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錄集註後序
茅星來
近思錄集註既成。或疑名物訓詁。非是書所重。胡考訂援據之不憚煩為。曰此正註之所以作也。自宋史分道學儒林為二。而後之言程朱之學者。往往但求之身心性命之間。而不復以通經學古為事。於是彼稍稍知究心學古者。輒用是為詬病。以謂道學之說興。而經學寖微。噫。何其言之甚歟。夫道者所以為儒之具也。而學也者所以治其具者也。故人不學則不知道。不知道則不可以為儒。而不通知古今則不可以言學。夫經其本也。不通經則雖欲博觀今古。亦泛濫而無所歸也。宋史離而二之。過矣。伊川分學者為三。曰文章。曰訓詁。曰儒者。夫六經皆文章也。其異同疑似。為之博考而為辨之。即訓詁也。子曰。有德者必有言。非儒者之文章乎。孟子曰。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非儒者之訓詁乎。然則文章也。訓詁也。而儒之所以為儒者。要未始不存乎其間。然而伊川且必欲別儒於文章訓詁之外者。何也。謂求儒者之道於文章訓詁中則可。而欲以文章訓詁盡儒者之道則不可。其本末先後之間固有辨也。奈之何進訓詁章句之學於儒林。而反別道學於儒之外。其無識可謂甚也。夫道學於政術判為二事。橫渠猶病之。況離道學於儒而二之耶。甚矣其蔽也。嘗竊論之。馬鄭賈孔之說經。譬則百貨之所聚也。程朱諸先生之說經。譬則操權度以平百貨之長短輕重者也。微權度則貨之長短輕重不見。而非百貨所聚。則雖有權度亦無所用之矣。備著漢唐諸家之說。以見程朱諸先生學之有本。俾彼空寡學者。無得以藉口焉。
答顧甯人書
張爾歧
辱惠教言。訓勵諄切。多所牖。且示以康成泰山徂徠三先生之遺烈。而期之修述。此豈猥陋敢希萬一。雖然。自有識來。於六經亦常稍涉其流矣。見諸儒先之言經者。後先繼出。注疏之典核。程朱之深醇。語詳而擇精。似已各極其至。學者苟能席其成業。尊所聞而行所知。上者可至於聖賢。下者亦足以效一官。濟一隅。名一善而無難。私謂士生今日。欲倡正學於天下。似不必多所著述。正當以篤志力行。為先務耳。不識高明以為何如。論學書粹然儒者之言。特拈博學行[己](已)二事。以為學鵠。確當不易。真足砭好高無實之病。行[己](已)有恥一語。更覺切至。學之真偽。祇以行[己](已)為斷。行[己](已)果有恥也。博學固以考辨得失。即言心言性亦非窕語。行[己](已)未必果有恥也。言心言性固恍惚無據。即博學亦未免玩物喪志之失。此愚見所以於二語中。更服此語之有裨世教也。爾岐老矣。於博學[己](已)無及。敢不益勵其恥以終餘年乎。在愚見又有欲質者。性命之理。夫子固未嘗輕以示人。其所與門弟子詳言而諄復者。何一非性命之顯設散見者歟。苟於博學有恥。真實踐履。自當因標見本。合散知總。心性天命將有不待言而庶幾一遇者。故性命之理。騰說不可也。未始不可默喻。侈於人不可也。未始不可驗諸[己](已)。強探力索於一日不可也。未始不可優裕漸漬以俟自悟。如謂於學人分上了無交涉。是將格盡天下之理而反遺身以內之理也。恐其知有所未至。則行亦有所未盡。將令異學之直指本體。反得誇耀所長。誘吾黨以去。此又留心世教者之所當慮也。寡昧之質。樂求師資。不敢苟異。亦不敢苟同。惟幸裁正。拙作本欲請教。既承近日不作文字。遂亦不敢復以此等相瀆。所以然者。欲先生永不破除此戒耳。獨中庸論一篇。似與論學書旨有偶似者。謹錄奉覽。倘肯一涉筆繩削乎。
與汪容甫書
王昶
