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诸葛亮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吗(1)
- 郎咸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
- 郎咸平
- 4647字
- 2015-09-29 17:12:27
用文学典故解析企业家心态:
司马懿如果真的把你诸葛亮抓走的话,就没有《三国演义》了,变成“二国演义”了,你身为堂堂蜀国的丞相,冒这种风险。什么风险?小概率事件。
诸葛亮运筹帷幄,但是以他的理念来经营企业,一定能够成功吗?
诸葛亮同志弹琴,弹弹弹,他在赌什么,赌司马懿同志多心,万一他那天跟老婆吵了一架他不多心了呢?
一、两个很大的“小”问题
这一章我要谈一个奇怪的话题——从文化的角度来评判中国企业家。我这么讲吧,中国企业家是很有意思的。我在中国各地演讲,西到乌鲁木齐、北到内蒙古、东到丹东、南到三亚,哪里我都去过,但我走到任何一个地方,所有企业家问我的问题之类似,让我感到震惊。他们问什么问题呢?例如:“郎教授,能不能请你谈一下,哪一个行业是最有潜力的,我想去投资。”地方干部也会问我一些问题,例如:“郎教授,能不能请你谈一下我们这个区域的区域竞争优势。”我的回答很具体,我说中国没有一个行业是有潜力的,而且中国没有一个区域是有任何竞争优势的,于是这些企业家和干部就都说:“那我们不就死了吗?”我的回答就是,那你就去死吧。哈哈,各位读者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吗?因为他们问的这些问题都是错的。
那么大家知道他们为什么会问这些问题吗?很简单,中华文化所孕育的思维僵化的企业家就是这么想问题的。那么在这儿,我就想谈一谈,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本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精神的氧气”。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传承了许多珍贵品德。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吃苦耐劳、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等等,当然现在很多美德都在消失当中,比如仁爱。
文化与企业向来密不可分,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企业。以中国晋商为例,晋商几百年间创业、积累、发展的过程都恪守“诚实守信”这个核心理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对中国企业家的影响并非全是正面的。就拿《三国演义》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来说,他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吗?
首先我做个表态——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对此我没有异议,我相信大家都不会有异议,甚至也不敢有异议,因为我们是一个不喜欢接受批评的民族。但是在这种博大精深的外衣之下,我想跟大家谈几个影响巨大的小问题。我认为中华文化有两个很大的“小”问题:第一个小问题,投机取巧;第二个小问题,浮躁。
我先从历史的角度来谈谈这两个小问题的文化本质。央视有一个很受欢迎的节目叫做《百家讲坛》,其中热播的一个系列是“易中天品三国”。我也看过,易中天教授讲得很好,口才非常不错,但是三国的本质他没有讲清楚。《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本质,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小问题之一——投机取巧。《三国演义》里面有一位男主角——诸葛亮同志,这位男主角在《三国演义》里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关于他最著名的故事是什么呢?赤壁之战,还有空城计,这是我们立刻就会想到的。
赤壁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当然,以真实的历史而言,这个战役到底有多少人参与,到现在还没定论)。传统上,人们认为诸葛亮借东风是赤壁之战中巧用火攻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之后的空城计是诸葛亮足智多谋、临危不惧的体现(真实历史没有空城计这一说),然而在我看来,如果以赤壁之战和空城计所体现出的理念做企业,则存在巨大隐患。
赤壁之战和空城计在京剧和各种章回小说、古典小说里面都被反复提到。当然了,历史上不一定真的发生过这两件事,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三国演义》影响了我们的历史,赤壁之战的决胜因素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是借东风,因为当时是冬天,刮西北风。由于曹操的战船在北面,东吴的在南面,如果要用火攻的话,刚好逆风,火势会蔓延到东吴将士自己身上,所以必须要等到东南风才行。于是我们的男主角诸葛亮上场了,弄个祭坛,装神弄鬼一番,终于借来了东风,孙刘联军的战船就倾巢出动,火攻成功,大败曹营,这不就是赤壁之战吗!你们看着很精彩是吧?
