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吏政三銓選(3)

明吏部權重

趙翼

明初六部。屬中書省。權輕。多仰丞相意旨。洪武十三年。中書省革。部權乃專。而銓部尤要。其後制度屢創。令入覲官各舉所知。自浮山李信始。朝覲官各造事蹟。圖畫土地民人。自崑山余熂始。倣唐六典。自王府以下諸司。各編集所職為書。曰諸司職掌。定吏役考滿。給由為首領官。選監生為州縣官。兼除教職。自泰興翟善始。三年一入朝。考核等第。自沂水杜澤始。此洪武中銓政大也。明吏陳修傅然雖有此等規制。而量能授職。核功過以定黜陟。則惟吏部主之。永樂中郭璡為吏部尚書。請自布政使至知府。聽京官三品以上薦舉。既又請御史知縣。皆聽京官五品以上薦舉。論者謂其畏怯不敢任事。轉啟夤緣之漸。璡傳是璡以前。布政等官皆吏部選用也。宣德中。兩京六部官缺。帝命廷臣推方面官堪內任者。鄭辰以蹇義薦。得南京工部尚書。辰傳是未有此旨以前。六部堂官亦吏部推用也。天順中。罷廷臣薦舉方面大吏。專屬吏部。李賢傳故事方面官敕三品京官保舉賢患其營競請令吏部每缺舉二人請帝簡用並推之例始此時王直為尚書。委任郎曹。抑奔競。凡巡方御史歸。即令具所屬賢否以備選。直傳崔恭為吏部侍郎。置勸懲簿。有所聞皆識之。尚書王翱甚倚之。恭傳成化中選郎黃孔昭。留心延訪人材。以冊書之。除官以才高下。配地繁簡。由是銓平允。尚書尹敏欲推其鄉人為巡撫。孔昭不可。其人暮夜來屈膝。孔昭益鄙之。敏謂其人曰。黃君不離銓選。汝不能得也。孔昭傳可見巡撫等官皆吏部所用。吏部公正。則選用得人。否則可以高下在心。予奪任意。故嚴嵩當國。吏兵二部選郎。各持簿任嵩填發。時稱文選郎萬寀為文管家。武選職方郎祁祥為武管家。于慎行筆麈至萬歷中孫丕揚長吏部。不得已。用掣籤法。以謝諸賄屬者。一時稱為至公。丕揚傳亦以吏部注授官職。可以上下其手。故設此法以防弊也。趙南星長吏部。搜舉遺佚。布列庶位。高攀龍等皆其所推用。山西巡撫缺人。郭尚文求之。南星薄其人。獨推謝應祥。可見其時雖有會推之例。然亦皆吏部主之。周延儒謂會推。名雖公。主持者止一二人。餘皆不敢言。溫體仁傳熊開元疏。亦云督撫官缺。明日廷推。今日傳單。其人姓名不列。至期。吏部出諸袖中。諸臣唯唯而已。開元傳合而觀之。可見有明一代。用人之權悉由吏部。吏部得人。則所用皆正人。如王恕為吏部尚書。所引薦耿裕彭韶何喬新周維李敏張悅倪岳劉大夏戴珊章懋等。皆一時耆碩。宏治二十年。眾正盈朝。職業修理。號為極盛者。恕力也。其後天啟初年。周嘉謨張問達趙南星先後掌吏部。起廢籍諸正人。用高攀龍楊漣左光斗秉憲李騰芳陳于廷佐銓魏大中袁化中長科道鄭三俊李邦華孫居相饒伸王之寀等。悉置卿貳。萬歷廢弛之後。賴此數年。稍支傾頹。未幾易以閹黨。而官方不可問矣。此有明一代。吏部之大概也。

