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纲】仲景曰。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呕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

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目】柯琴曰。阳邪居胃之上口。故心下痞硬。干呕而食臭。水邪居胃之下口。故腹中雷鸣而下利。火用不宣则痞硬。水用不宣则干呕。邪热不杀谷则食臭。土虚不能制水故肠鸣。

【纲】仲景曰。太阳病。二日。烦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烦躁。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盒饭数而反不数。及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目】楼英曰。此火逆之轻症也。欲小便不得而反呕。欲失溲。此非无小便也。其津液在上焦。

欲还入胃口故也。

【纲】仲景曰。发汗后。水液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不止。

【目】柯琴曰。阳重之人。大发其汗。有升无降。故水药拒隔而不得入。若认为中风干呕。伤寒呕逆。而更汗之。则吐不止。胃气大伤矣。此热在胃口。须用栀子汤。

【纲】仲景曰。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症。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

五苓散主之。多服暖水。汗出愈。

【目】赵献可曰。水入则吐者。心下有水气。因离中之真水不足。则膻中之火用不宣。邪水凝结于内。水饮拒绝于外。既不能外输于元府。又不能上输于口舌。亦不能下输于膀胱。此水逆所由名也。

【纲】仲景曰。伤寒本自汗下。医复吐下之。寒格。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目】柯琴曰。治之小误。变症亦轻。故制方用泻心之半。上焦寒格。故用姜、参。心下蓄热。

故用芩、连。呕家不喜甘。故去甘草。不食则不吐。是心下无水气。故不用姜、夏。要知寒热相阻。则为格症。寒热相结。则为痞症。

可吐

【纲】仲景曰。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微滑。此可吐之。利则止。少阴病。饮食入口即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者。宜吐之。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病手足逆冷。脉乍结。

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饮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

【目】吴绶曰。凡病在膈上者。脉大胸满多痰者。食在胃口脉滑者。俱宜吐之。华佗谓伤寒三四日。邪在胸中者。宜吐之。凡吐用瓜蒂散。或淡盐汤。或温茶汤。如人弱者。人参芦汤亦可。痰多者。以二陈汤一瓯。乘热与之。以指探喉中。即吐也。凡老人怯弱劳病内伤虚人。并妇人胎前产后。血虚脉弱小者。皆不可吐。凡药发吐者。如防风、桔梗、山楂。只用一味煎汤温服之。则吐。若误吐。则损人上焦元气。为患不小。可不慎哉。

王肯堂曰。大法。春宜吐。凡用吐汤。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病如桂枝症。头不疼。项不强。

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有寒。当吐之。或云。此以内有久痰。宜吐之也。

不可吐

【纲】仲景曰。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若得病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

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者。此为吐之内烦也。少阴病。饮食入口即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

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目】王肯堂曰。四肢厥逆。虚家新产脉微。皆不可吐。

喻昌曰。解肌之法。解肌表风邪。全不伤动脾胃。乃天然不易之法也。若舍此而妄用吐法。吐虽有发散之义。故不恶寒发热。一二日病在太阳。吐之则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病在阳明。吐之则不喜糜粥。欲食冷食。皆胃气受伤之故也。然且朝食暮吐。脾中之真阳亦伤。而不能消谷。是外感虽除。脾胃内伤。卒未易复。故为小逆。

魏荔彤曰。关上脉细数。方注为细则为虚。数则为热。此脉兼一二日三四日二段言。下方分别其症。而未出治法。余谓治胸当小陷胸。治胃则桂枝去桂加茯苓甘草汤症也。如胃果虚。则人参、干姜皆可用矣。次条津液内枯。作烦发烦。不过虚热二字。热胜于虚者。乃炙甘草汤症也。热大盛。以白虎佐之。至于虚胜于热。则又建中汤、茯苓甘草汤之症矣。仲景何能预定乎。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目】李中梓曰。渴之为病。或因热耗津液。或因汗下过多。各不同也。

鳌按。此概言太阳之温症。四时有之。非专指春温也。所以名之曰温者。以内外皆热也。发热为外热。渴为内热。所以别于中风伤寒也。

【纲】仲景曰。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

当汗出而愈。

【目】许叔微曰。此乃夹虚伤寒症也。脉弱者。阴不足。阳气陷于阴分。故必渴。渴者。液虚故也。

【纲】仲景曰。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目】成无己曰。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者能饮水自瘥。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大祸。不可复救。然则悸动也。支结也。喘咳噎哕。干呕下利。肿满。小便不利数者。皆是饮水过伤。当须识此。勿误也。

柯琴曰。此正欲明服汤后渴者是解候也。恐人服止渴药。反滋水气。故先提不渴二字作眼。后提出渴者以明之。若寒既欲解而更服之。不惟不能止渴。且重亡津液。转属阳明而成胃实矣。

【纲】仲景曰。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症。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

五苓散主之。多服暖水。汗出愈。

【目】朱肱曰。初戒太阳症无汗而渴者。不可与白虎汤。问曰。太阳病汤。终不可与白虎汤耶。

曰。太阳症得汗后。脉洪大而渴者。方可与之。脉浮而渴。属太阳。若阳明少阳少阴。俱有渴症。

张元素曰。此症因于发汗过多。水入则吐者。以心下有水气。故水饮拒绝于外也。五苓者。本因水气不舒而设。是小发汗。不是生津液。是逐水气。不是利水道。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

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太阳病。其人发热汗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宜五苓散。

