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2016新大纲)
- 华图教育编著
- 5362字
- 2020-08-28 01:58:03
第三天 培养正确答题步骤
课前导学
1.掌握确定主题的三种主要方法。
2.明晰审题的具体方面有哪些。
3.学习整理加工答案的主要方法。
第一课时 准备——确定主题与审题
一、确定主题
“主题”指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具体到申论试卷中,即指整篇给定资料所体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观点,它的确定,是考生做好题目的前提条件。为什么这样说呢?前面我们已经讲过,通常情况下,申论试卷的各个给定资料之间是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的,如果主题还没有确定,考生就已经开始对全部资料进行阅读分析,那么,不但会白白浪费掉宝贵的作答时间,而且也不可能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影响和相关对策等有效信息梳理出来,直接影响题目作答。因此,对给定资料主题的确定,是准确高效作答申论题目的第一步。
就历年国考申论给定资料主题来看,有的浅显,有的隐蔽,有的资料本身已经明确指明,有的则需要考生思考挖掘。那么,面对一份申论试卷,在不经过仔细阅读分析的基础上,应如何快速而有效地判断出其主题呢?下面主要介绍三种方法。
(一)阅读文章写作题
这是一种简单而快速的确定主题的方法。相信考生在拿到一份申论试卷时,多数都会迫不及待地先翻到后面去看作答要求,想马上知道这次考试共有几道题目?每道题目大概考什么?等等。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考生能够重点关注最后一道文章写作题的话,那么距离整篇给定资料主题的确定也就八九不离十了,因为有些题目就是根据给定资料的主题来进行设置的。对于这一方法,有人可能会半信半疑,且看下面的例子。
【例】2010年国考(地市级)第四题:
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以“海洋的健康”为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中心明确,事实与观点紧密结合;
(2)语言畅达,条理清楚;
(3)总字数800—1000字。
本题要求考生以“海洋的健康”为题作文,不难想象,海洋的健康问题,也就是人类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对海洋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而目前亟须对海洋进行保护的问题。其实思考到这里,我们就已经可以作出判断了,整篇给定资料的主题就是“海洋的开发与保护”。而事实上,在通读给定资料后,我们也确实发现,给定的5则资料,不论从哪一角度切入,不论是叙事型材料还是理论型材料,都是围绕“海洋的开发与保护”展开的。
(二)浏览首尾段
前面的例子对整篇给定资料主题的提示是比较具体的,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但在实际考试中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文章写作题目的表述很抽象,很笼统,从中很难或几乎不能提炼出准确的主题来。那么这时,我们可以考虑通过浏览整个资料的首尾段来得出主题。这是因为,给定资料的首段通常会引入话题或提出问题,而尾段则习惯对之前所述话题或问题进行总结升华。
【例】2013年浙江(A卷)第三题:
围绕“给定资料”的主旨,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
(2)结构完整,论述深刻;
(3)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4)字数在1000—1200字。
本题要求我们围绕“给定资料”的主旨来作文,而具体这一主旨是什么并没有说明。这种情况下,要想通过文章写作题目来判定给定资料的主题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给定资料”的首尾段。
资料1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的经典论述和故事,《论语·颜渊》中,子贡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要做到三点:“足食”,有足够的粮食;“足兵”,有足够的军队;“民信之矣”,还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子贡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回答:“去兵。”子贡又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司马迁《史记》中的《商君列传》讲了一个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情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两。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接下来的商鞅变法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在此后的几年中,秦国在商鞅变法中日渐强大。公元前221年,秦国终于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发生过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须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将士们匆匆赶到,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诸侯们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美人一笑的花招后,愤然离去。五年后,犬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杀而身死国亡,褒姒也被俘虏。
资料8
