在作祟。

在心理学中,自卑属于性格上的一个缺点。自卑,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偏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悲观失望,丧失信心。在社交中,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孤立、离群、抑制自信心和荣誉感。当受到周围人们的轻视、嘲笑或侮辱时,这种自卑心理会大大加强,甚至以畸形的形式,如嫉妒、暴怒、自欺欺人的方式表现出来。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实现理想或某种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自卑的人往往都是失败的俘虏、被轻视的对象,严重的自卑心理还能导致一个人颓废落伍、心灵扭曲。

一个有自卑感的人去办事,必会使办事的质量大打折扣。所以,应先从自己出发,找出产生自卑感的原因。比如,平时过少参加社交活动,受这方面的教育和锻炼不足,工作能力不强,有某种生理缺陷、疾病等。认清了这些,便有意识地用自己的优势弥补不足,这样,在有意识的进取和锻炼下,会渐渐地在办事过程中消除自卑,产生一种平衡心态。

仔细追究之下,造成自卑心理的原因很多,因人而异:

比如说有的人自卑心理的诱因是思想认识方面的,如对自己的期望不高,或者相反,期望过高、不切实际;有的人自卑心理的诱因是生理素质方面的,如五官不端正、过胖、过瘦、过矮、口吃、身体有残疾、缺陷,等等;有的人自卑心理的诱因是社会环境方面的,如出生农村、经济条件差、学历低、工作环境不好、家庭或单位的影响,等等;有的人自卑心理的诱因是性格气质方面的,如内向、孤僻等;有的人自卑心理的诱因是生活经历方面的,如情场失意、当众出丑、被人嘲弄,等等。

可以说自卑感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没有自卑感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不同的是,有的人只在人生的某一阶段拥有自卑感,而有的人的自卑感贯穿他的一生。

知道了这些之后,人们应该如何挣脱自卑的枷锁呢?下面有几种方法可以一试。

1.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

具有自卑心理的人,总是过多地看重自己不利和消极的一面,而看不到有利、积极的一面,缺乏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提高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客观地分析对自己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尤其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潜力,而不是妄自哀叹、妄自菲薄。

2.在积极进取中弥补自身的不足

有自卑心理的人大都比较敏感,容易接受外界的消极暗示,从而愈发陷入自卑中不能自拔。而如果能正确对待自身缺点,把压力变动力,奋发向上,就会取得一定的成绩和成功,从而增强自信,摆脱自卑。

美国参议员艾摩·汤玛斯小时候一点也不优秀,甚至很自卑,但他最后却克服了自卑而成为著名的参议员。

他16岁时,经常为烦恼、恐惧、自卑所苦。就他的年龄来说,他实在长得太高了,但却瘦得像根竹竿。而且身体很弱,永远无法和其他小男孩在棒球场上或田径场上竞争。同伴们开他玩笑,喊他“瘦竹竿”。为此,他十分忧愁,又自卑,几乎不敢见人,事实上他也确实很少与人见面,因为他们的农庄距离公路很远,四周全是浓密的树林。他经常整个礼拜没见到任何陌生人,所见到的只是他的母亲、父亲、姐姐、哥哥。

每一天,每一小时,他总是在为自己那高瘦虚弱的身体发愁,他几乎无法想到别的事情。他的难堪与恐惧如此严重,几乎难以描述。

他母亲知道他的感觉,她曾经当过学校老师。所以她对他说:“儿子,你应该接受高深的教育,你应该依靠你的头脑为生,因为你的身体不行。”

由于他父母没有能力送他上大学,他知道他必须自己奋斗。因此,有一年冬天,他去打猎,设陷阱,捕捉动物。春天时他把兽皮卖掉,得到了4美元,然后用那笔钱买了两只小猪。他很精心地照料它们,第二年秋天把它们卖掉,得款40美元。带着卖掉那两只猪的钱,他离家进了“中央师范学院”——位于印第安纳州丹维市。他每周的伙食费是1美元40美分,房租每星期是50美分。他身上穿的是母亲为他缝制的一件棕色衬衫。他也有一套西装,本来是父亲的——父亲的衣服不合他身。他穿在脚上的那双鞋子也是父亲的,同样不合他的脚——那种鞋子两侧有松紧带,你一拉时,它们就松开,但是父亲那双鞋子的松紧带早已没有弹性,顶端又很松,因此他一走起路来,鞋子差点就从他脚上掉下来。他觉得很不好意思,不敢和其他学生打交道,所以独自坐在房里看书。当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使自己有能力购买一些商店中出售的衣服,既合他身也不会叫他为它感到羞耻。

