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经典版)
- (瑞士)贝特·萨勒 (Beat Schaller)
- 471字
- 2021-03-28 08:17:10
01学习与记忆
为什么我们会“左耳进右耳出”
20分钟后遗忘的内容比一个月后遗忘的多
赫尔曼·艾宾浩斯教授是进行记忆力实验的第一人。他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然后不断地背诵,直到把所有音节都准确无误地记住为止。
根据实验资料,他总结出了一条曲线,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参见图1—1)。这条曲线以百分比的方式呈现出他在实验中所记住的音节量。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就连艾宾浩斯教授自己的遗忘规律也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
图1—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每个点表示的是被记住的音节量(以%表示)。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开始,我们遗忘得很快(在最初的20分钟遗忘40%);而后,我们的遗忘慢了下来(随后的一个月内只忘记25%),这真让人吃惊。
显而易见,我们(教授自己也好不到哪去)在最初的20分钟内遗忘的内容要比在之后一个月内所遗忘得多。在熟记后的一个钟头内,我们差不多就忘掉了一半的音节;然而之后遗忘似乎会在某一点完全停止,好像记忆力在一段时间后就会爆发进而抵达某个点,所学的知识也就因此变得经久不忘了。
左耳进右耳出
我向你提出的建议是:重复记忆那些关键信息,要不断重复!写作文的时候,“重复”总被认为是错误的,或许老师还会在作文本上大大地批写“重复”二字。长期以来的训练使我们逐渐疏远了“重复”。然而还是请你忘记这些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就是最好的证明!重复有助于提高信息被固定在脑中的概率,从而提高记忆量,而仅仅记忆一次是一点用也没有的。所以当你向他人传达事情时,必须在20分钟后把所传达的信息再重述几遍。不会重复的人将会败在“左耳进右耳出”效应下。
在最初的20分钟内遗忘的要比在随后一个月内所遗忘的多,因此我们对关键信息要重复4遍,当然了,这些重复还是要建立在有意义、有理由的基础上。
为什么贪睡者记性更好
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记忆力的提高
无论你是否相信,我要告诉你的是:在学习结束之后应该马上去睡觉,因为在睡眠时我们比较不容易遗忘学过的内容。
如果在学习结束后仍保持清醒,那么新的学习活动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你,使你将原先记住的知识遗忘得更多。举个例子,如果你先学一些英语单词,接着又背诵一首法语诗,那么背诗会对英语单词的记忆产生负面影响,心理学专家把这种负面影响称为“倒摄抑制”。
那么,在1小时、2小时、4小时和8小时后,我们对于所学到的知识究竟还能记住多少呢(参见表1—1)。
表1—1不知疲倦的“学习狂”遗忘得更快
表1—1中显示,遗忘在睡眠两小时后就会停止,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睡眠两小时后的遗忘率达到停损点,即50%左右。相比之下,在清醒状态下的遗忘率还在不断地上升。
贪睡者记忆力更好
前面的数据说明健康、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记忆力的提高。所以与那些过于勤奋的“学习狂”相比,贪睡者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记忆要好得多,而不知疲倦的“学习狂”对知识的遗忘则快得多。此外学习结束之后,看电视并非最佳放松方式,它和“拉锯战”式的学习一样,都是有害的,睡眠才是学习结束后最合适的活动。
