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对待生命的态度(1)

生与死只是一种状态、一个过程,我们需要坦然地面对生命中的生与死。死亡是人生里必不可少的过程,是大自然赋予万物的一种自然规律,我们无须紧张和害怕,只要把它当作是对生命的总结就可以了。不要被一些挫折和苦难吓倒,它们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些小插曲,经历了这些插曲,生命才会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随着时间的消逝,我们的生命也在逐渐地缩短,同样,会有人不断地新生,也会有人不断地老去,周围人在来来往往中不断地进行着生命的新陈代谢。或许有一天,你会惊惧地发现:“噢,原来熟悉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

如何让生命更有价值

人生的价值,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俄国著名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

我们的一生都在虚无缥缈中度过,生也是这样,死也是这样。既然上帝赋予我们生命,那就让我们好好把握吧!把自己的生命当作珍宝来对待,无论悲伤,还是快乐,都努力活出色彩和层次。

在无形中体会着人生的苦与乐、伤与爱,迎接每一天的太阳时,懂得这又是新的一天,这就是耶鲁人的生命观。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在这有限的生命里,每个人所体现的价值却千差万别,或轻如鸿毛,或重如泰山。事实上,我们的一生是否过得有意义,是否有价值,主要取决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以及认识。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对待事物的看法也不一样。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都只是普通又平凡的人,但是不能因为平凡就否定自己生命的价值。

在耶鲁大学公开课中,教授曾和学生们深入探讨了生与死的问题。雪莱·卡根教授认为生命自身并没有价值,但是生命的内容却极具价值。我们的生命价值在生活的过程中得到体现,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需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平凡之中也能彰显出伟大之处。

纵观万物,生命唯其珍贵,因为没有了生命做载体,一切都无从谈起。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在这仅有的生命中,我们要学会珍惜。生命将会在什么时间与地点终结,谁也无法预料。它其实只是一个如烟花般转瞬即逝的过程,短暂到我们还没来得及体验,就已经消逝在了光彩之中。珍惜这短暂的时光,让自己的光彩绽放得更加美丽。

一个孤儿经常悲观地问院长一个问题:“像我这样刚出生就被抛弃的孩子,活着究竟还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没有说话,而是笑着交给他一块石头,然后对男孩说:“明天你可以拿着我给你的这块石头去卖,但是你要记住一点,假如有人要买,不论他给你多少钱,你都不能卖。”

第二天,小男孩去了市场。他蹲坐在市场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上,面前放着那仅有的一块石头。很多人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小男孩,还有他的石头,有些感兴趣的人不惜出高价要买这块石头,可是小男孩谨记着院长的嘱咐,无论买家出多高的价钱,他都不卖。

回到孤儿院,男孩兴奋地告诉院长一天的所见所闻。院长听过之后,让他明天拿着石头去黄金市场上卖,还是不能卖出去。

小男孩很听话,按照院长的吩咐去了黄金市场。到了那里之后,依然围观了很多人,竟然有人愿意出比昨日高10倍的价钱买这块石头。晚上,小男孩兴高采烈地告诉了院长这件事。

最后,院长让他拿着石头去宝石市场。在宝石市场,小男孩无论怎么都不肯卖的石头竟然渐渐被传为是“稀世珍宝”。

小男孩以为院长交给他的真的是一块宝石,于是他欣喜地说:“院长,这块宝石真的很棒,竟然有这么高的价值。”院长语重心长地说:“其实我给你的这块石头仅仅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可是,在不同的环境下,它的价值就不一样。在土里,它是一块无人知晓的石头,在你手里,它是一块‘稀世珍宝’,因为你把它当作了宝贝,它就真的是一块宝贝。其实生命跟这石头是一样的,若是你自己懂得珍惜它,那它就能展现出更高的价值。只有你自己看重自己,别人才会看重你,你的生命才会有意义。”

人生就像这块石头,只有你重视它的存在时,才会将它的价值最大化。桑叶在聪明人的眼中可以成为丝绸,黏土经过人们的智慧可以变成堡垒,柏树经过塑造变成令人神往的殿堂,羊毛经过加工会变成温暖的大衣,它们的价值在经过了一个过程之后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把自己放在越合适的地方,生命的价值也就越高。

