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急于求成是天下人最容易犯的通病
-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管理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 许召元编著
- 2456字
- 2016-02-25 11:44:47
任何思考都有一个必须要经过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知道,急于求成是天下人最容易犯的通病,他们不分轻重缓急,只凭个人的想法去做事,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和做任何事情一样,企业决策也要有轻重缓急。这是企业管理者应当把握住的问题。一个企业无论如何简单,无论管理如何有序,企业中有待完成的工作总是远远多于用现有的资源所能做的事情。因此,企业必须要有轻重缓急的决策,否则就将一事无成。而企业对自己之所知,对自己的经济特点,长处与短处,机会与需要的决策分析,恰恰也就反映在这些决定之中。
懂得轻重缓急的决策将良好的想法转化为有效的承诺,将远见卓识转化成实际行动。轻重缓急的决策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远见和认真的程度,决定了企业的基本行为和战略。
美国决策大师皮尔斯·卡特有一句名言:“决策的最佳时机并不仅仅是快速,而是适速。”
确定先做的事对于任何人似乎都不困难,使人犯难的倒是决定“后做的事”,也就是决定什么该向后放一放再做。人们怎么强调也不可能过头的是,事情不可推迟,只可放弃。重拾先前不得不推迟的旧事,不管当时它看来是多么可取,几乎始终是一个严重错误。这当然也是人们之所以如此不愿意确定后做的原因所在。
机会和资源的最大化原则是指导企业确定轻重缓急的准则。除非少数的几个实属第一流的资源,被满负荷地用于为数不多的几个突出的机会,就不能说企业的轻重缓急已被真正确定。尤其是那些真正重大的机会,即那些可以实现潜能和那些可以创造未来的机会,必须得到它们的潜能所应得到的资源,即使以放弃眼前利益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但是,确定企业轻重缓急的真正重要的因素是,它们必须是自觉地和有意识地进行的。宁可做出并执行一个错误的决定,也不要因为痛苦费力或令人不快而逃避这一工作,以致让企业中的偶然事件,在没有对手竞争的情况下,自行确定企业的轻重缓急。
有关企业的策划,企业的优势所在及其轻重缓急方面的几个关键性的决策,可以是有计划地做出的,也可以是随意为之。它们既可在意识到其影响的情况下做出,也可作为某种紧急琐事之后的亡羊补牢。它们既可出自最高管理层,也可出自很多层次以下的某个人,由于他的一个技术细节的处理,在事实上决定了企业的特性和方向。
但是,不管以何种方式,不管出于何处,这些决策总会在企业中做出。没有这些决策,没有任何行动能真正发生。
虽然没有任何公式能为这些关键性的决策提供“正确”的答案,但是,倘若它们是随意之作,是在对它们的重要性茫然不清之下做出的,那么它们不可避免地将是错误的答案。要想获得正确答案的机会,这些关键性的决策都必须是有计划、系统地做出的。对此,企业的最高管理层责无旁贷。
轻者当缓,重者当急,关键决策,由于和企业生死攸关,更是一刻也不能忽视。
事实上,决策本身既是一件硬性工作,也是一件弹性工作,但不能固执行事,应该采取灵活的方法,控制好决策的过程,该先就先,该后就后,做点弹性处理也是企业管理者的智慧所在。
一个企业管理者的思维是否有效,与其是否“精耕细作”有直接关系。有些管理者却对自己粗心大意,草率马虎,结果会把有可能办成、办好的事情,弄得七零八落;但是有些善于经营的人则不然,他们认真考虑每一个工作环节,绝不放过一个漏洞,总是让思考达到臻于完美的程度,这样他们做事就有了较大的成功概率。
鲍比从日本回到南非,想投资开一个日本料理店。
跑遍了整个城市,看了无数房子,最后从中挑出了10个列为准店。将这10个准店在位置、环境、布局等方面的优劣列成清单,反复比较,从中选出3个。再将这3个准店的位置、环境、布局及服务内容等方面列成一个更为详细的调查表,委托一家信息咨询公司做市场调查,根据调查反馈,最后确定下其中的一个。
确定后装修,向装修公司极其详细地讲述他的意图。
不仅店内所有的空间包括门厅、厨房、卫生间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而且,店外远至百米的路段也做了精心布置,简直精细到极点。
鲍比的一位朋友开始为其认真的态度所感动,继而就有些不耐烦了,进而觉得鲍比有些陌生,原来挺豪爽大气的一个人,几年不见,怎么竟变得婆婆妈妈,心细如针?但装修好后,鲍比认为,这个店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舒服,第二感觉还是舒服,你能想到的他都想到了,你没想到的他也想到了。可他还是不放心,让朋友们帮他挑毛病。朋友们看着他,越发觉得他陌生了。从选店到装修,不仅多跑了许多路,多花了许多钱,更重要的是,多花了许多时间。如果换成他们,早就营业赚钱了,可他还在这里挑毛病。
于是,一位朋友对鲍比说:“挺好的,赶快开业吧,早开一天早收入一天。”
鲍比回答说:“正式开业还要等一个星期,从明天开始,我请你带朋友来吃饭,全部免费,但有一条,每吃一次,至少要提一条意见。”
“为什么?”
“因为在日本,不能让客人等待超过5分钟,不能让客人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现在开业,我没有把握,所以我付费请咨询公司替我找最挑剔的顾客来,如果你方便也请你来,多挑毛病,拜托了!”
“你也太认真了,这是在南非,不用这样,要我说,先开业,发现问题再说,现改也来得及。”
“不,我不能拿顾客做试验。在日本,我做过调查,开业最初10天进店的顾客,基本上是长期顾客,如果你在这10天留不住顾客,你就得关门。”
“为什么?一个新开的店,有点不足是难免的。客人也会谅解的,下次改正就行了。”
“不,在日本,没有下次,只给你一次机会。我刚到日本和日本人交往时,觉得他们很傻,你说什么他都信,你如果想骗他其实很容易,但是他只给你骗一次,以后他永远不会和你来往。在日本,只要是你本人的原因犯错,你就得走,你不能说:对不起,这次我错了,给我机会,我保证下次改。没有下次,只给你一次机会。”
鲍比的朋友突然明白,他如此认真,如此精细,原来是这个看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料理店,在鲍比看来,仅次于他的生命。因为他深深知道,这既是他的第一个店,也是他最后一个店,成败只此一次,没有下一次,更无下下一次。因此,鲍比从始到终对自己所做的事都坚持“精耕细作”。他由此而成功,终于成为南非开普敦最大的“日本料理店”总经理,年收入达6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