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明权实双行以同于响。性相无碍故。是则由闻如响之教。了如响之声发如响之音。演如响之法也。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七如响忍。
三结名。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如影忍。
第八如影忍。文分四别。一标。二释。三结。四果。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非于世间生。非于世间没。非在世间内。非在世间外。非行于世间非不行于世间。非同于世间非异于世间。非往于世间非不往世间。非住于世间非不住世间。非是世间非出世间。
释中有三。谓法喻合。今初。法中有十一对。分三。初七对双遮显性。以成止行。如影无实故。
非修菩萨行非舍于大愿。非实非不实。
二二对双照性相以成观行。如影虽虗而现。故性则非修。相乃不舍。真即俗故非实。俗即真故非不实。
虽常行一切佛法。而能辨一切世间事。不随世间流。亦不住法流。
三二对遮照无碍。成双运自在行。初对双照真俗。即权实双行。后对双遮真俗即权实双寂。遮照一时为双运。互夺无碍为自在。以此结上二段。同斯无碍为忍相之深玄。
譬如日月男子女人舍宅山林河泉等物。
二喻中文具五法。一日等为所依本质。二于油下明能现之处。上二是缘。三而现其影明缘之所起。四影与油下明有之非有。五然诸下愚小谓有。今初。若约影喻。别喻菩萨现身。则日等喻悲智愿等。若约影喻通喻一切法。则日喻因。其河泉二种。虽通能现。且为所现。长河飞泉入镜中故。
于油于水于身于宝于明镜等清净法中。
二能现中亦有通别。别喻机感及应现处。通喻于缘谓无明等。
而现其影。
三明所起中亦有通别。二果可知。
影与油等非一非异非离非合。于川流中亦不漂度。于池井内亦不沈没。虽现其中无所染着。
四明有非有中。摄多义门。于中一异合离通显影义。然一异约此影彼影。合离约影对水等。次于川流下别显影义。不通二影。如月暎淮流。流水不将月去。光临潭上。万仞不见光沈。喻菩萨同世迁流不漂生死。证真寂灭不沈涅盘。后虽现下双结有无。喻性相交彻兼于镜像。
然诸众生知于此处有是影现。亦知彼处无如是影。远物近物虽皆影现。影不随物而有近远。
五取为有中。由以有无为有无。不知即影了不可取。故成执着。于中先取有无为着。后远物下举影正义。显上为执。不知此影无远近故。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能知自身及以他身一切皆是智之境界。不作二解谓自他别。而于自国土于他国土。各各差别一时普现。
第三合中二。先正合前文。于中初举智境。合前本质。次而于下合前油等。后各各下合前现影。
如种子中无有根芽茎节枝叶而能生起如是等事。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无二法中分别二相。善巧方便通达无碍。
二转以喻合非有之有。于中先喻后合。有无无碍名方便等。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八如影忍。
三结名。
菩萨摩诃萨成就此忍。虽不往诣十方国土。而能普现一切佛刹亦不离此。亦不到彼。如影普现所行无碍。令诸众生见差别身同于世间坚实之相。
第四果中三。初得称性之身。如影不往而至。不分而徧故。
然此差别即非差别。别与不别无所障碍。
次结成无碍。以无差是差之无差故。虽不往而遍。令物见殊。差是无差之差。故虽遍而不在彼此。
此菩萨从于如来种性而生。身语及意清净无碍。故能获得无边色相清净之身。
后显此身因。其无边身近局果中。亦通前法。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如化忍。
第九如化忍。文分四别。一标二释三结四果。标云化者。无而忽有故。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世间皆悉如化。
释中有三。谓法喻合。法中二。先总标。标法同喻。具能所知。既知一切世间。不局所化情类。略标世间必具出世。
所谓一切众生意业化。觉想所起故。一切世间诸行化。分别所起故。一切苦乐颠倒化。妄取所起故。一切世间不实法化。言说所现故。一切烦恼分别化。想念所起故。
后别显。先显所知。后显能知。前中十句。前五染化。后五净化。今初。不出业惑苦三。前四是苦即五蕴相。一识由想起。二行因识生。分别是识故。三受因想起。想取爱憎相故。四色亦行生。无记报色。如沫不实。名言熏习。即是行故。五即是惑。惑由想行。念即行故。业通二处。初句意业。此句分别。皆是业故。此中意等从缘无性。如化不实。本无今有。如化相现。故仁王云法本自无。因缘生诸。净化二义。仿此可知。
复有清净调伏化。无分别所现故。于三世不转化。无生平等故。菩萨愿力化。广大修行故。如来大悲化。方便示现故。转法轮方便化。智慧无畏辩才所说故。
