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民间诸神(1)

所谓民间诸神就是指民间普遍供奉的神灵,这些神也和世间的普通人一样,有明确的等级和职能区分,充分展现了中国人信仰的世俗化以及对于世俗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时,民间对神灵的供奉与信仰也展示了时代演变的轨迹。

一般来说,中国信奉的民间诸神多为道教神,另外也有一些为佛教神。虽然来源不同,但古人并不看重这些细微的区别,因为中华文化是广博、开放的世界文化的杰出代表。

一、神话的起源

中国最早的神话故事肇始于原始氏族社会,即传说时期。面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和天灾人祸,远古先民无法从已知的知识中找到准确答案,从而对未知世界产生了一种既敬畏又崇拜的心理。同时,随着远古先民智能的提升,他们逐渐对人类及民族本源问题产生了疑问,各种神话人物、神话故事应运而生。

这些神话故事中杜撰了天地形成、人类起源以及各种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甚至人类之间的战争和部分物品的产生也都在神话故事中有所体现。

神话故事是中国远古先民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重要手段,其中蕴涵了先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也是先民的智慧结晶。与其他民族崇尚力量与智慧不同,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除重视力量与智慧外,还极为重视“德”,这也为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及中国人的国民性奠定了基础。

诸如此类的神话故事在《诗经》《淮南子》《山海经》等古代典籍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述。

二、混沌神

原始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还处于蒙昧阶段,他们认为,宇宙的最初状态即是混沌,其形就像一个混沌的大鸡蛋。中国人常将不明事理之人称为“混蛋”,即来源于此。那时天地相连,一切都在黑暗之中,世间万物都还没有诞生,宇宙中也只有一位神祇(qí),即混沌天神。在中国除了混沌天神外,盘古也常被人们称为混沌神。

混沌天神

在中国的神话史上,确有一位混沌天神,不过由于年代久远,现今流传下来的诸多典籍中关于混沌天神的故事已经不多,但从很多传说中依稀可见混沌天神的影子。女娲就是依照混沌天神的模样制造了泥人。

中国道教中的元始天尊也可被视为混沌天神。

盘古

盘古开天盘古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开天神祇。有关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吴人徐整所著的《三五历记》中。据说在盘古尚未开天辟地之前,天地混沌成一个大圆球,盘古就在这个大圆球中诞生,他将天地劈开之后,用自己的身体塑造了今日的世界——他的一只眼睛变成了太阳,另一只眼睛化成了月亮,他的身体幻化成山川,而他的血液就是河流。

盘古牺牲了自己,为后人创造了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中国人极为崇敬的一位大英雄。

中国古代先民们相信盘古死后化成了灵魂,转世投胎成了人类,故而中国才有“人是万物之灵”的说法。

三、创世神

与混沌神一样,每个民族也都有关于创世的传说。如果说对于混沌之神的臆测是原始人类解释宇宙万物由来的需要,那么创世神传说则表达了人们探索人类起源的渴望。中国古代的创世神展现了远古时期人们对于起源、秩序等问题极为朴素的思想观念。

女娲

女娲又称女阴、女娲娘娘,是盘古之后最有影响力的一位神祇。作为一位功勋卓著的创世女神,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她的传说。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女娲造人和女娲补天。

女娲娘娘在神话故事中,女娲是一位人面蛇身的善良女性。有关女娲造人的故事,民间有许多版本流传。其中之一说,女娲和伏羲是亲兄妹,由于世间只有他们两个人,为了能够让人类繁衍生息,他们结婚产下了人类,女娲和伏羲就是人类的始祖。比这个故事流传更广的则是女娲用黄泥造人的故事。神话故事中说,女娲依照自己和混沌天神的相貌用泥土创造出了人类,并制定了婚姻规则,为人们做媒,使人类在世间繁衍不息。因此,人们还将女娲视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和“婚姻保护神”。女娲造人的传说其实体现了远古社会人们最朴素的一种崇拜,即生殖崇拜。

人们对女娲的极度崇拜,使她成了一位集智慧、力量和美德于一身的大神。据说,在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的一场大战中,共工不幸战败,气愤之余,他竟然撞倒了不周山上支撑天地的大柱,导致天上出现了大窟窿,地上出现了大裂缝,由此人间天灾不断,不少人都丧了命。女英雄女娲见状着急万分,就四处收集五色彩石以补苍天。古代人普遍认为他们之所以能够过上稳定的生活,都是女娲补天的功劳。

据学者考证,神话中的女娲在历史上是确有其原形的,她生活在黄土高原上一个凤姓氏族中,是氏族首领。她曾率领部族逃避大洪水,废除群婚制度并统一了各个氏族部落,受到当时人们的爱戴,故而后人将她的事迹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口耳相传了下来。