个人信用、社会信用已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西方的个人信用制度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个人信用体系发展得十分完善。个人信用状况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数据、证据和事实来说明的,个人可以通过信用方式获得支付能力而进行消费、投资和经营。在美国,公民都有属于自己的社会保障号。在欧洲国家,公民则有社会信用号,每个公民的个人信用状况都可以通过资信机构做出的信用报告而得到评估。这种报告为金融机构和国家管理部门的资金借贷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个人信用依据,同时也将终生地制约一个人的行为。在德国,如乘车逃票被查到,就会被写入个人信用记录,成为终生的污点,有过失约记载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将会遭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小吴在北京上大学时在某银行办理了一张信用卡,毕业找工作时透支了2000多元钱。2008年回家乡后,由于联系方式全部变更,他没有接收到还款提示,就将还款的事抛诸脑后。2010年,他买房时准备向另一家银行贷款,银行却告知他有不良信用记录,无法办理贷款。无奈之下,他只能以父亲的名义买房,为此不但多掏了几千元的契税,每次需要办理其他业务时,还总是要拿父亲的身份证去办,非常不便。他想重新申请信用卡,都因有不良信用记录被银行拒绝。近几年,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通过浏览上述两则资料,我们发现首段主要讲了三个故事,前两个是关于信用的正面例子,而第三个是一个反面例子,引出了“守信”这一话题,并突出了它的重要性。而尾段的首句说“个人信用、社会信用已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末句写到“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指出了守信的重要意义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迫切性。两则资料均围绕“守信”展开,因而我们可以据此判定这一份申论试卷的主题为“守信”。
(三)寻找权威材料
这里所谓的权威材料,主要包括相关方针政策、理论路线、法律法规和权威领导及职能部门人员的观点和讲话等。通常情况下,它们是串联全篇各个资料的一个主要线索。因此,除了上述两种方法,考生还可以借助权威材料来对试卷主题进行确定。
【例】2012年国考(省部级)给定资料9:
今年全国“两会”前,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曾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2001年9月20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7年7月,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发起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的活动。三届道德模范评选,160多位全国道德模范的名字深深印刻在人们心中。近十年来,我国不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在全社会推动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用榜样的力量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构建起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在这一则资料中,除了引用权威领导的讲话外,还提到了我国颁布实施的一个重要理论文件。很显然,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权威材料,那么它所阐述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整个给定资料的主题。这里,无论是温家宝总理关于国民素质和道德力量的讲话,还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都提到了公民素质与道德建设,这样一来,我们马上就可以将主题判定为“公民道德建设”。
上面介绍到的三种确定主题的方法,是笔者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所得,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同时提醒考生注意两点:第一,在实际运用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方法,而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其中之一,或同时结合几种方法准确定位主题;第二,同其他事物一样,申论试卷命题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大家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不断探求新方法。
二、详细审题
“审”,即仔细思考,反复分析。这里要强调的是,审题不是读题,而是要对题目类型、答题范围、作答内容、具体要求等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为准确、高效作答题目奠定基础。
(一)分清题目类型
这是作答题目的一个大的方向。只有首先分清了题目类型,才不至于在作答时偏离主体。我们知道,与考试大纲所考查能力相对应,申论题目一般包括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公文类写作、文章写作五种类型。那么具体应如何对这些题型进行区分呢?
1.归纳概括题
一般情况下,当题目中出现“归纳”“概括”“总结”等具有概括提炼意义的词汇和“全面”“准确”等要求时,即可判定其为归纳概括题。
【例】2015年国考(省部级)第一题:
请在“给定资料1”的三处横线上各填一句话,使该则资料的结论语义连贯完整。(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精练;
(2)在答题卡上按“可见,技术创新不仅……同时……因而……”的句式作答;
(3)总字数不超过100字。
本题要求考生在横线处各填一句话,从而使资料的结论语义连贯完整,其中没有“归纳”“概括”之类的词汇,但须注意,这里明确提出了“准确、全面”的要求。因此,它是一道归纳概括题。
2.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的主要特征是要求考生分析、理解、思考、提出观点,且通常会提出“观点明确”“分析合理”等要求。
【例】2015年国考(省部级)第二题:
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的看法。(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2)论述全面,语言简明;
(3)不超过250字。
