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心理观念篇(4)

一位母亲去体检,查出心脏有些问题,她忧心忡忡地对陪同她检查的朋友说:“我才三十多岁就得了心脏病,将来年纪大了可怎么办呢?”这时,她6岁的小女儿跑过来,两只小手环住妈妈的腰,甜甜地说:“妈妈不怕,等你老了,我就长大了,给你买最漂亮的衣服,做最香的饭,请世界上最好的医生给妈妈看病,一定能把你的病治好。”这位母亲讪笑道:“去去去!现在说得这么好听,谁知道你有没有那个本事啊,再说等到我真的又老又病,你怕是躲都躲不及呢!”

小女孩的脸瞬间红了,撅着嘴深深低下头。母亲显然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变化,依然只顾着跟朋友感慨:“现在的孩子,升学难,找工作难,以后买房更难。只要她能养得了自己,不伸手向我和她爸要钱,我已经谢天谢地了,哪还敢指望她?现在说这些漂亮话有什么用?日后还不是不认账?”女孩尴尬地转过身,眼睛里也没了神采,委屈的眼泪不由自主夺眶而出。

这样的母亲虽然不多见,但这样的话,给孩子造成的心灵伤害是极大的。嘲笑孩子的母亲,有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关爱心理,但长期有这种想法,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成见,甚至偏激到敌视孩子。从小女孩的童言童语中可以看到她对母亲深深的爱,如果这位母亲肯定孩子的说法,相信孩子对她的爱,说不定她长大后真的能请世界上最好的医生给妈妈治病,就算不能,她也会好好照顾妈妈。父母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要赞同孩子对自己的爱,并适当地鼓励他,而不是让孩子觉得很委屈。

取笑、讽刺、挖苦,只会让人感觉不被尊重,成年人有充分调整自己情绪的能力,即使听到嘲笑会很不舒服,但只要认为自己是对的,也会坚持下去。而对孩子来说,嘲笑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嘲笑或挖苦,如果孩子意识到大人是在取笑自己,就会变得手足无措,丧失继续做下去的勇气,出现畏缩倒退的心理,这样既不利于孩子建立自信,又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要想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就要认可孩子,即使孩子有错误和缺点,也不能嘲笑他、挖苦他,而应该耐心帮助他改掉缺点,这样才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别溺爱你的孩子

如今,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自然都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长爱自己的儿女是一种本能,是一种伟大的爱。但是,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爱属于溺爱,它抹杀了孩子的独立性格,使孩子失去了自理能力,这种溺爱让人担忧。

3岁的冬冬是李明一家人的心肝宝贝,不光是李明和妻子宠爱儿子,爷爷奶奶更是心疼得不得了。只要冬冬提出的要求,他们一定会满足,无论是吃饭、喝水,还是穿衣服、系鞋带,一切事情都由大人来代劳。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李明夫妇发现他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很难管教。有一天,李明的朋友到家里做客,两个人正在聊天,突然门外传来一阵大哭大闹的声音。李明赶紧站起来,一边跟朋友道歉,一边急匆匆地向门外跑去。原来,冬冬在院子里摔倒了,但摔得不严重,只是膝盖破了。李明和妻子不停地安慰着孩子,还拿了糖果哄他。对于父母的关爱,冬冬似乎并没有反应,还是大声啼哭。直到李明的妻子承诺给冬冬买新的小火车玩具,冬冬才破涕为笑,又出去玩了。

李明无奈地对朋友说:“你看,冬冬就是这么娇气,一点小事就闹个不停,我们每次哄他都要费一番功夫。”朋友说:“小孩子嘛,磕磕碰碰是正常的,你们没必要那么紧张。”李明说:“那怎么行,他哭得那么厉害,肯定是摔疼了。”

朋友没有再说什么,不一会儿,又传来了冬冬的哭声,李明刚要起身去看,被朋友拦住了:“你先别急着出去,等一下看看什么情况。”然后李明按照朋友说的,拉开门对孩子说:“冬冬,摔倒了就站起来吧,没什么大不了的。”说完,他就关上了房门。

