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追风少年,在青春岁月里的激情奋斗(2)
- 李彦宏传(传记袖珍馆4)
- 张丽
- 4976字
- 2015-12-16 11:12:40
李彦宏喜欢文科,从小学一直到高中从未改变过,因而他的语言功底相当深厚。李彦宏有一个习惯,即喜欢收集优秀作品。他有一个小本子,上面积攒了很多诗人、作家的优秀作品,在学习之余,他就会拿出小本子欣赏一番,几乎每次都会别有一番感受涌上心头。但当时的社会风气重理轻文,认为学文没有前途,只有学理才能走遍天下。根据当时高校招生现状和就业形势,大部分家长都让孩子选择理科,以致重理轻文思想就像重男轻女一样特别严重。当然,李彦宏的父母也是如此,他们坚持让李彦宏选择理科,但李彦宏决定抛开兴趣因素和父母意愿,通过成绩单来决定到底是选择理科还是文科。成绩出来之后,文理科成绩相当,这一下可愁坏了李彦宏,自己到底该选择哪一科目呢?
为了作出不让自己后悔的决定,他在各班作了一个调查,发现每个班里的尖子生都选择了理科,而最终在老师的建议下,李彦宏也选择了理科。李彦宏说,他之所以选择理科,是想为自己寻找一些竞争对手,因为在他看来,有对手才会有前进的动力。但这些竞争对手并非敌人,而是共同进步的伙伴,他们会给自己双倍的力量,鼓舞自己奋进。
作为重点中学的阳泉一中,配备了几台计算机以备学生学习之用,但数量有限,根本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所以只有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才能得到这样的机会——成为计算机学习小组的成员。李彦宏就幸运地在这其中。
在当时来说,计算机可谓是绝对的高科技,一般人听都没听说过,更别说见过了。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李彦宏一下子便喜欢上了计算机,这种喜欢远比下棋要强烈得多。坐在计算机前面,李彦宏浑身都充满了力量,但一节课结束之后,他就不得不恋恋不舍地与计算机告别。与计算机亲密接触,成了他每天最盼望的事情。
在李彦宏上高二时,山西省教委在全省范围内举办了一次计算机编程大赛。其主要宗旨是为了适应教学需要,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学校里计算机方面的尖子生,李彦宏在本次大赛中取得了第二名,而随后又顺利进入了太原总决赛,可是在太原总决赛上,李彦宏却失败而归。
可以说这一次太原之行,对李彦宏的打击非常大。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苦心练习,为什么最终却只换来这种结果。他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在太原的大街上走着,思索着到底是为什么?这时他偶然看到一家书店,便走了进去。在书店里,李彦宏看到一排排关于计算机的图书,它们整齐有序地排列在“科学与技术”的书架上。两节长长的书架上摆满了与计算机相关的书,几乎全国各地出的计算机方面的书都囊括在内,这是阳泉的书店根本没法比的。而围在书架旁边的年轻人大都和李彦宏年龄相仿,他们还一边看一边相互讨论。看到这儿,李彦宏突然明白自己这次失败的原因了——阳泉的条件太差,自己与他们相比,根本不可能取得名次。
鉴于客观事实无法改变,李彦宏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了北大信息管理方面的专业,放弃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机专业。但是,这种放弃只是暂时的,并不意味着永远放弃。也可以说,暂时的放弃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拥有。其实,他是在寻找或者创造一个更合适的平台,使每个人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为骨子里好胜的李彦宏不允许自己在起跑时就落后于别人。
3.高考路上,斗志昂扬,终于圆了北大梦
李彦宏在经历了太原总决赛的失败之后,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北大!