民爵論

韓菼

王者詔爵以功。故任官然後爵之。共之於朝。而或授之於太廟。示不敢專也。春秋時不更庶長。已少濫矣。商鞅修其品法為十八級。合關內侯凡二十等。錯因建鬻爵之議。以實邊粟。景帝復裁其價。以招民至。武帝創立武功爵。得入貲補吏。故卜式首以家財輸邊。超拜中郎將。至御史大夫。東都之季。其弊尤甚。有入穀而得關內侯者。有入錢買三公者。至於晉武帝之時。賣官得錢。入私門。唐至德之後。納錢百千。賜明經。品秩耗蠹。於斯極矣。宋時鬻爵。亦間舉行。入粟六百石。與補上造。出粟五千餘石。賜第班行。然隨舉隨罷。而明時納粟。則止於監生也。間嘗論之。商鞅之法。是賜爵非鬻爵也。錯之議。是鬻爵非鬻官也。考鞅之二十等。一公士。二上造。三簪寰。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賜爵自公士以上。不得過公乘。餘不以濫賜也。然賜爵者有罪得贖。貧者得賣與人。漢高紀詔曰。異日秦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與抗禮。然則公士等。猶夫民耳。錯之賣爵六百石為上造。稍增至四千石為五大夫而已。其時雖止賣爵。而文帝時有張釋之。景帝時有相如。皆以貲為郎。此特仟伯中之一二耳。安可以一二之賢才。概望之仟伯人哉。且釋之為郎。十歲不得調。後以袁盎薦。相如亦病免倦遊。後以楊得意薦。未嘗以貲進而復以貲遷也。黃霸曾兩入錢穀。時承武帝之後。法已敝矣。然僅補馮翊卒史耳。馮翊以霸入財為官。不署右職。則當時公議可知矣。而霸自以廉進至大官。曷嘗三入四入錢穀哉。夫鬻爵非古。而賜爵則[已](己)舊矣。唐時謂之古爵。自乾封神龍天寶大歷。屢以賜民。宋端拱咸平祥符間亦然。洪武初。賜民爵里士公士。雖俱未嘗鬻然。至不得已而為國家謀權宜之利。毋甯明禁鬻官。而修鬻爵之令。彼無別途之可倖也。而得高爵有令丞抗禮之榮。有贖罪之便。又得賣與人錢。故在也亦必願者雲集。而可以佐大農之財。亦何至一開鬻官。則爵為空名。不特鬻之不應。即賜之亦非其所喜。人以官為市。滔滔者遂不知極哉。又況有如晉武之世。錢入私門。則失官而復失錢。國家何利之有。嘗讀熙詔書曰。理財有道。均節出入足矣。安用輕官爵以益貨財。賢君誼辟。於斯二者。皆非所願行。而建議者欲取濟一時。亦當考於古而權所輕重也。

選政策

陸隴其

人才不患其壅滯也。天下之才無窮。而朝廷之官有限。以有限之官。給無窮之才。前後相守。歷歲月而不能即登庸者勢也。是惟上之人有以鼓舞之。使已仕者樂於其職。而不見有陞轉之難。未仕者安於在下。而不覺其選授之遲。上之人徐擇而用之。才愈多則官益得人。用之愈遲。則天下之才。益磨厲而有以效於上。故鼓舞之道得。則壅滯之端泯。善用才者。患無以鼓舞之。不患無以疏通之也。自古人才之多者。莫如三代。建官之少者。又莫如三代。然三代之時。不聞有壅滯之患者。無他。鼓舞之道得焉耳。後世之人才。非加多於三代也。建官非加少於三代也。然而常患其壅滯者。無他。鼓舞之道失焉耳。今初授者以考定先後為序。陞遷者以歷多俸寡為序。一出於至公矣。乃出缺有限。選途日艱。宜執事鰓鰓以壅滯為慮。而欲求疏通之法。為鼓舞之道也。然愚以為今日之選政。當以鼓舞為疏通。不必以疏通為鼓舞。鼓舞之道莫若於循格之中行破格之典。使中才不得越次而進。以守選法之常。而英流閒得超擢以登。以通選法之變。天下之士將爭自磨厲。以求赴上之意。而不見有壅滯之形。竊以為凡今在籍候選之人。宜令所在督撫。每歲各以其職業考之。舉其最者一人。上送吏部。使得越次而選。而郡縣有司。亦令督撫歲舉其最者一人。使得越次而陞。越次而選者。一省不過歲一人。既無礙於選法之常。而英流之士。得以及鋒而用。中才者亦將勉自滌勵。而不至於委靡自棄。選授之期雖遙。而皆有旦夕可選之望。則不見其遙。陞轉之途雖難。而皆有旦夕可陞之望。則不見其難。如此。尚何壅滯之足慮哉。此所謂以鼓舞為疏通者也。若夫就疏通言疏通。則又有其道矣。一曰入仕之途宜清也。今夫仕途之所以壅者。以流品之太雜也。自科目而外。有任子。又有例監。有投誠。有府史雜流。此固 朝廷所以廣用人之途。而不可偏廢也。然其中豈無冒濫而當核者乎。宜嚴其例。使一才一藝。皆得踊躍於功名。而不至開僥倖之門。一曰考課之典宜嚴也。夫不肖者安於其位。則賢才不得上升。宜令督撫察所屬。貪污者不時糾參。而考課之時。不特一二等之擢者。不得濫施。即平常留任者。亦必奉身寡過。有吏習民安之便。而後使之久於其任。一曰辟召之法宜參用也。漢法長官得自辟曹掾。一時文學才俊之士。皆出其中。宜倣其制。令天下長官。得辟有出身士人為掾吏。既可息奸猾之風。而士之未就職者。亦得少展其才。此三者。皆今日疏通選政之道也。