人生之旅也不过是短短几十年,我们没有能力延长它,却可以拓展它的宽度,加深它的厚度。有些人的一生一直处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中,只为最后那一次的闪亮。

课堂笔记

生命的价值不复杂,很简单,过好自己的每一天,给我们的生命以最美好的诠释,不退缩,不放弃,言简意赅,却含义深远。

自杀是毫无意义的行为

人生只有一次,所以要非常小心,谨慎对待生命,也谨慎对待人生的蓝图计划。

——耶鲁大学教授 雪莱·卡根

自杀,只在一念之间,它表现得比较明显,其中既有理性原则,又牵涉到日常道德原则。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日渐剧烈,人们的生活脚步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有部分人因受不了生活或工作的压力而选择了轻生。生命是自己的,我们固然有权掌控自己的生命,可是人生在世,只因一点小挫折就放弃自己仅有的一次生命,的确不是明智的选择。

“生活中还有什么让我感觉有意义的事?你知道吗?”史密斯焦躁地对着她的心理医生说,顿了顿声音,接着又开始了她的絮叨,“如今我每天的生活千篇一律,一点变化都没有,旁边还总是有那么一些说长道短的老女人。朋友一个比一个忙,定期的见面也仅仅是吃顿饭而已,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纯洁感情,一个个只会吹嘘自己,从来都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在家里整日为了柴米油盐而烦恼,也已然没有了新婚燕尔时的甜蜜与激情……”史密斯不知说了多久,才觉得口渴。

医生一次又一次地劝慰她,史密斯都能驳回:“我也知道我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可是我怎么都控制不了自己的心,总会不自觉地就想到这个方面。”史密斯脸上露出了无可奈何的神色,“每天都睡不着,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不只一次有过自杀的念头。”

史密斯还很年轻,是一家广告公司的策划员,两年前得了轻微的抑郁症,之后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已经痊愈。可现在她总觉得生活无味,甚至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从车窗外看到别的人都能够舒适地坐在自己的私家车里,史密斯埋怨自己为什么这么差劲,连一辆车都买不起。假如再遇到一个态度恶劣的公交车售票员,史密斯会觉得自己生不如死。

就是在这样无数个自我否定的暗示中,史密斯成了一个“抑郁者”。在她看来,生活过于惨淡,幸福可望不可及。

当一个人对生活的恐惧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他就很有可能终了自己的一生,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极度抑郁的人往往是最容易选择自杀的,对他们而言,精神上的痛苦远比身体上的痛苦来得更猛烈,这些人对身体痛苦的蔑视尤其明显。任何企图驾驭他们情感的努力都是徒劳,就他们自己而言,也没有让别人做这种努力的要求。一旦他们的身边没有人守护,就会毫不犹豫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值得关注的是,有自杀倾向的年龄层正在迅速下降,来自学习以及家庭的压力,让青少年幼小的心灵承受不了,最终选择用死来逃避一切。

曾经在某所高中里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临近高考了,每一个同学都在做最后的努力。此时一次模拟考试刚结束,班主任把成绩当堂公布了出来。小林得到了有史以来最差劲的成绩,班主任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小林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且稍微体罚了一下,希望他以后能够记住这次教训。

当着同学的面被老师这样对待,让小林觉得颜面无存,以后在同学们面前总觉得抬不起头来,性格也越来越内向,平时在班里更是不苟言笑,学习成绩逐渐地下降,老师留给他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始终都不能释怀。

终于,在临近高考的前一天晚上,他害怕极了,怕这次决定他人生命运的考试也像上次的模拟考试那样。他选择了轻生,从教学楼6楼跳了下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名高中生的遭遇在每个国家中其实都会出现,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叛逆时期,他们的思维并不成熟,思考方式也存在缺陷,却又开始懂得了思考人生和生活现状。若是一味打击他们,只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伤害他们的自尊。

自杀对周围的人,也能产生异乎寻常的深远影响。对于那些处于真正痛苦之中的人们而言,是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还是顽强地活下去?有部分人选择了安乐死,认为这种方法能够减轻自己的痛苦,也为家人减轻了负担。但这种方法并没有得到法律的认可,在英国法律上协助自杀是刑事犯罪行为。而耶鲁大学哲学系的教授认同安乐死这种方式,在他们看来,在病人病情严重恶化以后,由他人执行自杀才是最合适的;当自己还能够进行这件事的时候,证明他还可以继续享受人生,所以此时自杀是不明智的。