众所周知,决心会给一个人带来很大的力量。这股力量不仅会督促着你奋发前进,而且在面对困难时,它还会支持你、鼓励你,让你的人生放射光芒,直到成功的那一天。
然而,李彦宏的决心并不是一下子就产生的,而是先在脑海中酝酿了很久。事实上,自从考上重点高中后,他就有了这种想法,特别是当姐姐们都考上了北大之后,这种想法就时时出现在李彦宏的脑海中,并促使他最终下定了这个决心。
李彦宏的大姐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后来他的三姐又考上了北大,这些都源于李彦宏父亲的影响。李彦宏的父亲从小受过私塾教育,熟读四书五经,对语言和文字有着一定的修养和功底,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孩子们。就这样,李彦宏的大姐影响了二姐,二姐又影响了三姐,三姐又影响了李彦宏。
李彦宏第一次去北大是在高一暑假,他是同三姐一起去的,那种感觉是李彦宏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在那时,他就深深喜欢上了北大。几天之后,该回家了,姐姐和男友去送李彦宏,姐姐的男友由于学习紧张没有抽出时间陪李彦宏好好在北大玩而表示歉意,而李彦宏却笑着说:“没什么,两年之后我要以北大主人的身份回来,这里,就是我的梦想!”三姐及其男友听后,一起为李彦宏加油,而他们也相信,争强好胜的弟弟一定会说到做到。
一时间,考上北大成了李彦宏的青春誓言,而且为了这个誓言,他开始全力以赴。
高考,是大多数人都有的正常的人生轨迹,参加高考既是人生的转折点,又是对个人的一种考验。过了这个坎,不管进不进大学,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会感触颇多。可以说,高考是一座独木桥,桥的对面很可能就是幸福。然而,要想安全走过这座独木桥,就必须要经过一番磨炼。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从这座桥上摔下来,而成功到达彼岸的却只是少数。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付出的越多才会收获越多,不经历风雨是看不到彩虹的。
李彦宏深知,面对高考,他只能赢不能输。天生不服输的性格也影响着他,使他坚定地告诉自己:一定要赢!
很多事都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十分艰难。为了目标,李彦宏付出了双倍的努力。
临近高考时,李彦宏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勤奋——当其他同学还在睡梦中时,他已早早地起床看书,而当其他同学上床休息时,他却依旧在挑灯学习,直到深夜。此外,他还为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在计划中他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几点开始读书,几点睡觉,一天做多少道试题,复习什么内容等,都有详细安排。他用知识武装自己,做到满怀信心地迎接每一场模拟考试。仅半年时间,他光是用来总结错误的本子就用掉了五六本,并且都是那种大本子。在当时,这些大本子可是他的一笔财富。
有一次,李彦宏感冒了,吃过药之后,他仍然坚持上课。因为上午有一次模拟考试,他想知道自己付出的汗水到底能收获多少,就拖着病重的身体咬牙坚持,比别人提前十分钟交了卷。而交了卷之后,他就一下子趴在桌上再也不想起来了。最后,他被老师和几位同学背回了宿舍,但这一次他的考试成绩却是名列全班第一。在得到这样的结果之后,李彦宏深知,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而多一些付出就会多一份回报。
很难想象这个勤奋好学的小伙子就是当年那个在下课后和别人下棋、打闹的小学生。现在的李彦宏已经真正长大了,他像个男子汉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着,奋斗着。他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完成每一次作业,梳理好每一次考试思路,他像所有积极向上的学生一样耕耘着自己的梦想。记得一首歌中唱道:“即使没有人为我鼓掌,我也要歌唱,即使我没有坚硬的翅膀,我也要飞翔。歌唱,才能拥有希望,飞翔,才能找到光芒……”面对高考之路,李彦宏唱响了自己的人生赞歌。
任何的付出都会有回报,同样,李彦宏在一番付出之后,也收获了美好的回报——他以阳泉一中第一名的成绩被北大录取。在誓言兑现的当天,李彦宏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激动地跳了起来。尽管他知道当初的誓言一定会实现,但当它真正到来的那一天,李彦宏还是很激动、很高兴。
想着即将要投入北大的怀抱,李彦宏失眠了,回想自己从小学到中学到高中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值得怀念和回味的。然而,考上北京大学则是他人生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北大,那个让李彦宏充满太多憧憬的地方,正张开臂膀等待着他的到来。
4.北京大学,奋力拼搏的新地方
1987年9月,李彦宏以北大学生的身份来到了著名的北京大学,成为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87级的一名新生。