古代人对女娲十分崇拜,他们不仅推崇女娲为人类始祖、婚姻保护神,还将她视为音乐女神。时至今日,中国云南等地的苗、侗族少数民族还将女娲视为他们的始祖顶礼膜拜。

天吴

天吴是中国的创世神之一,它也是中国原始社会时期吴氏族的图腾,其形是一个人面虎身,长着八头、八足、八尾的青绿色神兽。《山海经》中说:“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其大意是说,在朝阳之谷有一只名叫天吴的水神。据历史学家考证,天吴就是后人常在文献中提及的一种行动迅猛的珍稀怪兽,形似虎,浑身长满了五彩的毛。由于吴人常披挂虎皮四处打猎,遂将它视为自己的大神,后来吴人迁徙到了海边,所以天吴又被当成海神顶礼膜拜。对于天吴的崇拜,从侧面反映了氏族社会壮大后,人们对血缘及社会秩序的重视。天吴这个图腾不仅体现了吴人期盼保佑的心理,也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类似的图腾崇拜在中国古代还有很多。

毕方

毕方的形象是一只形似丹顶鹤却只有一只脚的怪鸟,它也是树精。据说它浑身长满了艳丽的羽毛,其中底色为蓝,上面有一些红色斑点,史书记载它不食五谷,专吃火焰。毕方形象的出现表达了原始人类对火的恐惧与向往。虽然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非常惧怕火灾,但由于不会人工取火,每年都会有大批人因寒冷死去。

传说中,毕方是天帝身边的神鸟,它为了救助寒冷的人就将火种从天帝那里偷出来,送给了人类,由此人们远离了寒冬的威胁,拥有了温暖。毕方也因此成了中国的另一位创世之神。

据比

远古时代的人们对死亡有了更多的思考,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恐惧心理。由于无法解释人类的生死现象,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催生了一种新的信仰。

被古代人视为创世神之一的据比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从《山海经》中可以了解到,据比的形象并非取自“活物”,而是一具披头散发、断手断脚的死尸。据说据比很像一位刚刚经历了杀戮的战士。由此可见人们对死亡的敬畏之深。

竖亥

竖亥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一个走路速度很快的人。《淮南子》中记载,让竖亥从北极走到南极只需要两亿多步。故而民间有竖亥步行丈量九州的说法。据说,竖亥这项长才被黄帝发现后,他还曾为黄帝担任过信使。

竖亥也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神之一。

烛阴

烛阴作为创世神之一,是中国神话故事中一位本领很大的龙神,又名烛龙。《山海经》中说它是人面龙身的赤龙,身长达千里,在钟山定居。据说只要它一睁眼,世间就是白昼,而一旦它将眼睛闭上,黑夜就会笼罩大地。除此之外,它还能在瞬间变换节气,如果它呼出一口气,夏天就会到来;吸进一口气,就会天降鹅毛大雪,迎来冬天,所以它很少呼吸。

人们对烛龙的敬仰,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崇拜。

四、始祖神

始祖神作为民族的象征,几乎所有的民族都留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在中国可以被称为始祖神的主要有华胥氏、伏羲、炎帝、黄帝和蚩(chī)尤等人。世人对女娲极为崇拜,故而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她既是创世神也是始祖神。

华胥氏

古人认为华胥氏对人类的贡献极大,她不但首创嫁娶制度让人们摆脱了野蛮而落后的乱婚状态,还发明了渔猎之术,教导人们过上了以畜牧、渔猎为主的生活。

古人甚至将结绳记事的伟大功绩也归在了华胥氏身上。

除此之外,华胥氏还是伏羲与女娲的母亲,《史记》中说:“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古人认为她依靠感应受孕生下了伏羲和女娲,间接开创了中华民族的繁衍史,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始祖母。

伏羲

伏羲又称羲皇、太昊,作为华夏子孙世代敬仰的人文始祖,其流传于世的传说可谓不胜枚举。很多古籍中都记载了关于伏羲的神话故事,但这些传说莫衷一是,分歧很多。

伏羲有人说伏羲和女娲一样是人首蛇身的大神,也有人说伏羲并非人首蛇身,只是因为生活在以蛇为图腾的氏族之中,常用树叶和鹿皮等物在身上制作出蛇鳞的效果,才有了如此的误解,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就滥觞于此。

无论如何,伏羲在中国神话史上的地位都极为尊贵。据说,他是华胥氏到雷泽误踩雷神脚印后,感应受孕生下的孩子。聪明机智的他,鉴于结绳记事的弊端,参透了世间万物阴阳转换之理,发明了名扬四海的伏羲八卦图,由此开创了中国古文字的先河。还有人因此推断伏羲是道家真正的创始人。