昨過竹西。足下論三禮甚悉。洵矣。足下能信古。能窮經也。然不審足下之窮經。將取其一知半解。沾沾焉抱殘守缺以自珍。而不致之用乎。抑將觀千古之常經。變而化之謂之通。推而行之謂之事業乎。古人三年通一經。十五年而五經皆通。盈科而進。成章而達。皆此志也。通五經實所以通一經。孔孟謂博學要歸反約。故孔子之後。自周以歷秦漢。千有餘年。山東大師。多以一經相授受。紉其師說。雖父子兄弟。亦不肯兼而及之。其兼及者。惟鄭君殊尤絕質。多聞為富。始於六藝咸有箋註。甚至及於算術毖緯。其後孔氏沖遠因之。然周禮儀禮。仍以讓之賈氏。未常侈其淵浩。兼通而並釋者。以兼通必不能精。不精則必不能致於用也。 本朝制度。六官沿明之舊。實本之周禮。圓丘方澤之祭。亦法之春官。朝踐為祫。移之於歲暮。饋食為禘。用之於升祔。祀禴烝嘗。四時之祭。定於四孟。不復筮日。其餘隨運會之變而稍加損益焉。是猶周監二代之意耳。士民之禮著於會典。詳於 大清通禮。頒在禮部。未及通行各省。則禮臣之咎也。昔何休註春秋。率舉漢律鄭君注。三禮亦舉律說。此窮經好古者之則也。至儀禮惟冠昏相見鄉飲酒射及士喪禮以下五篇。可以推而致之。餘則皆未備。實有難通。今之學者。當督以先熟一經。再讀注疏而熟之。然後讀他經。且讀他經注疏。并讀先秦兩漢諸子。并十七史。以佐一經之義。務使首尾貫串。無一字一義之不明不貫。熟一經。再習他經亦如之。庶幾聖賢循循慥慥之至意若於每經中舉數條。每註疏中舉數十條。抵掌掉舌。以侈淵浩。以資談柄。是欺人之學。古人必不取矣。又聞顧亭林先生少時。每年以春夏溫經。請文學中聲音宏敞者四人。設左右坐。置注疏本於前。先生居中。其前亦置經本。使一人誦而[己](已)聽之。遇其中字句不同。或偶忘者。詳問而辨論之。凡讀二十紙。再易一人。四人周而復始。計一日溫書二百紙。十三經畢。接溫三史。或南北史。故亭林先生之學。如此習熟。而纖悉不遺也。廣陵多聰穎士。幸足下以此教之。毋遽務躐等。速成矜奇炫博之學。則幾矣。某白。
娛親雅言序
段玉裁
以說部為體。不取冗散無用之言。取古經史子集類分而枚舉其所知以為書。在宋莫著於困學紀聞。當代莫著于日知錄。近日好學之士。多有效之者。而莫著于偃師武虛谷之經義證。次則吾友嚴久能之娛親雅言。余嘗以為學者記所心得。無忘所能。可以自課。可持贈同人。莫善於是。顧為之是。其弊有二。一曰。好為異說。一曰。勦說雷同。皆中無所得。藉此邀名。自謂知古學而已。聞之東原師曰。知十而皆非真知。不若知一之為真知也。洞徹其本末。務剖其是非。核之書而無。反之吾心而帖然。一字一句之安妥。亦天地位萬物育之氣象也。久能所說。皆得諸真知。故近以自娛娛親。遠以娛人。渙然冰釋。怡然理順。其傳世行後無疑也。抑余又以為攷覈者學問之全體。學者所以學為人也。故考核在身心性命倫理族類之間。而以讀書之考核輔之。今之言學者身心倫理不之務。謂宋之理學不足言。謂漢之氣節不足尚。別為異說。簧鼓後生。此又吾輩所當大為之坊者。然則余之所望於久能者。勿以此自隘。有志於考覈之大而已矣。
朱子小學跋
段玉裁
嗚呼。此小學二本。乃我師博野吏部侍郎尹公元孚之所賜也。乾隆丁卯余年十三。先君子授以小學。是年應學使者童子試。試之日。能背誦小學四子書詩書易周禮禮記春秋左氏傳。尹師為孺子可教。賜飯寵異之。遂面授以新刻梁谿高紫超氏所注小學。奉書而歸。先君子及先孺人喜甚。線裝庋閣惟謹。即此本是也。師之學宗朱子。尤重朱子小學。督學江蘇。以培植人才為先務。命諸生童皆熟小學為養正之功。以坊間所行陳恭愍注未善。惟高氏注條理秩然。得朱子編輯本意。重刊頒布。而其手畀玉裁也。有厚望焉。謂先君子曰。此兒端重。必教之成大器。勿自菲薄也。顧玉裁不自振作。少壯之時。好習辭章。坐耗歲月。三十六乃出為縣令。不學而仕者十年。政事無可紀。四十六引疾。歸養二十餘年。癸亥。先君子見背。今又七年所矣。歸里而後。人事紛糅。所讀之書。又喜言訓故攷核。尋其枝葉。略其根本。老大無成。追悔已晚。自鄉無善俗。世乏良材。利欲紛拏。異言諠豗。而朱子集舊聞。覺來裔。本之以立教。實之以明倫敬身。廣之以嘉言善行。二千年賢聖之可法者。胥于是乎在。或以為所言有非童蒙所得與者。夫立教明倫敬身之大義。不自蒙養時導之。及其長也。則以聖賢之學為分外事。我所與知與能者。時義辭章科第而已矣。嗚呼。此天下所以無人材也。或又謂漢人之言小學。