但是我请大家来个逆向思维,想一个有趣的问题——万一这位男主角没借到东风怎么办?几万将士的生命将置于何处?你再想一想,借东风是什么事件呢?标准的“小概率事件”。
再说空城计,诸葛亮同志若无其事地弹琴,他在赌什么?赌司马懿同志多心,因为司马懿就是一个多心的人。可是大家有没有想到,万一他当天跟老婆吵了一架,偏偏就不多心了呢?假设他被老婆骂了,心里一毛,桌子一拍,直接杀进城去怎么办?你们想想,有没有这个可能?当然有可能了,吵架是人之常情嘛。谈恋爱的情侣可能不太会吵,但结了婚之后就常吵。所以很多人讲,什么是婚姻?儿女是来讨债的,夫妻是来报仇的。好了,司马懿如果真的把诸葛亮抓走的话,就没有《三国演义》了,变成“二国演义”了。诸葛亮身为蜀国的堂堂丞相,冒这种风险,竟然赌这种“小概率事件”,未免太大胆了。
读者有没有听过“杀鸡焉用牛刀”、“四两拨千斤”这种话,听起来很有道理是吧,但它们都是错的。四两拨千斤,如果拨不了怎么办?肯定就是被千斤压死了。为什么中华文化不喜欢千斤拨四两?为什么杀鸡不能用牛刀,我用机关枪不是更好吗?保证你打死这只鸡不是很好吗?想一想,千斤拨四两这样必胜的把握有什么不好?而我们的文化不这么想,我们的文化喜欢什么?“小概率事件”,例如四两拨千斤。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一个小问题,这个“小概率事件”就叫做投机取巧。
人们把偶然发生的重大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例如彩票中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小概率虽然不等于不可能,但是它是一个期望值,由于其发生的可能性极小,因而风险极大。例如微软的比尔·盖茨的成功就属于小概率事件,如果大家都学习他而中途辍学,我相信中国说不定没有一个人会有他那样的成就。企业家在考虑风险的时候往往关注的是“风险背后的机遇”,认为及时抓住了机遇就可以取得成功,但如果判断失误,与机遇如影相随的风险很可能会给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第二个小问题是浮躁。中华民族是一个崇拜悲剧英雄的国家。你看我们的京剧,我们的电视连续剧,甚至我们的章回小说,崇拜的都是哪些人呢?屈原、杨家将、文天祥、岳飞、史可法……那么我们再换一个逆向思维,我们都崇拜这种悲剧英雄是吧?而他们基本上都是败军之将。我请各位读者跟着我的思维走一走,败军之将有什么好崇拜的?吃了败仗还要崇拜他吗?我们都会直觉地认为当然要崇拜,因为大家认为他们可歌可泣,正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真的好悲壮。可是再想一想,仗都打败了,这有什么可以激动的。可是当我们崇拜杨家将等人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我们这个民族对于他们为何失败是没有兴趣知道的。
我们从小学念到大学,什么时候老师教过我们说:“对于岳飞为何会被12道金牌召回,你们要仔细研究一下它背后的原因。”从来没有。屈原跳汨罗江,好悲壮哦,这个楚怀王实在是昏庸,因此屈原成了悲剧英雄,真的是如此吗?