上述例子要求考生针对某一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且提出了“观点明确”的要求,很显然,这是一道综合分析题。
3.提出对策题
当题目要求考生给出建议、对策、方案、措施、启示等内容,有时又辅以“针对性”“可行性”等词汇时,就可判定其为提出对策题。
【例】2013年北京第三题:
根据给定资料,请就政府今后如何缓解或避免节假日出行拥堵提出对策建议。(25分)
要求:对策建议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题目要求考生提出对策,且所提对策要有可行性,是典型的提出对策题。
4.公文类写作题
这一类型题目考查形式多样,总结起来有建议、意见、报告等法定公文写作题和宣传稿、倡议书、讲解稿、调查问卷、公开信、短评、发言稿等事务文书写作题两大类。
【例】2015年国考(地市级)第三题:
P市某村的生猪养殖进入信息化时代。假如你是该村驻村干部,要向其他市县养殖村的管理人员介绍经验,请根据“给定资料3”,写一篇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稿。(20分)
要求:(1)全面准确,符合实际;
(2)语言得体,有感染力;
(3)不超过500字。
5.文章写作题
这是申论考试中最好区分的一类题型,通常作为最后一道题目压轴出现,且特征较为明显,即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
【例】2015年国考(地市级)第五题:
“给定资料6”中画线句子写道:“人文是精彩的,科学是呆板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历史和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以上对各类题型的区分方法只是针对特征较为明显的题目而言的,我们知道,申论命题是多种多样且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考生在作答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书后面会针对各个题型及其分类进行详细讲解,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
(二)锁定答题范围
锁定了答题范围,也就找到了答案来源,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通常情况下,申论题目对答题范围的表述有下面三种形式。
1.根据/依据“给定资料×”
这里的“给定资料×”并不限于某一则资料,有时是一个范围,如“给定资料1—3”等。这样的表述形式是最简单易懂的,它告诉我们,该题的答案来源就是“给定资料×”,与除此之外的其他几则资料几乎没有关系。
【例】2015年国考(省部级)第三题:
假设你是制博会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就本届制博会的亮点,草拟一份备询要点,供组委会领导在制博会开幕日的记者通气会上使用。(10分)
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概括准确,分条表述;
(3)不超过200字。
本题的答案来源为“给定资料3”,非常明显,我们几乎不用怎么思考,就能快速锁定答题范围。
2.结合/参考“给定资料×”或“给定资料×”提到/写道
相较于第一种,这一种表述形式的难度系数要高出很多,因为除了“给定资料×”之外的其他资料中也有可能会涉及类似内容,这时,考生在将答题范围重点锁定在“给定资料×”的同时,还要注意兼顾其他资料,以使答案要点更加全面。
【例】2013年4月联考第一题:
“给定资料4”中陈博士表示了对我国陷入“人口诅咒”陷阱的担忧。请结合“给定资料3—4”,试对这里的“人口诅咒”作全面解释。(20分)
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性强,不超过300字。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给定资料3—4”来作答题目,那么我们并不能就此说所有答案要点只要从“给定资料3—4”中寻找就可以了,因为此外的其他材料也有可能涉及相关内容,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就需要在阅读全部材料的基础上再进行作答。
3.根据/依据/结合/参考“给定资料”或“给定资料”提到/写道
这一表述形式针对的是全部“给定资料”,因此考生需要阅读全部“给定资料”是自然而然的,但有的题目所针对的话题可能只涉及其中几则资料,这时,我们就可以从“给定资料”中寻找与题目所针对的话题相似或有关联的部分资料,重点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归纳。
【例】2011年国考(地市级)第三题:
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1)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
(2)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本题要求我们根据“给定资料”分析原因并提出具体建议,即应该从全部资料中寻找答案要点,但我们发现题目中含有“希望小学遭废弃”的表述,而“给定资料1、2”主要说明了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遇到的种种受教育问题;“给定资料3”重点介绍了L县“调整不合理校点布局,创建寄宿制学校”的成功做法;“给定资料4”重在反映农民教育投入与教育回报之间的巨大落差;“给定资料7”说明了当前乡村文化衰落和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只有“给定资料5、6”是在说希望小学遭废弃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重点对这两则资料进行分析,并从中筛选整理答案要点。(材料内容见砖题库http://tikuh.uatuc.om/)
(三)明确作答内容
作答内容即指题目针对的是哪一个具体的话题、需要考生作答的要素都有哪些。下面举例说明。
【例1】2013年国考(地市级)第二题:
根据“给定资料4—6”,请你概括目前汉语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15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这一题目设问较为简单,很直接就可以看出来考生需要作答的内容针对的是目前的汉语生态环境,答题要素是对“问题”的概括。
【例2】2010年国考(省部级)第三题:
假设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本题要求考生写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的内容要点,显然,作答内容所针对的是“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一具体问题;同时,由于是写报告的内容要点,那么答题要素就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可能会涉及指导思想、重要依据、迫切性和必要性、可行性等多个方面。
