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最新版)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 华图教育
- 2292字
- 2020-08-28 00:58:53
第二章 文章阅读
江苏历年考点透视
科技说明类文章阅读是江苏省考的重点,2015年江苏省考A、B、C类试卷均有考查。江苏省考中人文社科类文章很少涉及,近几年来,只有2014年江苏B类考查过一次。
很多考生在考试中总是不能很好地发挥,文章阅读也总是拿不到理想的分数,对此,我们特给广大考生总结出了江苏省考文章阅读的解题策略:
视频讲解
1.仔细阅读原文,注意筛选重要信息
重要的文字信息主要是指具有特殊指代意义的代词、内涵丰富的词语、中心句、过渡句、感情句、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主旨句等。这些词语或句子往往对于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观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通篇阅读时应该不失时机地把它们标注出来,抓住了它们,也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和脉络,也就是抓住了做题的主动权。
2.凭借文中的重要信息,准确地概括全文
考生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及时概括出原文用了哪些具体材料,这些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这个观点是怎样证明出来的等。在实际操作中,多数考生很难在读完第一遍之后就迅速概括出以上几个要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此时最好不要盲目做题,应该把与题目相关的句子、段落找到,进行针对性阅读,方能达到以上所言的效果。
3.找到问题在原文中的具体位置,确定答案范围
一般来说,问题所在位置应该和答案所在位置不远,一般可根据关联词语或代词等标记性词语与文章结构来确定答案是在问题之前还是之后。先找位置,再找答案,这是做一切文章阅读题的基础。
4.确定解题技巧,对应原文打开解题之门
确定好答案的范围之后,再找出该范围的关键性词语,将每个问题进行逐一对照,仔细取舍,合理推断,注意选择答案时要切合原文,而不能主观臆测。
典型真题直击
(江苏2015A—11—15)
文章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本题共有五道题,每道题提供四个选项,要求你从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你的选择必须与题干要求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11—15题):
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实际上产生于战国后期,但对历史地理现象的注意和记录在更早的著作中已可找到例证。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代地理著作,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著作,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不限于西汉一朝,而是“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此后,从郦道元的《水经注》至唐宋以来传世的地理著作,几乎都是由当世上溯到往古,注重历史地理现象的记载和研究的。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舆地之学(沿革地理)。到清代,沿革地理研究的成就达到了高峰,是乾嘉学派学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毫无疑问,沿革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_____________于1900余年前的《汉书·地理志》,并可以________________更长的历史;但是沿革地理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两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政区和疆域、地名、水道的变迁,后者却包括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求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它们的规律。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却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所以数百年来除了有少数几位专治沿革地理的学者之外,大多只是历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文学家、金石家的副业,它的成果主要也是作为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注释检索之用;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一般说来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它的研究成果既可用于解释自然发展规律,也可用于解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在中国,这是在20世纪初叶才具备的条件,所以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