冬冬并没有起来,见父母都没理他,他哭得更厉害了。李明继续和朋友聊天,没过多久,冬冬的哭声渐渐停止了,他自己回到房间,没有再哭。

当孩子啼哭时,父母会飞快地跑过去抱起孩子;当孩子跌倒时,父母更会急急忙忙上前给以安慰。这样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坏事,但如果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地这么做,孩子就会错误地认为“只要哭闹和撒娇,我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只要父母抛弃溺爱心理,不娇纵孩子,孩子就不会任性胡闹了。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的地位相当高,处处受到特殊照顾,吃“独食”,一些孩子爱吃的东西只能放在他一个人面前,供他自己享用。父母更是舍得给孩子买东西,有求必应。

多数父母其实都知道溺爱对孩子有害,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什么是溺爱,自己家里存不存在溺爱的现象。

“溺爱孩子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虽然也听说过不少溺爱孩子的事例,但到了自己这里,觉得并没有溺爱。帮孩子收拾一下书包,帮忙拎一下东西,给他们准备一些好吃的,给点零花钱,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啊,每个家长都会这么做的。”相信很多家长都会这么说。

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多半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使溺爱孩子的现象频频出现:不舍得让孩子做家务,孩子犯了错误也不舍得批评,过分迁就孩子的行为,甚至认为孩子做什么都是对的。

溺爱容易让孩子丧失自立的能力,也会造成孩子终生的忧患。父母对孩子做的一切,看似是小事,实际上影响很大。事实上,“娇子如杀子”,那些受到家长溺爱的孩子往往会缺乏责任心,长大后人格不健全,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能适应环境,情绪不稳定,遇事爱钻牛角尖,优柔寡断,缺乏解决困难的勇气,缺少正确的人生观等。

因为溺爱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子不胜枚举。

央视的《道德观察》栏目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名男子因多次殴打自己的养父母而被判入狱。在他生命的四十多年里,养父母一直对他百依百顺,即使如此,他还是对他的养父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而且,为了不让邻居知道,他专门在晚上别人入睡后再去打。他的养父是一位八十多岁并患有脑血栓卧病在床的老人,每次都是年迈的父母跪地苦苦哀求,他才停止殴打。

画面中,老母亲含泪讲述了他们这几十年来是怎样疼爱儿子的。

这两个老人的亲生孩子在他们四十几岁时不幸患病夭折,思儿心切的他们便抱养了出生不久的他。此后,他成了家里的宝贝,养父母对他的宠爱无微不至,像伺候皇帝一样伺候他。饭做得不合口味了,他拿起碗就摔在地上,母亲马上重新去做;等他成年了,父母就托关系找门路帮他找工作;到了结婚的年龄,父母又张罗借钱给他娶妻;他和妻子性格不合,离婚了,他就开始埋怨并狠命殴打父母,还说:“你这个没用的老家伙,根本不是我爹……”

听到他入狱的消息,老母亲哭了,她还在纳闷,为什么一直对儿子这么好,换来的却是这个下场呢?

真是可怜又可悲的母亲。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都有一颗贪婪的心,他们只知道索取,从不满足父母所给予的,不懂得去考虑父母的感受。

作为父母,应该适当地减少对孩子的过度庇护,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别让“溺爱”毁了孩子一生。

不与别的孩子对比

下午放学后,小蕊拿回一张“家长问卷调查表”让父母填。当小蕊的妈妈宋女士填到“您是否经常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对比”时,小蕊马上跳起来大声说:“妈妈,你先不要填这一项,留给爸爸填。”宋女士尊重小蕊的意见,但不知道为什么小蕊对这个选项的反应如此强烈。

等爸爸下班回家,小蕊马上给爸爸看了调查表,并让爸爸填那一项,爸爸如实地选了“经常”。小蕊看到这儿,就问爸爸为什么要拿自己跟别人比,爸爸脱口而出:“不比你怎么能进步?”

听了这话,宋女士若有所思,“不比怎么能进步”可能是大多数家长的想法。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第二天上午,在征得小蕊班主任的同意下,她让小蕊在同学们交上来的问卷中,专门统计了这一项,并就这一项打印成问卷让全班同学填写,问他们对父母拿自己和别人比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带回来的问卷中,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表示很难理解或是很不满意,有个学生还写道:“我真无语,为什么父母总拿我跟那些优秀的孩子比,让我一定要更优秀,痛苦啊!”