为什么愚者越愚,智者越智
为什么有些人通过观看大量的电视节目来获取信息,他们的知识水平却依然处于低谷?因为仅有大量的信息还是不够的,电视所带来的大量信息就像剪刀一样,剪开了信息闭塞者和信息灵通者之间的知识差距。
大众媒体加深了不同社会阶层和教育水准者之间的知识鸿沟,因为社会地位高、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拥有以下特点:
1.更常利用信息内容丰富的印刷媒体(读书、阅报,而非看电视);
2.掌握更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
3.悟性强;
4.拥有更多的社会信息渠道(家庭、公司、朋友)。
以上4点是造成信息闭塞者和信息灵通者之间“知识鸿沟”的主要原因。愚者和智者间的差距就这样被拉大了。信息的传播是不均衡的,那些社会地位和教育水准较高的人本身拥有更好的信息接受和吸收能力,在一般人观赏电视的时候,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
象棋大师只需花上5秒钟,就可以清楚无误地记住棋盘上所有棋子的位置。与之相比,中等水准的棋手平均只能记住40%的棋子位置。为何象棋大师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认清形势呢?因为大师们的脑海中有个“指南针”,他们运用这个“指南针”即可准确迅速地检索记忆里的知识,专家称之为“知识图式”。
我们记忆中的知识是以图式的模式来组织的,而这张图式起到了“指南针”的作用。比如在我们去吃饭的时候,脑海中就有这样一张图式:我们总是要先预订一个座位,翻看菜单和酒单,然后再决定点什么食物和饮料等。这种不断加深的认识过程使我们在很多方面能迅速地辨清方向。正是这种“知识图式”效应使得专家与外行人相比时,获得了时间上的优势。
记忆改写的生活剧本
记忆是如何工作的
目击者在法官面前必须而且也只能陈述事实,但法官却很少考虑到目击者记忆的准确程度。记忆并没有“罢工”,但是它是怎样工作的呢?为此,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
首先让被试观看一部交通事故的短片,然后将他们分成两组,并向这两组目击者分别提问,而两个问题只有些微的区别。
向第一组目击者提出的问题是:“当汽车发出碰撞声时,车速大约是多少?”向第二组目击者提出的问题是:“当汽车相撞时,车速大约是多少?”
一周以后,我们再次邀请这些被试,请他们对上次影片的细节再次进行回忆。所有的被试都回答同一个问题:
“当时你是否看到汽车玻璃碎了?”
尽管在电影中并没有出现任何玻璃破碎的镜头,但第一组目击者回答“有”的人数是第二组的两倍,因为他们受了“碰撞声”这个词的诱导。
谁在改写我们的生活剧本
我们的记忆显然不像录像机那样地工作。录像机只需按一下键,就会乖乖地将录制的内容忠实地播放出来。相反地,我们的记忆总是不断地改写我们的生活剧本——当然总是按照有利于我们的方式。首先记忆会删掉那些令人不快的部分,然后添上一些让人向往的东西,最后再把过去的事件赋予新的含义。这样一来,假的回忆就披上了真实的外衣。
法庭上的证人常常会因为记忆的结构特点而说出一些与事实相悖的话,对于这一点,我们不用感到奇怪和意外。那些我们熟悉的东西,在记忆中也会与它们的原样大相径庭。不信的话,请你按着记忆画出一枚你每天唾手可得的硬币,然后再与真实的硬币比较一下……结果将会令你大吃一惊。
分数在比较中才有意义
很多社会现象对于观察者来说,都是无法准确阐释的。在成绩的评定中,就存在着这种模糊性。比如说你在某次考试中得了36分,或者在年度鉴定中得了45分,这些分数有什么意义呢?
人们对于那些含有比较意义的信息十分感兴趣。分数本身通常并不能说明什么,人们在乎的只是一个比较的标准。面对一个具体的分数,我们得先对以下12个问题进行评定。
1.理论上的最低分是多少?
2.理论上的最高分是多少?
3.实际得到的最低分是多少?
4.实际得到的最高分是多少?
5.得最低分的频率是多少?
6.得最高分的频率是多少?