11.根据文意,下列对《汉书·地理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看作中国最早的历史地理著作
B.首次详细记录了汉代当时的地理情况
C.收录了汉代以前战国及秦的地理情况
D.战国前的地理情况因资料缺乏而未记载
12.沿革地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漫长历史中地理情况的复杂变化需作专门研究
B.中国古代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
C.古代发达的文化记载了大量历史地理相关资料
D.清代乾嘉学派学术研究领域已经有了很大扩展
13.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肇始 溯源
B.起源 回溯
C.创立 上溯
D.发轫 追溯
14.下列说法与文中论述“沿革地理不等于历史地理学”的理由不符的一项是( )。
A.称为学科必须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
B.沿革地理的成果主要为其他学科注释检索之用
C.历史地理学注重寻求地理现象变化发展的原因
D.历代从事沿革地理研究的人并非专职研究人员
15.下列对文章的内容概括最恰当的是( )。
A.历史地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源远流长
B.历史地理学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因
C.历史地理学在我国发展形成的过程
D.历史地理学形成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
【参考答案】
11.D [解析]文章第一段指出,《汉书·地理志》“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包括战国、秦、汉等诸多朝代。因此D项说法不正确。
12.A [解析]文章第二段末指出,“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舆地之学(沿革地理)”。B项是表面原因,其根本原因仍在于地理情况的复杂变化需要专门的研究,C、D两项逻辑错误。
13.D [解析]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横线处的词语应带有发源、起源之意,“创立”指初次建立,一般与具体的组织、国家等搭配,此处修饰“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不妥,排除C项。第二空,“溯源”比喻向上寻求历史根源,根据语法可知,不适宜做“更长的历史”的谓语,排除A项;“回溯”指回顾、回忆,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D项的“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填入此处符合文意。故本题选D。
14.D [解析]原文中“数百年来除了有少数几位专治沿革地理的学者之外,大多只是历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文学家、金石家的副业”,由此可见D项表述错误。而且“有少数几位专治沿革地理的学者”是沿革地理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的结果,所以,本题选D。
15.C [解析]“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可见并非源远流长,由此排除选项A。文段并没有重点讲述历史地理学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因,而是从地理学起篇,说到《汉书·地理志》对历史地理的研究,紧接着引出中国古代的沿革地理,并辨析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的区别,最后总结“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此可知,文章主要讨论的是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故本题选C。
基础知识解读
文章阅读题是根据文章内容设置若干个问题,要求从题后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文章意思的答案。文章阅读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片段阅读、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的能力。文章阅读和片段阅读的考查形式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文章阅读篇幅较长,内容比较完整,在一篇文章之后设置5道题目,一般会从以下几方面命题:
(1)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即“词句理解题”,可细分为“句子理解题”和“词语理解题”。
(2)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并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即“细节理解题”。
(3)将文章、段落大意进行归纳概括,即“主旨概括题”。
(4)对作者说话的目的、意图或者态度观点进行推断,即“意图推断题”和“态度观点题”。
(5)在文中空白处填入正确恰当的词汇或者语句,即“选词填空题”和“语句填空题”。
江苏省考的文章阅读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局部信息的理解能力和对整体信息的把握能力。其中,对局部信息理解能力的考查主要包括细节理解题、词语理解题、代词(词语)指代题、语句衔接题和选词填空题,而对整体信息把握能力的考查则主要通过主旨概括题、意图推断题和标题填入题来呈现。
主旨概括题:这类题目一般放在5道题目的中后位置,常常以“这段文字的主题是”“下列概括全文大意最恰当的一项是”的设问为主。该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文章整体信息的把握以及理解能力。需要通读全文,把握每段的意思,理清行文脉络,概括出全文的主要意思。
意图推断题:常见的设问如“作者撰写此文,其目的在于”“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按照近几年的真题来看,文章阅读的意图推断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作者写作目的的把握,一般为希望读者正确认识某件事或者呼吁读者做某件事。
标题填入题:设问主要表现为“下列作为这篇短文的标题最恰当的是”“下列作为文章标题最合适的一项是”“最适合做文章标题的是”。这种选择标题的文章,主要为议论文或说明文,因此考生要注意选择作者论点选项或说明对象的选项。
细节理解题:该题型在文章阅读中考查的比重较大,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段中具体语句信息准确理解和把握的能力,此类题型包括典型的细节理解题和变型的细节理解题。其中,典型的细节理解题通过其提问方式来判别,如设问表现为“以下说法符合(或不符合)文意的是”“以下说法正确(或不正确)的是”“根据上文我们能够(或不能够)得出”等。变型的细节理解题的设问则表现为“根据上述文字……的原因是”“根据本文可知……的目的是”“根据上文……的特点是”“根据上文……与……的差异(区别)是”“文中‘……’这句话说明”等。
对于典型的细节理解题,考生在解题时,可以按照片段阅读的做题方法来完成,即将四个选项一一代入原文进行验证和辨别。变型的细节理解题相对于典型细节题来说,稍微简单一点,因为这类题目不需要考生辨析四个选项,只需要根据其所问的对象,代入原文寻找答案即可。
词语理解题:该题型的设问常常表现为“对文中……(词语)理解正确(不正确)的是”“对文中画线词语理解正确的是”。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中某一词语隐含意义的理解能力。这些词语虽然在文中出现,但常常不用本义,而是具有比喻、反语等修辞色彩。因此要求考生在理解基本意义的基础上,还要理解其在文中结合语境的具体含义。
代词指代题:该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代词或词语所指代的对象的理解能力。这类题型多体现在对指示代词“这(些)/那(些)/这个/那个”、人称代词“你(们)/我(们)/他(们)/它”等指代内容的考查。一般考生定位到该词所在的位置,即可快速找到指代对象。因此指代类题目的难度相对来说较低。
语句衔接题:该题型的设问主要为“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是”“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语言优化表达的能力,根据前后文的语境信息判断横线处的表达内容。
选词填空题:在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的文章阅读中,有一个基本稳定的规律就是文章下面的5道小题,一般第一题或最后一题是选词填空。不过这道选词填空题难度系数较低,主要考查考生对于词语准确含义的把握,根据篇中所给信息进行未知信息及词语使用的选择,其中包括对实词、虚词(主要是关联词)及成语的考查。
以上是对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历年文章阅读题目的介绍。不难发现,文章阅读实际上就是将若干个不同类型的片段阅读进行整合,成为篇章类的考点。因此考生若想将文章阅读掌握好,首先应该从片段阅读的解题角度入手,扎实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再以文章阅读作为载体,进行强化练习。
备考加油站
文章阅读作答顺序:
这里所说的做题顺序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完成一道题考生应首先读什么其次看什么,另一方面是指对于5道小题,考生又该按照什么顺序去完成。
第一步:速览题目,找出题目关键词。(题型)
第二步:根据有效信息,选择性地确定答题顺序。(定序)
第三步:运用方法,解具体题型。(方法)文章一般下设5题,因此作答时间应该控制在5—7分钟,以6分钟为最佳作答时间。
阅读文章需注意的六方面:
(1)文章、段落的首尾句。可能会出现重要观点或段落主题,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2)每个段落首句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存在隐含的并列或递进、转折等逻辑关系,容易设置隐性考点。
(3)转折、递进、结论、条件等关联词引出的主题句和观点。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4)标点符号引出的语句信息。
①“; ”“、”(并列关系)
②“”(反语/援引/强调)
③“? ”(设问/疑问/反问)
④“——”“:”(解释说明)
(5)援引中的正向援引“正如……”可以支持作者观点,帮助理解作者意图。
(6)人名、地名、数字、英文、术语、年份、书名号、括号略读。可用它们来快速确定细节理解题语句信息的位置,从而确保在阅读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提炼文章的有效信息,提高考生的阅读质量和做题效率。
常考角度剖析
考点1 科技说明类
科技说明类文章是研究并反映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包括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各类科学技术的文章,也是历年文章阅读考查的重要文体之一。科技说明类文章除了具有一般说明文的特点之外,还会不可避免地使用一些专业术语。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对一些基础学科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可以将知识背景加入阅读过程,借此降低文章的难度。当然这类文章不会从非常专业的角度进行考查,因此考生阅读的关键在于“读懂”。
科技说明类文章较人文社科类文章在题目设置的难度上会有所降低,主要测查考生对信息进行准确“回读”和“比较”的能力。因此考生在阅读科技说明类文章时务必注意将选项与原文的内容一一对应。
通常正确选项的表达就是原文的某句话,或者将原文某几句话进行精简压缩与结合。而干扰项则一般为原文某些概念上的偷换,如时态、语态、数量、程度等方面。因此考生在作答科技说明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题目选项与原文的对照,以及具体表述上的准确对应。
【例】(江苏2014A)
现在媒体对随机取样、样本代表性等概念倍加关注。这种关注导致许多人错误地认为,随机取样和代表性是所有学科做调查研究的必要条件,人体生物学研究因为很少使用随机的被试样本,许多研究成果都会受到批评。
但只要想一下其他学科的情况,就很容易理解这种想法的荒谬,化学家从没尝试过抽取化合物的随机样本,生物学家也不曾用细胞或组织的随机样本进行实验,这些研究结果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非学术研究都需要使用随机样本。因此,我们在此需要强调的重点是:随机取样和随机分配不是一回事。
随机分配和随机取样两个词里都包含“随机”,因此许多人以为它们所指是一回事。事实上,它们是非常不同的概念,唯一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采用了随机生成数字这一点。然而其目的却。
随机取样涉及的是如何选择被试进行研究。如前所述,并不是所有研究都要求随机取样,但当它成为必要条件时(例如在市场调查中),我们则需要用一种方法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这种方法要确保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中,被抽中的个体就成为之后调查研究中的被试。有一点非常重要,这种随机取样的调查研究既可能是相关研究,也可能是一个真实验,只有使用了随机分配的方式,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实验。
随机分配是真实验所必需的条件。实验人员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当每一名被试被分到实验组的机会和被分到控制组的机会相等时,则实现了随机分配。为了达到这一点,常会用到像掷硬币这样的随机化手段(更常用的是一种特殊的随机化数字表格)——因为它在给被试分组时没有任何偏向。
随机分配和随机取样不是一回事,牢记这一点的最好方法是弄清楚四种组合:非随机分配的非随机样本,随机分配的非随机样本,非随机分配的随机样本以及随机分配的随机样本。大部分实验没有使用随机样本,因为没有这个必要。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方便取得的样本。如果一个研究中使用了随机分配的方法,那么它就是一项真实验;如果没有使用,那么它是一项相关调查。许多使用随机取样的研究没有使用随机分配,那是因为它们只是调查性研究,旨在寻找关联。一些研究既使用了随机取样,又使用了随机分配,那么它们肯定是真实验。
11.根据文意,下列有关“随机取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市场调查中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B.学术研究有些需用该方法,有些则不需
C.媒体常常使用此方法,因而误导了大众
D.人体生物学研究很少采用这种方法
12.文章提到四种组合:
①非随机分配的非随机样本
②随机分配的非随机样本
③非随机分配的随机样本
④随机分配的随机样本
