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如何克服讲话时的卑怯心理(1)

讲话时的卑怯心理

在别人独到的见解、伶俐的口舌、逼人的气势面前,有的朋友总是产生自卑的心理,或沉默以对,或含糊其辞,显出笨嘴拙舌的样子。作为谈话之中的一份子,这类窘境,不光有碍于自身能力的发挥,也不利于现场各抒己见的谈话气氛的形成。下面就来具体谈谈几种谈话的卑怯现象和克服方法。

1.说话卑怯现象三种

(1)在他人独到见解面前产生的卑怯现象。对每个讲话者的发言,我们觉得都是真知灼见,给人以无尽启迪,甚或有振聋发聩之效。谈话场面之中这种发言层出不穷,我们身在其中,不免心有所动:大家的水平那么高,见解如此深刻、独到、精辟,为我所无法比及的。我应该保持沉默,不要说错了闹笑话。这样越想越别扭,错过了很多发言的机会,在这种场合自己就成了多余的角色。实际上,在有若干人共同的谈话中,人人都会围绕着话题认真地思考,然后发表个人的见解。这是说话者当时最急于发表出来、感觉上最应与别人交流也是认识最深刻的东西,从这一点来看,说话的内容深刻精辟,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只需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积极思考,也会产生自己的见解与认识,发表出来也能够对他人有启迪作用。要是仰面看人,小觑自己,自惭形秽,又怎能不产生卑怯感呢?

某校的文学社常组织文学沙龙,别看那些青年学子都稚气未脱,可是谈论起文学话题,一个个都高谈阔论,也不乏精彩之言。一女生入社以来很想和同学交流,但每次活动她都在他人的高见前失去信心,有一些意见到了嘴边却又犯起嘀咕,打退堂鼓。实际上,这个女生在文学上还是颇有见地的,创作之上也有收获。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她是在他人独到的见解面前出现错觉,产生卑怯心理。若是她能意识到这些,同样可以发表让人耳目一新的见解。

(2)在他人说话优势面前产生的卑怯现象。人有千姿百态,说话也是各具特色,方式、角度与特点都是不尽相同的,说话形式的差异又使得说话时争奇斗艳,就形成了一个人的说话优势。例如有的人严谨清晰,有的人口齿伶俐,有的人抑扬顿挫音色悦耳。在他人的这些优势面前,有些人或许会想:我能够有如此的说话能力吗?我怎么比得上他呀?要是一听我的发言,不是会大煞风景,令人难堪?还是不说好了,省得丢人现眼。实际上这只是在心理上把别人说话的优势放大了的缘故,让对方给镇住了,不知不觉就把自己的说话劣势和对方的优势做比较。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势,认真说话,坚持自我,一样可以赢得他人良好的反应。

曾经有个年轻人,讲话一板一眼,虽说语速较慢,但是很清晰,还极富节奏感,颇能打动人心。但是他在大家面前说话总是不多,卑怯的样子令人大惑不解。问过大家才知道,他非常羡慕别人说话的轻松灵巧、幽默俏皮,比较之下觉得自己说话太没意思了。他仅看到了他人讲话的优势,却没看到自己的优势,因此产生了卑怯心理,其实大可不必。

(3)在他人心理优势面前产生的卑怯现象。说话表面看来是种嘴皮子上的功夫,其实是和人的思维情况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说话能力与思维情况是稳定因素,心理活动却是变化因素。所以,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往往是决定一个人说话水平发挥程度的因素。面对着不同的谈话对象和谈话关系,心理常会出现一些微妙变化。身份、地位、关系是影响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好比一个领导,他在下属面前讲话就具有心理优势,一讲起话来,思路大开,妙语连珠,气畅语酣,往往超过平常水平。这时我们就会感叹不已,感到对方的说话水平真是高人一筹。自己还没开口,已经先泄了气,应有的水平也折去了一半,只有怯懦地洗耳恭听,勉强说出几句也是语虚气弱,缺少底气。

2.克服说话卑怯现象的方法

(1)从生理角度来做心理调节。生理和心理是互制互动的。心理变化会造成生理相应的变化;同理,生理上的调节也能够对心理产生影响。当说话出现怯懦现象时经常难以控制,通过一些生理上的调节措施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用深呼吸、搓手、走动、舒展四肢、洗涮等等方式,都可以让卑怯紧张的心理获得缓解消除。有位青年在公众场合讲话有卑怯心理时,他就采取漱口、扭拧皮肤等独特的方式缓解、转移自己的卑怯情绪,效果非常显著。有一次面对着几位专家,他开口讲话时口舌哆嗦,就连喝几口水,再狠拧自己几下,卑怯心理顿时没了踪影。

(2)以心理暗示来做心理放松。心理的问题用心理的办法去矫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心理卑怯现象是一种心理夸张性感受所致,要让心理感受重新归位才行。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用心理暗示的方式,使对方做出客观而正确的认识,对自己做出准确和公正的评估,如此就能够保持清醒,坚定信心。当别人说话显出了我们无法达到的优势时,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暗示:这的确是他的优势所在,可我也同样有优势,同样是他比不了的。有个女孩对一个善于搭腔交友的青年十分羡慕,可是她暗示自己:我擅分析会演说,他能比得过我吗?于是她在这名青年面前不再有卑怯心理,也守住了方寸。