謂六書耳。非朱子所云也。此言又悖。夫言各有當。漢人之小學一藝也。朱子之小學。蒙養之全功也。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此非教弟子之法乎。豈專學文是務乎。此編之教童蒙者。本末兼賅。未嘗異孔子教弟子之法也。玉裁自入都。至黔。至蜀。久不見此本。在巫山曾作家書上先君子。請檢寄之。先君子寄以他本。而夢寐間追憶在是。五年前。乃於四弟玉立架上得之。喜極繼悲泣。痛我師及吾父吾母之皆徂。又不克如趙襄子之簡。探諸懷中。愧恨何極。年垂老耄。敬謹繙閱。繹其指趣。以省平生之過。以求晚節末路之昌全。以訓吾子孫。敬觀熟讀。習為孝弟恭敬。以告天下之教子孫者。必培其根而後可達其枝。勿使以時義辭章科第自畫也。此則小子之微意也。
復戴東原書
陸燿
來教。舉近儒理欲之說。而謂其以有蔽之心。發為意見。自以為得理。而所執之理實謬。可謂切中俗儒之病。乃原其病之所起。則騖名之一念實為之。自宋儒言理。而歷代推尊。以為直接孔孟者程朱數大儒而已。未可以虛而附也。夫理懸於虛。事徵於實。虛者易冒。實者難欺。唯言理而著之於事。證之以跡。空虛無實之談。庶不得而妄託。西山大學衍義。此其宗乎。至於朱陸朱王之辨。近世尤多聚訟。其所訟者。皆在毫釐影響之間。若盡舉朱子之創社倉。行荒政。難進易退。知無不言。與象山之孝友於家。化行於民。陽明之經濟事功彪炳史冊。以為理學真儒之左契。則矍相之圃有存者矣。顧以此求之。詎易多得。而擇其言之切於今者。莫如顧崑山行[己](已)有恥。田簣山利之一字蝕人最深二語。為廢疾膏肓之藥石。能用力于此。庶幾於風俗之盛衰。吏治之得失。民生之疾苦。在在與民同好惡而不私。於閣下之教。得毋近之而不止以其名乎。近日從事文抄一編大指如此。惟是所見不多。網羅難盡。淺人易眩。決擇未精。其中不無遺憾。是以未敢郵正。今大教諄諄。似欲匡其所不逮者。又可不獻其醜拙耶。人便附上一冊。燿再拜。
記收書目錄後
張海珊
嗚呼。斯文興喪之故。雖曰天也。抑豈不以人哉。自漢氏後二千餘年。儒林文苑相望。如漢魏之文章騷賦。唐之詩。宋元之經學。雖其間遞興遞衰。而莫不各有一時好尚。以成其所學之盛。顧學者則古昔。稱先王。則惟有宋人之學。為能直接三代聖賢統緒。而列代不得與焉。修[己](已)治人之要。聖經賢傳之蘊。已發者無不明。未發者無不發。而異端之徒。與夫功利詞章之習。亦遂迅掃退聽。而不敢與斯文之事。士生其後。得有所持循而不惑。何其幸也。我 國家承明後。 國初諸儒。頗亦稱盛。而竹垞西河之徒。輒挾其泛濫之所得。集矢於紫陽。談爻辰。推卦氣。而大易寡過之旨晦。守毛序。擯三家。而詩人逆志之義乖。專小學于六書訓故。而以聖門孝弟謹信之成法為不足講。歸學庸于小戴。而以知本復性之實學為不必求。自時厥後。談經訓者。遂分漢宋門戶。浸淫至今日。而其禍烈矣。穿鑿於故訓文字之微。張皇於名物器數之末。拾前人之唾餘。謬述為家法。及進詢以本經之大義。則瞢然莫知也。於是鄙躬行為陳言。斥廉恥為小節。唯知嗜貨利競功名。以便其耳目口鼻四支之欲。班氏所呼為利祿之途然者。豈不信歟。夫漢人功誠不可沒。然固以其抱殘守缺。而有以待乎後之人。是故宋人之功漢人之功也。尊宋乃以尊漢也。譬之稽田。漢任其開墾。而宋任其斂穫。今乃舍粒食之功。而鹵莽滅裂。日求所為開墾者事之。亦可怪甚矣。海珊自十七八歲。始知誦讀。家無書籍。稍稍從賈客購取。則宋人著作極廉。而時賢解經之書。往往兼金不能得。自某年迄某年。約所收數百卷。皆賈人之以為陳年故紙。而無人過問者也。嗚呼。誰生厲階。浸昌浸熾。而致此燎原之勢。則信乎俗學功利之習。深錮于人心。故一唱而和者易眾。惟其有以便人之私也。抑天人之際。盛衰之循環。要有不得不然者歟。聊志于此。以為自厲之道云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