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准备充分才不会令听众失望(2)
- 卡耐基魅力口才与沟通艺术
- 卡耐基
- 3397字
- 2015-12-09 17:19:05
为什么在这里他特别强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演讲的素材,尤其是对于刚刚开始踏上演讲台的人。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在进行演讲时,难免还是会有紧张、恐惧的情绪存在,可能会存在忘词、磕巴的现象。观众可能因为你是一个新手,而对你没有什么兴趣。所以当这个时候,你还在重复别人的素材、选题,那么你是很难说出自己的特色的。
而拿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演讲的素材就不一样了,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以你的故事不可复制,你的亲身经历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你对于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肯定比任何人都更有发言权,也更明白其中的细节,所以你讲起来的时候,也必然会更加的细致、形象,扣人心弦。我的这些话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经过数据调查得出来的。我们做了一个听众喜爱的演讲题目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最为观众喜爱的题目都是从演讲者的个人经历演化而来的。
通常我鼓励大家在演讲时多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素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亲身经历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比如说,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和家人的相处时光,童年时的友情,校园的纯真爱情等等,这些都是大多数人必会经历的,所以如果你的演讲涉及这些内容,你讲述了你在这些阶段中所遇到的烦恼也好,快乐也好,观众很容易就能从中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那么这个时候,你给出的建议、观点,便非常容易直达人心,被大家所接受。
我的训练班上的一个学员的例子可能能够给你一些启示。这位学员在训练班上向我们大家讲述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事情。事情是关于他如何从翻覆的小船上企图游到岸边的经过。他讲得非常细致入微,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然后他的所有的尝试都是多么的错误和无力,最后当他给出建议,那就是留在原地,等待救援时,听者都十分赞同,表示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事件,一定会像他建议的那样去做。
这位学员的演讲无疑是成功的,因为他的观点成功的到达了听者的心里,原因便在于他那亲身经历过后的发自肺腑的忠告。
不要说你没有这么惊心动魄的经历,那是你根本没有去好好回忆你的经历。人的一生,不知道要遇到多少的事情,见过多少的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独特的故事性,可能是一次游乐场之行,可能是一次汽车之旅,都会给你的人生带来一些启发。这些就都可以作为你的演讲素材,与人分享你的启发,人们更乐意听,人们更容易接受。
每个人都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从发现自己出发,讲你亲身经历的故事,你的演讲必定会吸引更多的人,你的观点必定会被更多的人认同,演讲也就变得容易起来。
4.令听众产生共鸣的方法
演讲的目的,不在于你能够在众人面前展示有了一次展示你的美丽的机会,而在于你所演讲的内容,所提出来的观点、建议,被观众认同了,接受了。那么,如何让观众喜欢聆听你的演讲,认同、接受你的观点?想办法让你的演讲内容引起观众的共鸣会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为什么我们在演讲的过程中需要使观众产生共鸣呢?因为,对于演讲者来说,什么时候让听者融入到你演讲的环境中去是非常重要的。越想让别人接受你的思想,你就是越要脱颖而出,让别人跟着你的思维走。墨守成规地走老路,当然会比较轻松简单,但是这样千篇一律的方法,并不能保证大多数人会买账。
我们在演讲的过程中所传达的信息本身是没有任何感情上的冲击力的,听者很少会因为你讲了一堆逻辑关系就会听从了你的意见,然后付诸行动。所以,为了增强说服力,在你演讲的过程中,必须要想方设法攻打人们内心那最脆弱的欲望和固执,攻下这块堡垒。因此,就不能单纯地使用事实这把剑,还需要更强大的武器来刺痛人们的心灵,那就是人们的情感。事实枯燥乏味,没有人情味,真正好的演讲是不会忘记了情感上的联系的。伟大的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想要说服他人,必须做到‘理解情感’,也就是能够描绘情感特征和肌理,知道其产生的原因及刺激方法。”情感是人们最后的堡垒,一旦你能攻破它,那么你的演讲就成功了。