父母常会在有意或无意间,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而且不光比成绩,还比个子高矮,比做事快慢,比谁在班级更出色等。可以说,孩子从小到大,父母一直都在比,尤其是每次考试之后。其实这种比较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虚荣心在作怪,这种做法好不好暂且不说,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优秀的还是不优秀的孩子,都不喜欢家长这么做。

有两只猫在屋顶上玩耍,一不小心同时掉进了烟囱里,当它们从炉膛中爬出来的时候,一只猫身上干干净净,另一只猫则是脏兮兮的。这只干干净净的猫看到那只脏兮兮的猫,认为自己也一定很脏,就马上跑到河边用力地洗起来。而那只脏兮兮的猫看到那只干干净净的猫,以为自己也很干净,大摇大摆地上街去了。

这个故事说明,当你拿别人当镜子时,你就无法看清自己的真面目,会活在别人的影子里,看不到阳光、看不到自我,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父母在做比较的时候,一定会拿自己的孩子和优秀的孩子相比,而且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的孩子的优点对比。这样比就看不到自己孩子的进步,从而对孩子不满意,对孩子唠唠叨叨,父母一唠叨,势必会导致孩子厌烦,容易出现逆反心理,这些都是“对比”惹的祸。

林鹏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读小学期间,每次开家长会,林鹏都是老师表扬的对象。上初中以后,他也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排在班级第一,在年级虽不是数一数二,也是名列前茅的。

在别的家长看来,有这样优秀的孩子可真幸福。但林鹏的父母不这么看。林鹏在班级没有名列第一时,父母就拿他和班里的第一名比较,林鹏在班里成绩第一时,父母又拿他和年级第一名比较。总的来说,林鹏读书时的表现很少得到父母认可,父母始终在拿林鹏和那些更优秀的孩子比。结果,这样非但没使林鹏更进步,反而使林鹏越来越自卑、越来越自惭形秽,他觉得无论自己做得多么好,还是没办法达到父母的要求。

林鹏上高二的时候,产生了强烈的厌学心理,一进校门就感到心烦意乱。尽管此时林鹏的父母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做了一系列的努力,想要挽回局面,可林鹏的思想始终都存在一个误区:在爸爸妈妈眼里我总是不如别人。最终,曾经优秀的林鹏辍学了。

印度思想大师奥修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父母必须要明白一个事实:孩子天生就有差别。父母只有首先承认这个差别,然后才能在孩子原本的基础上帮助其进步。我们可以用孩子的昨天和今天对比,可以用孩子的成功和失败对比,就是不能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对比。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孩子拿我们和能力强的其他孩子的父母对比,我们的感受会怎样呢?经常把孩子加以比较,只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负面情绪,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长处,每天都在努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哪怕是他今天仅仅多学了几个生字,仅仅了解了一段历史,这些点滴的进步都是值得肯定的。父母别被“比较”蒙蔽了双眼,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用“比较”的做法抹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打击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孩子心理的成长。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始终都要抱有一个想法:只要自己的孩子努力了,那就是最棒的。

不给孩子贴标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组织了一批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去前线作战。出发前,美国政府派了几名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让他们跟随到前线。训练期间,心理学家们并未对犯人进行太多的说教,而是让他们每周给自己的亲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是统一规定的,要讲述犯人在狱中如何接受教育并改过自新等,每一封信的末尾都要告诉亲人,自己的表现非常出色。3个月后,犯人去了前线,专家又要求犯人在给亲人的信中写上自己如何服从指挥、如何英勇作战等。自然,亲人的回信都充满了惊喜和赞叹。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丝毫不比正规军逊色,他们做到了像信中说的那样服从指挥、英勇战斗。

后来,心理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在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接受外部环境的暗示,使自己的个性和言行出现某种倾向。孩子也会思考自己存在的价值,虽然他不会运用哲学语言,但是对生命的许多感受和成年人是一样的。孩子同样会对身材、样貌等很敏感,也会对自己的个性做出评价,希望自己能更聪明、更强壮、更被大家喜欢。

所以,父母对孩子生理和性格的任何评论,都会影响他的自我评价和发展。一个人是自卑还是自信,是虚伪还是诚实,是懦弱还是坚强,都与人们对他的态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