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韵伯曰。“滑石能上清水源。下通水道。从小便而泄。炙甘草禀草中冲和之性。调和内外。止渴生津。用以为佐。保元气而泻虚火。则五脏自和矣。”又据原文谓“如发表,用豆豉、葱头煎汤调服”者。因葱白、豆豉即古方之葱豉汤。为治新邪初感引动伏热之要剂。是以张路玉谓“本方药味虽轻。功效最着。凡虚人风热伏气发温。及产后感冒。
靡不随手获效”也。
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二方见前)
第二十一·黄心舌
舌有黄心色者。必初白苔而变黄色也。皆表而传里。热已入胃。宜急下之。若下迟必变黑色为恶症。为恶亢害鬼贼。
邪气深也。不治。宜用调胃承气汤下之。
黄心舌伤寒由表入里。舌苔必然先白后黄。及至纯黄无白。邪已离表入里。即仲景所云“胃家实”也。因舌中属胃。凡肠中有燥矢。舌心必然黄燥、或黄浓焦老。中心裂纹起刺。腹中硬满胀痛。急用调胃承气汤下之。否则由黄转黑而燥。大便秘结。犹可以承气下之。如若失治。舌变枯黑燥裂。坚敛焦刺。乃是肾津胃液俱竭。情势危险。是属不治之症矣。倘如不忍坐视。惟以大剂滋液清热之品。希冀万一而已。原文所谓“宜用调胃承气汤”之句。应在“宜急下之”之下。非在“不治”之下。古书文法。类多如是。不独此条为然也。
调胃承气汤(见前方)
第二十二·左边白苔舌
舌左有白苔而自汗出者。不可下。宜白虎汤加人参三钱服之。
左边白苔舌舌左边主胃。故白色在左。其苔必燥。而自汗出。则为胃热炽盛。是以治法宗仲景《伤寒论》“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之例。盖以汗出过多。恐伤阳明之液。故用白虎加人参。急救胃液而滋阳明之燥也。
白虎汤(方见前)
第二十三·右边白滑舌
舌右有白苔滑。病在肌肉。为邪在半里半表。必往来寒热。宜小柴胡汤和解之。
右边白滑舌凡风寒之入。由皮毛而腠理。为阳明少阳之界。作表症看。非邪已入阳明之里。而复传于少阳也。如外证身热微寒。或往来寒热。舌苔中白边红、或根白尖红。脉象弦滑者。此邪在于肌肉腠理之间,阳明少阳之界。治宜解肌为主。以取肌表之汗。则寒热自退。因少阳在太阳阳明之间。是以少阳之症。有兼太阳者。有兼阳明者。兹以阳明兼少阳为病。舌右白滑而往来寒热。治法宗仲景《伤寒论》“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 然汗出而解也”之意。故用小柴胡汤治之。俾上焦之痰饮化而津液行。胃气一和。
然汗出。则寒热自解矣。
第二十四·左边白滑舌
舌左见白苔滑者。此脏结之证。邪并入脏。难治。
左边白滑舌脏结之证。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而入阴筋。外证无往来寒热。初时病从表入。因医者下之太早。邪气久伏不发而成。《伤寒论》云。“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名曰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又曰。“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又曰。“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但脏结可分为三种。如新陈之邪。互相交结而不解。痞连脐旁者。脾脏结也。痛引少腹者。肾脏结也。自胁入阴筋者。肝脏结也。若三阴之脏俱结。则其人必主死矣。今白滑之色。
见于舌之左根。可知其痛在于脐之左旁。此时汗之无益。下之无效。故为难治之症也。
第二十五·中黄边白舌
舌见四围白而中黄者。必作烦渴呕吐之症。兼有表者。五苓散、益元散兼服。须待黄尽。方可下也。
中黄边白舌表邪未罢。将欲化热。则舌见边白中黄。其苔必然粘腻。因为水停胸中而津不升。则作烦渴,甚则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矣。治宜用五苓散以发汗。则膀胱之气化而津液生。呕渴自止。盖以膀胱化水下出为小便。化气外出于皮毛。皮毛又为肺所主。故兼用益元散清肺利湿以助之,原文所谓“须待黄尽”,是待舌苔纯黄而言。倘如舌变纯黄而浓燥者。方可用攻下之剂。惟在呕吐之时。如能兼用泻心汤法则奏效尤速也。
五苓散 益元散(二方见前)
第二十六·黄苔黑点舌
舌见黄色而有黑点者。邪遍六腑。将入五脏也。服调胃承气汤下之。次进和解散。十救四五也。
黄苔黑点舌黄苔主里。如见黑点芒刺。必是老黄焦燥,外证必有口渴身热。谵语便闭。此系胃中热极。将由腑而入脏。
急宜调胃承气汤。以清热邪而保胃液。得能黄苔稍退。热势已减。而后再进和解散也。惟和解散中之药性。过于辛温升散。在愚见不如用凉膈散为稳。
调胃承气汤(方见前)和解散陈皮(一钱) 浓朴(姜制一钱) 本 桔梗(各五分) 甘草(炙五分) 苍术(三钱)上 咀。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去渣。不拘时服。
此方即平胃散加 本、桔梗也。取苍术之苦甘。长于发汗而燥湿。浓朴苦温。能散湿满而平胃。因湿之不行。
由于气滞。故佐陈皮以理气。甘先入脾。故使甘草以补脾。名曰平胃者。先贤谓“培卑监之土而使平”也。今加以 本之辛温上达。能祛风邪而行湿。桔梗苦辛上行。能载诸药以上浮。由是观之。则此方为祛风行湿理气健脾之剂也。