再次来到这里,李彦宏感觉好极了。上次他是以游客的身份来这里观光旅游,而此次却是以“主人”的目光打量这里。他穿行在校园的林荫道上,天格外蓝,云格外白,而他的心情也格外舒畅。自此,梦想可以在这里绽放出迷人的光彩,而这些光彩则会让他充满成就感。
有人说,选择春天虽然拥有了明媚的阳光,但同时也得忍受刀一样的春风;选择秋天虽然拥有了硕果累累,但同时也得忍受痛苦的煎熬。可见,任何选择都会有付出,就像任何付出都会有回报一样。有人认为只要迈进大学的校门,特别是全国有名的北京大学,就不需要再继续努力了,因为这就是成功。的确,进入北大是人生中的一大成功,从这里毕业之后不用为工作而愁,不用为生活而愁,下半辈子也有了保障。但对于一向要强的李彦宏来说,这并不意味着就是一生的成功,它仅是人生旅程中的一小部分成就而已。所以,他需要继续努力,而且他知道,等待他的将是青春最庄严的洗礼。
从了解到熟悉,此时的李彦宏不再对北大感到那么新鲜了,他开始为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作规划。他深知,人生就像一根燃烧着的火柴,它不管你是否已经找好定位,转眼之间,它就燃烧完了,留下的或是满足或是悔恨。四年的大学生活与漫长的人生相比,更是短暂得不值一提。因此,李彦宏抓紧为自己寻找合适的舞台,因为他要利用这四年的光阴,把自己的人生打造得更加完美,让青春绽放得更为亮丽多姿。
当时,北大校园内有一个宣传栏,上面贴满了各种各样的海报,有讲座、文艺活动、招聘信息、广告……这是一个信息集中地,被学生们称为“三角地带”。而“三角地带”经常会聚集许多学生,他们搜寻着各种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李彦宏也经常去那里,他收集的主要是讲座信息——各种讲座他都去听,无论与专业是否有关,因为这些讲座的主讲人都是各领域的知名人士或权威学者专家,听他们的讲座百利而无一害。这些听多了,自然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李彦宏不仅限于课堂和讲座,他还想寻找一个能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以使自己得到锻炼。
小时候的李彦宏也有一个舞台,就是那张小小的单人床,他在舞台上唱戏曲,模仿电影人物的动作和对话,台下的观众除了爸爸妈妈就是姐姐,每当看到家人为自己鼓掌时,李彦宏就有一种自豪感。在北大,李彦宏希望能有个大舞台,以展示自己的才华。
机会总是垂青于身怀抱负的人。当时全国高校大中专辩论赛在全国大中专院校上演,场面十分激烈。李彦宏在这个舞台上大展拳脚,和辩友们共同作战,与对方辩得不亦乐乎。通过辩论赛,李彦宏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用他的话说就是,他感受到了一种思维的力量,而正是这种思维的力量对他日后在美国留学起了重要的作用。
李彦宏经过了众多社团的洗礼之后,开始为自己的未来作规划了。年轻的李彦宏凭借与生俱来的不服输的性格,为自己打造着更高的平台,因为他要赢得更精彩。
但世事岂能尽如人意,李彦宏也走错了一步棋,即他选择了信息管理专业。因为他发现,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北大根本没有地位——通常都是第一志愿未被录取才被转专业过来的。而李彦宏的第一志愿就是信息管理专业,这让他感觉置身其中很没面子。更让他苦恼的是,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很简单,都是一些表面而肤浅的内容,而这对喜欢计算机的李彦宏来说,绝对称得上是一种折磨。
那么,为什么喜欢计算机的李彦宏当初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没有报计算机专业而选择了信息管理专业呢?那是因为,李彦宏想当然地认为,信息管理专业除了要学习信息检索的理论之外,还会学习一些计算机数据库的知识,而且在他看来,这些知识要比计算机系更加专业,更加深奥。
而现在看来,这只是李彦宏的个人认识罢了。信息管理专业只学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知识,这让喜欢计算机的李彦宏大失所望。面对让他失望的专业,他该怎么办呢?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呢?他有着远大的抱负,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经过一番思索之后,李彦宏知道了如何应对大学中的每一天,并且走好自己的路。一方面,他继续收集各种各样的讲座信息,以此来构建自己的思维大厦——其实,也正是这一场接一场的精彩讲座,才塑造了李彦宏深邃而专注的思维模式。从顶尖专家学者身上,李彦宏看到了他们的闪光点,学习到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借鉴了他们的成功方法,通过这些来逐渐完善自己的思想帝国。另一方面,他重拾对计算机的热爱,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决高低。在他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同时,也没放弃学习信息检索。由于对信息检索的热爱,李彦宏阅读了很多相关的书籍。经过思考之后,李彦宏认为在信息检索中,搜索引擎的技术指标除了已具备的“查全率”、“查准率”之外,还应该有一个“查新率”。这个看法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吃一惊,他们不得不佩服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