【目】朱肱曰。凡病非大渴不可与水。若小渴咽干者。只小呷滋润之。令胃中和。若大渴烦躁者。能饮一斗。只与五升。若全不与。则干燥。无由作汗。发喘而死。常人见因渴饮水得汗。小渴。

遂剧与之。致停饮心下。满结喘死者甚众。当以五苓散。或陷胸丸主之。金匮云。得时气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不得。多不当与也。何也。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作病矣。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犹当根据症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凡人但见仲景云。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遂小渴者。乃强饮之。因成其祸。不可胜数。大抵伤寒水气。皆因饮水过多所致。水停心下。气上乘心。则为悸为喘。结于胸胁。则为水结胸。胃中虚冷。则为呕为哕。冷气相薄。则为噎。上迫于肺。

则为咳。渍入肠中。则为利。邪热所薄。蓄于下焦。则为小便不利。少腹满。或里急。溢于皮肤间。则为肿也。

王好古曰。邪气在表。犹未作热。故不渴。邪气初传入里。热气散漫未收。熏蒸焦膈。搏耗津液。遂成渴也。病患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者。恐饮水过多。积不能消。复为停饮诸疾也。

柯琴曰。前条上半截。与后条同义。前条在大汗后。后条在未汗前。即是太阳温病。要知太阳温病。即是阳明来路。其径最捷。不若伤寒中风。止从亡津液而后转属也。饮水是温病大法。庶不犯汗吐下温之误。五苓又是治饮多之法。前条。便是转属阳明症。

【纲】仲景曰。太阳病。饮水多。小便利者。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伤寒汗出。而心下悸。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目】陶华曰。渴者。里有热也。津液为热所耗。伤寒六七日传至厥阴为消渴者。谓饮水多而小便少。乃热能消水也。朱氏云。脉浮而渴。属太阳。有汗而渴。属阳明。自利而渴。属少阴。至于厥阴。则又热之极矣。太阳无汗若渴。

忌白虎。宜柴胡。阳明多汗而渴。宜竹叶石膏。若先呕后渴。则为欲解。当与之水。先渴后呕。则为水停。赤茯苓汤。

当根据此议。勿令误也。

鳌按。第二条渴不渴。双顶心下悸。是汗出后既心下悸矣。而又有或渴或不渴者。二方皆因心下水气而设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齐颈而还。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阳俱虚竭。则腹满而喘。口渴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

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目】鳌按。此言火灸之变。即火逆症。因火灸不如法。以致变生种种。惟以小便利者为可治。则知火逆之症。必以阴为主。最忌阴竭。犹之伤寒病以阳为主。最忌阳亡也。故中间阳盛阴虚四字。是火逆症之纲领。阳盛则伤血。阴虚则亡津。又伤寒书之大纲领也。

【纲】仲景曰。湿家。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口燥烦也。

【目】李梃曰。热在表则不渴。热入里则渴。耗夺津液而然也。然有渴必有烦者。肾主水。热深则水竭而渴。肝木挟心。火以生烦。故厥阴六七日。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渴欲饮水为欲愈。传经已尽也。

鳌按。背强恶寒。尚属太阳。寒湿本当汗解。不汗而下。必致阳气扰上焦而满。伤中焦而哕。伤下焦而小便不利。既三焦受病矣。口燥烦而舌上苔。由丹田之有热。不能饮水。是湿犹在中。当从五苓散去桂枝易肉桂。

【纲】仲景曰。太阳中暑。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目】柯琴曰。中暑夹寒。有得之乘凉者。阴寒先着于肌肤。而暑气内伤于心脉。故恶寒身热汗出而渴也。清暑益气汤。东垣得之矣。

【纲】仲景曰。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侧转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风温。脉浮。自汗。身重。多眠。若被火者。微则发黄。剧则如惊痫。时螈。

【目】成无己曰。伤寒中。有单言惊者。有单言悸者。理不得淆。故两分之。其兼言惊悸者。

则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一条而已。惊。坏病也。由误下火逆温针所致。仲景之法。不过随其逆而调之。

【纲】仲景曰。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目】黄仲理曰。心下悸。欲按者。心气虚。脐下悸者。肾水乘火而上克。以发汗多而心液虚。

心气馁。故悸。豚为水畜。奔则昂首疾驰。酷有水势上干之象。然水势尚在下焦。欲作云者。尚未发也。

【纲】仲景曰。伤寒二三日。心下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少阴病。四逆。泄利下重。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者。四逆散主之。

【目】成无己曰。此二条都是气虚而悸。其气虚者。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为悸也。

柯琴曰。心悸而烦者。是少阳中枢受寒。而木邪挟相火为患。则君火虚。离中真火不藏故悸。

离中真火不足故烦。

【纲】仲景曰。太阳病。饮水多。小便利者。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目】韩祗和曰。此是停饮为悸者也。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为火而恶水。水故内停。心亦不安而为悸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若下之。身重。心下悸者。不可发汗。少阳病。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目】赵嗣真曰。此汗下后正气内虚。邪气交击而令悸。与他条气虚而悸者不同。且更甚焉。

或镇固。或化散。皆须定其浮气也。

【纲】仲景曰。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用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

必作利也。

【目】刘完素曰。厥为邪之深者。犹先治水。况其邪气之浅焉者乎。金匮云。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饮之为悸。甚于他邪。虽有余邪。必先治悸。何也。以水停心下。若水气散。则无所不至。侵于肺则为喘为咳。传于胃则为哕为噎。溢于皮肤则为肿。渍于肠胃则为利。下之不可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