有人可能注意到了,上面两个例子中,例2对考生的身份进行了限定——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申论考试中到底要以怎样的身份来作答题目?这也正是我们要提醒大家的。由于公务员考试是对行政机关工作的实战模拟,所以在题目没有限定身份的情况下(如例1),一律从政府办公的角度来提出、分析或解决问题;而一旦题目对考生身份作出了限定(如例2),那就要严格从所限定身份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和作答题目了。
在具体的作答过程中,考生一定要根据具体题目准确判定其作答内容,如此一来,所写答案才会更具准确性和全面性,才会高度契合阅卷标准。
(四)了解具体要求
申论题目中所谓的具体要求,既包括针对不同题型的特殊要求,也包括对所有题型的一些共同要求。在前面的“分清题目类型”部分,我们已经连带讲了对归纳概括、综合分析和提出对策三种题型的特殊要求,且本书后面也会讲到类似内容,故这里不再赘述。下面主要讲一下对申论题目的一些共同要求。
1.简明扼要/文字简练/简洁/言简意赅等
要求考生的答案意思完备,简单明白,没有多余的、与题目作答无关的内容;切忌啰唆、重复叙述。
2.条理清楚/有条理/表述清晰等
要求考生所写答案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一定的逻辑性,切忌语无伦次和一段到底。
3.不超过/少于××字
标准的答题纸上都会标明字数,因此考生在审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中的字数要求。书写时一般不要超过或少于规定字数,以将所写内容表述全面、清楚为基本原则。
第二课时 落实——整理加工答案
在经过前面定主题、读材料、审题目、找要点等一系列努力后,可以说,题目答案已经初具形状。但是,根据题目从对应材料中找到的要点往往是很零散的,有时甚至会很杂乱,那么这时,我们就需要进入申论通用答题步骤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整理加工答案。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三种方法。
一、去繁就简
通常情况下,我们从给定资料中找到的要点可能是一两个关键词,这时只要对其进行适当扩充即可使用;但更多时候是原文中的一句话,甚至多句话,如果不经过处理就直接将这些语句作为答案的话,不仅会大大超出规定字数,也不能很好地突出得分点,从而难以得到高分。因此,我们就需要通过对已有内容进行抽象概括或删除一些不必要的词语来简化答案内容。
【例】2012年国考(地市级)第一大题第2小题:
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在S市特别重大火灾中的具体表现。(10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150字。
【给定资料】
3.2010年,S市一公寓大楼失火,造成100多人死伤。这起特别重大的火灾事故,凸显了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
“脆弱性”是吉尔伯特·怀特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概念,之后被广泛应用于灾害学、生态学、金融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许多方面,大大拓展了“脆弱性”的内涵。
现代城市不仅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且是人口、财富和各项社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各类风险和突发事件最密集的地区,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社会影响很恶劣。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可以理解为城市生活运行中受到外部致灾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和敏感性,它涉及外部致灾因素影响的程度,涉及相关防范系统对致灾因素的抵抗力以及对这种系统抗逆力的某种衡量。
调查报告显示,S市特别重大火灾较典型地反映了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问题。此次火灾,是大楼维修时由无证的电焊工违章作业所产生的火花,引燃了不能阻燃的“安全网”,然后蔓延到大楼上易燃的装修材料,从而酿成大祸。该大楼维修工程存在层层分包和转包等违法违规问题,加上日常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监督,致使维修施工过程中存在管理松懈、秩序混乱及安全措施不到位等情况,结果超出了建筑工程系统脆弱性的承受度,由量变转变成质变。脆弱性演变成严重的危机,最终导致此次惨剧。
这次火灾,尽管S市启用了现代化的警用直升机用于紧急救援,但在如此严重的高楼火灾面前,无法有效发挥高空消防灭火和救援的功能。同时,部分常规的消防云梯及消防设施难以满足高层建筑灭火的需要,影响了救援的速度和效率。
“自救优于互救,互救优于公救”早已是降低灾害损失的经验之谈。但部分市民依然习惯于等待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救援,而这类救援往往因为需要一定时间,不够及时,而影响救援效果。S市火灾的确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市民自救、应急疏散能力的明显不足,部分居民耽误了宝贵的逃生时间。事后发现,连居住在二楼的有些居民都没有及时撤离而窒息在家中浴室里,令人痛惜。
S市火灾发生前,政府主管部门对建筑工程监督不到位,民众的力量又没有被动员,致使工程的建设监督事实上处于真空状态,为火灾发生埋下隐患。在火灾发生后,由于市民市场保险意识不强,火灾给市民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部分由政府买单,而社会主体、市场主体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加重了政府的负担。
在现代城市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中,由于片面追求建设速度或追求经济效益,对工程未来可能存在的意外事故考虑不足,或者相关投入不足,致使工程的安全设施从规划到设计都存在严重缺陷或不到位问题。就S市火灾而言,高楼部分消防设施配备缺乏,管理措施不到位;楼与楼间距较小,道路狭窄。这些,导致火灾发生后,因安全通道狭窄,物理空间有限,部分消防救援设备难以到达现场或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严重影响了救援效果。