(3)加深对对方的认识,增强自信心。说话时的卑怯现象,从本质上说是对对方估计过高造成的。过高地估计了对方,也看轻了自己,产生了距离感和崇拜意念,这时候既卑且怯,也就是自然的事了。我们应该加深对对方的认识,不要对对方做过高的认定,更加要防止神化,还他本来面目,将他看成一个平常人。谈话的人之间都是平等关系,发言的时候也用讲民主,不要人为地将双方的关系拉开。正确判断自我,摆正自我位置,增强自信心,如此就可以克服卑怯心理。

有的青年教师天生懦弱,在领导与德高望重的老教师面前经常卑怯。要是他能将对方看做是平等的交往对象,都是自己的同事,卑怯现象就能完全消除。

(4)克服表现欲,注重表达的效果。有时候我们讲话产生卑怯的现象,并非小觑了自己,而是拥有的表现欲望太强造成的。说话之前就想要一鸣惊人,压倒对方,发现他人也是口才卓绝、见解精辟之时,就在心理上产生了挫折感和失落感,情绪就受到打击,一落千丈。这种情况,应培养自己朴实、自然的讲话风格,将自己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期望值不必过高。只要有平稳的心态,卑怯意识也就没有了。有位教师参加省里的教研会,发言的时候从容自若,挥洒自如。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何以这样练达?关键在于他的平稳心态,没对自己有过高期望。

(5)增强责任意识,克服退却情绪。在他人的出色表现面前,万一产生卑怯现象要怎么办?如果打退堂鼓草草退场,不仅尴尬,也会给以后的说话造成恶性循环。这时要增强自己讲话的责任感,以力陈己见为责任,坚持下去不后退,怯懦心理就能得到克服。人常常就是一口气顶上去了,口舌也就灵巧起来,卑怯现象能够自动克服。

如何克服害羞心理

1.害羞的表现

害羞的人会过分约束自己的言行,设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一个人有害羞的心理是很正常的,只要不影响正常地与人交往就没关系。有的人害羞是短时间的,如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总是免不了要“老实”或是“安静”一段儿,等到混熟以后,就会和其他人如老朋友一般相处了。许多年轻的女孩子,在异性面前也会显出几分害羞的姿态,低头不语,偶尔说几句也是面带羞涩,非常招人喜爱。那些在生人面前也从来不害羞的女孩,有时反倒使人接受不了。

有的人却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时都有害羞的心理,他们不想去和人交往,也不敢和人交往,这就是不良个性的表现了,需要进行克服和改变。

2.害羞的原因

(1)先天原因。有的人天生性格内向,个性属于黏液质或抑郁质类型,他们说话都是低声细语,看见生人就脸红,甚至怀着一种胆怯心理,其举手投足、寻路问津也都会思前想后。

(2)教育不当。有的家长对儿童的胆怯并不加以引导,孩子看见了生人或是到了陌生的地方,就会习惯性地害羞、躲避,自己从没感受过成功的体验与对自己的重新评价,就会开始狐疑自己的能力。要是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的成功,害羞的人就可能对自己有一个较为稳定的自我肯定模式,害羞心理也会慢慢消失。

(3)缺乏交往。交往能够帮助一个人逐渐地摆脱害羞。害羞的人可以一边同人进行交往,一边注意观察他人如何交往,在实践之中学习交往的技巧。

(4)不懂得自我暗示。每当到了一个陌生的场合,觉得有可能会紧张、羞怯的时候,就暗示自己冷静,什么都别去想,将眼前的陌生人当成自己的熟人一样。研究证实,一个十分怕羞的人,当他在陌生的场合勇敢说出第一句话之后,随之而来的不是新的羞怯,而很可能会是滔滔不绝的发言。用自我暗示的心理控制方法来突破开头的阻力,是克服羞怯心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5)体质偏弱。户外锻炼是一种增强神经系统的最有效方法。那些性格内向、气质是黏液质或是抑郁质的人,神经系统较为脆弱,易于兴奋,一点小事就会让他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而进行体育锻炼,使体质得到增强,过度的神经反应能够得到缓和,害羞的程度也会自然而然地变轻。

被人笑话不可怕

我们周围有一些人,还没开口就怕人笑,要是和陌生人在一块更是闭口不言,结果就是有话说不出,造成一事无成。

不敢说话是人际交往之中一大心理障碍,必须有勇气与胆量去克服。首先,要求说话者能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交际情况,找出说话胆怯心理产生的原因,之后才好对症下药。以下就介绍几种简单有效的办法。

方法之一,认真回忆,把从前自己让人笑过的事情追忆出来。不敢说话的人或许是在某个年龄时,在哪个人的面前,由于什么事,受到了一些刺激,要是他把以前曾经笑过他的人,或让他人笑话的某些事情,从回忆里找出来,使自己认识到害羞的来源,挖出自己害羞的根,就不会觉得有什么可怕的了。