既然让听众产生共鸣是一件如此重要的事情,那么究竟在演讲的过程中如何才能让人产生共鸣呢?当然,这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技能。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演讲是由三种因素构成的:演讲者、讲词的内容、听众。演讲者的工作就是使自己的讲词和听众之间产生关联,这样演讲者才和听众之间发生了联系,建立了关系。讲演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一点,我们在之前的章节中已经说过了,要达到演讲的成功还需要的就是让听众产生共鸣。何为共鸣?就是要让听众觉得你所说的话对于他们来说非常的重要。因此,你的演讲内容必须和听众息息相关,你的演讲热情必须感染到每一个人。成功的雄辩家们,他们深谙此道,无论你说什么,怎么说,煽动起听众的情绪,那就成功了。因此,高明的演说家总是能够使得他的听众体会到他的感觉,认同他的观点,然后去实践他的观点。他们明白,演讲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应该从听众出发,为听众服务。
让听者产生共鸣这一点,我也是在教学很久之后才明白的道理。这之前,我也尝过犯错的滋味。在以前的教学生涯中,我一度以为只要依赖教科书上的金科玉律来教授演讲的技巧就可以了,但是事实给了我一巴掌。
我清晰地记得我所上的第一节演讲课,当时,我怀着紧张的心情坐在教室里,等待着老师为我打开演讲的大门。当时,老师先是从形体方面教我们,他告诉我们要将双臂轻垂于身体两侧,手掌朝后,手指略微曲起,大拇指轻触大腿。他训练我把手臂举起,画出优美的弧线,好让手腕优雅地活动。接着再将食指张开,然后是中指,最后是小指。当这套教学结束后,老师又让我们把手臂弯成一定的弧度,慢慢地放置在腿的两侧。这一丝不苟的形体学习,优雅而又迷人,但是当我认真地做着这些动作的时候,就根本无法专心地进行演讲了。因为这些动作刻意、呆板、僵硬,没有诚意,不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听众根本不会觉得你的这些动作和他有什么关系,所以你的演讲内容,也不会打动他们。
后来,我在我的教学中坚决杜绝这样的教学模式。想让自己的演讲打动听众,使听众产生共鸣,不妨试一试在演讲的过程中借鉴神话故事和电影情节。如果说演讲是用来传递信息的,那么故事则在于让人产生一种体验。如果你能将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就像做一个蛋糕一样,一层事实,一层故事情节,那么听众就会在你层次分明的演讲中徜徉。而且这样混合的演讲更容易帮助听众理解、消化你所演讲的内容。
想要达到与听众产生共鸣的效果,还可以在你的脑海中,将听众想象成是穿戴着超人徽章的彩色长筒袜、紧身衣,帮你实现伟大理想的英雄人物。准备演说的时候,心中一定要装着听众,就好像听众是你的情人一般,而演讲就是一次情书的朗读。听众是你倾诉的对象,是你的焦点。
想要更加有的放矢的进行演说,那就需要将你的听众细分化。将大规模的观众细化为若干个子群体,可以是按照年龄,也可以是按照性别、职业、地理区域等等,因为不同属性的群体,他们的兴趣、爱好存在着不同,而有着相同属性的人在某些方面是有着共性的,这就为你的演讲提供了基础。你可以针对性的找准听众群的兴趣爱好,然后让自己的演讲内容直捣黄龙,这样便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演讲,通俗的来说,就是一对多的交流与沟通,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多的应该是心灵、情感上的沟通,也只有情感才最有力量,因为人,始终是感情动物。真诚的演讲,自然流露的感情,都会给你的演讲带来人情味,都会深深抓住听者的心。一旦听众的感情堡垒,被你攻破,那么你的演讲就会深深地在他们的心上留下印记,情感上他们认同了你之后,便会在行动上听从你的建议。这便就达到了演讲的目的。
5.精彩的演讲源于深入的思考
一场精彩的演讲,不仅仅在于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更重要的是你的演讲内容是真的有内容的演讲。演讲的目的,是要把你的想法、观点传达出去,让更多的人接受你的想法、观点。而要让更多的人接受你的想法,那首先你的想法、立论就必须是有深度、有内涵的。所以,让自己的演讲充满了自己深入的思考,更容易让大家认同你的观点,达到你演讲的目的。
深入的思考,对于演讲来说,非常重要,同时又非常的困难。想要做一次深挖事实的演讲,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很快就能够完成的事情。如果,演讲只是就一个事情,或者是事物做比较浅层次、表面化的演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可是这样的演讲,就比较会让听众当时听得不亦乐乎,但是一旦演讲结束,当人们去忙他们的其他的事情的时候,你的演讲就会很快消失在他们的记忆里。而拥有深入思考的演讲,往往会正中听众的心灵,给他们留下非常深的记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