其中符合做“真实验”的是( )。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3.文章认为“随机分配”不同于“随机取样”的关键在于( )。
A.被试机会相等地被分在实验组或控制组
B.采用掷硬币或数字表格这样的随机方法
C.实验人员分配被试不附加任何外在条件
D.所做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求某种关联
14.填入文章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南辕北辙
B.泾渭分明
C.本末倒置
D.大相径庭
15.这篇文章主要强调的观点是( )。
A.随机分配和随机取样是不同的概念
B.科学研究与媒体调查的方法差别很大
C.“真实验”必须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
D.随机取样与科学研究并无很大关系
思路导学
第一步:阅读5道题目设问,根据题目设问中的关键词判断题型。
第二步:确定作答顺序。
第三步:阅读文段,判断作者的意图。
第四步:运用方法,确定选项。
[名师点评]
11.C。由文段句子“现在媒体对随机取样、样本代表性等概念倍加关注。这种关注导致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可以得出误导大众的是媒体对随机取样概念的关注,并不是对随机取样这一方法的使用,C项曲解文意。
12.C。“如果一个研究中使用了随机分配的方法,那么它就是一项真实验;如果没有使用,那么它是一项相关调查”说明使用了“随机分配”的实验就是真实验,选项中符合的有②④。因此,本题选C项。
13.A。由文章四、五段可知,随机取样只需确保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有同等机会被选中,而随机分配时,被试被分到实验组和控制组机会要相等。而“每一名被试被分到实验组的机会和被分到控制组的机会相等时,则实现了随机分配”,可见被试样本“被分到实验组的机会和被分到控制组的机会相等”才是“随机分配”不同于“随机取样”的关键,因此,A项正确。由第三段“它们是非常不同的概念,唯一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采用了随机生成数字这一点”可知,B项是二者的相同之处,排除。第四段,随机取样要“确保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中”,第五段,“每一名被试被分到实验组的机会和被分到控制组的机会相等时,则实现了随机分配”, C项是随机取样与随机分配两者都要具备的条件,排除。末段“如果一个研究中使用了随机分配的方法……旨在寻找关联”可知,研究目的是否“为了寻求某种关联”不足以对二者进行区分,排除D项。故正确答案为A。
14.D。“它们是非常不同的概念,唯一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采用了随机生成数字这一点。然而其目的却_______________ 。”然而表示一种转折关系,应与前面所说的“相似之处”相反。
“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本末倒置”指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细微末端、较不重要的事。“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只有“大相径庭”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D。
15.A。“因此,我们在此需要强调的重点是:随机取样和随机分配不是一回事。”因果关系结果后面是重点,后面的文段讲述随机取样是怎么回事,随机分配是怎么回事,补充说明前面观点“随机取样和随机分配不是一回事”。因此,本题选A。
考点2 人文社科类
所谓人文社科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文章,一般包括经济学、教育学、文化学、语言学、历史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文章。人文社科类文章的特点在于:文字理解难度较小,涉及的专业术语和专业词汇较少,考生对文章理解较为容易。考查内容主要体现在:对重点词语语境意义的理解,理解关键语句在文中的含义,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对作者观点及意图的归纳、总结、推断等。
人文社科类文章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文章,尤其是文章段落、具体语句甚至个别词汇的使用。这些都将成为命题的考点,体现在题目之中,因此可以说人文社科类的文章是“读时容易做时难”。
通常人文社科类题目难度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文社科类的文字量较科技说明类会有较大增幅,单位时间内对考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要求更高。
第二,人文社科类的题目及选项设置较科技说明类会更具难度,尤其是在选项设置上会存在一些强干扰项,其中包括对文段的误读理解、具体细节的偷换篡改、对作者文意表达的曲解、模棱两可的模糊表达,等等。
因此要求考生在作答人文社科类的文章阅读题时要更加注意对文章态度、观点内涵的整体把握,不要人为割裂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真正理解语句表达的内涵,才能做出快速正确的判断。