在传说中,除了发明八卦,伏羲还发明了一种名叫“瑟”的乐器,并亲自创作了《驾辨》之曲。他还教导族人以绳结网,捕鱼网鸟,改善生活。

伏羲不仅被视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始祖之一,还被古人尊为五方天帝中的东方之帝,统治一万二千里的土地。

在中国众多史书中,伏羲都被视为三皇五帝中的“三皇”之首。伏羲对中国人及中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炎帝

中华民族的儿女都自称为炎黄子孙,其中的“炎”字就是指华夏族的始祖——炎帝。

相传,炎帝牛头人身是上古时代一个部落的首领,有人说炎帝就是民间故事“神农尝百草”中的神农,所以炎帝又称神农氏。也有人说,炎帝是太阳神,故而炎帝也称赤帝。

人们对于炎帝的身世说法不一,有的说炎帝与黄帝是亲兄弟,都是少典的儿子;也有人说炎帝和伏羲相似,都是其母感应受孕后生下的孩子。据后一种说法,炎帝的母亲在华山瞥见了一只神龙后,感应之下生了炎帝。炎帝聪颖而神奇,刚刚生下来3天就已经能够正常说话,5天的时候就已经能走路了。作为部落的首领,炎帝教导族民农耕和灌溉技术,并为他们讲述道德礼法。为了让族民不受病痛之苦,他甚至亲自试尝各种草药,据说他曾经为此一天之内中毒达70次之多,这一切都使炎帝深受其族民的爱戴。在湖南株洲的炎帝陵中有一副对联:“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医药先河。”这副对联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了炎帝的功德以及对后人的影响。

据说后来炎帝、黄帝与蚩尤产生了矛盾,引发了一场大混战,最后炎、黄二帝战胜了蚩尤。此后炎、黄两族结成了部落同盟,这也是华夏民族的起源。

炎帝也是三皇五帝中的一位,他的地位更甚于黄帝,是伏羲之后另一位受人尊崇的先祖,为三皇之一。据传,炎帝作为太阳神,曾是五方帝集团中地位最高的神,但由于在坂泉之战中败给了黄帝,最终炎帝退居到了南方,成了南方之神。

黄帝

黄帝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一位始祖,他本是远古时期中国的部落联盟首领,由于他对中华民族贡献极大,后来被人们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神,并成了后人极为推崇的一位天神。

历史上的黄帝最大的功绩就是统一了分而治之的各个部落联盟,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说黄帝还首创了中国古代国家体制,并提出了“德政”的治理思想。他在“吃穿住行”方面也都有所建树,他大力发展农牧业,著名的“井田制”和“农田耕作制”就是他的发明。后来,他还教导人们纺纱织布,制作衣服鞋帽等日用品,从此使人们逐渐脱离了食肉寝皮的原始生活。黄帝在文化领域也做出了卓绝的贡献,传说中国的天文历法、婚丧嫁娶、占卜祭祀、音乐绘画中都有黄帝的发明创造。因此,黄帝被古人尊为“五帝”之首,被视为天下共主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先祖。

黄帝陵然而仅仅将黄帝作为君主的楷模还不足以表达后人对他的崇敬之情,于是黄帝又成了中国神话故事中一位极为重要的天神。相传,黄帝是天界的一位雷神,也是神界五方帝中最尊贵的中央之帝。风伯雨师、神皇、女魃等神都是他的辅臣。在中国的道教中,黄帝被视为一位圣人,最终从人世登仙成了一位古仙人。

〇 中国人对黄帝的尊崇表现在很多方面。著名的中医学宝典《黄帝内经》和道教丹术奇书《黄帝九鼎神丹经》都和黄帝有着或多或少的渊源关系。而有关黄帝的遗址在中国也不鲜见,黄帝故里、黄帝陵、黄帝城、黄帝源等如今都成为著名的观光景点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蚩尤

历史中的蚩尤是上古时代的一位部落首领。据说他与炎帝曾是同一族属,与炎黄部落同时居住在黄河沿岸,属东夷集团,掌管九黎族。

蚩尤被人们视为中国的“战神”。在神话故事中,蚩尤的形象是一个拥有三头六臂八足的巨人,有关他的传说最有名的就是“黄帝大战蚩尤”。

据史书记载,蚩尤部落得益于当地的盐池及其金属冶炼技术,实力不断增强,渐渐地蚩尤有了和炎、黄二帝一争高下的意图,随即发动了一场大战。蚩尤先打败炎帝,间接促成了炎、黄两族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