后明五净中一方便调生。依真智故。二湛然真智。由理成故。故上文云。智入三世了法平等。三愿由行满。四慈悲。复依方便立故。五具无畏辩。能转法故。
菩萨如是了知世间出世间化。现证知。广大知。无边知。如事知。自在知。真实知。非虗妄见所能倾动。随世所行亦不失坏。
二别显能知。于中初二句结前生后。世间结前染。出世结前净。亦结余所不尽。谓乃至一法过于涅盘亦如化故。或说涅盘不如化者。大品云为新发意菩萨。恐其惊怖。分别生灭方如化故。了知之言即是生后。次现证下正显能知。上言了知。知有六义。一若事若理非比度故。二旁无遗故。三契中道故。四称俗境故。五真俗无碍故。六归一实谛故。后非虗妄下结上六知。处真道而不倾。行非道而不坏。
譬如化不从心起。不从心法起。不从业起。不受果报。非世间生。非世间灭。不可随逐。不可揽触。非久住。非须臾住。非行世间。非离世间。不专系一方。不普属诸方。非有量非无量。不厌不息。非不厌不息。非凡非圣。非染非净。非生非死。非智非愚。非见非不见。非依世间。非入法界。非黠慧。非迟钝。非取非不取。非生死。非涅盘。非有非无有。
第二喻中应开四义。一能化者以喻因缘。二化现事喻所起果。三现用而无实。四愚小为真。故十喻传云。犹如化事虽空无实。能令众生忧苦嗔恚喜乐痴惑。诸法亦尔。云何无实。如彼化人无生老死苦乐。异余人故。文中有四十句。初句标。次三十七句一向双非以显无实。后非有非无有义同二种。一亦是双非。谓无有亦无故。二双融性相。化不实故非有。现化事故非无有。
菩萨如是善巧方便行于世间。修菩萨道。了知世法分身化往。
三合中二。先化行。后佛子下化益。前中四。一起化用。以同化相有故。然但云菩萨如是者。以上诸非一一通法。故指上如是为善巧方便。
不着世间不取自身。于世于身无所分别。不住世间不离世间。不住于法不离于法。
二明化智。以了化不实故。
以本愿故不弃舍一众生界。不调伏少众生界。不分别法非不分别。知诸法性无来无去。虽无所有而满足佛法。
三双非显中。
了法如化非有非无。
四结示化旨。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安住如化忍时。悉能满足一切诸佛菩提之道利益众生。
二化益。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九如化忍。
三结文。
菩萨摩诃萨成就此忍。凡有所作悉同于化。譬如化士于一切佛刹无所依住。于一切世间无所取着。于一切佛法不生分别。而趣佛菩提无有懈倦。修菩萨行离诸颠倒。虽无有身而现一切身。虽无所住而住众国土。虽无有色而普现众色。虽不着实际而明照法性平等圆满。
第四果中先得利他业用之果。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无所依止。名解脱者。一切过失悉皆舍离。名调伏者。不动不转普入一切如来众会名神通者。于无生法已得善巧名无退者。具一切力须弥铁围不能为障名无碍者。
后得依自利。立胜名果。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如空忍。
第十如空忍中。亦四。谓标释结果。标云如空。如空所喻通一切法。佛地喻清净法界。以离差别相故。及中边等论喻圆成实。但是此中一义。然其喻相小异诸喻。诸喻开义多分有五。虽正取所成幻等以喻于法。而亦取缘等以喻无性。此中喻相不开别法。直指于空。具含多义。以喻于法。又此诸喻。若约能喻。前五多取似有以破实有。化喻以不有有以破似有。此喻以性相俱绝破于一切。又前六遣又会空多。依空立有少。此一遣有入空少。依空立有多。又上所喻则通一切。此中能喻则具多义。所喻各随别义喻一类法。然龙树十喻。以四复次释如空义。一近无远有。谓如虗空非可见法。以远视故眼光回转。则见缥色。一切诸法亦复如是。空无所有。以凡夫人远无漏慧。弃舍实相。则见男女等物。而实此物竟无所有。二约性净不染。三约无初中后。四约体实无物。上八地中空有十义。皆是略明。然别义有此不同。同义诸喻无别。余无碍义如前后说。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了一切法界犹如虗空。以无相故。一切世界犹如虗空。以无起故。一切法犹如虗空以无二故。一切众生行犹如虗空无所行故。一切佛犹如虗空无分别故。一切佛力犹如虗空无差别故。一切禅定犹如虗空三际平等故。所说一切法犹如虗空不可言说故。一切佛身犹如虗空无着无碍故。
第二释中二。先忍解之相。后忍行成益。今初。先别明。以空九义喻九种法。随义虽别。亦以缘成无性故空。九句各标法同喻。后出所以。一标事法界如空。下出所以者。以无相故。谓从缘无性。其相自虗。即事是理法界故。此句是总。二世界共业所起故。三轨仪教法。一味法界所流故。余六句并准初句。
菩萨如是以如虗空方便。了一切法皆无所有。
后总结。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虗空忍智了一切法时。得如虗空身身业。得如虗空语语业。得如虗空意意业。
第二忍行成益中三。初总明得如空三业业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