过了没多久,发生了四件事,帮助他克服了他的忧虑和自卑感。其中一件事给了他勇气、希望和信心,并完全改变了他以后的生活。他把这几件事简单描述了一下。

第一件事:在进入师范学院八周之后,他参加了一项考试,获得一纸“三等证明”,使他可以在乡下的公立学校教书。说得更清楚一点,这张证书的期限只有六个月,但它表示某人对他有信心——这是除了他母亲之外,第一次有人对他表示有信心。

第二件事:一所位于“快乐谷”地方的乡村学校的董事会聘请了他,每天薪水2美元,月薪40美元。这表示有人对他更具信心。

第三件事:在他领到第一次薪水之后,他在店里买了一些衣服,穿上它们,使他不再觉得羞耻。如果现在有人给他100万美元,他也不会像当初花了几元钱买那些衣服时那样地兴奋。

第四件事:他生命中真正的转折点——他在克服忧愁和自卑感的奋斗中第一次胜利了,事情发生在印第安纳州班桥镇举行的一年一度的“普特南郡博览会”上。他母亲鼓励他参加一项公开演说比赛,那项比赛将在博览会上举行。当然,他取得了成功,获得了第一名。

再后来,他从迪保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之后,他来到一个新地方——奥克拉荷马。在基俄革、康曼奇、阿帕奇印第安人的保留区公开放领之后,他也申请了一块土地,在奥克拉荷马的罗顿市开设一家法律事务所。他在州参议院服务了13年,在州下议院4年,50岁那年,他终于实现了他一生中的最大愿望:从奥克拉荷马被选入美国参议院。

想当初,在他穿着父亲的旧衣服,以及那双几乎要脱落的大鞋子时,那种烦恼、羞怯、自卑几乎毁了他的一生。所幸他及时从自卑中走出,以至最后取得辉煌的成就。

求人办事时同样如此,自卑感强的人在办事时比较容易遭受失败,因为很多时候,在他还没开始办事前,就先把自己给否定了。因此在办事前应对自己和对方多加分析,通过比较找出自信。平时则应多跟人交谈,多参加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充实自己,使自己树立起自信心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评价左右

很多人都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父子俩听了别人的议论,从“骑着驴”到“抬着驴”走。有时我们的烦恼纯粹是因为太在乎别人的评价。我们有时总是把别人的意见看得比自己的意见更为重要,使别人的赞许和批评成为一种强大的支配力量。比如说别人认为我们能办得了某件事情时,我们也非常相信自己;而当别人摇摇头说我们办不了某件事情时,我们也就很轻易地放弃了,不再去尝试。但是你反过来想想:如果使自己的行动完全取决于别人的看法,那么一旦失去别人的赞许,而剩下批评时,便感到一无是处,无所适从。

其实,别人的评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虽然有些人也很清楚这个道理,但却因为很多原因,还是会被别人的评价左右。那怎样才能不受别人评价的左右呢?下面是一些建议: 1.将别人的思想、言论和行为与自我价值截然分开。别人的评价,只能代表别人对事物的看法,并不是真理,神圣不可改变。你认为可以听的就听,认为可以不听的就不听。

2.不理睬那些企图支配你的人。你可以自己想像着对自己说:“你的意见与我毫不相干。”这样你就不必要依照别人的感情来确定自己的价值,也不必解释和反驳。因为你不可能向这些人解释清楚,相反还会纠缠不清。

3.理解存在于生活,不理解也存在于生活。你的许多做法,别人可能不理解,这没关系。理解是要有一定时间的。再说,人的思想、环境、修养的不同,哪能对你的所作所为都理解呢?如果每件事都等别人理解之后再去做的话,那你一生中才能做几件事?况且,周围的许多人和事,你不是也不理解吗?可他们仍然在进行着,并没因为你的不理解而停止或改变。总之,人们并不需要理解一切,也不可能理解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