【例】(江苏2014B)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
爱丽丝·门罗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温格姆镇。父亲酷爱写作,母亲身为教师。生活在这样的书香门第,少女时代的门罗就萌生了成为小说家的梦想。
19岁那年,门罗还在安大略大学攻读新闻学学士学位时,这位天赋异禀的姑娘就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短片小说《影子的维度》,从此她的创作热情便一发不可收,直到婚后数年,门罗为人妻、为人母之后,仍时时沉浸于自己的文学世界之中。人们很难想象,一位少妇如何以柔弱的身躯,在小说、孩子、书店和琐碎的家务事之间繁忙地周旋。
每当门罗回忆起这段艰涩的时光,总忍不住叹息“真是绝望的赛跑”。万幸的是“良马终遇伯乐”,在加拿大广播公司文学节目制作人罗伯特·韦佛的推荐下,门罗的作品终于有机会被更多读者关注。而立之年,门罗的文学事业逐渐走向辉煌。1968年,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获得了加拿大文学界的最高荣誉——总督奖。评委会给她的评价是“每每读到爱丽丝·门罗的小说,便知生命中未曾想到之事”。为了完成这部集子,门罗用了整整20年。
门罗将目光流连于平凡人的生活,她笔下的人物性格如同大海一样——忧郁、冷漠、孤傲。无论是自叙还是他叙,叙述者总是形而上的、忧郁的,带着远离自己生活的讽刺态度,来描述人生的重大“坍塌时刻”。门罗擅长“打岔”,擅长用旁敲侧击的回旋笔法,为小说中的人物,也为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隙。“有呼吸的空隙,这是门罗短篇小说里最优美的一手。”
这种“空隙”不是逃避,也不是故弄玄虚。只要读过门罗的人生经历,便会体会到空隙中流露的恻隐之情。在经历了少女、人妻、人母,走向老年的过程中,门罗已经纯熟于这种处变不惊的节奏,以贴近女性心理的笔触叙述生命的无常,以及由此而来的身心重负。
思路导学
第一步:阅读5道题目设问,根据题目设问中的关键词判断题型。
第二步:确定作答顺序。
第三步:阅读文段,判断作者的意图。
第四步:运用方法,确定选项。
11.有关门罗第一篇短篇小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罗伯特·韦佛的介绍才得以公开出版
B.为门罗赢得了加拿大文学界的最高荣誉
C.是在自己家乡读大学本科时写作和发表的
D.小说以预知生命中即将发生的事件而著称
12.文中“真是绝望的赛跑”是指( )。
A.经历了少女、人妻、人母阶段的重重磨难
B.20年含辛茹苦不停歇写完《快乐影子舞》
C.常常在生命无常的感觉中挣扎
D.在小说写作和家庭主妇事务之间争分夺秒
13.从文中可以知道,爱丽丝·门罗出生于( )。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1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
A.门罗的父亲酷爱写作,母亲从事教育工作
B.“伯乐”的推荐为门罗带来加拿大最高文学奖
C.门罗处变不惊的叙事节奏源于她的生活阅历
D.门罗擅长以旁观者的视角表现人生的变故
15.根据文意,门罗小说中的“空隙”所流露的主要是( )。
A.超越现实的梦想
B.高深莫测的玄思
C.悲天悯人的情怀
D.虚怀若谷的胸襟
[名师点评]
11.C [解析]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A项应为“被更多读者关注”而不是“得以公开出版”。B项,是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赢得的荣誉,而不是第一篇小说。D项在文章中未提及,故选C。
12.D [解析]本题属于语句理解题。定位原文,“真是绝望的赛跑”指的是“在小说、孩子、书店和琐碎的家务事之间繁忙的周旋”,故选D。
13.A [解析]本题属于细节查找题,从第四段“而立之年,门罗的文学事业逐渐走向辉煌。1968年……总督奖”可知在1968年门罗应该在30岁以上,因此选A。
14.B [解析]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A项定位原文的第二段“父亲酷爱写作,母亲身为教师”; C项定位原文最后一句话“在经历了少女、人妻、人母,走向老年的过程中,门罗已经纯熟于这种处变不惊的节奏”; D项从第五段可以得出;而B项与原文不符,“伯乐”的推荐使得她的作品被更多读者关注,但获得加拿大文学界最高荣誉是在她而立之年,获奖来源于她不懈的努力。故选B。
15.C [解析]本题属于词语理解题。文章最后一段就是在解释“空隙”一词,通过“只要读过门罗的人生经历,便会体会到空隙中流露的恻隐之情”可知C项正确。
70分通关必做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5题。
网络时代巨大的信息量要求网络人际交流迅速快捷,此时,传统语言的表达已不足以将信息转变成最简洁的形式输入输出。于是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这种语言以轻松活泼、幽默风趣、戏谑调侃的面目出没于传统媒体,让人耳目一新。比如“美眉”指年轻漂亮的姑娘,“灌水”则指没有实际内容的聊天。