S市火灾充分说明,如果对于城市运行中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预测和准备不足,必将使现代化城市运行中的风险难以及时、快速、准确、有效地得到识别、防范和控制,结果便是重大灾难。
从“给定资料3”中我们一共找出了6个答案要点(见画线部分),而这6点内容加起来的字数已经远远超出了规定的150字,因此我们必须对其一一进行简化。
1.此次火灾,是大楼维修时由无证的电焊工违章作业所产生的火花,引燃了不能阻燃的“安全网”,然后蔓延到大楼上易燃的装修材料,从而酿成大祸。该大楼维修工程存在层层分包和转包等违法违规问题,加上日常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监督,致使维修施工过程中存在管理松懈、秩序混乱及安全措施不到位等情况,结果超出了建筑工程系统脆弱性的承受度,由量变转变成质变。
——简化为:建筑工程维修施工中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中规范理念缺乏。
2.尽管S市启用了现代化的警用直升机用于紧急救援,但在如此严重的高楼火灾面前,无法有效发挥高空消防灭火和救援的功能。同时,部分常规的消防云梯及消防设施难以满足高层建筑灭火的需要,影响了救援的速度和效率。
——简化为:救援设施不足,救援能力有限。
3.但部分市民依然习惯于等待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救援,而这类救援往往因为需要一定时间,不够及时,而影响救援效果。S市火灾的确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市民自救、应急疏散能力的明显不足,部分居民耽误了宝贵的逃生时间。
——简化为:市民过度依赖公共救援,自救、互救与应急逃生能力明显不足。
4.政府主管部门对建筑工程监督不到位,民众的力量又没有被动员,致使工程的建设监督事实上处于真空状态,为火灾发生埋下隐患。在火灾发生后,由于市民市场保险意识不强,火灾给市民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部分由政府买单,而社会主体、市场主体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加重了政府的负担。
——简化为:城市安全运行中各种社会资源动员能力有限。
5.在现代城市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中,由于片面追求建设速度或追求经济效益,对工程未来可能存在的意外事故考虑不足,或者相关投入不足,致使工程的安全设施从规划到设计都存在严重缺陷或不到位问题。
——简化为:城市发展速度与城市公共安全承受度不相匹配。
6.S市火灾充分说明,如果对于城市运行中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预测和准备不足,必将使现代化城市运行中的风险难以及时、快速、准确、有效地得到识别、防范和控制,结果便是重大灾难。
——简化为:管理者对现代城市安全运行中的脆弱性认识不足。
经过简化,这道题的答案也就形成了:
1.建筑工程维修施工中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中规范理念缺乏;
2.救援设施不足,救援能力有限;
3.市民过度依赖公共救援,自救、互救与应急逃生能力明显不足;
4.城市安全运行中各种社会资源动员能力有限;
5.城市发展速度与城市公共安全承受度不相匹配;
6.管理者对现代城市安全运行中的脆弱性认识不足。
二、同类合并
有时候,我们从给定资料中找到的答案要点看似有很多条,而事实上,这些要点中会有部分是重复的,即用不同的文字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如果我们将这些内容一一罗列出来,那么不仅会给人繁冗啰唆之感,也不利于答案要点的凸显。遇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运用同类合并的方法了。
【例】2010年春季福建第一题:
根据给定资料,概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20分)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我们主要选取其中两则资料来进行说明。
【给定资料】(节选)
1.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创新思维、智慧才华和技能,借助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一般包括影视、动漫、网游、音乐创作、表演艺术、广告设计、时装设计、视觉艺术、出版等行业。
在当今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它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因而被视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全世界创意经济日均产值已达到220亿美元,到2010年,全球的核心创意产业年产值将达4.1万亿美元,2020年将达到8万亿美元。瑞典家居用品、韩国影视、日本动漫等创意产品、营销和服务,形成一股蔚然壮观的创意经济浪潮。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创意产业在中国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在一些发展较快、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都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苏州等许多城市纷纷把创意产业的发展列入“十一五”规划,将其作为支柱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国务院2009年7月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纲领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2010年1月14日到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赴上海考察,来到“8号桥”创意园区时,对当地负责同志说:“创意产业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要进一步做好园区规划,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努力营造新氛围,真正把创意产业培育成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2.