答問選舉

王心敬

或問選授外官之宜。答曰。自前代議法者曲生防範。設為本省人不得官本省之例。雖佐貳微員。倉巡賤職。亦不得仕於本省。其意蓋謂本省官本省。地近鄉邇。不特本官有私礙之情。亦事有難行之法耳。然究之所防之弊。正有出於所防之外。而中間隱伏十弊。重為國計民生士氣吏治之患害者匪淺也。十弊云何。其一海內幅萬里。以極南之人遇極北缺。極西之人遇極東缺。路途甚有在七八千里外者。縱令妻子眷數至少。亦且不下八九口十餘口人。況等而上之。自二十口以至三十口者往往有之。即初 赴任而費已不貲。又無論歲中必一一探候父母顧盼全家之費矣。方其積年往來京師。非變易產業。便借貸親知。不但科貢從寒士出身為然。即廕生捐納。亦往往一赴遠任。即債累滿身矣。夫甫入仕途。而有滿身之債負。雖欲廉以官。而不能自遂其本心。官一不廉。而害不且隱中於國家歟。其二吏為士民師表。首宜使之敦崇教道。作風化之倡。今有如兩親已老。更無昆弟。而一選遠地。即平日至性天成之士。不能不違其本心。而離親獨往。當亦非 國家教孝之道也。其三一選遠方。語言不通。官民上下之情。俱賴通於積年供役之侍吏。雖至明者。初至必受蒙籠欺詐之弊。更若書生即終一任。而上下均受其愚弄者。難以意量。是官與民俱受害也。其四南北風氣殊。一選遠地。往往飲食起居不宜。有去以十餘口而歸僅四五口。甚且有本官不免者。是害在身家也。其五則路途一遠。行程必淹滯時日。即曠廢職業之弊多。是害在廢職曠業也。其六一選遠地。新舊相接。當不能一一交手。中間必加一署事之員。即此地之百姓。隱受其弊者。其端必眾。是害在百姓也。其七本官有長路跋涉之苦。是害在本官之勞於無益也。其八本衙之役胥。有遠接虛耗之費。是害在本官。又被於本衙役胥也。其九則屬在大吏。夫馬騷擾之費。即不可言。是害在驛遞也。第十則吏之能奏善治者。由於洞悉地方之利害情形耳。地境一遠。一切事情。素不能知。必當官而後問以知之。問果能盡此邑之情形乎。且邊缺陞轉。大約在三四年內。故遠任之員。至有官階已轉。而尚不盡悉其州邑之情事者。此之為弊。又可勝言哉。欲變其弊。初無難事。亦祇依三單之法而善行之。即以十五省分南北中為三單。北單盛京山東山西河南陝西五省。中單江南浙江江西四川湖廣五省。南單雲南貴州福建廣東廣西五省。除督撫特差。邊將重任。司道府尹大寮。但論才識。不分南北外。其餘文自五品以下。武自四品以下。三單各自論俸。不得以極南人任極北缺。極北人任極南缺。惟是中單盡可通融。然通融者亦止於千五百里。甚至二千里為度。亦不可過於此限。庶幾公私盡便。中間暗收無窮之利耳。且古不但不避近省。亦且不避本省。無論昔之魯人仕魯。齊人仕齊。古有故事。又無論昔之朱買臣張鎮周皆守本郡。范文正公昔亦曾守蘇州。前代更有成例。不一而足。且如 本朝北京人皆仕 王朝。各省中式武科。與行伍大小武員。本省無不任其試用。亦不聞盡屬扶同徇私。情法拘礙也。即盛京而天下可推。即武員而文員可推。即前事而後事可推。況下至佐貳。不過分令長之一臂。更至倉巡。其實下同役胥里正。而必隔省除授。遷轉於越省數千里外哉。故文官五品以下。武員四品以下。即不遇本省應得之缺。以千百里為衡。而佐貳以及倉巡。則應止以五六百里內外。為衡斯情理允協也。

書雷顧二給事監掣疏後

蔡方炳

掣簽之法非古也。起于明萬歷。營私擇地。屬託公行。始變此法。一時之營求請託。廓然風清。沿及明季。掣簽之中。弊復繁叢。 本朝遂分滿漢監視。不獨授權于選司。廓然風清。于斯為極矣。初猶止行于新授。今則兼行于陞補。且滿漢堂司監掣之不足。而益以科道之監掣。廓然風清。于斯更無遺憾矣。夫仗一竹之無知。為官員絕趨競規避之巧。為銓衡釋恩怨異同之釁。豈不甚善。然念及為地擇人。為事擇才。則誠有難于舉措者矣。夫滿漢監掣。科道監掣。法已最密。而糾銓弊者尚纍纍見告。不得已。乃欲并吏部資俸之冊。亦得職掌以窮其弊。以是為窮弊則可。若以是為用人之要務。即按冊而稽。萬無一弊。猶是宋臣所云執簿呼名。一吏已足之謂也。夫未得用人之益。且先除用人之弊。故不得不憑掣簽。然以掣簽為憑。豈得人人與地相宜。惟督撫于群有司明試之後。所見必真。題請調補。正宜覆允。或謂督撫所請不足信。是必其人之不足倚仗也。若果不足倚仗。即當更易其人。否則既任以一方之事。而不得更置一方之才。分猷無人。提挈不應。何從展布乎。今朝廷以為欲得其益。先除其弊。故萃精神于監掣之中。行見用人之弊絕。必將課用人之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