人们天生有一种追求新奇的心理,构成网络主体的年轻人尤其难以坚持使用传统语言固定完整的本义:汉语本身具有一字(词)多义、适用语境宽泛等特点,方便人们随意改造词语,或将英文字母和网络符号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新词表新义或新词表旧义的极富个性色彩的新词汇。同时,传统的、固定的现有语汇系统有时也缺少能准确表达网络概念的新词汇,于是吸纳一部分网络语言成为新词,如“猫”(modem)指调制解调器等,丰富了传统媒体的语言表达。
近年来,许多主流媒体都在互联网上开辟了自己的网站,并设立读者在线交流的论坛,网民(也是读者们)就各种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传统媒体因此也经常将一些有见地的发言经过编辑加工后发表,但来自网上的语言会或多或少地留下痕迹。由于网络人际交流匿名、隐匿的独特性,又由于网民主体是追求新潮和前卫的年轻人,因此网络语言会不可避免地偏离传统语言。如果网络语言仅是对规范的主流语言做适度的、局部的、非系统性的偏离,传统媒体对此会做出有选择的接受;但如果有些网络语言完全丧失语言的本来面目,将传统规范的语汇彻底变乱,其概念的意指和符指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比如那些数字加符号或字母的表达方式和让大多数人群完全不知所云的“去踩一下”等,恐怕就只能限于网上而且仅限于在“小众”之间的交流,很难登上传统媒体的大雅之堂。因此,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尽管有一个渗透的过程,但传统媒体对网络语言的吸收不会不分良莠地全盘接受,它有一个甄选、保留的过程。
一般来说,传统媒体注重对规范语言的继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而网络语言则强调对规范语言的偏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继承和偏离的相互交融会使一些精辟的网络语言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传统媒体,并在媒体的表达中与规范的主流语言并存。
1.根据本文,下列哪项不是网络语言盛行的主要原因?( )
A.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B.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
C.网络时代迅速快捷的交际要求
D.汉语字词的多义性
2.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文中提到的网络新词形成的方式?( )
A.新词表旧义
B.新词表新义
C.数字加符号
D.使用方言词
3.作者批评了以下哪种网络语言?( )
A.美眉
B.灌水
C.猫(modem)
D.去踩一下
4.作者预测未来的网络语言在媒体中会( )。
A.替代传统语言
B.与传统语言融合
C.与传统语言并存
D.逐渐走向消亡
5.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是( )。
A.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B.网络语言的优势与弊端
C.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的区别
D.迅速快捷的网络人际交流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6—10题。
从花粉到花生,让人类产生过敏变态反应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变态反应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变态反应”这一术语是儿科医生冯·皮尔凯和贝拉·锡克在20世纪首先提出的。几乎同一时期,“过敏症”使生理学家查尔士·里歇声名远播并荣膺1913年诺贝尔奖。此后多年,变态反应研究始终将过敏视为一种病态或障碍,极少有科学家探询究竟为何存在这种严重而有潜在危险的免疫反应,更不用说免疫系统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对貌似无害、却经常充当过敏原的物质作出反应。
20世纪60年代有关多细胞真核寄生物引发免疫反应的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如果受到蠕虫这种寄生虫的感染会导致高含量免疫球蛋白E的生成,而引起变态反应的正是这一抗体。从那时起,有种观点盛行不衰:在进化中,人体为抵御寄生虫,发生变态反应,但却把免疫反应的目标弄错了。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玛吉·普罗菲特在1991年对变态反应作出了一种非主流理论解释。她推测,在进化中,变态反应的形成是为了启动免疫系统,保护我们不受环境毒素(例如有毒的植物化学物质和毒液)的伤害。过敏原在多数人看来是无害的,但有很多事实上就是毒素。所以,与其把变态反应看成对蠕虫目标锁定有误的反应,倒不如视之为一种有益的反应,目的在于防御环境中的有毒物质。
虽然“毒素假设”至今仍不受生物医学界重视,但是其仍有一定合理性。首先,流鼻涕等过敏症状可以理解为身体力求摆脱过敏原的一种尝试,类似于食物和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引起类似的驱逐反应。其次,变态反应往往发生在接触毒素后的几秒钟或几分钟内,与需要一定时间方才显现的蠕虫感染相比,有一定差异。此外,患有过敏症的人常对过敏原变得极度敏感,环境中稍有微量便立即反应。考虑到对细菌和病毒的免疫反应都不能如此灵敏,对蠕虫表现得如此敏感就不是那么令人信服了。最后,充当过敏原的物质多种多样。“蠕虫假设”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么多的物质都能造成变态反应,但“毒素假设”却预料到这些过敏原可能共同具有一种造成伤害的能力。“毒素假设”也无法直接解释面对环境中哪怕是微乎其微的过敏原,肌体为什么有时候会作出如此严重的、潜在致死的过敏反应。
