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论第三十三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支节。夫子乃合之于四海乎。岐伯答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
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黄帝曰。以人应之奈何。岐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黄帝曰。远乎哉。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愿闻应之奈何。岐伯答曰。必先明知阴阳表里。荣输所在。四海定矣。黄帝曰。定之奈何。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冲。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
为气之海。其输上在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膻叶袒)夫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是以人之形身。应地之四海。十二经水。然水天之气。上下相通。是以头气有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胫气有街。经气上下之出入也。故合人于天地四海。必先明知阴阳表里。荣输之所在。四海定矣。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冲。气在腹者。止之背俞。下至足之三里。是水谷之海。上通于天气。而下通于经水也。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太阳之大杼。下至巨虚之上下廉。而出于胫气之街。是冲脉之外通于天气。而内通于经水也。膻中者。为气之海。在膺胸之内。宗气之所聚也。宗气流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故其输上在背之天柱。前在膺胸之人迎。是气海之上通于天。而下通于经水也。脑为髓之海。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故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督脉之风府。是髓海之上通于天。而下通于经水也。是十二经脉。应地之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而海之云气。上通于天。是以人之所以合天地四海也。
黄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生何败。岐伯曰。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
姚氏曰。人合天地四海。升降出入。营运无息。故得顺而和者。则生利无穷。逆而不调。则败害至矣。
黄帝曰。四海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
不足以言。
吴氏曰。天地阴阳之道。更相和平者也。故有余不足。皆为之逆。膻中者。宗气之所居。上出于喉以司呼吸。故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气息乱。气上逆故面赤也。气海不足。则气少。气少故不足于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
吴氏曰。冲脉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脉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至胸中而散于皮肤之间。是冲脉之血。充实于周身。故有余则觉其身大。不足则觉其身小。怫然狭然。不知其为何病也。王芳侯曰血以应水。故有余常想其大。不足则觉其为小矣。
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
姚氏曰。胃气有余。故腹胀满。胃气不足。故饥而不受谷食。
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姚氏曰。精液补益脑髓。而下流阴股。故髓海有余。则足劲轻健而多力。度、骨度也。髓从骨空循度而上通于脑。故有余。则自过其度矣。髓海不足。则精液竭。精液者。所以濡空窍者也。是以耳为之鸣。目无所见。液脱者。
骨属屈伸不利。故胫而懈怠安卧。
黄帝曰。余已闻逆顺。调之奈何。岐伯曰。审守其输。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黄帝曰善。
吴氏曰。审其输。则知其四海之通于经。而经俞之外通于气也。调其虚实。则有余不足自和矣。
害谓经气之逆。复则反逆为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