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宏观与微观(1)

打开经济学这本大书,发现经济学被拆散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地区、国家层面作为研究对象,常见的分析包括收入与生产、货币、物价、就业、国际贸易等问题。“微观经济学”则以个体或个体与其他个体间的决策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这些问题包括了经济物品的消费、生产过程中稀缺资源的投入、资源的分配、分配机制上的选择等。经济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学本来没有宏观和微观的划分,只是历史已经是这个样子,就像一条蛇的头和尾。如果有一天发现蛇头咬住了蛇尾巴,那也没什么可惊奇的——事实本来就是这样!

经济学:节省成本的一门准科学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研究人类在“稀缺”问题下做出选择的科学。当“稀缺”问题出现时人就要在选择之间做出取舍,被放弃了而又价值最高的选择就是在该决策中的“机会成本”。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类行为。换句话说,在社会科学体系中,经济学是一门人类在资源“稀缺”问题下做出选择的科学。

在经济学概念上,“稀少”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一般来看,当人对物品或者服务的渴求量大于它的供应量时,该物品或者服务就存在着“稀缺”问题。而当“稀缺”问题出现时,人们必定要做出选择。因此,选择便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

古希腊时期,色诺芬著有《经济论》,柏拉图著有《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著有《政治学》《伦理学》。

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职业,这对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和以后法国重农学派都有影响。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从人性论、国家组织原理以及使用价值的生产三个方面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认为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这个社会分工学说,纵然旨在为他设想的奴隶主理想国提供理论根据,但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提出了一个理论分析。

这种分析与中国古代管仲的“四民分业”论和孟轲的农耕与百业、劳心与劳力的“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与《伦理学》两书中有关经济思想方面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指出了每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一是供直接使用,一是供与其他物品相交换,而且说明了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和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即等价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但是他对追求货币财富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都从公正原则出发持否定态度。

西欧中世纪虽然经历了千年之久,但封建制度从11世纪开始才真正建立起来。

中世纪的学术思想为教会所垄断,形成所谓的经院学派。经院学派主要用哲学形式为宗教的神学作论证,但也包含某些经济思想,用来论证某些经济关系或行为是否合法或是否公平。后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教会不得不回答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贷款利息的正当性问题,一是交换价格的公正性问题。贷款取息与教义抵触,教会曾一再明令禁止。但后来迫于大量流行的贷款取息的现实,经院学派不得不采取调和态度。

如13世纪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原则上反对贷款取息,但认为在贷者因出贷蒙受损失,或借主逾期未还,或以入伙方式贷款等情况下,可以收取利息。关于公平价格的概念,在古罗马法学家著作中提出过。

在中世纪神学家中较早论述公平价格的是大阿尔伯特(约1200年-1280年),他认为公平价格是和成本相等的价格,市场价格不能长期低于成本。托马斯·阿奎那基本上接受这个看法,但加上了许多主观因素。对这两个问题,在中世纪并未形成有说服力的观点,但为以后的经济学家提出了研究的课题。

19世纪末期,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演变,即更倾向于对经济现象的论证,而不注重国家政策的分析,有些经济学家改变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

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提出应当用“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认为单一词比双合词更为简单明确;去掉“政治”一词,也更符合学科研究的对象和主旨。

1890年,A.马歇尔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从书名上改变了长期使用的“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经济学这一名称就逐渐代替了政治经济学,既被用于理论经济学,也被用于应用经济学。

“时间只是一维的,就如一条射线,不能倒退,任何人也绝对不能在同一时间内于不同地方做两件不相关的事情,哪怕是两件事一起做的,也只能是在同一个地方完成。”所以,在思考做一件事情之前就要想一想,做出对自己而言是最合理的答案,具体而言就是权衡与取舍。

选择作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一句话:“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为了做出决策,我们一定要在一个目标和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为了得到我们喜欢的一件东西,通常就需要放弃另一件我们喜欢的东西。

比如,学生必须学会决定怎样利用最宝贵的资源——时间。他可以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学习心理学上,也可以把所有时间放在学习经济学上,当然他也可以把时间分配在这两个学科上。当他把自己的一个小时用于学习一门课程时,就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学习另一门课程的一个小时。

再有,夫妻在决定怎样使用家庭收入的时候也面临着权衡与取舍,他们可以购物或者度假,抑或是为孩子将来的教育费用储备基金。这些都需要细细考虑,仔细选择。

当然,选择的主题很广,并非仅限于学习和家庭。当人们聚集而成社会时,也会面临着诸多选择问题。一个国家是把更多的钱用于国防事业,还是把更多的钱放在提升国内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上?这就是选择“大炮”,还是要“黄油”?

经济学的权衡取舍原理并不能直接告诉我们,要做出怎样的选择才是最佳答案。

一个学生不应该仅仅由于要增加学习经济学的时间而放弃对心理学的学习;社会不应该仅仅由于环境控制降低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失去保护环境的责任;国家也不应该仅仅由于帮助穷人而忽视了对辛勤劳动者的鼓励。

认识到生活中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明白自己所拥有的选择,才会做出最好的对策。

要点回顾

无论人们对于选择、对于决断有着怎样的理解和研究,“选择”将会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学是一门准科学,做好节省工作,节能减碳!

