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2016最新版)
- 华图教育
- 22字
- 2024-12-22 20:20:05
第二章 中国现代史
★学习目标
中国现代史的内容主要讲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
备考时,考生要详细了解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如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大改造等,深入把握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及其重要影响,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烂熟于心,争取在做题时分分到手。
★学前导图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9月,人民政协一届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一致通过了《共同纲领》,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准备。《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性质和施政方针,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
二、巩固政权的措施
1.土地改革
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意义: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此被彻底摧毁,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2.抗美援朝
1950年6月,朝鲜爆发内战,美国公然武装干涉朝鲜内政,组织一支所谓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19日隐蔽入朝,迫使美韩于1953年7月与中朝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
三、过渡时期
1.总路线
一化三改: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提出,指明了我国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任务、途径和步骤,它的实质是改变生产关系,解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
2.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3.第一部宪法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它明确规定了我国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以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民族区域自治和外交原则,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
4.三大改造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行逐步过渡的方式和典型示范、自愿互利、国家帮助的原则,过渡方式为:互助组—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小组、供销生产合作社、生产合作社三种形式。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三种形式,逐步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阶段到来之际,围绕着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路子这个战略课题,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果的探索。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对苏联经验必须加以分析,不能盲目照抄照搬
在我党的历史上,以遵义会议为标志,实际上已开始了独自探路的历程。1956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分别论述了十个方面的重要关系,郑重地提出了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2.正确分析和回应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党的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在经济建设上提出了一些正确的方针和观点
针对1955年底之后建设事业中一度出现的只求“多快”而忽视“好省”的急躁冒进偏差,1956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刘少奇主持下,确认了此前中央会议在讨论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报告稿时所提出的一条重要方针,即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4.在经济体制方面作出了一些非高度计划化的设想或尝试,指出了正确方向
陈云在八大的发言中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在工商业经营、生产计划和市场方面分别实行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为主体,同时以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为补充(“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这实际上蕴含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重要思想,成为后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政策的先导。
5.在对社会矛盾问题的认识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和两类矛盾的学说
经过对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的矛盾问题的酝酿和思考,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创造性地得出社会主义还存在着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尤其要紧扣国家政治生活的总题目,学会用新的工作方法正确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6.在国家政治生活上提出了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若干意见和方针
党的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家民主生活,改进国家工作,反对官僚主义,建立完备的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继续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确立了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勾画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
7.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提出了一些重要论断和方针
1956年1月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代表党中央宣布:知识分子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明确,并把他们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依靠力量,这是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性、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前提条件,奠定了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知识分子正确政策的基础。
考点:中共八大会议内容
【真题链接——单选】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是( )。
A.努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B.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
C.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答案】C
视频解析
【名师点评】中共八大在总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一、历史的转折
1.真理标准大讨论
(1)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十一届三中全会
视频讲解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二、改革开放
1.改革
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户农民立下了一份实行包干到户的契约,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和标志。包干到户这种适合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经营方式,得到各地农民的纷纷响应。党的十二大以后,农村改革全面开展。1991年11月25日至29日举行的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
2.开放
开放顺序: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喀什。
(2)沿海经济开放区: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十二大
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式确立。报告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领域的基本任务,确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
2.十三大
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经济建设(核心);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改革开放(强国之路)。
3.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初)
(1)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核心),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坚持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4)计划、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社会性质无关。(5)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最终成熟和形成。
4.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一国两制
1.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主张采取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1979年邓小平同志出访美国时表示:“只要台湾和大陆统一,我们将尊重台湾的生活方式和现行制度。”首次表达了一国两制的思想。
2.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对关于恢复香港主权问题,明确提出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法解决。
3.1984年第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一国两制”作为基本国策。
4.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第四节 新中国的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二、国际地位的提高
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以及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巨大胜利,是中国外交工作一次重大突破,是国际反华势力阻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图谋的彻底破产。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它既是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又标志着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还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建交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束了长期的对峙,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
(2)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
(3)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4)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