过敏症的多数患者会发现,变态反应可能有益的说法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但是,反应的好处可能类似于疼痛的好处:疼痛固然给人带来不快,但这种不快会帮助我们避开损害我们肌体的环境原,从而使我们更有幸存的可能。
6.关于变态反应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古以来一直受到重视
B.“过敏症”这一术语是由冯·皮尔凯提出的
C.最初将过敏视为对身体有害的变态反应
D.贝拉·锡克因在该领域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奖
7.第二段中的“这个问题”指的是( )。
A.变态反应的产生机制
B.人体过敏的反应类型
C.导致变态反应的基因
D.对人体损害最严重的过敏原
8.玛吉·普罗菲特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 )。
A.对引发过敏原的毒素进行了系统整理
B.将变态反应视为身体的一种有益反应
C.扩大了会导致变态反应的过敏原的范围
D.界定了导致变态反应的免疫系统的缺陷
9. “毒素假设”的缺陷在于无法解释( )。
A.一接触过敏原即发生变态反应
B.为何存在多种多样的过敏原
C.变态反应类似于驱逐反应
D.微量的过敏原会致死
10.这篇文章暗示我们( )。
A.变态反应并非对身体一无是处
B.“蠕虫假设”略胜“毒素假设”
C.有些过敏是可以主动避免的
D.过敏症的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A [解析]考查对文章细节信息的把握。B、D两项根据文章第二段的首句可得。C项根据文章第一段的首句可得。A项文中并未提及,故本题答案为A。
2. D [解析]考查对文章细节信息的把握。A、B两项从文章第二段中可得出;C项从文章第三段中可得出。D项“使用方言词”在文中并未提及。故本题答案为D。
3. D [解析]考查对文章细节信息的把握。在文章第三段的举例中,作者用“让大多数人群完全不知所云”“很难登上传统媒体的大雅之堂”等来形容网络语言“去踩一下”,可见作者对这样的网络语言是持批评态度的。故本题答案为D。
4. C [解析]考查对文章细节信息的把握。文章最后一句话明确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精辟的网络语言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传统媒体,并在媒体的表达中与规范的主流语言并存,可得C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C。
5.A [解析]考查对全文核心意思的理解及概括归纳。文章首先介绍了网络语言的产生原因及特点,随之论述了它的存在与传统媒体的关系,结尾预测了网络语言在未来对传统语言的影响,所以A项作为标题最合适。故本题答案为A。
6. C [解析]根据第一段中“此后多年,变态反应研究始终将过敏视为一种病态或障碍”一句可知,C项表述为该句的同义替换,表述正确。A项的“一直受到重视”在原文中没有体现,为无中生有,排除。根据第一段中“‘变态反应’这一术语是儿科医生冯·皮尔凯和贝拉·锡克在20世纪首次提出的”与“‘过敏症’使生理学家查尔士·里歇声名远播并荣膺1913年诺贝尔奖”两句可知,B、D两项表述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7. A [解析]根据“指代就近原则”, “这个问题”指代的是前文中提到的问题,即“免疫系统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对貌似无害、却经常充当过敏原的物质作出反应”。换言之,即变态反应的产生机制。故本题答案为A。
8. B [解析]根据文章第三段中“所以,与其把变态反应看成对蠕虫目标锁定有误的反应,倒不如视之为一种有益的反应,目的在于防御环境中的有毒物质”一句可知,玛吉·普罗菲特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变态反应视为身体的一种有益反应。故本题答案为B。
9. D [解析]根据文章第四段中“‘毒素假设’也无法直接解释面对环境中哪怕是微乎其微的过敏原,肌体为什么有时候会作出如此严重的、潜在致死的过敏反应”一句可知,“毒素假设”无法解释微量的过敏原会致死这一问题。故本题答案为D。
10.A [解析]文章前四段介绍了对于变态反应的研究历程以及不同观点理论,并重点介绍了“毒素假设”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变态反应视为一种有益反应,最后一段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是”引出文章重点,即“反应的好处可能类似于疼痛的好处:疼痛固然给人带来不快,但这种不快会帮助我们避开损害我们肌体的环境原,从而使我们更有幸存的可能”。可见作者意在暗示我们,变态反应并非对身体一无是处,它对人的身体还是有一些好处的。因此,本题答案为A。
80分专项疯狂练习
*下载“考试通”APP,进入“我的”空间,拿起手机“扫一扫”,海量题库等你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