福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发展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大力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渐渐成为共识。2006年以来,福建省相继出台了《福建文化强省纲要》《福建省“十一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等系列文件,引导、扶持和推动了福建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目前福建省各地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呈现朝气蓬勃的景象。福州市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主体区,以发展应用软件为基础,重点推进动漫娱乐、软件设计、信息传媒、工业设计、专业咨询为主的创意产业发展。其中,位于长乐滨海区城的“海西动漫创意之都”项目,整体规划用地14000亩,总投资10亿元,涵盖创意产业、创意衍生产业、创意旅游产业、创意服务产业、创意教育产业等。厦门市积极推进以工业设计研发、软件研发及产业化、游戏设计、会展游戏、时尚消费、科技咨询、影视传媒为重点的创意产业发展,以“艺术之岛”“音乐之岛”为城市定位,还建成了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和厦门油画市场,约有8000名油画师在厦门创业,还有约10000人从事油画产业的配套工作,如经营画布、画笔、制作画框等,形成了较为集中的油画生产、销售中心,使得厦门成为全球三大商品油画产地之一。泉州市则形成了一批以工业设计、时尚设计、文艺演出为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强化文化凝聚功能,打造文化旅游中心,扩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南音节、木偶节等重大文化交流活动的影响。莆田市充分挖掘、保护妈祖文化,如今妈祖文化已成为莆田的名片,“妈祖祭典”、湄洲妈祖祖庙被分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上面的资料中,我们得出了以下与作答题目相关的要点:
1.在一些发展较快、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都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
2.国务院2009年7月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纲领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3.福建省相继出台了《福建文化强省纲要》《福建省“十一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等系列文件,引导、扶持和推动了福建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4.文化创意产业正呈现朝气蓬勃的景象。
观察这四个要点,其中,无论是第一点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初具规模,还是第四点所说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其实指向的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势问题,故两者属于同一类别,可将其合并表述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初具规模并蓬勃发展”。
另外,第二点说的是国务院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第三点说的是福建省出台了《福建文化强省纲要》《福建省“十一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等文件,显然,两者都表明了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将这两个要点进行合并后概括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扶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三、逻辑定序
这里的逻辑,主要是指语言表达的顺序,是一种思维规律的外在体现。通畅、严谨的表达逻辑,不仅可以使我们的答案读起来层次分明,还可以使答案中的众多要点井然有序,方便阅卷者评分。在此,我们主要介绍申论答题中的三种逻辑形式。
(一)并列式
并列式比较简单,即将答案的几个方面或几个事实并列组合成句。例如,“1.……;2.……;3.……”“第一,……;第二,……;第三,……”等。但是这种形式并非答案要点的简单排列,而是要考虑众多要点的重要性和联系,将重要的、与题目关系最密切的要点放在最前面,将涉及宏观的、全局的要点放在最前面,并列中有顺序,前后间有联系,从而构成一份严谨的答案。
(二)总分式
总分式采取的是总论点与分论点相结合的表达逻辑,在作答上比并列式要求要高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提炼出要点并分好类别之后,对所有类别进行二次概括,总结出一个可以引领全文的总论点。其优势在于逻辑更加严谨,能彰显考生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例如,当答案中出现了“一要……;二要……;三要……”,我们就可以总结为“解决给定资料×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做到‘三要’”,然后再列举要点。
当然,并非所有的总分式都需要二次概括,一些申论给定资料本身就是按照总分式的逻辑结构来布局的,表现为第一段资料提出总的问题,接下来几段资料分别论述总问题下的几个分支问题,这样我们也就能很容易地得到总论点和分论点了。
(三)综合式
综合式没有固定的模式,是将并列式与总分式结合起来,既进行二次概括,又按逻辑展示答案要点,甚至每一个分论点都进行总分式作答,然后在分论点下罗列要点。这种模式适合熟练掌握上述两种模式的考生使用,操作难度比较大,但写出的答案信息容量大,且逻辑层次非常清晰,极易获得阅卷者的青睐,是所有考生都应该努力的方向。
对于上述三种加工答案的方法,大家一定要结合申论题目进行深入理解,并将其融入平时的练习之中,这样等到真正考试的时候,写出一份要点突出、逻辑条理清楚的答案也就轻而易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