稀缺性:明日黄花变国宝

稀缺性在经济学中特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经济物品或者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等的相对有限性。即“人类拥有无穷的欲望,但只拥有有限的资源”。

稀缺是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在经济学里,稀缺被用来描述资源的有限可获得性,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相对于无限的欲望,有限的资源就是稀缺。稀缺是指这样一个状态:相对于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

在2009年版的吉尼斯世界记录中,有一次,某电信运营商拍出了全球最昂贵的手机号码,令全世界为之哗然。还有,在2006年中下旬,一个为6666666的手机号,最终以275万美元的价格成功拍卖。而此前,吉尼斯记载最昂贵的手机号码是中国四川航空公司以48万美元拍得的88888888手机号码。

假如人们耗费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买房子、车等这些实在的物品,或者是为了它的使用价值,抑或是看准了它日后的升值潜力;如果人们花钱买服务,可能就是为了得到实实在在的享受。而天价手机号码既不是实在的物品,也不是实在的服务,本身并没有一些特殊的价值,那么,人们如此狂热地追捧,甚至以惊人价格买入其手,到底是图什么呢?另外,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是一位股票投资人,你可以买入稀缺商品的股份,当股市动荡时,这些一般不会受影响,长期性收益很高。

如果你是一位商人,而你经营的商品又很泛泛,那你可以利用商品的稀缺性原理来吊足消费者的胃口,赚足你的口袋。

如果你是个普通消费者,你就要多加小心了,不要掉进商家巧妙安排的商业陷阱里。总之,只要我们掌握了稀缺性的经济原理,就可以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将变得更精明,也更强大。

这些种种说明了什么?从资源稀缺性的角度分析,这些数字往往是由谐音或者传统的思维习惯融合而成,比如,8与汉字“发”谐音,168代表“一路发”,518代表“我要发”等。因此这些号码很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这些号码毕竟有限,没有重复的可能性,有限的资源不能满足每一个人,因此,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对这些吉祥号码只能以高价获得。

稀缺性(Searcity),又称稀少性,在经济学中特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经济物品或者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相对有限性。它的存在是经济学产生的基础。人类拥有无限的欲望,但是只拥有有限的资源,人类的欲望总是超过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人们的欲望,所以资源的稀缺性引起了竞争与选择的出现。正如那些吉祥号码一样,正是因为有限性才使得人们不惜重金地购买。

人们常说“物以稀为贵”,在人们的观念中,难以得到的东西总比那些容易得到的东西要好。越是稀奇古怪的东西,也越有价值。因为这点,电信运营商才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和回报。黄金、钻石、玉石对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多么大的用途,却价值连城,越是涨价,人们反而越是争相订购。除了在销售策略方面,在经济领域中的很多方面,稀缺性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机会越少,价值就越高,也更能得到人们的珍惜。而阳光、空气和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三大资源,离开其中任何一种,人们将无法生存。虽然它们如此重要,但它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人们看来,它们或廉价或者免费享受,所以当然得不到人们的关注。

大熊猫是一种有着独特黑白相间毛色的动物,它们既珍稀,又可爱,是全世界的动物明星。因其可爱的形象以及稀缺性,大熊猫被我国奉为国宝。我国用大熊猫合作繁殖的做法,向外国租借大熊猫,借期通常是10年,接受国向中国支付一千多万美元,平均每只熊猫的租金是五十多万美元。国宝大熊猫一直充当着我国的亲善大使和创汇大户,原因之一就在于大熊猫是稀缺的。假如每个国家都有大熊猫,肯定不会有这么大的价值。

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矛盾是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到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资源的有限性、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以及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反映在经济学上就是资源的稀缺性。

要点回顾

我们之所以学习经济学,就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假如我们使用的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竭的,那么经济学的根基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也就不会诞生。利用好有限的资源,就是创造资源。

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

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的方式,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

市场机制(market mechanism)也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具体来说,它是指市场机制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机理。

2008年冬天,北京地区的大白菜价格降到0.15元左右。如果运到市场去卖,加上油钱,最后菜农也不会有多余的收入,所以很多大白菜都烂在地里面。导致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就是,在2007年,北京地区的大白菜一下子涨到了0.5元左右,很多农民看到商机,于是在2008年,农民纷纷进行了大投入,大面积播种,造成供应远远多于需求,导致大白菜价格下降。

其实这只是经济学中的需求和供给关系原理,供给多了,需求少了,价格必然下降。假如菜农知道这个原理,他们的损失就有可能避免。人们要维持日常生活,就必须购买各种产品和服务。经济学家对需求的定义就是: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能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需要具备两个因素:一是要有购买欲望,二是要有购买能力,二者缺一不可。比如,冬天你想穿比基尼,这当然不是需求;但是到了夏天,烈日炎炎,你失业了,竟然买不起衣服,同样也不是经济学上的需求,你有这样的想法,却没有购买的能力。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价格和其他条件。

商品本身的价格跟需求量呈现反比关系,即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一件商品本身的价格越高,社会对它的需求就越少,反之就会越多,经济学中将这种关系称为“需求定律”。有人或许认为,下雨的时候,雨伞卖的价格更贵,但是买雨伞的人反而更多了,这不是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吗?需求定律这时候似乎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