第二十七·根黄尖白舌
舌见根黄尖白者。表少里多。宜天水散一服。凉膈散二服。合而服之。脉弦者。防风通圣散主之。
根黄尖白舌舌根属下脘。舌尖属上脘。此舌根黄尖白。病系外寒里热。即世俗所谓寒邪包火之症。或表邪入里。已成表少里多之候。外证必热多寒少。故用凉膈散合天水散。以通水道而清膈热。如若脉弦。此是邪尚在表。故用防风通圣散。以解风热之邪也。亦有根黄尖白。不甚干燥。短缩不能伸出自如者,痰挟宿食之证也。宜用下法以治之。
天水散 凉膈散(二方见前)防风通圣散(从名医方论新补)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 麻黄 连翘 芒硝(各半两) 石膏 黄芩 桔梗(各一两) 滑石(三两) 甘草(三两) 荆芥 白术 栀子(各二钱半) 生姜(三片)每服三钱。
吴琨曰。防风、麻黄,解表药也。风热之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药也。风热之在巅顶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黄、芒硝。通利药也。风热之在肠胃者得之,由后而泄。滑石、栀子、水道药也。风热之在决渎者得之。由溺而泄。风淫于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药也。而连翘、黄芩又所以祛诸经之游火。风之为患。
肝木主之。川芎、归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术。所以和胃气而健脾。刘守真氏长于治火。此方之旨,详且悉哉。
第二十八·纯黄隔瓣舌
舌见黄而涩。有隔瓣者。热已入胃。邪毒深矣。心火烦渴。急宜大承气汤下。若身发黄者。用茵陈蒿汤。下血。用抵当汤。水在胁内。十枣汤。结胸甚者。大陷胸汤。痞用大黄泻心汤。
纯黄隔瓣舌黄苔起瓣。系是脏腑实热已极。或因温暑热邪。灼烁胃液。或因温燥之药。误投劫津。致热毒熏蒸而现此舌。外证必大热、大渴。面赤、唇红。甚则谵语、神昏。治宜大承气汤。以急下而救液。至于发黄之证。有湿热与蓄血之异。如阳明热胜挟湿而发黄者。外证遍身无汗。但头汗出而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此系热不得越。郁蒸为黄也。治宜茵陈蒿汤。苦寒通泄。使内瘀之热下趋。则黄从大便而解。如发黄而小便清利。或大便反易。脉象沉细而结。此是蓄血之发黄也。治宜抵当汤。以消瘀而退黄。更有悬饮之病。脉象沉弦而细。因其水饮。凝结,悬于胸胁之间。以致咳引内痛。照此证状。不得误认为结胸。治宜十枣汤。直达病所。使水饮下趋而无结痛之患。又有结胸之症。因病初在太阳。
医者失表而误下之。则邪热入里与内蓄之水饮结于胸中。脉象沉紧。心下痛而按之石硬。此系热实而致结胸。治宜大陷胸汤。使其软坚破积而导去热邪。夫病在于阳而反下之,热入而为结胸,既已述其病状与治法,然亦有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而作痞者。不可不知也。但痞与结胸。同为硬满之症。当以痛与不痛而辨明之。如满而硬痛。是谓结胸。满而不痛。是谓痞满。凡治伤寒。大下之后而复汗之。则正虚邪入。心下成痞。外证如有恶寒、身热。先宜治以解表之剂。待其表解之后。再进大黄泻心汤。以攻痞而涤热。此言舌苔纯黄起瓣。固宜大承气汤之峻下。然须详审病证。仔细诊察。
否则如发黄有湿热与蓄血之别。又有悬饮与结胸之辨。倘若误用承气。更有结胸与痞满之变也。
大承气汤浓朴(姜制三钱) 枳实(麸炒二钱) 大黄(二钱) 芒硝(二钱)每服一两。水一钟半。先煎枳实。候热,方入大黄。再煎数沸。入芒硝。煎三五沸。去渣热服。
大承气汤之功用。取其急下之义。如阳明证之谵语、潮热。及二阳并病以致潮热。或阳明下后。心中懊而烦。腹满痛。本有宿食。又如少阴证之口燥、舌干。或自利清水。色纯青等证。皆因胃中热极而燥矢为患,故用大黄之苦寒。涤腐秽而清热毒。芒硝苦咸而化燥矢。又有枳朴以消留滞之气。夫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然则大承气者。
所以通泄大肠。而承制胃中之热气者也。
茵陈汤茵陈(五钱) 大黄(三钱) 山栀子(七枚)上每服一两。水一盏半。先煎茵陈半熟。次入二味。再煎去渣。通口热服。
柯韵伯曰。茵陈禀北方之气。经冬不凋。傲霜凌雪。遍受大寒之气。故能除热邪留结。率栀子以通水源。
大黄以调胃实。令一身内外瘀热。悉从小便而出。腹满自减,肠中无伤。乃合引而竭之之法。此阳明利水之圣剂也。
抵当汤水蛭(糯米炒七个) 虻虫(炒去羽足七个) 大黄(三钱)上作一服,水一盏半,煎一钟,去渣,通口服。
张仲景先生之抵当汤。尚有桃仁一味。今无桃仁。谅系原书失载所致。至于方义。先哲柯韵伯已甚详晰。
爰述其言曰。蛭虫之善饮血者,而利于水。虻虫之善吮血者,而猛于陆。并取水陆之善取血者以攻之。同气相求。更佐桃仁之苦甘。推陈致新。大黄之苦寒。荡涤邪热。故名抵当也。若热虽盛而未狂。少腹满而未硬。宜小其制为丸以缓治之。
十枣汤芫花(醋浸炒) 大戟 甘遂(煨各等分)上每服二钱。弱人减半。以水一钟半。大枣十枚。劈碎。煎取八分。去渣。通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