7.最低分和最高分的差距是多少?(范围)
8.经常得的分数是多少?(中间值)
9.平均得分是多少?(平均值)
10.多少人得分比我高?(以百分比计)
11.多少人得分和我一样?(以百分比计)
12.多少人得分比我低?(以百分比计)
上述12个相关问题,一方面增加了分数的透明度,使考生明白了究竟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分数;另一方面,鉴定者也有责任据此给考生解释分数的含义。
事后诸葛亮
人们总乐于对一件还没有发生的事发表意见或作出预言,但是事情一旦发生后,人们对之前意见和预言的记忆又常常改变,这种改变使得人们认为自己在事情发生前就已经正确预见到了结果,这就是所谓的“事后诸葛亮”效应。
举一个埃菲尔铁塔的例子。埃菲尔铁塔的实际高度为320.8米(包括天线)。有个人曾对铁塔的高度进行目测,当时他认为铁塔高308米,但是在正确答案宣布后,他回忆自己对铁塔高度作出的推断时,就觉得自己之前认为铁塔高度是318米(因为这样才会更接近真实的320.8米)。在他的印象中,自己曾经作出的推断是八九不离十的,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喜欢自我表现的人身上,常有“事后诸葛亮”的特质。他们讲述过去的时候,总表现出一副自己在事情发生之前就预见到了结果的模样。他们并不尊重事实,而是为自己的过去戴上美丽的光环。
埃菲尔铁塔的高度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遇上许多未知的东西,比如某次选举中某个党派的得票率、某次交易中商定的最后价格、某种服务的商机等等。日常生活总不断地要求我们做出明确的结论,而只有在事后,那些爱自我表现的人,才会变得精明、聪慧、富有远见。
白痴天才面对面
“白痴学者”指的是这样一类人:他们在总体上表现得智能低下,在某些方面却又拥有不可思议的奇特能力。研究人员对一位“白痴学者”L进行了细致的调查。
在L12岁的时候,他的母亲把他带到心理医生那儿进行咨询并要求对他进行治疗。医生的检查证实,他身体健康,发育良好。但是,对他智力能力的检查,却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奇特的世界。
一方面,L能够说出1880—1950年之间任意一天是星期几;只要研究人员说出10~12位的数字时,他就能马上将它们加总;他能将一个单词的字母顺序毫不费力地正着或倒着拼写出来;他还能够单独地凭听觉记忆,从头到尾地演唱戏剧《奥赛罗》里面的咏叹调《圣乐》《西西里岛》和《葬礼》。
可另一方面,L无法跟上学校里正常的教学进度:他对一般知识掌握的水平非常明显地处于平均水平以下;他只知道极少数单词的意义;逻辑思维对他来说是陌生的,每每遇到抽象的问题,他就显得束手无策。按照“比内测验”(Binet Test),他的智商只有50!我们可以明确地将智商只有50的人翻译成“弱智”“笨蛋”或者是“天才”(参见表1—2)。
表1—2 比内测验:谁是笨蛋、弱智或天才
其实在有限的几个领域里表现出来的优势并不是L的天性,这不一定证明他有非常高的天赋,这只是L在几个非常特殊的项目上面受到专业诱导的结果。每个普通的孩子都能够做到L所能做到的一切,甚至更多。
科学是这样解释“白痴学者”现象的:抽象思维能力是所有智力活动得以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一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受到了损害,就像L那样,他会在一种非正常方式的诱导下,来协调和发展他自己的智力活动。于是,他就成为了一个在智力上独特的人。他能够把12位的数字加总求和,却不懂得逻辑和数学定律;他能拼写单词,却不懂得单词的意义。
留着白胡子的人:3岁前的深刻记忆
我们对3岁以前的许多事情都已经遗忘了。这种现象被称为“记忆缺失症”。对于那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我们大都是从父母的讲述中听来的。
3岁之前的经历很快就被遗忘,大概是因为年龄那么小的孩子还不具备将各种事件联系起来思考的能力。
但是,这3年中也有一些特别令人激动、不会被人遗忘的情景。人们的潜意识能将一些偶发的生活细节铭记在心。这种对某些特定事件的潜意识记忆,会在我们的一生中重复出现。
一个女孩在两岁半时经历了一次手术。有过这个经历后,这个女孩在后来的生活中,就经常出现对医疗检查的不信任、不安甚至排斥情绪,而且这个孩子一旦看见白胡子的人,情绪就会非常激动,并绝望地抓住母亲竭力喊叫。在商店、饭店或电车上,人们可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孩子被留白胡子的人吓到了,虽然留白胡子的人会试图安慰孩子,可孩子却不领情。或许这个长着白胡子、和蔼的人还会惊讶地想:如今的孩子怎么这么没有教养?孩子的妈妈急忙向他道歉:“孩子就是这样。”
让我们来揭开这个现象的谜底吧:当初给这个孩子做手术的医生就留了这样的白胡子。孩子将白胡子作为一种感情上的记忆铭刻在脑海中了。手术后几个月,大部分关于手术的细节都会被孩子忘记,但是这种感情上的记忆,也就是对白胡子的印象会保留下来,并持续影响着孩子,一直到5岁,她都拒绝接受任何一个留着白胡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