再讲一句你们最熟悉的谚语,叫做“失败乃成功之母”,听过没有?这是全世界最荒谬的逻辑,失败加失败加失败加失败竟然能够成功,如果你把这句话翻译成英文,那就是失败是成功的妈妈。如果你把这句英文讲给老外听,人家肯定不明白你在胡说八道什么。哪有失败加失败加失败可以成功的道理?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失败背后的原因从来不去深究,可是我告诉大家每一次失败都有原因,要么就是管理的问题,要么就是战略的问题,或者是其他问题。但是,我们的文化从来不鼓励我们去研究失败的原因。
二、岳飞与屈原:文化魔咒的典型代表
我们看到英雄人物的失败时,就用什么“可歌可泣”、“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些语句颂扬失败、崇尚失败,这个奇怪的思维逻辑值得我们关注。举例而言,大家都知道岳飞是被12道金牌召回的,为什么有12道金牌?可见前面的11道金牌岳飞根本就没有理会,他根本不听宋高宗的命令。第1道金牌去,岳飞不回来;第2道金牌去,岳飞还是不回来……一直到第12道金牌去才回来,这是为什么?我对当时的历史做了很深入的研究,最通俗的说法是批评宋高宗不愿北伐而处决岳飞,由此衬托出岳飞的悲剧英雄形象。我认为这个历史结论是可笑的,如果当时宋高宗不愿意打仗,为什么只杀岳飞,而不杀另外两个元帅——韩世忠和刘琦。因为当时的三大元帅分别出击东、西、中三路,而且三路军队都打了胜仗。如果宋高宗真的是想投降求和的话,为什么不召回三个元帅,偏偏就只召回岳飞?而且岳飞被杀之后,刘琦并没有说话,他们三个都是同胞,都是哥儿们,都是战友,为何他们不说话,这很耐人寻味。
再看看岳飞本人,岳飞年轻的时候,你们记不记得他的母亲在他背上刻了什么字?精忠报国,难道大家不觉得精忠报国本来就是应该的吗?还需要刻在背上吗?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对于这一点,我百思不得其解,这种形式主义值得我们称赞吗?其实岳飞的母亲有没有刻这四个字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岳飞的历史被他的孙子岳珂进行了极度的扭曲和忽悠,很多有关岳飞的奇迹和神话都是岳珂瞎掰的。如果岳飞的母亲真的曾在他背上刻字的话,岳飞这一家人的形式主义作风不但不值得称赞,反而更值得被批判。
读者再想一想,为何宋高宗要用12道金牌召回岳飞,事实上,12道金牌基本都是岳珂瞎掰的,岳飞的孙子确实继承了岳飞本人形式主义的特质。无论12道金牌是不是真的,岳飞本人是很有理想的一个青年将领,他要怎么样?我把他的诗词综合了一下,发现这位哥们的终身理想就是要踏破贺兰山缺,迎回徽钦二宗。可是各位读者知道不知道,宋徽宗和宋钦宗是宋高宗皇帝的什么人?前者是他的父亲,后者是他的哥哥。如果岳飞真的把他们两人迎回来的话,高宗皇帝还要不要干啦?而且当时的金人由于连吃败仗,已经有要把宋徽宗和宋钦宗送回来,让南宋王朝自己内斗的打算。在这种局面之下,只有你岳飞一个人仍然是以迎回徽钦二宗为诉求是非常危险的。而且大宋王朝对于武将一向是比较敌视的,甚至是比较轻视的。岳飞的勇往直前、收复失地的鲁莽个性已经让高宗非常不安了。因此无论12道金牌是否确有其事,岳飞一意孤行、自以为是、缺乏政治深度的个性恐怕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以金牌为例,形象一点地进行评论:第1道金牌不听,第2道还是不听,最后第12道金牌才召回,如此一来岳飞肯定会激怒高宗皇帝,甚至导致高宗完全丧失对他的信任,因而种下祸根。这可能就是他的挚友刘琦元帅在他被杀头时保持沉默的主要原因。
当我们看到悲剧英雄的时候,我们并不积极地想去了解造成这一悲剧背后的原因,我们是一个只看表面可歌可泣的现象,而不研究失败本质的民族。
再给各位读者举个例子,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吧,为什么要吃粽子?我们肯定都会想到屈原,那么你们觉得屈原可歌可泣吗?
屈原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对于这一点我完全赞同。但是屈原有一个毛病,什么毛病?他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比如楚怀王对他挺好的,送给他一条腰带,他就会到处吹牛:“你看你看,这是楚怀王送给我的,你有没有啊?”因此屈原特别遭人讨厌,也树敌不少。这个人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刚开始他有才华,确实有能力,楚怀王对他非常信任。但是屈原吹牛多了以后大家觉得挺烦的,所以很多人告他,尤其是他的政敌靳尚格外喜欢为难他。其实靳尚本人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但是楚怀王作为一个领导,他总是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势力,屈原的个性确实有点过了,当时是把屈原从一个部级干部贬为一个处级干部——你就到南方挂职锻炼几年,好好写个检讨再回来。当时的处级干部跟我们的不一样,随时能上能下,只要皇帝高兴,随时可以提拔成为部级干部。当时楚怀王叫屈原去做处级干部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写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