“我是真的想死。每一秒钟我都在经受着来自身体以及心灵上的煎熬,我受够了。每一个小动作都有可能导致骨头断裂,这样又怎么能实现我的那些梦想?我的生活真的好累,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我。”

琳·吉尔德戴尔14岁时患上了一种医学上至今也无法治愈的疑难病症——慢性疲劳综合征。重症时会常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这段话是在她31岁选择离开人世时写给好友的留言。

她的妈妈说:“没有任何事情比眼睁睁地看着我的女儿离开这个世界更让我心碎的了。”

17年以来,吉尔德戴尔夫人一直守候在女儿病榻边,看着女儿整日被病痛折磨着,那天她终于做了决定,不再鼓励女儿继续坚持,而是帮助她解脱,因为她知道女儿的内心正在经受着怎样的苦痛。

吉尔德戴尔夫人帮助女儿注射下两针管的吗啡。为了让女儿不那么痛苦,吉尔德戴尔夫人把止痛药研磨成粉末让女儿喝下去,然后在她的静脉血管里打下了三针管空气。

她的决定令自己心痛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她回忆说,假如再让她选择,她依然会这么做。

“安乐死”如今并没有得到社会大部分人的认可,它与社会大众所持有的道德相悖,是一个有关生命伦理和家庭伦理的大问题。

无论怎样,自杀始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这个话题不会随着时光的变幻而有所变化。固然,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的生存状态的权利,但是我们也要明白一个道理: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一个人的生命低人一等,也没有一个生命存在不被尊重的理由。我们生存于时间,自有其特有的意义,任何人无权剥夺。苦难和挫折不应成为我们逃避的借口,相反,它们极有可能是命运对我们的磨炼。

课堂笔记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困难和心结,有些人承受力差一些,选择了逃避,甚至选择了死亡;有些人坚强一些,选择了面对,甚至迎难而上。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面对人生中的不如意,勇敢地去面对,不要让自己的生命在荒谬中结束,既是义务,更是责任。自杀不仅让自己失去了生命,也让家人、朋友以及所有关心自己的人心痛。

拥有灵魂才会拥有永生的可能

物质上的不足是容易弥补的,而灵魂的贫穷则无法补救。

——法国人文主义作家、思想家 蒙田

肉体可以毁灭,但灵魂却会永生。这句带着宗教意味的话很深刻,也很准确,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往往具有伟大的力量。

耶鲁大学的教学气氛不允许呆板和沉闷,学生总是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好奇,他们虽然个性不一,却洋溢着相同的活力,自由和独特的灵魂是他们一直锲而不舍追求的东西。

一位诗人讲述了一件他小时候经历的事。

那时,诗人还是一个小男孩,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父亲和他一起到奥德赛的铁匠铺去,把需要修理的农具留在那里后,便到集市上闲逛去了。等他们回来时,农具都已经修好。奥德赛虽然已经年迈,但他的技艺仍然精湛无比,经他修理的锄头几乎和新的一模一样。父亲非常满意,爽快地掏出一枚银币递给奥德赛。

“不用了,”老人笑着说,“这一类小活我向来不收费的。”

但父亲坚持要付给老人维修费。

“就算我能活1000年,”诗人感慨道,“我也绝对忘不了老铁匠的那句回答,我敢保证,那是世界上最感人的一句话。”

“年轻人,”老铁匠告诉父亲,“你难道就不能让一位老人,偶尔舒展一下他的灵魂?”

灵魂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唯一一片清净之地,无论遭遇到什么,我们都可以在这片清净地找到安慰。对老铁匠来说,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帮助别人,他的灵魂就得到了满足,心情会变得愉悦,任何金钱的交易都会污染灵魂的纯净。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灵魂同样是我们自己可以掌控的,受到腐蚀的灵魂感受不到爱和快乐,纯洁高尚的灵魂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印度北部有两个紧挨的村落,其中一个曾经经常发生夜间入室盗窃案,许多村民的财物在深夜总是会被蒙面劫匪席卷而去,主人稍稍反抗,就会被劫匪用刀刺死,而邻近的村子却从未有过这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